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摆在学校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在中学考试始终是以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教育体系中,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仍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本文拟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索,从英语学科的角度比较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就英语语言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加以分析,并对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整合各方面的素质教育进行论述。
【关键词】英语教学;素质;培养;双边
时下正值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改革力度最大、国家投入资金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2001年,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正式出版与发行,拉开了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序幕,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研究与实践英语课程的热潮,英语课程改革在实验中不断深化,并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新课改中,人们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外语教育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外语工具,而是为了使他们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创新;外语教育符合信息时代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在多元化社会中发展,有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和意志。一句话,外语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提高。
英语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公民素质的轨道,是当前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
从教育的观点看,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基础价值。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其作为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而具有的实用价值;二是其作为构成人类文化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具软盘有促进社会发展的本质价值。我们的英语教育活动必须是围绕这个基本价值两个方面来进行。
然而单纯地以应试为目的而产生诸多弊端的应试教育,认为教育价值的终端判断标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老师和学校教育的唯一标准。这种单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从英语教学方面来看,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弊端。
1 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
应试教育着眼于选拔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这种选拔又以现行的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它忽视了英语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加之在选拔考试中由于条件所限,考试方式一直都是被动一维的,而不是双向互动的,以致在6-9年不等的英语教育中,学生只注重书面理解,有相当部分的学生难以具备口头运用英语的能力,这就有违于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实用价值。这种差异按理在语言学习中是不应存在的,因为我们知道即使是文盲,在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并没有多大困难。
2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
应试教育用分数作为唯一尺度来要求和评价学生,也用分数要求和评价学校与教师。高考恢复以后,尽管英语教材几度变更,但最根本的考试制度没有多大变化,仅局限于题型变化而已。教学程序化,教师带领学生机械性地反复操练必考题型。学生由于其性格、兴趣、爱好不同而反映在语言学习上的不同特点,不能得到有效的挖掘。其实语言的学习应该是随心所欲、因人而异的,正如一个雄辩家不一定能写出长篇巨著,而一个小说家也不一定能言善辩一样。
3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应试教育以选拔教育为目的,又以考试作为选拔的手段,结果是导致教师最关心的只是分数,为了夺取高分,不惜开展题海战术,把联系性极广的语言切割成孤立分散的语言点,偏题难题只有从词典里去找答案,即使是英美人士也不见得能完全掌握,造成语言素养的片面性,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不去探讨语言素材的深刻内涵,同样也会造成学生的道德、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素质发展的缺陷,影响整体素质的提高。
综观英语教育的发展史,学校的英语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功能:一、文化功能:通过英语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领域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增强对宏观世界的认识能力。二、创造功能:英语作为一门世界广泛运用的语言,应注重其创造性的运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交际功能:运用语言就是要起到交流的作用,这是语言的基本特征。就中国人而言,就是帮助促进对外交流,促使中西文化的共同发展。四、媒介功能:无论是政、文、史、地、还是数、理、化、生,都要以语言为传媒,才能广为传播。五、育人功能:教材中渗透了思想道德因素,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能受到良好的熏陶。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3.1 重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人的思想道德是指个人在接受一定社会行为准则之后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和特征,而且这些心理品质和特征常表现在行为上,即道德的反映。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从心理情感维度分析教材,恰当地把握语言材料中感情意义,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情感。如 student’s book 1b unit 12 the necklace,在做warming up时,教师就应该深挖教材,在指导学生编写完《宝藏和妖怪》的故事后,帮助学生认识到:only when we work hard by hand to get treasures can we own them。这样就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把思想道德教育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使学生在潜意识中掌握道德知识、树立道德观念、激发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行为,形成诚实、正直、勇敢和坚韧不拨的品质。
现行教材中活鲜鲜的思想教育例子比比皆是,关键是要看教师如何去把握,不能因为要进行思想教育而使之教条化,成为政治课的翻版,也不能只顾灌输语言知识而忽视其潜在的思想性,两者不可割裂。
3.2 重视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技发展的时代,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许多由科学衍生出来的新文化如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网络世界等不断涌现,时代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因此中学生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包括知识,而且还应包括获取知识的方法。换言之,学校教育应既教知识又教方法,且更重要的是方法,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涵盖了所有学科,孤立地为语言而学语言的方法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英语教学必须要与科学文化结合起来。现行教材十分注重这一点,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语言学习与科学文化相结合。如在student’s book 1a中的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这一单元中,教师就可通过介绍中国唐山、日本东京、美国洛杉矶等地震多发区,引导学生注意到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均是在环太平洋一带,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板块结构理论。再如 student’s book 1a中的 the world around us这一单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规律不可违背,但可以被人类科学利用,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导入大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逐步提高跨学科创造性学习的综合能力。
3.3 重视学习心理素质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人们常常看到一些智商并不低的人却难有作为于社会,学生中心理障碍患者也呈上升趋势。他们要么孤芳自赏,不愿与他人交流,要么自暴自弃,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而心理素质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方面。英语教学在训练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教师可根据有声语言这一特性,采取开放式教学,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或简或繁地发表自己的言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沟通。二是充分选用教材中有关方面的素材,如nsefc student’s book 1b中的 scientists at work,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著名风筝实验;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科学的道路上都没有什么坦途可走,从而教育学生勇敢面对挫折,树立自信心。三是改革考试方法,建立规范的口试制度,并把平时的口头表达能力评分汇入总分,这样既满足了学生求分数的心理,又迫使他们为了高分数不得不常开口与人交流,客观上促使他们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四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做到的,即要贴近学生,与学生实现心理认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自己放在居高临下的位置,要在平等互动中体现教师指导者的作用,使学生认为在治学方面教师是严师,在生活中教师是朋友。
3.4 重视创新精神素质教育。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在教育教学中创新是指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影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其具有积极探求、勇于开拓的心理取向和精神状态,能够善于发现问题,积极主动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努力探索其中的基本规律,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创新精神体现在思维模式上,具有独创性、发散性、变通性、重组性、迁移性、逆向性和质疑性。这些都有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极力诱导和培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学习过程始终离不开思维和情感。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语言不是为了记忆一些语法规则和词汇,而是要能够运用语言去进行交际,进行创造。为此,英语教师要认真学习英语新课标,摸索创新英语教学法。改变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
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学习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应是被动的接受,而应是对客观世界能力的反映,即主动积极地以自己特有的认知方式来理解被认知对象,形成具有自己认知结构特点的认识。因此,我们要力戒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一味通过外部压力与诱因迫使学生去学习的做法。要像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所说的:"教师要使英语成为学生生活中须叟不可或缺的有趣事物。"变学习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的探索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和有创造性的未来建设者,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彭钢 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
[2] 黄远振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1
[3] 李阳 《 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
【关键词】英语教学;素质;培养;双边
时下正值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改革力度最大、国家投入资金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2001年,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正式出版与发行,拉开了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序幕,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研究与实践英语课程的热潮,英语课程改革在实验中不断深化,并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新课改中,人们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外语教育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外语工具,而是为了使他们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创新;外语教育符合信息时代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在多元化社会中发展,有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和意志。一句话,外语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提高。
英语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公民素质的轨道,是当前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
从教育的观点看,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基础价值。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其作为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而具有的实用价值;二是其作为构成人类文化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具软盘有促进社会发展的本质价值。我们的英语教育活动必须是围绕这个基本价值两个方面来进行。
然而单纯地以应试为目的而产生诸多弊端的应试教育,认为教育价值的终端判断标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老师和学校教育的唯一标准。这种单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从英语教学方面来看,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弊端。
1 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
应试教育着眼于选拔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这种选拔又以现行的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它忽视了英语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加之在选拔考试中由于条件所限,考试方式一直都是被动一维的,而不是双向互动的,以致在6-9年不等的英语教育中,学生只注重书面理解,有相当部分的学生难以具备口头运用英语的能力,这就有违于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实用价值。这种差异按理在语言学习中是不应存在的,因为我们知道即使是文盲,在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并没有多大困难。
2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
应试教育用分数作为唯一尺度来要求和评价学生,也用分数要求和评价学校与教师。高考恢复以后,尽管英语教材几度变更,但最根本的考试制度没有多大变化,仅局限于题型变化而已。教学程序化,教师带领学生机械性地反复操练必考题型。学生由于其性格、兴趣、爱好不同而反映在语言学习上的不同特点,不能得到有效的挖掘。其实语言的学习应该是随心所欲、因人而异的,正如一个雄辩家不一定能写出长篇巨著,而一个小说家也不一定能言善辩一样。
3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应试教育以选拔教育为目的,又以考试作为选拔的手段,结果是导致教师最关心的只是分数,为了夺取高分,不惜开展题海战术,把联系性极广的语言切割成孤立分散的语言点,偏题难题只有从词典里去找答案,即使是英美人士也不见得能完全掌握,造成语言素养的片面性,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不去探讨语言素材的深刻内涵,同样也会造成学生的道德、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素质发展的缺陷,影响整体素质的提高。
综观英语教育的发展史,学校的英语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功能:一、文化功能:通过英语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领域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增强对宏观世界的认识能力。二、创造功能:英语作为一门世界广泛运用的语言,应注重其创造性的运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交际功能:运用语言就是要起到交流的作用,这是语言的基本特征。就中国人而言,就是帮助促进对外交流,促使中西文化的共同发展。四、媒介功能:无论是政、文、史、地、还是数、理、化、生,都要以语言为传媒,才能广为传播。五、育人功能:教材中渗透了思想道德因素,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能受到良好的熏陶。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3.1 重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人的思想道德是指个人在接受一定社会行为准则之后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和特征,而且这些心理品质和特征常表现在行为上,即道德的反映。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从心理情感维度分析教材,恰当地把握语言材料中感情意义,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情感。如 student’s book 1b unit 12 the necklace,在做warming up时,教师就应该深挖教材,在指导学生编写完《宝藏和妖怪》的故事后,帮助学生认识到:only when we work hard by hand to get treasures can we own them。这样就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把思想道德教育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使学生在潜意识中掌握道德知识、树立道德观念、激发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行为,形成诚实、正直、勇敢和坚韧不拨的品质。
现行教材中活鲜鲜的思想教育例子比比皆是,关键是要看教师如何去把握,不能因为要进行思想教育而使之教条化,成为政治课的翻版,也不能只顾灌输语言知识而忽视其潜在的思想性,两者不可割裂。
3.2 重视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技发展的时代,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许多由科学衍生出来的新文化如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网络世界等不断涌现,时代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因此中学生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包括知识,而且还应包括获取知识的方法。换言之,学校教育应既教知识又教方法,且更重要的是方法,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涵盖了所有学科,孤立地为语言而学语言的方法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英语教学必须要与科学文化结合起来。现行教材十分注重这一点,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语言学习与科学文化相结合。如在student’s book 1a中的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这一单元中,教师就可通过介绍中国唐山、日本东京、美国洛杉矶等地震多发区,引导学生注意到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均是在环太平洋一带,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板块结构理论。再如 student’s book 1a中的 the world around us这一单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规律不可违背,但可以被人类科学利用,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导入大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逐步提高跨学科创造性学习的综合能力。
3.3 重视学习心理素质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人们常常看到一些智商并不低的人却难有作为于社会,学生中心理障碍患者也呈上升趋势。他们要么孤芳自赏,不愿与他人交流,要么自暴自弃,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而心理素质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方面。英语教学在训练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教师可根据有声语言这一特性,采取开放式教学,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或简或繁地发表自己的言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沟通。二是充分选用教材中有关方面的素材,如nsefc student’s book 1b中的 scientists at work,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著名风筝实验;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科学的道路上都没有什么坦途可走,从而教育学生勇敢面对挫折,树立自信心。三是改革考试方法,建立规范的口试制度,并把平时的口头表达能力评分汇入总分,这样既满足了学生求分数的心理,又迫使他们为了高分数不得不常开口与人交流,客观上促使他们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四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做到的,即要贴近学生,与学生实现心理认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自己放在居高临下的位置,要在平等互动中体现教师指导者的作用,使学生认为在治学方面教师是严师,在生活中教师是朋友。
3.4 重视创新精神素质教育。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在教育教学中创新是指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影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其具有积极探求、勇于开拓的心理取向和精神状态,能够善于发现问题,积极主动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努力探索其中的基本规律,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创新精神体现在思维模式上,具有独创性、发散性、变通性、重组性、迁移性、逆向性和质疑性。这些都有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极力诱导和培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学习过程始终离不开思维和情感。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语言不是为了记忆一些语法规则和词汇,而是要能够运用语言去进行交际,进行创造。为此,英语教师要认真学习英语新课标,摸索创新英语教学法。改变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
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学习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应是被动的接受,而应是对客观世界能力的反映,即主动积极地以自己特有的认知方式来理解被认知对象,形成具有自己认知结构特点的认识。因此,我们要力戒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一味通过外部压力与诱因迫使学生去学习的做法。要像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所说的:"教师要使英语成为学生生活中须叟不可或缺的有趣事物。"变学习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的探索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和有创造性的未来建设者,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彭钢 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
[2] 黄远振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1
[3] 李阳 《 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