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情看似平凡,实则孕育着伟大。古人云:“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 可见,在素有礼仪之邦誉称的我国,教育好孩子是何等重要。
语文,因其独特的性质和作用,对学生具有独特的德育和美育功能。而亲情教育则是发挥这一功能的最佳方式。
亲情教育以与学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为起点,进而推己及人,使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获得健康的审美感受,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一、理解父母之心——亲情教育之起始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为抚育子女成人、成才,历尽艰辛,可谓呕心沥血;而学生身受父母慈爱,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实际,运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并适时给予点拨,使学生对父母形成正确的认识。
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就应紧扣父亲疼爱儿子这个中心,重点剖析“望父买橘”的“背影”这一情节,充分体会父亲的用心和艰辛;并通过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分析,体味父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切的爱子之心。
二、尊师爱友——亲情教育之发展
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方面,教师、同学是学生生活中关系密切程度仅次于父母的人。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作品是反映学校生活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能激发其尊师爱友之情。
如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的动人形象,他那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这类作品时,应使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理解,认识“老师”的崇高品质;并顺此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老师。在“老师”的崇高品质感染下,激起其尊师之情,并付诸日常生活中,形成尊敬老师的良好道德品质。
同时,少年周恩来的胸怀大志,阿发、双喜等的淳朴无私,小弗朗士的天真活泼,少年闰土的机敏可爱……等等。这些少年形象动人可爱,他们那宏伟的志向、纯洁的心灵、助人为乐的品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学中,老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奋发进取的动力,以培养其团结协作的互助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爱国爱民——亲情教育之升华
如果说亲爱父母、尊师爱友仅仅关联学生接触到的周围的人的话那么,爱祖国、爱人民则是推己及人、广而化之“亲情”的升华。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民族的富强和国家的兴盛,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他们是民族的脊梁、祖国的骄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使学生在英雄形象的感染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获得美的享受。并通过点拨、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为祖国富强、民族兴盛而学习的正确学习目的。
记得《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教学,就应紧紧抓住“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抒情主线,通过分析三个典型事例,认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染,理解“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并能过对三个事例排列顺序的分析比较,在加深对主题的理解的同时,体会作者安排结构的艺术,认识到“爱国主义”乃是英雄主义、国际主义产生的思想基础,后者则是战士崇高品质的本质体现。由此,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不但获得了美的情感体验,也对“爱国主义”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为良好品德的形成打下了思想基础。
其他如一身正气、“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总理等等,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教材。教学中,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使学生在强烈的感染中产生对“英雄”的景仰与敬佩之情;在理解人物性格、品格特征的过程中,激励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向英雄学习”、为国富民强而努力学习的崇高理想,并在学习中化为强烈的内在精神动力。
四、辨“丑”远“恶”——亲情教育之必要补充
“没有爱,就没有恨;没有恨,也就没有爱,”没有对“丑”、“恶”的批判与摒弃,也就不可能有对“美”的鉴赏与追求。在培养学生对“美”追求的同时,还必须教给学生辨别美丑的方法,通过对“丑”的批判,强化对“美”的追求。
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就应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比较,点明其变化的准则乃是听说于勒有钱与否:当听说于勒发了大财时,就盼望于勒早点回来,把他的信当作福音书;而当在船上遇见身无分文的穷水手于勒时竟然不认他、惊恐万状地躲开他,并责骂“我”多给了他几个小费。所有这些,说明菲利普夫妇根本就没有兄弟情谊,由此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教学中,不但引导学生认识、批判菲利普夫妇的“唯利是图”的丑恶性格,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及其对人的“异化”,从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总之,应通过对比、点拨,使学生认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并在对比中明辨是非,提高鉴别美丑的能力,激发其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决非一日之功。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语文,因其独特的性质和作用,对学生具有独特的德育和美育功能。而亲情教育则是发挥这一功能的最佳方式。
亲情教育以与学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为起点,进而推己及人,使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获得健康的审美感受,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一、理解父母之心——亲情教育之起始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为抚育子女成人、成才,历尽艰辛,可谓呕心沥血;而学生身受父母慈爱,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实际,运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并适时给予点拨,使学生对父母形成正确的认识。
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就应紧扣父亲疼爱儿子这个中心,重点剖析“望父买橘”的“背影”这一情节,充分体会父亲的用心和艰辛;并通过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分析,体味父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切的爱子之心。
二、尊师爱友——亲情教育之发展
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方面,教师、同学是学生生活中关系密切程度仅次于父母的人。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作品是反映学校生活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能激发其尊师爱友之情。
如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的动人形象,他那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这类作品时,应使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理解,认识“老师”的崇高品质;并顺此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老师。在“老师”的崇高品质感染下,激起其尊师之情,并付诸日常生活中,形成尊敬老师的良好道德品质。
同时,少年周恩来的胸怀大志,阿发、双喜等的淳朴无私,小弗朗士的天真活泼,少年闰土的机敏可爱……等等。这些少年形象动人可爱,他们那宏伟的志向、纯洁的心灵、助人为乐的品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学中,老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奋发进取的动力,以培养其团结协作的互助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爱国爱民——亲情教育之升华
如果说亲爱父母、尊师爱友仅仅关联学生接触到的周围的人的话那么,爱祖国、爱人民则是推己及人、广而化之“亲情”的升华。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民族的富强和国家的兴盛,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他们是民族的脊梁、祖国的骄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使学生在英雄形象的感染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获得美的享受。并通过点拨、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为祖国富强、民族兴盛而学习的正确学习目的。
记得《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教学,就应紧紧抓住“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抒情主线,通过分析三个典型事例,认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染,理解“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并能过对三个事例排列顺序的分析比较,在加深对主题的理解的同时,体会作者安排结构的艺术,认识到“爱国主义”乃是英雄主义、国际主义产生的思想基础,后者则是战士崇高品质的本质体现。由此,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不但获得了美的情感体验,也对“爱国主义”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为良好品德的形成打下了思想基础。
其他如一身正气、“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总理等等,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教材。教学中,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使学生在强烈的感染中产生对“英雄”的景仰与敬佩之情;在理解人物性格、品格特征的过程中,激励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向英雄学习”、为国富民强而努力学习的崇高理想,并在学习中化为强烈的内在精神动力。
四、辨“丑”远“恶”——亲情教育之必要补充
“没有爱,就没有恨;没有恨,也就没有爱,”没有对“丑”、“恶”的批判与摒弃,也就不可能有对“美”的鉴赏与追求。在培养学生对“美”追求的同时,还必须教给学生辨别美丑的方法,通过对“丑”的批判,强化对“美”的追求。
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就应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比较,点明其变化的准则乃是听说于勒有钱与否:当听说于勒发了大财时,就盼望于勒早点回来,把他的信当作福音书;而当在船上遇见身无分文的穷水手于勒时竟然不认他、惊恐万状地躲开他,并责骂“我”多给了他几个小费。所有这些,说明菲利普夫妇根本就没有兄弟情谊,由此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教学中,不但引导学生认识、批判菲利普夫妇的“唯利是图”的丑恶性格,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及其对人的“异化”,从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总之,应通过对比、点拨,使学生认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并在对比中明辨是非,提高鉴别美丑的能力,激发其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决非一日之功。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