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导致学生无法从理论层面上升到绘画层面,掌握学习技巧。本文将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观念的变化,以及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创新;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孩子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期,对于事物的认真尚未形成自己的看法,对于这一阶段孩子的教学和培养,更应当注重对其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养成。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对于成绩的评判没有分数作为依据,大多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训练和创作能力的养成。小学阶段,美术教学是引领学生提高艺术素养,增强审美意识,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加强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尤为必要的。基于此,希望通过加强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改善现有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现阶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美术教学目标不准确
所有的教学都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导,从而在根本上有效保障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育人目的。但是现阶段的小学美术教育,限于教学环境和教师能力的限制,美术教学大多是浮于表面,甚至是照本宣科。学生无法真正领会美术教学的思想内容,甚至是许多家长都欠缺对美术学科的认识。大多将美术教育视为活动课,甚至是无足轻重的地位。
(二)小学美术教学主体不清晰
(三)小学是人生性格与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美术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提升自身鉴赏美的能力,还可以在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来培养欣赏美的水准。但是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大多仍是停留在教师“满堂灌”的旧方法,学生在课上表达的相对较少,甚至是在进行美术创作时也仍然需要沿袭教师的要求与方法。
(四)小学美术教学方法不适应
传统的美术教学更加注重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教授,其中包含了许多复杂、抽象的美术知识。而以往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师大多是拘泥于教材本身来开展美术教学。绝大多数是以赏析和欣赏为主要方式。像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适用,反而使得小学阶段的孩子在美术学习上,难上加难,不仅降低了学习效果,还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创新教学目标
现阶段,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作出了重大调整,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在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对此,需要美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对事物的认知程度,灵活地调控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在《生活中的暖色》这一课程内容教学时,主要就是需要在颜色感知和颜色对比中,强化学生对色彩冷暖度的把握。基于此,课程的内容设计和拓展活动,都应当以此为主旨展开,有效加深学生对美术色彩的理解和把握。另外,对于美术教学目标的确立,还应当根据不同年段、不同班级的学情进行灵活地调控,从而在授课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
(二)强化教学主体
改革之后的美术教学,应当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创新,不再以教师教授作为课堂教学开展的主要形式,而是以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学生个性化为主要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捏泥巴》这一课程内容中,就需要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在“做”中“学”,在“学”中实现创造与创新。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更多地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对于实际操作中的疑难进行解答,而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对美术教学内容的再创造。
(三)丰富教学方法
作为现代美术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从而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运用趣味性、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更加能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传统的美术课堂,老师大多是在黑板上做示范或者是指导学生自行创作,示范的效果和对学生的指导过程都具有局限性,无法实现反复巩固的目的,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很好地规避这个问题。例如,在《动物王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带领学生观看并捕捉不同小动物的特点,在临摹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大屏幕的反复播放来加深学生的理解。除此之外,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将学生的创作模板调整为大屏幕的表演性创作,极大地丰富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
(四)深化教学评价
小学课堂的美术教学是一种对学生在美学上的塑造与培养,在评价方式中不拘一格。基于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课堂上也应当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的目的。例如,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堂创作时,不应当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创作,更多地应当进行鼓励,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与延伸,从而有效深化美术教学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例如,在《生活中的植物》这一课节内容,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观察生活中植物特点与细节的同时,在创作中的设计与把控应当交由学生自己把握。此外,在对学生的作品的评价中,也不应当局限于“像不像”,而是耐心地由学生对作品本身进行解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可以让学生感受美的真谛,能够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改善一个人的心情,拓展学生的视野。总的来说,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也能够让小学美术教学效率得到提高。通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分析,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相关策略,能够有效提升现阶段美术教育的效果,深化小學阶段美术教育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促进小学阶段的孩子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佳星. 探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 000(008):142.
[2]薛彦春. 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38):44.
[3]井妍.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分析[J]. 中华少年, 2020(13).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创新;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孩子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期,对于事物的认真尚未形成自己的看法,对于这一阶段孩子的教学和培养,更应当注重对其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养成。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对于成绩的评判没有分数作为依据,大多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训练和创作能力的养成。小学阶段,美术教学是引领学生提高艺术素养,增强审美意识,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加强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尤为必要的。基于此,希望通过加强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改善现有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现阶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美术教学目标不准确
所有的教学都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导,从而在根本上有效保障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育人目的。但是现阶段的小学美术教育,限于教学环境和教师能力的限制,美术教学大多是浮于表面,甚至是照本宣科。学生无法真正领会美术教学的思想内容,甚至是许多家长都欠缺对美术学科的认识。大多将美术教育视为活动课,甚至是无足轻重的地位。
(二)小学美术教学主体不清晰
(三)小学是人生性格与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美术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提升自身鉴赏美的能力,还可以在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来培养欣赏美的水准。但是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大多仍是停留在教师“满堂灌”的旧方法,学生在课上表达的相对较少,甚至是在进行美术创作时也仍然需要沿袭教师的要求与方法。
(四)小学美术教学方法不适应
传统的美术教学更加注重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教授,其中包含了许多复杂、抽象的美术知识。而以往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师大多是拘泥于教材本身来开展美术教学。绝大多数是以赏析和欣赏为主要方式。像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适用,反而使得小学阶段的孩子在美术学习上,难上加难,不仅降低了学习效果,还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创新教学目标
现阶段,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作出了重大调整,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在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对此,需要美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对事物的认知程度,灵活地调控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在《生活中的暖色》这一课程内容教学时,主要就是需要在颜色感知和颜色对比中,强化学生对色彩冷暖度的把握。基于此,课程的内容设计和拓展活动,都应当以此为主旨展开,有效加深学生对美术色彩的理解和把握。另外,对于美术教学目标的确立,还应当根据不同年段、不同班级的学情进行灵活地调控,从而在授课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
(二)强化教学主体
改革之后的美术教学,应当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创新,不再以教师教授作为课堂教学开展的主要形式,而是以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学生个性化为主要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捏泥巴》这一课程内容中,就需要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在“做”中“学”,在“学”中实现创造与创新。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更多地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对于实际操作中的疑难进行解答,而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对美术教学内容的再创造。
(三)丰富教学方法
作为现代美术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从而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运用趣味性、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更加能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传统的美术课堂,老师大多是在黑板上做示范或者是指导学生自行创作,示范的效果和对学生的指导过程都具有局限性,无法实现反复巩固的目的,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很好地规避这个问题。例如,在《动物王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带领学生观看并捕捉不同小动物的特点,在临摹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大屏幕的反复播放来加深学生的理解。除此之外,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将学生的创作模板调整为大屏幕的表演性创作,极大地丰富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
(四)深化教学评价
小学课堂的美术教学是一种对学生在美学上的塑造与培养,在评价方式中不拘一格。基于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课堂上也应当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的目的。例如,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堂创作时,不应当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创作,更多地应当进行鼓励,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与延伸,从而有效深化美术教学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例如,在《生活中的植物》这一课节内容,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观察生活中植物特点与细节的同时,在创作中的设计与把控应当交由学生自己把握。此外,在对学生的作品的评价中,也不应当局限于“像不像”,而是耐心地由学生对作品本身进行解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可以让学生感受美的真谛,能够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改善一个人的心情,拓展学生的视野。总的来说,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也能够让小学美术教学效率得到提高。通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分析,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相关策略,能够有效提升现阶段美术教育的效果,深化小學阶段美术教育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促进小学阶段的孩子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佳星. 探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 000(008):142.
[2]薛彦春. 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38):44.
[3]井妍.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分析[J]. 中华少年, 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