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初中阶段学习的基础科目,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难度不大,容易理解,学习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汉字,语法,词汇积累,阅读,写作等多个方面,其中阅读与写作的难度稍难于其他知识,很多学生都在阅读上丢分严重,语文成绩并不理想,并且,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学习并不感兴趣,在语文课上十分敷衍,没有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八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分层导引
引言:为了促进孩子们的语文成绩,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实行分层导引的教学办法,对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差异,帮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学习,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语文课程的学习效率,接下来这篇论文就围绕着阅读教学分层导引的教学模式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一、分层导引教学模式的定义
分层导引教学模式是在新型的课改形式中提出来的一种教学理念,这个教学模式并不是任意而为之,随意分层,而是有着一些严格的要求。首先就是教师要保证分层的恰当性,合理划分层次,这时经过许多方面的测试或者同学们的成绩总结出来的,并不是简单凭借一次考试就决定学生能力水平与层次的。教师要认真详细的了解到每一个孩子的情况,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在阅读时哪些地方存在问题,这些都要准确掌握,这样,在分组时才会有依据。其次就是老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老师每天面对很多学生,每个学生的行为处事,说话相处方式都有所不同,有些孩子可能就是安静腼腆的,有的孩子可能就是活泼敢说的,教师自身在分组时不能凭借自己对孩子们的印象来划分层次,这样是不公平的,并且,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稍微感知到不同,都可能对他们心理造成创伤,从而产生反叛心理。为此,老师需要对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悉心呵护,不给孩子们贴标签,使学生们感觉到大家都是平等的,老师是公正的。既有利于学生青春期的成长,又有利于老师的管理[1]。
二、分层导引模式的应用
(一)学生分层
既然要实行分层导引的教学模式,那么首先就是对孩子们学习情况的一个合理划分,合理划分层次是实行该教育方式的基础。在分层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学生们的内心感受,在进行分组之前教师务必要将分层导引教学模式的目的讲清楚,讲明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了解,这样,再进行分层时,学生们就不会产生自己是差生的误解,不会有自己学习能力差的想法,可以很好的保护孩子们的心理。在分层时,教师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相同层次的学生有着同样的攻破难题的目标,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之所以分层,是因为大家需要突破的难题有所不同,因此,学生们需要进行分层,通过分层,帮助学生们一一击破学习难点,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成绩[2]。
(二)教学内容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分层,根据他们的基础与能力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思考问题上都会有所不同。对于A类的学生,他们的基础较好,知识扎实,这时,在布置学习内容时就要加大学习难度,提高学习目标,提问一些思考难度较大的题目,充分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帮助他们开动脑筋,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此时的阅读題目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阅读题目了,而是提升能力的“引子”,借助这个阅读题目,拓展思考思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对于那些B层的孩子,教学重点就是掌握教学大纲上的重点难点,这个层次的孩子最需要突破的就是成绩,一旦成绩上来了,自身的能力也就相应的得到了提高。对于C阶段的孩子们,重点就是帮助孩子们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每一个阶段的学生都有所不同,为此,在教学内容上,老师要进行合理的分层[3]。
(三)作业分层
作业是对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的巩固,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下时有必要布置相应的阅读作业。比如在学习《小石潭记》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就可以布置相应的作业,对于A层级的学生则是对作者的相关探究,对文章主旨的钻研,对柳宗元这篇文章的感情的一个分析。而对于B层级的学生,主要是对文言文的翻译、基础字词的解释以及特殊句式的一个掌握。对于C层级的学生来说,重点就是掌握基础知识,文言文的重点字词的翻译,掌握特殊句式以及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内容,保证在考试时这些基础知识不会丢分。
结束语
分层导引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可以帮助每一个学生清楚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白自己在阅读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根据老师的学习目标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既是对孩子们差异的一个尊重,同时,也是实行因材施教的好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静. 初中语文教学中差异教学法的运用探析[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2):120.
[2]庞小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05):212-213+223.
[3]魏源伶. 因材施教原则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J]. 林区教学,2018(09):47-48.
关键词:八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分层导引
引言:为了促进孩子们的语文成绩,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实行分层导引的教学办法,对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差异,帮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学习,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语文课程的学习效率,接下来这篇论文就围绕着阅读教学分层导引的教学模式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一、分层导引教学模式的定义
分层导引教学模式是在新型的课改形式中提出来的一种教学理念,这个教学模式并不是任意而为之,随意分层,而是有着一些严格的要求。首先就是教师要保证分层的恰当性,合理划分层次,这时经过许多方面的测试或者同学们的成绩总结出来的,并不是简单凭借一次考试就决定学生能力水平与层次的。教师要认真详细的了解到每一个孩子的情况,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在阅读时哪些地方存在问题,这些都要准确掌握,这样,在分组时才会有依据。其次就是老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老师每天面对很多学生,每个学生的行为处事,说话相处方式都有所不同,有些孩子可能就是安静腼腆的,有的孩子可能就是活泼敢说的,教师自身在分组时不能凭借自己对孩子们的印象来划分层次,这样是不公平的,并且,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稍微感知到不同,都可能对他们心理造成创伤,从而产生反叛心理。为此,老师需要对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悉心呵护,不给孩子们贴标签,使学生们感觉到大家都是平等的,老师是公正的。既有利于学生青春期的成长,又有利于老师的管理[1]。
二、分层导引模式的应用
(一)学生分层
既然要实行分层导引的教学模式,那么首先就是对孩子们学习情况的一个合理划分,合理划分层次是实行该教育方式的基础。在分层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学生们的内心感受,在进行分组之前教师务必要将分层导引教学模式的目的讲清楚,讲明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了解,这样,再进行分层时,学生们就不会产生自己是差生的误解,不会有自己学习能力差的想法,可以很好的保护孩子们的心理。在分层时,教师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相同层次的学生有着同样的攻破难题的目标,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之所以分层,是因为大家需要突破的难题有所不同,因此,学生们需要进行分层,通过分层,帮助学生们一一击破学习难点,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成绩[2]。
(二)教学内容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分层,根据他们的基础与能力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思考问题上都会有所不同。对于A类的学生,他们的基础较好,知识扎实,这时,在布置学习内容时就要加大学习难度,提高学习目标,提问一些思考难度较大的题目,充分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帮助他们开动脑筋,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此时的阅读題目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阅读题目了,而是提升能力的“引子”,借助这个阅读题目,拓展思考思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对于那些B层的孩子,教学重点就是掌握教学大纲上的重点难点,这个层次的孩子最需要突破的就是成绩,一旦成绩上来了,自身的能力也就相应的得到了提高。对于C阶段的孩子们,重点就是帮助孩子们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每一个阶段的学生都有所不同,为此,在教学内容上,老师要进行合理的分层[3]。
(三)作业分层
作业是对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的巩固,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下时有必要布置相应的阅读作业。比如在学习《小石潭记》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就可以布置相应的作业,对于A层级的学生则是对作者的相关探究,对文章主旨的钻研,对柳宗元这篇文章的感情的一个分析。而对于B层级的学生,主要是对文言文的翻译、基础字词的解释以及特殊句式的一个掌握。对于C层级的学生来说,重点就是掌握基础知识,文言文的重点字词的翻译,掌握特殊句式以及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内容,保证在考试时这些基础知识不会丢分。
结束语
分层导引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可以帮助每一个学生清楚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白自己在阅读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根据老师的学习目标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既是对孩子们差异的一个尊重,同时,也是实行因材施教的好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静. 初中语文教学中差异教学法的运用探析[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2):120.
[2]庞小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05):212-213+223.
[3]魏源伶. 因材施教原则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J]. 林区教学,2018(0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