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引发思考 从浅显走向深刻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s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片段1】研读文本,提出课堂大问题,明确课堂目标
  师:刚才让大家在本子上画了一个任意的三角形,同桌相互检查一下有没有问题。
  师:幼儿园就认识了三角形,今天还有什么必要继续认识三角形呢?
  生:要深度认识三角形。
  师:哇!我特别喜欢你说的这个词。
  师:华哥为今天的学习提供了三种学习方式,我问你说、自己研究、华哥带路你们自己研究,你们选择哪种方式?
  生:华哥带路我们自己研究。
  师:好的,华哥带大家一起看下教材,教材呈现了三角形的三方面的内容,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稳定性。
  板书:1. 什么是三角形?2. 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3. 三角形有什么特性?
  师:今天聊天聊什么呢?就聊这三句话,把这三句话记在心里,平时上课脑子有这么清醒吗?
  【赏析】学习要有清晰的方向,它是课堂的灵魂。方向不仅是教师需要明白,学生心里也需做到清晰。学习的方向在哪儿?问题从哪里产生?问题的解决如何展开?“大问题”教学过程就是诠释“学习方向、问题产生、问题解决”思路的过程,是学生们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关注创新意识这一核心能力培养的过程。课始,黄老师大屏幕呈现本节课教材的学习内容,带领学生略读教材并提炼出本节课要重点探究的三个学习大问题。这样引出问题的方式干净利落,着实让人耳目一新。
  【教学片段2】研究学生,突破学法大问题,创新教学方式
  课件出示三角形的定义概念: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这是老师搭的三角形(给三条边标上序号①、②、③),你会对隔壁班的小朋友怎么介绍呢?介绍时哪些话比较关键呢?
  生:三条线段、围成、图形。
  师:这么简单,有没有感觉不过瘾啊?带你们感受一点有味道的!今天我们重点来聊一聊三条线段。看出来三条线段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长度不同、角度不同。
  师:这个三角形身材不错啊!很苗条!现在形状大小是这样的。①、②、③号边就只能围成这样吗?能大一些吗?什么叫大一些呢?
  生1:角度大一些。
  生2:不能再大了,不然超过180度了。
  师:到底有没有可能围成更大的呢?有的同学说能,有的同学说不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不能,线段不变。
  此时教师从三角形表面撕下重叠的同样长度的三条线段,让学生继续操作、板演。学生移一移、围一围,围好后的三角形和原来的再次重叠,学生发现两个三角形能完全重合。
  师:给你们8个人一组,围在一起继续来玩一玩,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师:聊了半天得出什么结论了呢?哪一组来说说,刚才你们学习中发生的故事。
  生:同样长度的三条线段围起来的三角形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
  生:面积不会变,形状也不会变。
  生:当三条线段确定了,角度就不变了。
  师:长度确定了为什么形状大小就不变了呢?
  师:华哥出手啦!先看只有两条边,可以随意转动,自在吧!任性吧!这时第三条边出来了,它的出现怎么样了呢?
  生1:不变了,角度固定了。
  生2:边把角锁住了,动不了,拉不动了。
  师: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确定了,形状、大小就确定了。
  师:三角形动不了了、拉不动了,这是三角形非常重要的特性——稳定性。
  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说它稳定不稳定?边做、边说,试一试吧!
  师:去掉一条边,现在呢?怎么样了?
  生:三角形又变出来了,稳定了。
  【赏析】以上环节学生们始终想着的是解决一个个的任务。有了方向便有了动力,有了动力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黄老师在教学中,没有灌输式的说教,没有满堂的追问。针对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性,黄老师的课堂上呈现出学生激烈的争论,思维火花的碰撞,动手操作的成功体验。由开放性导入大问题的设计,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的有效回应,到教學中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步步渗透的数学思想,黄老师逐步让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的理解从“浅显”走向“深刻”。“华哥带路你们自己研究”这一学习方式一定会慢慢铸就未来学生自主研究意识,能够引领学生从学会到会学,黄老师的课是“培养孩子未来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精彩示范。
  【教学片段3】聚焦难点,落实知识大问题,理清教学本质
  师:高和底是小学里最难的,看看我们能不能很快学会。
  出示教材中关于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作三角形的底。
  师:自己研究这句话,看看你有哪些收获?
  生: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三角形也有高,但只有一条高。
  师:这是你的猜测。有不同想法吗?
  生: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一样,都有底和底所对应的高,而且它有三组高。
  师:感谢你为课堂创造了不同的声音,刚才有同学发现三角形只有一条高,你又是怎么发现的?
  生: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它有三个顶点,所以它有三组高。
  师:小伙子很会动脑筋,看到一句话,能深入进行思考,发现三角形有三条高。我们一起再来找一找,看看到底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呈现抓顶点,用三角板确定垂直、画高的过程,明确一个三角形可以画三条高。
  师:来,同学们!我们加上一些动作来得更潇洒些,右手先抓一个顶点来,左手直角靠上去,右手抖一抖把高画下来。再来试一试这个动作,抓、靠、抖,看看谁更潇洒。
  师:感受一下,抓、靠、抖,哪一个比较潇洒呀?
  师:通过刚才的体验,我们再来思考一下,三角形的高是一条怎样的线?高和底有什么关系呢?
  生:高是一条垂线。高是一条线段。
  师:商量一下,你们觉得怎么表述更加合理。
  生:高是一条和底互相垂直的线段。
  师:错着、错着,讨论着、讨论着就对了,看来画高的时候互相“垂直”非常的重要啊!
  之后,黄老师安排了锐角、直角、钝角三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充分去找高、判断高、画高、感悟高,并加上潇洒的肢体动作进行演绎,不断加深对三角形“高”和“底”这一知识难点的理解。
  【赏析】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作为本课知识中的难点,黄老师安排在最后环节。定义中包含着复杂的内容,如何突破?学生有平行四边形高的认识作为基础,找锐角三角形的高比较容易,直角三角形的高也比较容易掌握,最难的是找钝角三角形的高,因为底不够长需要自己延长。因此,教学中让学生体验三角形画高的过程尤其重要,黄老师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沟通联系,强调“高”和“底”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线段。整个环节,黄老师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生动”,引领学生采用动作语言与文字语言有机结合的方式,将学习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使得高与底的理解过程变得形象、简洁而有趣。
  (作者单位:浙江省江山文溪实验学校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单元复习课是小学英语非常重要的一种课型,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能够在复习课中得到巩固与进一步的发展,以促进知识的内化。然而在当下,部分教师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单元复习课的重要作用,对其缺乏深入的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暴露出种种问题,如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活动不够新颖等。这样不仅不能让单元复习课发挥它本该具备的效用,还会适得其反,抑制学生思维的发散,降低一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在
期刊
名著是世界文学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人类文明史上熠熠生辉。名著中鲜明深刻的主题,个性鲜活的人物形象,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独特的环境……无不散发着经典的魅力。王尚文教授说:“经典的阅读,可以让年轻的一代从生命与学习的起点上,就占据一个精神制高点。”那么,如何引领学生驶入经典的海洋,撷取美丽的浪花呢?这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一艘轮船,带领他们在名著的海洋中遨游。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学
期刊
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解决问题。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下面笔者结合北师大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哪门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都至关重要。小学科学是极富实践性的课程,需要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实践,那么重视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将以《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想上好一节课,问题的创设是重中之重。科学课不比其他学科,许多问题的提出都需要情境
期刊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和偏旁“八字头”,会写新笔画“竖提”和生字“比、长”。  2. 系统学习“巴”字串和“隹”字串。  3.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问句,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课前猜字游戏——“从”与“比”;认识音符、意符;师生现场比较谁高谁矮)  一、揭题,识课题  师:看来呀,两个人在一起好比较,很多人在一起也还是可以比较,当然了,许多小动物在一起,一样是可
期刊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激励儿童的发展,促进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这一要求改变了该课程评价片面追求儿童学业成绩的倾向,突出关注儿童全面发展的走向,突出了量化评价为辅,质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下面笔者以《可爱的动物》一课教学为例,从激励赞语、媒介辅助、测试评价等方面,浅谈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借助多元评价,助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激励赞语助发展——良
期刊
【摘 要】注意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和调节功能,是顺利完成活动的必要前提,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必备条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进行注意力训练和辅导,需要三个路径的结合:一是进行注意品质的针对性训练;二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系统的综合训练;三是在日常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提升注意品质的渗透性训练。  【关键词】注意品质 训练 舒尔特方格  李煜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人挺聪明的,学业成绩却不太理想。教师发
期刊
记得钱锺书先生有一句名言,大意是: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何必要認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言下之意,就是只要觉得作品好就行,没必要寻找作者、了解作者。但是,吃了好吃的鸡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总还是要了解一下这只“鸡”吧!  俗话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透过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理解作品的背景、创作初衷,还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处世哲学,价值取向,等等,从中获得启迪,获得教益。 
期刊
【编者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从各地质检情况看, 评说人物与思想内容,鉴赏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题目较之以往有明显增加的趋向,而学生阅读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尤为薄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评说人物与思想内容,鉴赏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教学,进而提
期刊
在凤凰花开,稻谷飘香的六月,我有幸成为福建教育出版社《新教师》编辑部组织的“第三届福建省基础教育名校长名师暨《新教师》编委会赴台交流团”中的一员,在福建教育出版社副社长、《新教师》常务副主编汤源生团长的带领下,于2018年6月23日至6月29日赴台湾展开送教交流活动。  当我再次踏上台湾的土地,我在心里呼唤:台湾,我来了!带着“两岸一家亲”的情谊,带着五年来心中挥之不去的期盼。  五年前,我作为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