阅读教学应与作文教学结合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i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公认的难题。当前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大弊病:
  1.把鲜活生动的阅读教学演变为知识灌输,主要异化为字词教学、文体知识教学和课后练习解答。阅读教学当然与知识有关,要感悟文本必然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阅读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但阅读不能等同于知识,它更是一种活动和能力,因此阅读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2.把纯粹可感的教学演变为无限拓展,甚至为学科异化。学生在缺乏与文本的对话之前,教师就天马行空地发挥,进行所谓的学科综合,把语文异化为其他学科的工具。实际上语文教学与测评应该尊重语文,语文教师应该尊重自己。
  3.把阅读教学演变为无根的问题教学。教学过程满堂问满堂答,在缺乏阅读的基础上为完成问题而回答。正常的问题教学应该在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之后才提问;应该注意提问的目的,认真思考提什么样的问题,提问要与阅读有关;应该注意把握提问的深度与广度,问题应具有启发性与激励性。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是学生“作文难”的主要病根,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应该把阅读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做到“三个同步”:
  1.阅读目标与写作目标同步。教材中的选文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典范,学生不仅要从这些文章里吸取精神营养,还要从这些文章中得到启示,写出像样的文章来。课文倡导真善美、文明与科学,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明白这些就是做人的方向,也就是作文的主题。在阅读美文的过程中,学生可逐步增长智慧,明白事理情理,而怎样表达好事理情理,也是写作的能力之一。阅读目标与写作目标紧密相连,在教学中同步进行,篇篇贯穿,篇篇强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阅读思路与写作思路同步。每篇范文的阅读其实都是三种思路的组合,一是作者的写作思路,二是教师的解答思路,三是学生的理解思路。教师借助教学参考书及其他参考资料,解答起来一般都能靠近作者的写作思路。但学生呢?如果他们是被动接受者,他们的理解大多数是教师强加的。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呢?这个时候,在教学中融合思想,让学生在阅读时站在写作者的角度去思考揣摩,写时站在阅读者的角度去行文落笔,这样学生能体会到自己既是读者又是作者,写作教学的通道就顺畅了。
  3.阅读吸收与写作释放同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题目想一想,假如这就是老师给的作文题,自己该怎样审题立意,怎样布局谋篇,怎样开头结尾,最好边思考边拟写作提纲。接着,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与自己的设想对照,看看有哪些巧合,又有哪些不同,从而找出自己的差距,并把课文中用得恰到好处的词语画出来,体会一下这篇课文的巧妙之处。读到叹为观止处,甚至可以背诵下来。课文可以让学生学习的东西很多,思想、情感、题材、体裁、技巧、语言等等,学生都可以借鉴,从中吸取有益的养分。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到良好的结合:
  1.迁移想像。作文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在仔细观察自然和社会后写出自己独特的认识体验,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课文是不同作者的亲身观察的结晶,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去观察别人所写的事、景、情、理,再和自己耳闻目睹的某些相类似情景、经历及感受联系起来,或者把自己放在文本描述的环境里“身临其境”,从而找到共鸣点。这和学生日常作文空想编造大不相同,因为他们的体验虽然是间接的,但是真实的,借助课文鲜活起来,弥补了实际观察的不足。
  2.放手摹写。一篇课文,能触发学生灵感的语句往往不止一处,而且各人的联想也不尽相同。要鼓励学生有不拘前说的精神,从自身实践出发,写出独到的见解和感受。可以仿句仿段写,还可从课文中某一点出发,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只要能围绕一个中心,把自己的看法写清楚就行。例如本人在指导阅读泰格勒的《窗》之后,学生有的续写结尾,有的品评人物,有的评论欧·亨利式结尾的妙用,有的谈课文的启示,有的延伸谈“窗”……这些文章,有点像评论,但又不是评论,因为小作者观察与思考的触角伸得更远;有点像读后感,但又不是读后感,不过小作者生发出去的感想总与原作藕断丝连,有机地把读和写结合起来。
  3.检查批改。一课一作,有个检查批改问题。学生写什么,我总是放手让他们写去,但放手不等于任由学生做与不做,不做就无法达到培养写作能力的目的,也容易助长懒惰之风。坚持重点批,选出典型做样子,引导学生自己改。在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画个红道道,让学生去动脑筋改,从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养成斟酌、推敲的习惯。学生自己改作文,可能一时不如老师改得好,但学生自己动脑想印象深刻,收益也会更大。
其他文献
口语交际是训练听话、说话能力的一种形式,是融听、说、交际于一体的一种能力。据专家研究,在一个人必备的四种语文能力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可见听说的使用频率和范围远大于读写,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在这种人才竞争剧烈的形势之下,口语交际成为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建设人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农村初级中学作为我国实施九年
2007年山东省首次实行“3 X 1”的素质能力性的高考模式。新的高考模式强调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中提出了四种能力考查目标,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针对这四种能力考查目标,本人结合自己对新《考试说明》的研究,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以及近几年历史教学的实践,谈谈几点想法,以抛砖
学生跨入中学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生活的不断改变,他们的心理、生理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他们在走向学习的新阶段的同时,也进入了人生的一个新历程——青春期。这一时期非常重要,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最快速的时期,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学生以后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做班主任工作时,就不能只盯住他们的成绩,还要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下工夫,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向上
清代学者严复曾就翻译外国作品提出过“信、达、雅”三原则,这三原则同样可以借鉴为译好文言文的三条标准和要求。所谓“信”,就是准确,即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不走样,不增减,把原文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所谓“达”,就是畅达,即要求译文的语言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使语言清晰流畅。所谓“雅”,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的语言不仅要准确、通顺、流畅,而且要尽可能地保存原文的语言风格。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
引导学生走进广阔而丰富的农村生活,观察、体验生活,在生活中砥砺思想,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语言,对于学会写作是十分重要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准备。    一、观察农村自然景色    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走向大自然,走进百鸟的乐园,看林间红花绿草,听丛中百虫鸣啾。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拂面的清风。南宁市区周边农村有着丰富的人文地理优势:良庆区南晓镇高峻挺拔的白鸽林,大塘镇的花
体育课堂教学资源的拓展就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方式,多角度、多途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使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学习更具现实性、挑战性、探索性与人文性。    一、 拓展课堂教学资源的意义    新课标给了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的权力,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以开放的视野,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资源的拓展,以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实现课程目标。教师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更
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最优化。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以为:“所谓教学最优化,就是从顺利解决教学任务和合理消耗师生的时间观点出发,有科学依据地选择实施既定条件下的最佳教学方案。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的每阶段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对此,笔者以《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为例,谈谈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做法与体会。    一、诱导激发    在课堂
有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作业批改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检查课堂教学质量,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利用批改作业这个环节来渗透爱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呢?笔者认为在批改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号应改为“?”号    一个“√”号不能向学生传递多少温情,而一个“×”号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此言意在劝告人们在为人处世时,要能够听进去那些跟自己的政见不同的话,以利于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是良药就一定得苦口吗?是忠言又何必让它逆耳呢?良药不苦,忠言顺耳岂不更好!  在这方面,邹忌的做法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家庭琐事,巧妙设喻    邹忌身为齐相,心系国事,情在其中。面对疏于朝政的齐威王,他忧心忡忡,苦苦思索,寻找一条劝君纳谏的良策。因为批“龙鳞
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之门,应当“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有关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有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的问题教学法,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方法之一。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是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