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有机整合,已经成为信息化教育的一个中心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整合”策略主要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与学科课程教学形式的有机整合,与学科课程实施具体教学活动时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整合,与学科课堂教学活动整个过程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7-0029-01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整合”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底是指什么?就此问题,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专家拥有不同的解释。部分专家的解释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在某个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把各种信息技术、资源及其方法与该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共同配合、相互促进学科任务的顺利完成,这是一种新型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把有关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有机融合到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创设一种新型的学科知识学习环境,实现课堂教学方法方式的改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落实。就上面专家和学者们的阐述,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存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大整合论”,那就是从课程整合的视角去进行思考、去研究信息技術的地位和作用,另一种是“小整合论”,也就是现今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要理论和主流观点。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整合”策略
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
学生对一些学科课程没有学习兴趣或者感到该学科难懂,究其原因,那就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实施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教师如果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内容有机整合,不但能使学习的内容变得精彩充实,而且能够使这些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这些内容具有时代的气息,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学科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满足,使他们的探究动力更强。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形式的有机整合
在进行具体的学科知识教学时,教师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学科认知规律来进行教学设计。应坚持以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合作交往、自主探究为中心,科学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资源,建构以学生为学习知识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从填鸭式、灌输式到创新式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转变,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向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课堂转变,从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转变,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转变。如进行某学科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和恰当处理,并结合自己的讲解和课件的演示,制作成教学视频,同时将其上传到所在班级的学生QQ群或博客,让学生在家里或者课余时间观看教师对相关课程知识的剖析,掌握好知识、完成好任务,用课堂上的时间来充分讨论等。这样,就能让学生自由地支配时间,安排好学习进度,促进他们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有效的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并对他们进行具体的、有指向性的辅导。同时,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往互动的时间得到了增加,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实施具体教学活动时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整合
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生动的且富有个性的过程。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的开放性、课程教学内容及其呈现形式的媒体化、具体的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应更加符合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要求。师生、生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究性的教与学,尤其是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在某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同时,教师通过教师机可以看到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快速地调整好导学方案、教学策略,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具体教学活动向所要达成的目标更加靠近,从而实现事实上的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与此同时,教师通过计算机把对学生的提示、指导以及评价及时反馈给他们,使他们能快速了解并掌握自己课程知识的学习状况,提高他们对知识学习的体验。
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活动整个过程的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鲜明地指出:“必须全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中的有效利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顺利、有效、科学的整合,逐步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广大师生的教与学的方式发生质的改变,给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个流程的整合,能让学生的个性化、自主性及交互式学习变成可能。
总之,要有效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全方位整合,广大教师就必须革新一些传统的认识和做法,从课程有效整合的观点出发,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助手和工具,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提升学习质量的利器,最终实现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来改善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智晔.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15(11).
[2]刘世清.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路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4).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7-0029-01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整合”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底是指什么?就此问题,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专家拥有不同的解释。部分专家的解释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在某个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把各种信息技术、资源及其方法与该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共同配合、相互促进学科任务的顺利完成,这是一种新型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把有关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有机融合到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创设一种新型的学科知识学习环境,实现课堂教学方法方式的改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落实。就上面专家和学者们的阐述,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存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大整合论”,那就是从课程整合的视角去进行思考、去研究信息技術的地位和作用,另一种是“小整合论”,也就是现今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要理论和主流观点。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整合”策略
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
学生对一些学科课程没有学习兴趣或者感到该学科难懂,究其原因,那就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实施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教师如果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内容有机整合,不但能使学习的内容变得精彩充实,而且能够使这些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这些内容具有时代的气息,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学科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满足,使他们的探究动力更强。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形式的有机整合
在进行具体的学科知识教学时,教师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学科认知规律来进行教学设计。应坚持以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合作交往、自主探究为中心,科学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资源,建构以学生为学习知识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从填鸭式、灌输式到创新式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转变,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向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课堂转变,从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转变,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转变。如进行某学科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和恰当处理,并结合自己的讲解和课件的演示,制作成教学视频,同时将其上传到所在班级的学生QQ群或博客,让学生在家里或者课余时间观看教师对相关课程知识的剖析,掌握好知识、完成好任务,用课堂上的时间来充分讨论等。这样,就能让学生自由地支配时间,安排好学习进度,促进他们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有效的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并对他们进行具体的、有指向性的辅导。同时,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往互动的时间得到了增加,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实施具体教学活动时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整合
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生动的且富有个性的过程。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的开放性、课程教学内容及其呈现形式的媒体化、具体的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应更加符合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要求。师生、生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究性的教与学,尤其是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在某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同时,教师通过教师机可以看到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快速地调整好导学方案、教学策略,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具体教学活动向所要达成的目标更加靠近,从而实现事实上的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与此同时,教师通过计算机把对学生的提示、指导以及评价及时反馈给他们,使他们能快速了解并掌握自己课程知识的学习状况,提高他们对知识学习的体验。
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活动整个过程的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鲜明地指出:“必须全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中的有效利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顺利、有效、科学的整合,逐步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广大师生的教与学的方式发生质的改变,给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个流程的整合,能让学生的个性化、自主性及交互式学习变成可能。
总之,要有效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全方位整合,广大教师就必须革新一些传统的认识和做法,从课程有效整合的观点出发,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助手和工具,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提升学习质量的利器,最终实现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来改善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智晔.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15(11).
[2]刘世清.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路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