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古体诗,作品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理想与现实强烈比照之下的悲怆写照。
关键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儒家伦理道德 理想 现实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时的作品,“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的杜甫到了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得以在西郊浣花溪搭几间茅屋遮身度日。然而,茅屋难抵狂风大雨的袭击,屋顶茅草被风吹走,屋漏难以入睡,因有此作。
诗对贫困的描述是这样开始的,秋天风大,屋上的茅草被风吹走了,“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眷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但是还是有些落到了岸上,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面对此作者却只能“归来倚杖自叹息”,要是下雨的话,怎么办呢?果不其然,天气大变,“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眼看就要下雨了,但作者却没有写雨,而是描述了睡具:“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被子已用多年,盖在身上已丝毫不觉温暖——“冷似铁”,可怜小孩子睡不好,布被一蹭就破了。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雨也来凑趣,“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如此:“自经丧乱少睡眼,长夜沾湿何由彻!”毕竟要熬过这样的夜晚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更不用讲比他脆弱的妻儿了。作者境遇之惨让人不忍卒读。
诗写到这里,按常理,接下来应该是抒发自己直面苦难的豁达,或是一种受压抑的痛苦情感的宣泄。但是,我们看到的不是这样,他联想到了天下的“寒士”,想到了他们痛苦并因为他们的痛苦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好像他们过不上幸福的生活是他的责任。此时,我想到了另一个人——陶渊明先生。当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愤而归家,过上“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苖稀”的贫困生活时,生活中他发出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自足感叹。可与杜甫的情怀相比较,那一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又怎能不让世人更加感叹。
作为一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先前是沉浸在自己苦难的描述之中。但作为一位具有博大胸怀的诗人,他一下子想到了天下的“寒士”也正像自己一样,自己只不过是他们千万人中的一员,自己也仿佛从一己之愁苦中挣脱出来了,看吧,还有那么多人受着苦,眼光、境界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在这种宏大的视野里,作者意气风发,个人的苦难意味已经感觉不到了。也许可以这样说,作者在极度的贫困的处境里仍然能保持着一颗关怀国民疾苦的心灵,从不屈服于贫困,不自怨自艾,或随波逐流,是与他内心里进行自我约束和激励的道德和伦理的观念分不开的。正是这种观念在安慰着受苦受难的灵魂,支撑着他永远充满着热情去忍受着生活中贫困苦难的巨大重压。那么这种道德和伦理观念就不是简单的儒家伦理道德能够解释的了,也许我们能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找到答案。
杜甫生活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在武则天掌权时任膳部员外郎,是当时著名的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从小就生活在这样家庭的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自己也参加过进士考试,只是未中。四十岁时,写了三篇赋上呈,受到玄宗的赏识,进了集贤院,但没得到一官半职。仕途的不顺使杜甫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生活也困苦不堪,但这些没有改变他的儒家的出世关怀的精神,在困苦的生活中实践着儒家的伦理和道德。我想他在本文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道德激情应是他深厚的儒家伦理道德修养的自然流露。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观念是仁政和王道,其目标是大同世界,为实现这个目标,儒家对个人的修养有着鲜明的伦理和道德的要求,也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实践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信条所概括的,其本质是“内圣外王”,这种思想要求知识分子以实行“道统”为己任,为实现礼乐传统、大同世界而努力,并内化为一种心系天下的伦理道德责任感。我想杜甫心中应是有一个信念世界的:天下是我的天下,我与天下荣辱与共,天下的“寒士”处于困境中,这是我的责任,这才是我担忧的。作者一下子发现了一个自己久违了的世界,所以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感。
过分对苦难的宣泄,是不利于道德完善的,也是为杜甫所不允许的,理性使作者在感受苦难时淡化了苦难,更多地倾向于冷峻地陈述而少情感的直接流露和宣泄,作者生动地描述了屋顶的茅草被风卷走后,一家人不得不在雨中过夜的凄惨经历。如果说有感情宣泄的话,那就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及整第四节。我想作者是耻于宣泄关于自己苦难的情感的。那深深内化于作者内心的道德和伦理的情感是儒家的以天下为己任,无我(或是大我)的那种责任感。至于为什么还能允许前面的个人的苦难有直接宣泄的机会,我以为是现实强大的压力造成的,人的本性里面不仅仅只有道德和伦理的东西,现实的苦难过于沉重,终于战胜了处处备受压制的道德观念,个人的苦难摆拖重重羁绊终于露出文本了,它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真切,那样的打动人心。
至此我们可以得知,作者因为长期受苦难的重压,产生了摆脱苦难的需求,在理想信念上也一直没有实现的机会,空有一身才华,这种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是很痛苦的,人总得有发泄的地方,于是写作便成了心灵得以释放的最好的地方,于是在诗中所有原来需要满足的意念被部分地得到了释放。因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苦难境地里的儒家道德与穷苦自我的统一,是远大理想与苦难生活的悲情倾诉,是他一生所追求的人生悲歌。
参考文献:
[1]仇兆鳌.杜甫全集.海南:海南人民出版社,1975.
[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八年级上册课本及教师用书.语文出版社.
关键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儒家伦理道德 理想 现实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时的作品,“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的杜甫到了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得以在西郊浣花溪搭几间茅屋遮身度日。然而,茅屋难抵狂风大雨的袭击,屋顶茅草被风吹走,屋漏难以入睡,因有此作。
诗对贫困的描述是这样开始的,秋天风大,屋上的茅草被风吹走了,“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眷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但是还是有些落到了岸上,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面对此作者却只能“归来倚杖自叹息”,要是下雨的话,怎么办呢?果不其然,天气大变,“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眼看就要下雨了,但作者却没有写雨,而是描述了睡具:“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被子已用多年,盖在身上已丝毫不觉温暖——“冷似铁”,可怜小孩子睡不好,布被一蹭就破了。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雨也来凑趣,“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如此:“自经丧乱少睡眼,长夜沾湿何由彻!”毕竟要熬过这样的夜晚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更不用讲比他脆弱的妻儿了。作者境遇之惨让人不忍卒读。
诗写到这里,按常理,接下来应该是抒发自己直面苦难的豁达,或是一种受压抑的痛苦情感的宣泄。但是,我们看到的不是这样,他联想到了天下的“寒士”,想到了他们痛苦并因为他们的痛苦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好像他们过不上幸福的生活是他的责任。此时,我想到了另一个人——陶渊明先生。当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愤而归家,过上“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苖稀”的贫困生活时,生活中他发出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自足感叹。可与杜甫的情怀相比较,那一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又怎能不让世人更加感叹。
作为一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先前是沉浸在自己苦难的描述之中。但作为一位具有博大胸怀的诗人,他一下子想到了天下的“寒士”也正像自己一样,自己只不过是他们千万人中的一员,自己也仿佛从一己之愁苦中挣脱出来了,看吧,还有那么多人受着苦,眼光、境界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在这种宏大的视野里,作者意气风发,个人的苦难意味已经感觉不到了。也许可以这样说,作者在极度的贫困的处境里仍然能保持着一颗关怀国民疾苦的心灵,从不屈服于贫困,不自怨自艾,或随波逐流,是与他内心里进行自我约束和激励的道德和伦理的观念分不开的。正是这种观念在安慰着受苦受难的灵魂,支撑着他永远充满着热情去忍受着生活中贫困苦难的巨大重压。那么这种道德和伦理观念就不是简单的儒家伦理道德能够解释的了,也许我们能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找到答案。
杜甫生活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在武则天掌权时任膳部员外郎,是当时著名的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从小就生活在这样家庭的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自己也参加过进士考试,只是未中。四十岁时,写了三篇赋上呈,受到玄宗的赏识,进了集贤院,但没得到一官半职。仕途的不顺使杜甫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生活也困苦不堪,但这些没有改变他的儒家的出世关怀的精神,在困苦的生活中实践着儒家的伦理和道德。我想他在本文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道德激情应是他深厚的儒家伦理道德修养的自然流露。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观念是仁政和王道,其目标是大同世界,为实现这个目标,儒家对个人的修养有着鲜明的伦理和道德的要求,也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实践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信条所概括的,其本质是“内圣外王”,这种思想要求知识分子以实行“道统”为己任,为实现礼乐传统、大同世界而努力,并内化为一种心系天下的伦理道德责任感。我想杜甫心中应是有一个信念世界的:天下是我的天下,我与天下荣辱与共,天下的“寒士”处于困境中,这是我的责任,这才是我担忧的。作者一下子发现了一个自己久违了的世界,所以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感。
过分对苦难的宣泄,是不利于道德完善的,也是为杜甫所不允许的,理性使作者在感受苦难时淡化了苦难,更多地倾向于冷峻地陈述而少情感的直接流露和宣泄,作者生动地描述了屋顶的茅草被风卷走后,一家人不得不在雨中过夜的凄惨经历。如果说有感情宣泄的话,那就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及整第四节。我想作者是耻于宣泄关于自己苦难的情感的。那深深内化于作者内心的道德和伦理的情感是儒家的以天下为己任,无我(或是大我)的那种责任感。至于为什么还能允许前面的个人的苦难有直接宣泄的机会,我以为是现实强大的压力造成的,人的本性里面不仅仅只有道德和伦理的东西,现实的苦难过于沉重,终于战胜了处处备受压制的道德观念,个人的苦难摆拖重重羁绊终于露出文本了,它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真切,那样的打动人心。
至此我们可以得知,作者因为长期受苦难的重压,产生了摆脱苦难的需求,在理想信念上也一直没有实现的机会,空有一身才华,这种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是很痛苦的,人总得有发泄的地方,于是写作便成了心灵得以释放的最好的地方,于是在诗中所有原来需要满足的意念被部分地得到了释放。因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苦难境地里的儒家道德与穷苦自我的统一,是远大理想与苦难生活的悲情倾诉,是他一生所追求的人生悲歌。
参考文献:
[1]仇兆鳌.杜甫全集.海南:海南人民出版社,1975.
[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八年级上册课本及教师用书.语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