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驱动与说理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教师的反馈组成了教学活动的“三话步”。教师可以借助问题驱动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控与检测,以便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问题驱动的方式和手段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发展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驱动;说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5-0043-0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谐的互动可以满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研究问题驱动的形式和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直接的反馈,以此来检验个人学习的成果[1]。
一、创建和谐课堂,实现问题驱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关注知识的有效传播,还应借助一定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测。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抓住关键信息的导向作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在长期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发挥实践的指导性作用。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提升教学效率的主要手段。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方式,让学生亲近教师,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2]。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便能走入学生内心,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设计更合理的提问方式。提问是对教师的一个重要考验。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不仅要考虑问题的内容与层次,还要明确使用什么样的提问语言,对学生的回答更要用心倾听,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只有构建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师生互动才能变得更加顺畅。
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予以评价,是一种重要的反馈机制。教師可以借助评价对学生的问题予以纠正,就不明白的内容予以引导,最关键的是,这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教师的指导可以让他们准确地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时候面对简单的问题,学生会因为知识的不足而迷茫很久,但是经过教师的指导就可以很快地得到解决。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件运动服是78元,一条运动裤是62元,全班一共48名学生,那么一共要花多少钱?”学生按照不同的思路会有不同的计算方式,可以是78×48+62×48,也可以是(78+62)×48,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二、注重问题导学,构建说理体系
导学互动模式的应用体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宗旨。这一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其变教学为导学,用导学促进学生的个体学习,在学生的思考与实践中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的应用获得了一致好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以“导”“学”为基本要素的,在对系统性知识的传输中,将原有的知识进行精心的编排,并且对系统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利用相应的训练手段达到推进教学的目的。第二,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重视导学提纲的核心作用,并以导学提纲为教学的基本点和生发点。第三,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研发和应用中都是以导学互动为最基本的形式,进一步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互动和交流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3]。
例如,教学“观察物体”和“图形运动”时,老师可以将这两节知识有机融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最大作用是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班级的学习氛围更加浓郁。学生学习需要一个相对宽松而公平的环境,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还可以有效地规范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制订导学和自学方案的时候,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严格规范教学的流程,让学生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自主性学习,以此来构建更加和谐的学习型课堂[4]。
三、实现问题驱动,进行有效梳理
问题驱动模式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规范导学与互动的相关流程,以此来确保这一模式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制订科学而合理的互动考评机制。一种教学手段与模式的应用需要严格的监督和测试,导学互动模式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实现导学互动模式的有效开展,我们需要以严格的机制来确保教学顺利进行。教师需要在研究相关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对导学互动模式进行应用,这样才能够让教师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导学互动模式的积极作用。在此,我们需要再一次强调导学互动监督机制,其对导学案的设计、教师的活动安排、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的反馈起到积极的监控与评价作用[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能力决定着教学发展的水平。因此,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是促进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强化业务素质能力,教师不仅要对自身的知识及时更新,还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让自己的教学始终符合教学发展的新趋势。除此之外,学校还要为教师提供更为专业的业务培训,让教师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学校应该多选派青年教师参与教师基本功大赛,以此来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只有学校和教师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够为教育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我的提升,教师的主动成长、主动进步是保障教师获得科学理论的基础性因素。
四、采用丰富手段,提高学习效能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使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借助多元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具备广阔的视野,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发现有利于教学方式改进的策略和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已经应用于我们的课堂。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多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只有良好的互动才能够让学生和教师在导学模式中获得进步。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翻转课堂和线上交流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夯实基础,并将这种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采取技术手段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更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有效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让自己获得快速的成长。 五、巧设教学路径,优化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知识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同时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很多时候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而忽略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化学习,教师应巧妙利用思维导图、优化数形结合教学方案,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明確学习方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运用思维导图前期,学生可能会出现一时无法适应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反馈,对方案进行灵活调整。例如,在学习多边形课程内容时,教师要为学生进行不同图案的对比,引导学生了解多边形的定义,通过不同图形的拼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微课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形状,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的教学方法,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微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实体掌握不同物体的形状特征,实操改变了传统枯燥的课堂氛围,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
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爱闹的年纪,游戏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师要注重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对“数形结合”有初步的认识,并加深对数字和图形内在联系的理解。小学生虽然动手能力不强,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因此,教师可以尽可能地为学生设计一些实操环节,如让学生自行通过纸张制作圆柱体或圆锥体,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物体的表面积,这样可以有效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公式的习惯,让教学形式更加具有灵活性。
结 语
问题驱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问题驱动和说理的方式检验学习的效果,方便进行课堂管理。就提问的性质和方式而言,教师具有明显的主动权,可以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合理的问题驱动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上官璐.问题驱动视角下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研究[J]. 语文课内外,2020(17):105.
[2] 王良荣.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构建[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2):119,121.
[3] 林云彬.小学数学问题驱动下的“说理”课堂[J]. 小学时代(奥妙),2020(5):78,80.
[4]黄秀梅.以“问”促教以“理”导学 ——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8):96-97.
[5]雷崇芳.驱动问题与数学说理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J]. 成才之路,2020(16):82-83.
作者简介:蔡爱珍(1978— ),女,福建福鼎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驱动;说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5-0043-0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谐的互动可以满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研究问题驱动的形式和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直接的反馈,以此来检验个人学习的成果[1]。
一、创建和谐课堂,实现问题驱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关注知识的有效传播,还应借助一定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测。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抓住关键信息的导向作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在长期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发挥实践的指导性作用。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提升教学效率的主要手段。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方式,让学生亲近教师,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2]。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便能走入学生内心,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设计更合理的提问方式。提问是对教师的一个重要考验。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不仅要考虑问题的内容与层次,还要明确使用什么样的提问语言,对学生的回答更要用心倾听,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只有构建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师生互动才能变得更加顺畅。
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予以评价,是一种重要的反馈机制。教師可以借助评价对学生的问题予以纠正,就不明白的内容予以引导,最关键的是,这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教师的指导可以让他们准确地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时候面对简单的问题,学生会因为知识的不足而迷茫很久,但是经过教师的指导就可以很快地得到解决。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件运动服是78元,一条运动裤是62元,全班一共48名学生,那么一共要花多少钱?”学生按照不同的思路会有不同的计算方式,可以是78×48+62×48,也可以是(78+62)×48,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二、注重问题导学,构建说理体系
导学互动模式的应用体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宗旨。这一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其变教学为导学,用导学促进学生的个体学习,在学生的思考与实践中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的应用获得了一致好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以“导”“学”为基本要素的,在对系统性知识的传输中,将原有的知识进行精心的编排,并且对系统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利用相应的训练手段达到推进教学的目的。第二,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重视导学提纲的核心作用,并以导学提纲为教学的基本点和生发点。第三,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研发和应用中都是以导学互动为最基本的形式,进一步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互动和交流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3]。
例如,教学“观察物体”和“图形运动”时,老师可以将这两节知识有机融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最大作用是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班级的学习氛围更加浓郁。学生学习需要一个相对宽松而公平的环境,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还可以有效地规范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制订导学和自学方案的时候,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严格规范教学的流程,让学生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自主性学习,以此来构建更加和谐的学习型课堂[4]。
三、实现问题驱动,进行有效梳理
问题驱动模式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规范导学与互动的相关流程,以此来确保这一模式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制订科学而合理的互动考评机制。一种教学手段与模式的应用需要严格的监督和测试,导学互动模式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实现导学互动模式的有效开展,我们需要以严格的机制来确保教学顺利进行。教师需要在研究相关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对导学互动模式进行应用,这样才能够让教师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导学互动模式的积极作用。在此,我们需要再一次强调导学互动监督机制,其对导学案的设计、教师的活动安排、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的反馈起到积极的监控与评价作用[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能力决定着教学发展的水平。因此,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是促进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强化业务素质能力,教师不仅要对自身的知识及时更新,还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让自己的教学始终符合教学发展的新趋势。除此之外,学校还要为教师提供更为专业的业务培训,让教师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学校应该多选派青年教师参与教师基本功大赛,以此来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只有学校和教师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够为教育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我的提升,教师的主动成长、主动进步是保障教师获得科学理论的基础性因素。
四、采用丰富手段,提高学习效能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使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借助多元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具备广阔的视野,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发现有利于教学方式改进的策略和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已经应用于我们的课堂。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多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只有良好的互动才能够让学生和教师在导学模式中获得进步。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翻转课堂和线上交流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夯实基础,并将这种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采取技术手段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更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有效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让自己获得快速的成长。 五、巧设教学路径,优化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知识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同时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很多时候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而忽略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化学习,教师应巧妙利用思维导图、优化数形结合教学方案,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明確学习方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运用思维导图前期,学生可能会出现一时无法适应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反馈,对方案进行灵活调整。例如,在学习多边形课程内容时,教师要为学生进行不同图案的对比,引导学生了解多边形的定义,通过不同图形的拼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微课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形状,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的教学方法,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微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实体掌握不同物体的形状特征,实操改变了传统枯燥的课堂氛围,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
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爱闹的年纪,游戏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师要注重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对“数形结合”有初步的认识,并加深对数字和图形内在联系的理解。小学生虽然动手能力不强,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因此,教师可以尽可能地为学生设计一些实操环节,如让学生自行通过纸张制作圆柱体或圆锥体,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物体的表面积,这样可以有效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公式的习惯,让教学形式更加具有灵活性。
结 语
问题驱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问题驱动和说理的方式检验学习的效果,方便进行课堂管理。就提问的性质和方式而言,教师具有明显的主动权,可以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合理的问题驱动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上官璐.问题驱动视角下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研究[J]. 语文课内外,2020(17):105.
[2] 王良荣.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构建[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2):119,121.
[3] 林云彬.小学数学问题驱动下的“说理”课堂[J]. 小学时代(奥妙),2020(5):78,80.
[4]黄秀梅.以“问”促教以“理”导学 ——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8):96-97.
[5]雷崇芳.驱动问题与数学说理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J]. 成才之路,2020(16):82-83.
作者简介:蔡爱珍(1978— ),女,福建福鼎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