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学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必须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并且要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编写。
二、编制程序
导学案编写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力量。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了确保导学案编写质量,可分五个步骤进行操作:研读课标、教材、资料,研究学情——主备课编写——集体讨论——修改——组长审核定稿。
三、导学案的栏目
一份规范的导学案应包括八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质疑问难、达标检测、学习小结(栏目要相对固定,要根据内容、科目特点设置,切忌繁琐)。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多使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力求做到简洁、准确、清晰。 每课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如化学选修“分子的极性”一节学习目标为:①掌握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概念;②会判断分子极性;③知道相似相溶规则及其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2、重点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文本内容、学生实际,明确告知学生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并提示相应的突破方法。
3、知识链接
与学习本课内容相关联的知识(背景)或已学过的某些知识点可为本课学习打下铺垫等,把它和本课的学习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导学案中可提示,不必详细引用。如:化学选修“分子的极性”一节的内容与已学过的共价键有关,在知识链接一栏列出了课前小练习: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价键类型:“1、O2 ;2、CH4 ;3、CO2 ;4、H2O2 ;5、Na2O2 ;6、NaOH”。
4、学法指导
没有学法指导的导学案是不合格的导学案,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化学常用的方法:分析归纳法、实验探究法、类比法等;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阅读、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探究等(方法可以明确告知,也可以渗透其中)。
5、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读、导思、导练的功能,应立足教材注重基础,渗透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师将教材中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要主线清晰、容量适中,切忌过于繁琐,冲淡学生看书、思考;要做到“内容要问题化,问题要层次化”。根据内容难易可将问题设计为ABCD四级:A级,识记级内容;B级,理解级内容;C级,应用级内容;D级,拓展级内容。
6、质疑问难
该栏目完全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后在导学案中填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上课之前,教师要收看学生的导学案,发现学生的疑难,肯定学生质疑问难的思维品质,进行二次备课,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7、达标检测
简单的说,就是“当堂检测”要和学习目标一致。目标定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老师应明确指出该环节内容应该在课堂上完成。题型要灵活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根据各校的实际,后面还可再设计5—8道能力提升练习,满足学优生的需求。
8、学习小结
一是在导学案的提示下,由学生归纳本节知识的线索及体系,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知识的联系。
二是引导学生对学科思想、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四、导学案编写的格式要求
例:高二化学HX-11-02-021,“HX”即化学,“11”为11年,“02”为高二年级,“021”为导学案流水号;一课时,编一个序号,位置在左上角。
标题:《第二节分子的极性》导学案,位置居中。
编写人:_____;审核人:_____; 编写时间:______(“编写人”、“审核人”不能是同一个人)。
内容:前述的八个栏目,字体、行距等规格要全校统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还可加上“能力提升”栏目,强化课堂所学内容。
五、导学案的容量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时的拐杖,是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应简明扼要,切忌繁琐复杂。一般学科一节课以双面印16开一张为宜,最多不超过8开一张。
参考文献
1、刘儒德 高效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跃 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导学案的编写必须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并且要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编写。
二、编制程序
导学案编写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力量。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了确保导学案编写质量,可分五个步骤进行操作:研读课标、教材、资料,研究学情——主备课编写——集体讨论——修改——组长审核定稿。
三、导学案的栏目
一份规范的导学案应包括八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质疑问难、达标检测、学习小结(栏目要相对固定,要根据内容、科目特点设置,切忌繁琐)。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多使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力求做到简洁、准确、清晰。 每课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如化学选修“分子的极性”一节学习目标为:①掌握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概念;②会判断分子极性;③知道相似相溶规则及其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2、重点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文本内容、学生实际,明确告知学生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并提示相应的突破方法。
3、知识链接
与学习本课内容相关联的知识(背景)或已学过的某些知识点可为本课学习打下铺垫等,把它和本课的学习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导学案中可提示,不必详细引用。如:化学选修“分子的极性”一节的内容与已学过的共价键有关,在知识链接一栏列出了课前小练习: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价键类型:“1、O2 ;2、CH4 ;3、CO2 ;4、H2O2 ;5、Na2O2 ;6、NaOH”。
4、学法指导
没有学法指导的导学案是不合格的导学案,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化学常用的方法:分析归纳法、实验探究法、类比法等;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阅读、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探究等(方法可以明确告知,也可以渗透其中)。
5、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读、导思、导练的功能,应立足教材注重基础,渗透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师将教材中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要主线清晰、容量适中,切忌过于繁琐,冲淡学生看书、思考;要做到“内容要问题化,问题要层次化”。根据内容难易可将问题设计为ABCD四级:A级,识记级内容;B级,理解级内容;C级,应用级内容;D级,拓展级内容。
6、质疑问难
该栏目完全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后在导学案中填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上课之前,教师要收看学生的导学案,发现学生的疑难,肯定学生质疑问难的思维品质,进行二次备课,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7、达标检测
简单的说,就是“当堂检测”要和学习目标一致。目标定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老师应明确指出该环节内容应该在课堂上完成。题型要灵活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根据各校的实际,后面还可再设计5—8道能力提升练习,满足学优生的需求。
8、学习小结
一是在导学案的提示下,由学生归纳本节知识的线索及体系,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知识的联系。
二是引导学生对学科思想、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四、导学案编写的格式要求
例:高二化学HX-11-02-021,“HX”即化学,“11”为11年,“02”为高二年级,“021”为导学案流水号;一课时,编一个序号,位置在左上角。
标题:《第二节分子的极性》导学案,位置居中。
编写人:_____;审核人:_____; 编写时间:______(“编写人”、“审核人”不能是同一个人)。
内容:前述的八个栏目,字体、行距等规格要全校统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还可加上“能力提升”栏目,强化课堂所学内容。
五、导学案的容量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时的拐杖,是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应简明扼要,切忌繁琐复杂。一般学科一节课以双面印16开一张为宜,最多不超过8开一张。
参考文献
1、刘儒德 高效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跃 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