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主动探索和实践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有内容的活动中进行,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探索等数学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与其他对象的区别与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活动应与数学学习紧密联系,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聋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巧妙地利用直观手段,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的东西,来激活聋生的思维,让聋生感到数学是简单的、是美丽的、是鲜活的、是富有情趣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组织数学活动?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提倡一个“动”字, 让数学课堂情趣化
学生“动”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得到的结果更形象,并更深刻地印在脑海里。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时,用情境引出算式“34+16”后,并不急于教给学生怎样用竖式算出这个算式的得数,而是让学生试着用其它方法得出这道算式的得数。有的学生用小棒摆,有的在计数器上拨动算珠,也有的根据以前学过的竖式法则试着计算。在他们自己动手摆、动笔算的过程中发现:个位上的4加6等于10,但10是一个两位数,得数个位上应该是0呢,还是1,或者直接是10?通过自己的思考想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发现了个位上的得数超过10都要向十位进1。虽然动手、动笔操作的时候不一定十分规范,但自己经历了这个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进位加法的算法意义所在。同时,在这个过程种又无意识地初步了解到十位和个位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对数位关系的理解。
二、体现一个“活”字让数学课堂充满灵动
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安排了这样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观察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计算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后来,我和学生一起讨论了这样一个话题。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像造房子后要粉刷教室和教室外面的柱子,就要计算长方体的外表面积。还有,工厂的烟囱是长方体的,火柴盒的形状是长方体的,老师办公桌的抽屉也是长方体的,那么在计算这些物体的表面积时,是不是按照书上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呢?学生马上说不是的。因为教室的柱子比较高,不容易丈量,于是,我让学生拿了火柴盒进行试验。我们知道,火柴盒有内外两层,在计算外层时,同学通过实验,知道外层只有四个面,而内层呢,有五个面,他们通过实际计算,又发现在忽略火柴盒的厚度时,把外层四个面的面积和再加一个侧面的面积,就是内层的外表面积。再通过观察,学生还发现了工厂的烟囱和教室外面的柱子以及工厂里的通风管(长方体的)都只有4个面,所以在计算时,就要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了。
一个“活”字,激活了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三、突出一个“玩”字,让知识在快乐中升华
“学中玩”提倡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加入“玩”的活动,“玩中学”强调的是一种科学学习的方式——有目的地“玩”,是指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渗透教师设计的学习意图,把学习隐含在玩耍的过程之中,使玩的过程体现学的意图,使学的过程体现玩的乐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感知、体验,增强有效性。聋生由于受听觉的限制,导致语言障碍,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思维的正常发展。特别是低年级聋生的思维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聋生的思维。
如在教学“‘0’的认识”这一节时,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吃苹果”的游戏活动:3-3等于多少呢?为什么呢?出示3个苹果模型(彩色)贴在绒布上,然后和学生一起演示吃苹果。先吃掉1个,教者把苹果模型从口边慢慢往下移,最后藏在肚子前的衣服里,由于学生有基础,很快会得出3-1=2的算式。同样的方法,得出算式3-2=1。然后进行重点演示,又吃了一个,这时绒布上的苹果没有了,即“0”。原来有3个苹果,指着肚子问吃掉了几个(-3),得出算式3-3=0。这样通过演示来让学生明白“0”的含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明白了三个算式之间的关系,且为以后教连减埋下了伏笔,可谓一举多得。
四、彰显一个“创”字,培养聋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如:我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时,一上课,先让学生写两个自己最喜欢的小数,提问后在黑板上有意写出这样的几个小数:0.1、0.10、0.100,并在它们的后面都写上了单位名称米,让学生猜一下,这三个小数相等吗?学生意见不一,有的说相等,有的说不相等。我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启发同学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想一下,有几种方法可以证明它们是相等的?学生就进行分组活动。经过热烈的讨论,他们想出了好几种方法。接着我让同学们进行交流,有的同学说:可以画一画,再比较;有的说:可以在米尺上找一找;有的则说:用前面学过的计数单位也可以进行说明……假如老师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唯一的答案,那么,学生就没有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就不可能获得这么多的方法。
总之,新课堂期待着教学观念的根本变革,期待着生命的活力。我们只有构建和谐、有效、互动的课堂,把最宝贵的时间、最宝贵的尝试机会、最宝贵的发表观点与思想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更加充满活力。
一、提倡一个“动”字, 让数学课堂情趣化
学生“动”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得到的结果更形象,并更深刻地印在脑海里。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时,用情境引出算式“34+16”后,并不急于教给学生怎样用竖式算出这个算式的得数,而是让学生试着用其它方法得出这道算式的得数。有的学生用小棒摆,有的在计数器上拨动算珠,也有的根据以前学过的竖式法则试着计算。在他们自己动手摆、动笔算的过程中发现:个位上的4加6等于10,但10是一个两位数,得数个位上应该是0呢,还是1,或者直接是10?通过自己的思考想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发现了个位上的得数超过10都要向十位进1。虽然动手、动笔操作的时候不一定十分规范,但自己经历了这个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进位加法的算法意义所在。同时,在这个过程种又无意识地初步了解到十位和个位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对数位关系的理解。
二、体现一个“活”字让数学课堂充满灵动
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安排了这样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观察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计算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后来,我和学生一起讨论了这样一个话题。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像造房子后要粉刷教室和教室外面的柱子,就要计算长方体的外表面积。还有,工厂的烟囱是长方体的,火柴盒的形状是长方体的,老师办公桌的抽屉也是长方体的,那么在计算这些物体的表面积时,是不是按照书上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呢?学生马上说不是的。因为教室的柱子比较高,不容易丈量,于是,我让学生拿了火柴盒进行试验。我们知道,火柴盒有内外两层,在计算外层时,同学通过实验,知道外层只有四个面,而内层呢,有五个面,他们通过实际计算,又发现在忽略火柴盒的厚度时,把外层四个面的面积和再加一个侧面的面积,就是内层的外表面积。再通过观察,学生还发现了工厂的烟囱和教室外面的柱子以及工厂里的通风管(长方体的)都只有4个面,所以在计算时,就要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了。
一个“活”字,激活了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三、突出一个“玩”字,让知识在快乐中升华
“学中玩”提倡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加入“玩”的活动,“玩中学”强调的是一种科学学习的方式——有目的地“玩”,是指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渗透教师设计的学习意图,把学习隐含在玩耍的过程之中,使玩的过程体现学的意图,使学的过程体现玩的乐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感知、体验,增强有效性。聋生由于受听觉的限制,导致语言障碍,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思维的正常发展。特别是低年级聋生的思维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聋生的思维。
如在教学“‘0’的认识”这一节时,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吃苹果”的游戏活动:3-3等于多少呢?为什么呢?出示3个苹果模型(彩色)贴在绒布上,然后和学生一起演示吃苹果。先吃掉1个,教者把苹果模型从口边慢慢往下移,最后藏在肚子前的衣服里,由于学生有基础,很快会得出3-1=2的算式。同样的方法,得出算式3-2=1。然后进行重点演示,又吃了一个,这时绒布上的苹果没有了,即“0”。原来有3个苹果,指着肚子问吃掉了几个(-3),得出算式3-3=0。这样通过演示来让学生明白“0”的含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明白了三个算式之间的关系,且为以后教连减埋下了伏笔,可谓一举多得。
四、彰显一个“创”字,培养聋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如:我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时,一上课,先让学生写两个自己最喜欢的小数,提问后在黑板上有意写出这样的几个小数:0.1、0.10、0.100,并在它们的后面都写上了单位名称米,让学生猜一下,这三个小数相等吗?学生意见不一,有的说相等,有的说不相等。我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启发同学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想一下,有几种方法可以证明它们是相等的?学生就进行分组活动。经过热烈的讨论,他们想出了好几种方法。接着我让同学们进行交流,有的同学说:可以画一画,再比较;有的说:可以在米尺上找一找;有的则说:用前面学过的计数单位也可以进行说明……假如老师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唯一的答案,那么,学生就没有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就不可能获得这么多的方法。
总之,新课堂期待着教学观念的根本变革,期待着生命的活力。我们只有构建和谐、有效、互动的课堂,把最宝贵的时间、最宝贵的尝试机会、最宝贵的发表观点与思想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更加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