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7(B)—0065—01
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健全创新人格是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适应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需要,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宽松氛围,唤起创新意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自由。”因此,在课堂上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的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生动有趣的素材,创设大量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努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
二、合作互助,培养创新思维
以 “男女合作”“优差合作”“师生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营造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发展,在交流中竞争,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就提出了下面的问题:“小女孩为什么不敢回家?” “小女孩为什么五次擦燃火柴?” “如果小女孩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你会怎样对待她?”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很快就得到了问题的答案,并最终明白:是不平等的社会导致了小女孩的悲剧,是极度贫穷扭曲了爱的力量……这样,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创新思维。
三、鼓励质疑问难,激发创新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疑到异,突破于疑,创新于异,最后形成新思路、新见地,实现了语文的创新。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间,学生质疑是学生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这种倾向将使学生不断地带着疑问去思考、研究。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各抒己见,敢对教师或同学的答案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向教师“发难”,提出新问题。当学生提出教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或者教师的教学出现失误时,面对学生的质问,教师不能怕丢面子,随便搪塞过去,或冷言冷语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而应当诚恳地接受学生提出的见解,和颜悦色地针对错因进行分析,和学生一起展开讨论。这既是一次绝好的思维训练机会,又体现了课堂的民主,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探求新知。
四、续编故事,发展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有些课文结尾意味深长,有些课文结尾结果未知,教师可利用这类课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编故事。
如,教学完《凡卡》一课,我启发学生想象故事的结果,并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结果。学生有的说,爷爷意外地在路上拾到了醉醺醺的邮差丢失的信;有的说,凡卡的信被好心的邮差送到了爷爷手里……
五、尝试实践创新,体验创新快乐
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语文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技能,获得基本的语文活动经验,进而体会成功的快乐。
总之,素质教育,贵在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始终坚持用创新教育的思想进行语文教学,就会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编辑: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7(B)—0065—01
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健全创新人格是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适应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需要,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宽松氛围,唤起创新意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自由。”因此,在课堂上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的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生动有趣的素材,创设大量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努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
二、合作互助,培养创新思维
以 “男女合作”“优差合作”“师生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营造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发展,在交流中竞争,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就提出了下面的问题:“小女孩为什么不敢回家?” “小女孩为什么五次擦燃火柴?” “如果小女孩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你会怎样对待她?”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很快就得到了问题的答案,并最终明白:是不平等的社会导致了小女孩的悲剧,是极度贫穷扭曲了爱的力量……这样,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创新思维。
三、鼓励质疑问难,激发创新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疑到异,突破于疑,创新于异,最后形成新思路、新见地,实现了语文的创新。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间,学生质疑是学生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这种倾向将使学生不断地带着疑问去思考、研究。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各抒己见,敢对教师或同学的答案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向教师“发难”,提出新问题。当学生提出教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或者教师的教学出现失误时,面对学生的质问,教师不能怕丢面子,随便搪塞过去,或冷言冷语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而应当诚恳地接受学生提出的见解,和颜悦色地针对错因进行分析,和学生一起展开讨论。这既是一次绝好的思维训练机会,又体现了课堂的民主,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探求新知。
四、续编故事,发展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有些课文结尾意味深长,有些课文结尾结果未知,教师可利用这类课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编故事。
如,教学完《凡卡》一课,我启发学生想象故事的结果,并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结果。学生有的说,爷爷意外地在路上拾到了醉醺醺的邮差丢失的信;有的说,凡卡的信被好心的邮差送到了爷爷手里……
五、尝试实践创新,体验创新快乐
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语文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技能,获得基本的语文活动经验,进而体会成功的快乐。
总之,素质教育,贵在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始终坚持用创新教育的思想进行语文教学,就会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