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改变毕业班后阶段复习课“题海战”的单一格局,把“有效课堂”落到实处,让师生都能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物理复习课 有效课堂 教学设计
毕业班后阶段的课堂教学多是围绕复习这一主题展开的。复习课经常是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口干舌燥,而学生则置身于题海之中怨声载道、苦不堪言。这样的课堂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也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更会降低老师的积极性和教学热情。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课堂产生麻木和厌恶之情,师生无法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正如孔子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堂成功的复习课,离不开老师课前缜密的教学设计。笔者结合近几年初三毕业班物理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突破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一、唤醒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
复习课的首要目标是唤醒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很多物理学基础知识,如光学知识是初二上学期的教学内容,后续学习过程中并未涉及,时隔一年之久,大部分学生早已遗忘殆尽。鉴于此,一堂复习课伊始,教师要对知识要点进行梳理、整理、归纳、总结,并形成纲要,标注重难点、考核等级及考察方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抓住主干知识,并对照纲要目标要求,掌握基础知识,这是复习课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加以处理,例如:找一道易错易混题,让学生先出错,老师再纠正,让学生在错与对的比对过程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可通过事先多次磨课,创设合理的情境,把零散知识连成知识串,从旁激发与帮助,让学生逐步融入,使课堂“升温”;教师也可创新实验设计,实验不仅是新授课的法宝,在复习课中若运用得当,也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如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教师不妨从相机与投影仪不同的使用场合着手,可以很快进入情境。在复习气体压强内容时,设置一个从锥形瓶中取出完好鸡蛋的实验(锥形瓶倒置在铁架台上,用开水对锥形瓶底进行冲淋,瓶中的鸡蛋可从瓶口缓缓滑出)。这样的预设既达到复习引入的效果,又提高学生知识迁移与应用,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唤醒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收获的喜悦。
二、强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复习课绝不能通过“背、默”这种单一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这种“一刀切”的处理方式无视学生个体差异,虽然对“学困生”能起到督促作用,但对“学优生”却是一种伤害,会使他们养成浅尝辄止的学习习惯,时间久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必定会倒退。
物理学属于自然科学,其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休戚相关,可以学以致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对物理学名词、规律、公式的处理应联系实际、突出理解,让学生学有所用,体会学习的实用价值。初学时,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识不可能一步到位,还处于浅层次理解,不够深刻。随着后续知识的学习及运用,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与提高。如“欧姆定律”中电流、电压、电阻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必须通过后续电功、电功率的学习方能融会贯通。
复习课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维能力,重视名词、概念、公式的导入环节和提出过程,突出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教学中要突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突出物理“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之功效,达到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学有所乐、乐中促学的理想目的。让学生能够独立地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明确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相关条件。中学生的分析能力需要教师培养,让学生的思维在物理情境中畅游。
北京大学物理系田光善教授说过:若能让学生从我们的讲述中得到一点启示,以便他们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有榜样追随,有信心前行,有毅力克服困难,既已达成教育之目的,又尽到身为人师的责任,这是一项值得我们为之努力的工作。
三、题海无涯,回头是岸
“一堂复习课,试卷满天飞”是学生对后阶段物理课堂的形象描绘。“单元卷”、“专题卷”、“提高卷”、“冲刺卷”、“交流卷”、“模拟卷”、“押题卷”、“信息卷”等,可谓卷卷不息。考试是通过试卷检测学生的,在规定时间内做对更多的题目成了老师的执著追求。学生变成了解题机器:只求是什么,不求为什么。
“题海无涯,回头是岸”,教师要以身作则:自己先下题海,对题目予以研究、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解放学生,做到有的放矢。不妨从以下方面筛选题目。
1.题目一定要删减。若与考纲(教学大纲)要求有出入的,学生暂时不能接受的,不在本节课(或近阶段)讲解范围内的,过难或过易的,重复练习的,则坚决舍弃。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易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题目呈现的次序性。选择习题应遵循学生智力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由具体到抽象;还应关注习题的铺垫性,前题为后题起铺垫、启发、分散难点的作用,后题是前题涉及知识的应用和提高。
3.讲评试卷应突出问题,淡化题目。学生关注的是哪道题做错了,有无得分。对错题分析、点评理所当然,然而更多的应是深层次分析:学生为什么会错。它暴露了自己教学环节中的哪个薄弱点,后续教学中要予以修补,加强反馈。更需要对错误问题整理归类,予以拓展,强化训练。这样方能体现错题的核心价值。
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你不是学生,学生也不是你。教师和学生永远属于两大阵营,教师永远无法真正走入学生内心。教师如果对这一点没有清醒的认识,一定会吃亏。高明的老师会尽量缩短这两个阵营的距离,求同存异,组织、启发、激励学生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不高明的老师会使这两个阵营对立,增加彼此的距离,极端者甚至势同水火,互不相容。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上,教师应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童年意识、知道敬畏生命……
教师首先要熟悉所教班级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如思维特征、个性特征,每个学生所属的层次性特征,甚至于智商、情商等因素都要综合考虑。因材施教,量体裁衣,进而精心设计缜密的教学方案;教师还要充分分析学情:哪些是学生肯定掌握的(不讲),哪些是学生可能遗忘的(要概括式复习),哪些是学生存在问题的(要重点讲解),哪些是学生易混淆的(要举一反三,加强辨析),哪些是短期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的(要分阶段达成,不可拔苗助长)。只有真正知道了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把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落到实处。
一堂课的好坏不是看教师教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是否以主人身份全程参与课堂,是否学得主动、快乐、有效。一节课堂应该有3声(笑声、赞叹声、惊讶声),5个度(主体参与度、个性张扬度、思维有效度、情感交流度、能力形成度)。一堂成功的物理复习课,教师不可用一张考卷搪塞,重复单调的“做—讲”模式,这种课堂是空洞乏味的,亦不可课前毫无精细的教学设计和策略,这种课堂是收效甚微的。一堂成功的物理复习课,老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学情实际出发,充分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思维规律,“授之以渔”,切实把“减负”落到实处,把教学设计落到实处,方能达成复习课之根本任务:知识求深化、技能求熟练、方法求灵活、思维求深广。
参考文献:
[1]沈英.浅析物理课堂结尾的实验情境创设[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2(12).
[2]卞志荣,卞邱华.课要上得精彩更应评得到位[J].物理教师,2014(2).
[3]刘益民.有关高中物理力学习题的实验化教学尝试[J].中学物理,2012(1).
关键词: 物理复习课 有效课堂 教学设计
毕业班后阶段的课堂教学多是围绕复习这一主题展开的。复习课经常是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口干舌燥,而学生则置身于题海之中怨声载道、苦不堪言。这样的课堂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也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更会降低老师的积极性和教学热情。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课堂产生麻木和厌恶之情,师生无法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正如孔子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堂成功的复习课,离不开老师课前缜密的教学设计。笔者结合近几年初三毕业班物理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突破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一、唤醒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
复习课的首要目标是唤醒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很多物理学基础知识,如光学知识是初二上学期的教学内容,后续学习过程中并未涉及,时隔一年之久,大部分学生早已遗忘殆尽。鉴于此,一堂复习课伊始,教师要对知识要点进行梳理、整理、归纳、总结,并形成纲要,标注重难点、考核等级及考察方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抓住主干知识,并对照纲要目标要求,掌握基础知识,这是复习课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加以处理,例如:找一道易错易混题,让学生先出错,老师再纠正,让学生在错与对的比对过程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可通过事先多次磨课,创设合理的情境,把零散知识连成知识串,从旁激发与帮助,让学生逐步融入,使课堂“升温”;教师也可创新实验设计,实验不仅是新授课的法宝,在复习课中若运用得当,也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如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教师不妨从相机与投影仪不同的使用场合着手,可以很快进入情境。在复习气体压强内容时,设置一个从锥形瓶中取出完好鸡蛋的实验(锥形瓶倒置在铁架台上,用开水对锥形瓶底进行冲淋,瓶中的鸡蛋可从瓶口缓缓滑出)。这样的预设既达到复习引入的效果,又提高学生知识迁移与应用,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唤醒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收获的喜悦。
二、强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复习课绝不能通过“背、默”这种单一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这种“一刀切”的处理方式无视学生个体差异,虽然对“学困生”能起到督促作用,但对“学优生”却是一种伤害,会使他们养成浅尝辄止的学习习惯,时间久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必定会倒退。
物理学属于自然科学,其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休戚相关,可以学以致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对物理学名词、规律、公式的处理应联系实际、突出理解,让学生学有所用,体会学习的实用价值。初学时,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识不可能一步到位,还处于浅层次理解,不够深刻。随着后续知识的学习及运用,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与提高。如“欧姆定律”中电流、电压、电阻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必须通过后续电功、电功率的学习方能融会贯通。
复习课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维能力,重视名词、概念、公式的导入环节和提出过程,突出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教学中要突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突出物理“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之功效,达到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学有所乐、乐中促学的理想目的。让学生能够独立地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明确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相关条件。中学生的分析能力需要教师培养,让学生的思维在物理情境中畅游。
北京大学物理系田光善教授说过:若能让学生从我们的讲述中得到一点启示,以便他们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有榜样追随,有信心前行,有毅力克服困难,既已达成教育之目的,又尽到身为人师的责任,这是一项值得我们为之努力的工作。
三、题海无涯,回头是岸
“一堂复习课,试卷满天飞”是学生对后阶段物理课堂的形象描绘。“单元卷”、“专题卷”、“提高卷”、“冲刺卷”、“交流卷”、“模拟卷”、“押题卷”、“信息卷”等,可谓卷卷不息。考试是通过试卷检测学生的,在规定时间内做对更多的题目成了老师的执著追求。学生变成了解题机器:只求是什么,不求为什么。
“题海无涯,回头是岸”,教师要以身作则:自己先下题海,对题目予以研究、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解放学生,做到有的放矢。不妨从以下方面筛选题目。
1.题目一定要删减。若与考纲(教学大纲)要求有出入的,学生暂时不能接受的,不在本节课(或近阶段)讲解范围内的,过难或过易的,重复练习的,则坚决舍弃。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易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题目呈现的次序性。选择习题应遵循学生智力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由具体到抽象;还应关注习题的铺垫性,前题为后题起铺垫、启发、分散难点的作用,后题是前题涉及知识的应用和提高。
3.讲评试卷应突出问题,淡化题目。学生关注的是哪道题做错了,有无得分。对错题分析、点评理所当然,然而更多的应是深层次分析:学生为什么会错。它暴露了自己教学环节中的哪个薄弱点,后续教学中要予以修补,加强反馈。更需要对错误问题整理归类,予以拓展,强化训练。这样方能体现错题的核心价值。
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你不是学生,学生也不是你。教师和学生永远属于两大阵营,教师永远无法真正走入学生内心。教师如果对这一点没有清醒的认识,一定会吃亏。高明的老师会尽量缩短这两个阵营的距离,求同存异,组织、启发、激励学生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不高明的老师会使这两个阵营对立,增加彼此的距离,极端者甚至势同水火,互不相容。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上,教师应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童年意识、知道敬畏生命……
教师首先要熟悉所教班级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如思维特征、个性特征,每个学生所属的层次性特征,甚至于智商、情商等因素都要综合考虑。因材施教,量体裁衣,进而精心设计缜密的教学方案;教师还要充分分析学情:哪些是学生肯定掌握的(不讲),哪些是学生可能遗忘的(要概括式复习),哪些是学生存在问题的(要重点讲解),哪些是学生易混淆的(要举一反三,加强辨析),哪些是短期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的(要分阶段达成,不可拔苗助长)。只有真正知道了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把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落到实处。
一堂课的好坏不是看教师教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是否以主人身份全程参与课堂,是否学得主动、快乐、有效。一节课堂应该有3声(笑声、赞叹声、惊讶声),5个度(主体参与度、个性张扬度、思维有效度、情感交流度、能力形成度)。一堂成功的物理复习课,教师不可用一张考卷搪塞,重复单调的“做—讲”模式,这种课堂是空洞乏味的,亦不可课前毫无精细的教学设计和策略,这种课堂是收效甚微的。一堂成功的物理复习课,老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学情实际出发,充分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思维规律,“授之以渔”,切实把“减负”落到实处,把教学设计落到实处,方能达成复习课之根本任务:知识求深化、技能求熟练、方法求灵活、思维求深广。
参考文献:
[1]沈英.浅析物理课堂结尾的实验情境创设[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2(12).
[2]卞志荣,卞邱华.课要上得精彩更应评得到位[J].物理教师,2014(2).
[3]刘益民.有关高中物理力学习题的实验化教学尝试[J].中学物理,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