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归学校,教师的归教师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名30多岁的小学教师,晕倒在了课堂上……
   她是我的一个学生,任教10余年,努力肯干,积极向上,学生和家长都称她是好老师。我去看望,她爱人迎上来,她缓缓而出:“好多了,今天要上班去,他非不让。您知道,学生还等着我呢!”她爱人从书桌上取来台历递给我:“您看看,这是她每天干的事!”并说:“每天半夜两点都睡不了!”
   我接过来,上面记的密密麻麻:
   第一天,去社区宣传创卫并随之查卫生;给七个家长回微信;写扫黑除恶体会小结,明天交;写主题班会记录;准备明天国学诗文竞赛;写学生文明餐饮计划;批改小作文;做课件。
   第二天,市教研室通知听课,准备;中午处理小马打架,接待家长;与社区党员联系人谈话;补写家访记录;明天要交区督导检查学生视力报告。
   第三天,区抽查我班课外活动;接待区教研员听课;写继续教育作业……
   突然,她手机响了,原来是去姥姥家的5岁儿子想妈妈了,非要回家。
   她是太累了!
   老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且看老师每天忙什么:
   当老师,一天有操不完的心,课余备课、批改作业已是常态。先说本职,一周起码上十几节课,如今不光是写教案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云教室、互联网等等,老师都得干。大伙公认“现在学生难管”,独生子女个性强,“熊孩子”张嘴就跟你说不,他们各具特点,处理不完的矛盾。升学、成绩,“分分分”,像座座大山壓得老师喘不过气。孩子是活的、金贵的,不能出半点闪失,体育安全、设施安全、追跑安全等等,终日神经紧张,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此外,政治学习、教研活动、网络培训、继续教育、课外活动等等,哪项能缺席?还别说老师评职称,要写论文。
   岂止这些负担!学校的各项评比、考核、总结,各项活动都要“台账”;最要命的是各路上司检查,一律看“留痕”,哪个活动都得有记录,没有,补。这还不算,市区街道屡屡给学校下指令,诸如扫黑除恶、脱贫攻坚、创文创卫、禁毒、廉政、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都得老师参加;传统文化进校园,国学、戏曲、中医药等五花八门,都要“进课堂”,都要“从娃娃抓起”,都要“小手拉大手”……这每一宗每一项都非常具体地落到老师头上,干不完的杂七杂八的事,开不完的会,填不完的表格,整不完的材料档案,还有那消磨精力的微信群。此外,还时不时被抽调。这些事各有各的十足道理,谁敢说不干?
   这便是一个老师的工作量、负担量!他们琐事缠身,分身乏术,只能疲于奔命,只能加班加点,如此,老师能不倒在课堂上吗?教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尽管老师们仍在拼搏奋斗,弘扬园丁精神、蜡烛精神,可日复一日的超负荷,且不说职业幸福感,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又何谈学生的全面发展?何谈教育强国?据统计,上海初中教师每周工作40小时,用于课堂教学的仅13.8小时,只占三分之一。
   所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给老师减负!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老师,把老师还给学生!让社会的归社会学校的归学校,教师的归教师,家长的归家长,学生的归学生,各回其位,各干各事。
   “减负”很复杂,理性不可少。切莫再搞那些“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了。最近,不少省市出台了教师减负清单,编织了一张过滤网,先把那些不该老师干的事,坚决滤掉,让老师们解放出来,激发他们专业发展动能,激励他们教育教学热情,创设一个优质的职业生态和专业环境,让他们种好自己的田——潜心教书,精心育人。如此,教育才更有希望。
其他文献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这封家书,因其饱含宽容和礼让之德而让世人传诵数百年。   史载,康熙某年,张英在安徽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了宅基地纠纷,彼此各不相让。情急之下,张家驰书一封直抵京城,请宰相大人处置。宰相知悉此事莞尔一笑,信手写下上面这首诗交给家仆带回。家人见信,主动折墙,后退三尺。吴家感其义,也后退三尺,
期刊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为官者,特别是官阶较高有权有势之人,不管他在职在位是好是坏,只要退休“软着陆”,退休后定能过上“人上人”的日子。而在有的官员看来,哪怕是自己在岗在位碰了“红线”,到退休时还没“东窗事发”,退休后就可平安无事,安享晚年,过天伦之乐生活了。上述的看法和想法若是在以前也许没人质疑,可如今这种看法和认识却不合时宜,成了“老黄历”。   最近笔者触网,就看到这样一则新闻:退休6年后,中国
期刊
提到“官僚主义”,人们可说是“老相识了”。“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是孪生兄弟,兄弟俩随着官场的诞生而诞生,也随着官场的发展而“成长”。人们与之斗争,一直是“斗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说起“电子化官僚主义”,可能好些人还较为眼生,甚至还未听说过。它是何物?要认识它的“庐山真面目”,还是让我们先看看前些时日新华每日电讯一篇名为《基层干部吐槽被微信工作群“绑架”:上班要带五六部手机》的报道吧!
期刊
吃过早饭,黄大妈穿上薄外套,去菜市场买菜。   坐35路,12站后,到东门站下,转12路,坐5站,到西直门下,再步行400多米,就到西郊菜场了。黄大妈家附近就有一个菜场,不过,那个菜场的菜贵一点,而这个菜场的菜便宜一些,似乎也新鲜一些。黄大妈办了老年卡,坐车免费,只是来回路上差不多要多花一个半小时。黄大妈觉得是值得的。   在常买菜的那家摊位,黄大妈挑好了青椒、白菜、萝卜、西蓝花,交给摊主过秤
期刊
家门口新开工一条地铁,直到即将开通,我才从手机上看到信息。一关注便来了问题,每天躺到床上,都能隐约感到来自远处地下机器运转的声响。心里默念,一定是地铁工人在加班加点。每每不禁感慨,这个城市有多少你看不到身影的建设者,有多少没日没夜的奉献者。   地铁开通了,那熟悉的声响,每天晚上还是可以听到!难道是地铁来回运行时发出的噪声?奇怪的是,晚上11点以后,地铁应该停止营运了,那声音依稀还在!!儿子寒假
期刊
握手,也许是当今人际交往最常见的礼节。老夫活这几十年,虽不像达官名人那样握手频繁,曾也握过形形色色人的手。握手的感觉千差万别,那“手法”似乎有这样几种。   象征型。或叫应付型。这是社会交往中,最常见的握手了。或大庭广众之中的团体交流,或街头路遇半生半熟的人,或某种会议虽不认识但却同时参会的人,出于礼貌,或主动握,或被动握,用力的大小,不紧不松,不温不火,握到为止,应付而已。没有特殊关系的男女之
期刊
读了姜胜群先生《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杂文月刊》2021年3月上原创版),笔者想起了一个故事:民国初年,著名金石学家、国学大师王国维邀请当时已经退位的小皇帝溥仪到家中做客。当其给溥仪展示自己珍藏半生的古董字画、金石玉器时,溥仪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兴趣,反而随手指了几件,告诉王国维说这些都是假的。王国维不服,凭自己的美学、史学造诣,他不相信这些经过自己精挑细选的古董是假货,何况,小皇帝并没有仔细
期刊
刚才,在网上看到一篇名为《人凭什么用“狗”来骂人?》的文章,大意是说狗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人类怎么能用“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这类的说法来骂狗或含沙射影借狗骂人呢?   “狗是人类的朋友”这句话,我们几乎随处可以听到,不过我对于这句话只赞成一半。不管是从“人类”这个群体上还是从“狗”这个群体上来说,“狗”毫无疑问是“人类”的好朋友。但我们知道,每个群体都是由“个体”组成的,从物种上来说,狗
期刊
无论是现实还是文学作品当中,都存在一个看上去很奇怪的现象:但凡大BOSS,真正最倚重、最放心的往往都是没有文化出口成脏的大粗人。  大BOSS自己是粗人,喜欢用粗人甚至只喜欢用粗人,这倒也吻合惺惺惜惺惺的常情,因为有学问有教养的“细人”本来看着就烦人,而且还反衬出自己的谫陋与粗鄙,怎么说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第一个草民皇帝刘邦,就抢过儒生的帽子来往里面撒尿,说到底其实就是权力对文化的示威。  但大
期刊
《杂文月刊》(2021年3月上原创版)刊登的杨建业先生《我们呵护好孩子了吗?》一文,若按我平时欣赏文艺作品的角度,这篇文章我是不会阅读的,不是写得不好,而是类似风格的作品太让人伤神。比如,我一直喜愛看电影,但有几类电影我明确说不:惊悚类、悲情类……原因是我看电影为的是放松、休闲……《我们呵护好孩子了吗?》一文,我几乎流着眼泪看完,文中引述的那个小女孩的故事,实在太令人感伤了。   我们大都会为人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