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化学作为一门由社会生活发展而来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发展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有许多教育工作者为了能够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而开始思索和探究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基于以上问题,教师可从生活化问题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生活化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来探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有效应用生活化问题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生活化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1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70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并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该如何灵活、合理地应用生活化问题教学,成为现今众多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钻研的教学问题之一。在此,作者认为,初中化学教师在应用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时刻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要教学宗旨。
一、生活化问题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大部分初中生都处于青春期,其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远不如成年人充实,所以兴趣便成为初中生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事物的动力来源。但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学方法往往会过于单一,教学形式和教学氛围也比较单调和沉闷,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生活化问题教学法,能够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融入学生实际生活的元素,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认识到化学学科知识的实用性。
(二)能够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教育观念下,大多数教师往往会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学生的书面成绩,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大部分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能够强化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形式发现化学学习知识中所蕴含的生活常识和生活元素,使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
二、目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生活化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已经意识到生活化问题教学的价值,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实际的应用,但经过整体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生活化问题教学法在实际的应用和实践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初中化学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经过总结,我认为,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體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意识薄弱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已经实施良久,但由于以往应试教育理念实施时间更长,对教师和学生所造成的影响颇为深远。毋庸置疑,在现阶段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会受到升学、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多方面的压力而过于追求书面成绩上的“高分”,严重忽视了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方面,教师为了快速提高学生的书面成绩,会将大部分的精力与时间集中在理论知识和考试习题的讲解上;而另一方面,学生会在教师、家长的双重影响下,产生“以分为重”的错误认知,在学习上也仅使用“题海战术”这种单一的学习方法。这种错误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虽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但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出现学习进度慢,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不仅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还会严重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2]。
(二)教学材料有限
大部分初中化学教师会在应用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参与教学活动时,以初中化学教材为主要的教学材料。但目前我国初中化学教材的编排会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习难度而降低教材难度,导致教材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难度上都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教师若仅以教材为主要的教学材料,会出现无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学生对教材中的生活化例子无法产生共鸣的现象,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加剧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教师在应用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的社会现象来优化教材内容,强化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单一
利用生活化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需要教师合理、灵活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够得到实现的,对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严格的要求。但目前,有且仅有几种教学方法能够被教师熟练应用,有多种教学手段未能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教师使用单一传授的教学方式,导致生活化教学法缺乏实效性[3]。
三、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理论联系实际
在现阶段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成绩已经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通过学习化学知识形成一定的品质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生活化问题教学便成为一种最合适的教学策略。初中化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第五章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时,教师首先可利用身边的社会新闻,向学生提出问题“在我们看新闻和影视剧时常会看到有人会因为烧炭自杀,你们知道这其中的原理吗?”虽然这个问题存在消极因素,但教师可以利用其中的化学现象向学生普及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是一次很好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其次,教师可根据这个生活化问题引出本节的重要教学内容,即,碳在燃烧时除了会产生CO,还会产生CO2,探讨碳在燃烧时的化学反应和CO2的性质及实验室制取法;最后,教师要在课程结尾时,让学生合作讨论在生活中避免烧炭中毒的方法。 (二)增强生活化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实验是构成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理论知识都需要实验的支撑和辅助,学生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但由于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会考虑到学生的安全性而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形式,导致化学实验环节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较少,学生对实验原理存在认知不清、不全面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转变这种教条化的实验流程,通过改变实验器材、材料、环节等方式强化实验与学生生活的聯系[4]。
例如,在指导学生观察溶液溶解现象时,教师可让学生将家中的食盐、白糖等常见调料带到实验室来用作实验材料,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分别的将食盐、蔗糖、面粉等实验材料导入水溶液中,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学生结束实验后,向学生提问,“在生活中,我们常喝饮料,但为什么有的饮料比较甜,有的饮料比较淡呢?”学生通过实验便能够轻松回答出“因为每种饮料中所包含的蔗糖浓度不同,溶液含量也不同,导致蔗糖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存在差异,所以每份饮料的味道都是不同的。”。这样,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取代原有较为专业性的实验材料和实验器具,既能够保证学生的安全性,又能够对学生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学生对实验内容和实验原理的印象也会随之加深。
(三)挖掘生活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虽然在新课程标准的强调下,教师要将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初中化学教师要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范本和参考,并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依据。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知识,搜罗学生生活经验中所存在的教学材料,并补充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扩大化学教学的生活化范围,在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印象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掌握化学理论[5]。
例如,在指导学生认识二氧化碳时,教师可以身边的碳酸饮料为例,向学生提出“为什么没有打开盖子的碳酸饮料受到剧烈的摇晃后,再打开盖子会有大量的泡沫喷出?在喝碳酸饮料时,身体会出现什么反应?”等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便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并会将教师的问题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结合,将打嗝等生活现象与化学知识进行联系,从而主动用化学的眼光去分析和看待生活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碳酸饮料为学生设计生活化实验:首先,用橡胶塞封住碳酸饮料,在插入导管后摇晃瓶子,并用集气瓶收集气体;其次,用导管将集气瓶中的气体分别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和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结果,学生便可以轻松得出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不能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的结论;最后,教师再由这种生活实验现象导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借助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授课,学生便会初步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对教材中的化学理论也会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争取在每次教学活动中都收集相关的生活材料,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发现生活中所蕴含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促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逐渐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淑玲.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J].家长,2020(2):85.
[2]郦芸,周青.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9):25.
[3]夏远程. 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J].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0(2):123.
[4]龙成顺.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分析[J].未来英才,2018(4):94.
[5]李伟.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8(4):38.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生活化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1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70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并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该如何灵活、合理地应用生活化问题教学,成为现今众多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钻研的教学问题之一。在此,作者认为,初中化学教师在应用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时刻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要教学宗旨。
一、生活化问题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大部分初中生都处于青春期,其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远不如成年人充实,所以兴趣便成为初中生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事物的动力来源。但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学方法往往会过于单一,教学形式和教学氛围也比较单调和沉闷,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生活化问题教学法,能够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融入学生实际生活的元素,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认识到化学学科知识的实用性。
(二)能够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教育观念下,大多数教师往往会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学生的书面成绩,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大部分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能够强化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形式发现化学学习知识中所蕴含的生活常识和生活元素,使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
二、目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生活化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已经意识到生活化问题教学的价值,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实际的应用,但经过整体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生活化问题教学法在实际的应用和实践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初中化学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经过总结,我认为,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體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意识薄弱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已经实施良久,但由于以往应试教育理念实施时间更长,对教师和学生所造成的影响颇为深远。毋庸置疑,在现阶段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会受到升学、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多方面的压力而过于追求书面成绩上的“高分”,严重忽视了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方面,教师为了快速提高学生的书面成绩,会将大部分的精力与时间集中在理论知识和考试习题的讲解上;而另一方面,学生会在教师、家长的双重影响下,产生“以分为重”的错误认知,在学习上也仅使用“题海战术”这种单一的学习方法。这种错误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虽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但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出现学习进度慢,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不仅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还会严重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2]。
(二)教学材料有限
大部分初中化学教师会在应用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参与教学活动时,以初中化学教材为主要的教学材料。但目前我国初中化学教材的编排会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习难度而降低教材难度,导致教材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难度上都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教师若仅以教材为主要的教学材料,会出现无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学生对教材中的生活化例子无法产生共鸣的现象,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加剧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教师在应用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的社会现象来优化教材内容,强化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单一
利用生活化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需要教师合理、灵活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够得到实现的,对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严格的要求。但目前,有且仅有几种教学方法能够被教师熟练应用,有多种教学手段未能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教师使用单一传授的教学方式,导致生活化教学法缺乏实效性[3]。
三、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理论联系实际
在现阶段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成绩已经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通过学习化学知识形成一定的品质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生活化问题教学便成为一种最合适的教学策略。初中化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第五章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时,教师首先可利用身边的社会新闻,向学生提出问题“在我们看新闻和影视剧时常会看到有人会因为烧炭自杀,你们知道这其中的原理吗?”虽然这个问题存在消极因素,但教师可以利用其中的化学现象向学生普及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是一次很好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其次,教师可根据这个生活化问题引出本节的重要教学内容,即,碳在燃烧时除了会产生CO,还会产生CO2,探讨碳在燃烧时的化学反应和CO2的性质及实验室制取法;最后,教师要在课程结尾时,让学生合作讨论在生活中避免烧炭中毒的方法。 (二)增强生活化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实验是构成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理论知识都需要实验的支撑和辅助,学生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但由于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会考虑到学生的安全性而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形式,导致化学实验环节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较少,学生对实验原理存在认知不清、不全面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转变这种教条化的实验流程,通过改变实验器材、材料、环节等方式强化实验与学生生活的聯系[4]。
例如,在指导学生观察溶液溶解现象时,教师可让学生将家中的食盐、白糖等常见调料带到实验室来用作实验材料,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分别的将食盐、蔗糖、面粉等实验材料导入水溶液中,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学生结束实验后,向学生提问,“在生活中,我们常喝饮料,但为什么有的饮料比较甜,有的饮料比较淡呢?”学生通过实验便能够轻松回答出“因为每种饮料中所包含的蔗糖浓度不同,溶液含量也不同,导致蔗糖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存在差异,所以每份饮料的味道都是不同的。”。这样,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取代原有较为专业性的实验材料和实验器具,既能够保证学生的安全性,又能够对学生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学生对实验内容和实验原理的印象也会随之加深。
(三)挖掘生活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虽然在新课程标准的强调下,教师要将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初中化学教师要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范本和参考,并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依据。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知识,搜罗学生生活经验中所存在的教学材料,并补充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扩大化学教学的生活化范围,在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印象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掌握化学理论[5]。
例如,在指导学生认识二氧化碳时,教师可以身边的碳酸饮料为例,向学生提出“为什么没有打开盖子的碳酸饮料受到剧烈的摇晃后,再打开盖子会有大量的泡沫喷出?在喝碳酸饮料时,身体会出现什么反应?”等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便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并会将教师的问题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结合,将打嗝等生活现象与化学知识进行联系,从而主动用化学的眼光去分析和看待生活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碳酸饮料为学生设计生活化实验:首先,用橡胶塞封住碳酸饮料,在插入导管后摇晃瓶子,并用集气瓶收集气体;其次,用导管将集气瓶中的气体分别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和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结果,学生便可以轻松得出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不能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的结论;最后,教师再由这种生活实验现象导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借助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授课,学生便会初步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对教材中的化学理论也会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争取在每次教学活动中都收集相关的生活材料,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发现生活中所蕴含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促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逐渐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淑玲.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J].家长,2020(2):85.
[2]郦芸,周青.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9):25.
[3]夏远程. 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J].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0(2):123.
[4]龙成顺.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分析[J].未来英才,2018(4):94.
[5]李伟.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8(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