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意义更加深远。而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学生的主动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阅读,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虽然高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阅读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效果,但是并不如人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就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探究性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71-02
(一)引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地位十分重要,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难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要向研究型、主动探究型转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年来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受高考压力的影响,对每篇必读课文的讲解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即:介绍作者、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逐字逐词讲解分析、划分文章的段落并概括大意、要求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这一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重视的只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阅读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对基础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的听教师讲解,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越教越累,学生学得毫无兴趣,长此下去,学生将是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二)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阅读探究问题的选择缺乏合理性
在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中,面对同一阅读材料,学生提出了不同的问题,这本来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由于学生问题的多样性使得一些问题并不适合在语文课上进行讨论。例如:教师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不能将本学科的本质弱化。新课表中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工具性与人文性。新课改实施后,对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要求用语文的人文内涵来不断熏陶学生。但是有的教师在设置阅读问题时缺乏合理性。
2.2对探究问题的自主性把握不到位
有的教师简单地认为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就不必干涉太多了,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放手。因此,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很多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小组围在一起热烈的讨论,然后再派代表上台发言。从表面上看好像学生是在进行自主学习,可是,学生们在学什么?怎么学?学习的效果又如何?整个学习过程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看似热热闹闹的一节课由于教师的组织无序,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茫然、虚假,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管得太死、放得太松都不是一堂好课,缺乏教师对自主性探究学习的准确把握与指导就失去了探究性学习的真正意义。
2.3缺乏对探究性阅读的开放性引导
在探究式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要尽量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由探究的空间,要允许学生的答案是不同的、丰富多彩的。这种开放性的教学虽然给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阅读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探究性阅读中的开放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平等性。探究性阅读中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但是很多学生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经常滥竽充数,不思考、不动脑,而搭乘别人的顺风车。学生的这种行为教师在教学是是不易发现的。这样一来探究性阅读就成为一部分学生提高自己能力的舞台,而另一部分学生基本还在原地踏步,这是一种新的学习不平等。
2.4探究性阅读教学存在很强的形式主义倾向
很多教师为了能够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在没有深入研究新课改的内涵后就照猫画虎的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例如: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只会让学生自我提问,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谈论完成后学生代表发言,不管学生发言的内容是否符合课堂教学实际都表示出高度的赞赏。再例如:还有的教师运用大量的图片、影像资料来对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结果是,看似热热闹闹的一堂课但实际效果很差。
(三)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3.1为探究性阅读教学创设情景
教师要为探究性阅读教学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新课改后的课堂要求教师走下高高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种祥和的气氛,使师生在平等、自由、融洽的课堂情境中自主的学习。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来进行阅读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阅读补充更多相关的材料,使学生的思考更上一个层次。
3.2深入研究文本内涵正确选择探究问题
教师在选择探究阅读问题时一定要让探究的问题符合语文的教学要求,探究性阅读不是休闲阅读、不是文学批评式阅读,而是具有语文特色的阅读。因此,选择的话题不能偏离语文之外。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逐个进行甄别与筛选,将那些与语文教学或语文知识不相干的内容统统去掉。
3.3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合理的制定探究方案
教师在选择了合适的探究问题后,就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理解水平来选择不同的探究方案。探究式阅读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预习文本并创设情景、细读文本并发现问题、合作讨论解决问题。例如:选修教材人物传记《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教师可以问学生:杜甫为什么是万方多难的?他当时成长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教师在这里设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为此展开了积极的探究。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探究性阅读、发现式阅读、批注式阅读等各种教学方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探究性阅读教学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探究性阅读的精髓,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沈坤林。阅读教学如何确定探究的基本内容[J]。高中语文教与学,2010(08)。
[2]王华美。阅读内部动力的生成与培养[J]。高中语文教与学,2010(01)。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探究性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71-02
(一)引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地位十分重要,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难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要向研究型、主动探究型转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年来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受高考压力的影响,对每篇必读课文的讲解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即:介绍作者、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逐字逐词讲解分析、划分文章的段落并概括大意、要求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这一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重视的只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阅读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对基础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的听教师讲解,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越教越累,学生学得毫无兴趣,长此下去,学生将是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二)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阅读探究问题的选择缺乏合理性
在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中,面对同一阅读材料,学生提出了不同的问题,这本来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由于学生问题的多样性使得一些问题并不适合在语文课上进行讨论。例如:教师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不能将本学科的本质弱化。新课表中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工具性与人文性。新课改实施后,对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要求用语文的人文内涵来不断熏陶学生。但是有的教师在设置阅读问题时缺乏合理性。
2.2对探究问题的自主性把握不到位
有的教师简单地认为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就不必干涉太多了,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放手。因此,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很多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小组围在一起热烈的讨论,然后再派代表上台发言。从表面上看好像学生是在进行自主学习,可是,学生们在学什么?怎么学?学习的效果又如何?整个学习过程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看似热热闹闹的一节课由于教师的组织无序,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茫然、虚假,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管得太死、放得太松都不是一堂好课,缺乏教师对自主性探究学习的准确把握与指导就失去了探究性学习的真正意义。
2.3缺乏对探究性阅读的开放性引导
在探究式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要尽量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由探究的空间,要允许学生的答案是不同的、丰富多彩的。这种开放性的教学虽然给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阅读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探究性阅读中的开放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平等性。探究性阅读中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但是很多学生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经常滥竽充数,不思考、不动脑,而搭乘别人的顺风车。学生的这种行为教师在教学是是不易发现的。这样一来探究性阅读就成为一部分学生提高自己能力的舞台,而另一部分学生基本还在原地踏步,这是一种新的学习不平等。
2.4探究性阅读教学存在很强的形式主义倾向
很多教师为了能够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在没有深入研究新课改的内涵后就照猫画虎的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例如: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只会让学生自我提问,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谈论完成后学生代表发言,不管学生发言的内容是否符合课堂教学实际都表示出高度的赞赏。再例如:还有的教师运用大量的图片、影像资料来对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结果是,看似热热闹闹的一堂课但实际效果很差。
(三)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3.1为探究性阅读教学创设情景
教师要为探究性阅读教学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新课改后的课堂要求教师走下高高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种祥和的气氛,使师生在平等、自由、融洽的课堂情境中自主的学习。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来进行阅读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阅读补充更多相关的材料,使学生的思考更上一个层次。
3.2深入研究文本内涵正确选择探究问题
教师在选择探究阅读问题时一定要让探究的问题符合语文的教学要求,探究性阅读不是休闲阅读、不是文学批评式阅读,而是具有语文特色的阅读。因此,选择的话题不能偏离语文之外。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逐个进行甄别与筛选,将那些与语文教学或语文知识不相干的内容统统去掉。
3.3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合理的制定探究方案
教师在选择了合适的探究问题后,就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理解水平来选择不同的探究方案。探究式阅读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预习文本并创设情景、细读文本并发现问题、合作讨论解决问题。例如:选修教材人物传记《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教师可以问学生:杜甫为什么是万方多难的?他当时成长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教师在这里设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为此展开了积极的探究。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探究性阅读、发现式阅读、批注式阅读等各种教学方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探究性阅读教学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探究性阅读的精髓,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沈坤林。阅读教学如何确定探究的基本内容[J]。高中语文教与学,2010(08)。
[2]王华美。阅读内部动力的生成与培养[J]。高中语文教与学,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