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评价的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注重甄别到侧重发展,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试图从课堂教学层面,分析激励性口头评价存在的误区,来揭示激励性评价的实质,从而确定激励性口头评价的目标,提出激励性口头评价的策略,同时也指出在实施激励性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激励 评价
一、前言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又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因此,怎样利用合理适度的激励性口头评价对小学语文的相关教学发挥应用的作用呢?下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激励性口头评价存在的误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倡导赏识教育,并将激励性口头评价运用于教学实践。诚然,激励性口头评价在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确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但是过犹不及,过分的激励也常常使课堂陷入评价的误区。
(一)居高临下的敷衍式评价
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而某些教师由于深受“师道尊严”传统思想的影响,往往放不下架子,口头评价平淡而缺乏真诚,为评价而评价,这样的口头评价往往是单向的、干瘪的,无法引起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这样的课堂也就常常显得索然无味、死气沉沉。
(二)不加甄别的老好人式评价
有的教师认为既然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提倡鼓励,反对批评,那么我就干脆多表扬、不批评,立意虽好,但由于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注意到知识点的难易之分及学生的个性差异,一味“好”“好”到底,结果由于鼓励太多太滥,每个回答的孩子,无论自身水平的高低和问题的难易,都得到充分的赞扬,结果反而使口头评价贬值,失去了其应有的激励作用。
(三)与学生知识需求脱节的口头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开放式教学使孩子的思维被充分激活,课堂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这时,由于有些教师已习惯于过去“一言堂”式的教学,思维形成定势,往往抓不住孩子灵活多变的思维主线,这样的口头评价由于没有抓住评价时机,往往很不到位,常常错过一个精彩的知识衍生点,失去知识拓展的机会,最终不能实现口头评价应有的导向功能。
三、激励性口头评价的目标
口头评价:是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对生、生对师、生对生的瞬时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一种评价。
激励性口头评价:“激励性”既是一种评价的原则,也是一种具体的评价方式。“激励性”作为一种评价原则,是以未满足的需要为激发起点,不仅注重评价要激发的近期和远期效应,而是要把激发学生内在的评价需要作为评价的重要任务,是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重要动力。要求评价必须同评价对象的内在需要相适应,学生有了评价的需求,对评价者有了信任感,把评价作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时,才能自觉评价,主动接受评价和评价他人,从而把外部评价转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动力。“激励性”作为一种具体的评价方式,是指评价者在对客体的价值判断基础上,以激励性的语言、鼓舞、唤醒被评价者的主动参与,以及对客体价值的重新评价的一种方式。
四、激励性口头评价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仔细分析课标,我们可以发现,课堂口头评价不仅应该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更应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点金石。好的口头评价可以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可以使孩子重拾自信,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峰回路转,高潮迭起。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富有情感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若能产生情感共鸣,则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关注他们、鼓励他们,对他们恰当地使用情感激励,让真爱拨动学生的心弦,施以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真正发挥着课堂主人的作用。“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信一定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要情真意切
课堂口头评价不仅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点金石。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融入情感教育,做到心诚意切。奖励学生最好的办法是真诚的评价语言。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握手,一个竖起的大拇指等等,都会让学生久久难以忘怀。
(三)要把握时机
把握评价时机是实施成功口头评价的关键。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把握学生瞬息万变的思维主线,捕捉学生回答问题中隐含的知识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利用及时到位的口头评价进行巧妙的引导,开拓学生的思维,做到知识的内化。用富有情感的口头评价适时拨开学生思维的迷雾,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帮助其唤起探索知识的信心和勇气。
(四)要巧用延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是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采取延时评价,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只在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才适时给予点拨。
五、结束语
新课程倡导新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使每一个学生具有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持续学习语文的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有什么样的评价,就出现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正确地评价学生,呵护学生的自信心,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评价过程中不断反思对学生的评价,从而真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作者简介:
焦腊梅(1980-)女,汉族,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隆兴镇柑甜完小小学语文教师,多次被评为县级和镇级优秀教师。
【关键词】激励 评价
一、前言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又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因此,怎样利用合理适度的激励性口头评价对小学语文的相关教学发挥应用的作用呢?下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激励性口头评价存在的误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倡导赏识教育,并将激励性口头评价运用于教学实践。诚然,激励性口头评价在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确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但是过犹不及,过分的激励也常常使课堂陷入评价的误区。
(一)居高临下的敷衍式评价
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而某些教师由于深受“师道尊严”传统思想的影响,往往放不下架子,口头评价平淡而缺乏真诚,为评价而评价,这样的口头评价往往是单向的、干瘪的,无法引起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这样的课堂也就常常显得索然无味、死气沉沉。
(二)不加甄别的老好人式评价
有的教师认为既然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提倡鼓励,反对批评,那么我就干脆多表扬、不批评,立意虽好,但由于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注意到知识点的难易之分及学生的个性差异,一味“好”“好”到底,结果由于鼓励太多太滥,每个回答的孩子,无论自身水平的高低和问题的难易,都得到充分的赞扬,结果反而使口头评价贬值,失去了其应有的激励作用。
(三)与学生知识需求脱节的口头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开放式教学使孩子的思维被充分激活,课堂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这时,由于有些教师已习惯于过去“一言堂”式的教学,思维形成定势,往往抓不住孩子灵活多变的思维主线,这样的口头评价由于没有抓住评价时机,往往很不到位,常常错过一个精彩的知识衍生点,失去知识拓展的机会,最终不能实现口头评价应有的导向功能。
三、激励性口头评价的目标
口头评价:是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对生、生对师、生对生的瞬时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一种评价。
激励性口头评价:“激励性”既是一种评价的原则,也是一种具体的评价方式。“激励性”作为一种评价原则,是以未满足的需要为激发起点,不仅注重评价要激发的近期和远期效应,而是要把激发学生内在的评价需要作为评价的重要任务,是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重要动力。要求评价必须同评价对象的内在需要相适应,学生有了评价的需求,对评价者有了信任感,把评价作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时,才能自觉评价,主动接受评价和评价他人,从而把外部评价转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动力。“激励性”作为一种具体的评价方式,是指评价者在对客体的价值判断基础上,以激励性的语言、鼓舞、唤醒被评价者的主动参与,以及对客体价值的重新评价的一种方式。
四、激励性口头评价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仔细分析课标,我们可以发现,课堂口头评价不仅应该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更应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点金石。好的口头评价可以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可以使孩子重拾自信,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峰回路转,高潮迭起。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富有情感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若能产生情感共鸣,则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关注他们、鼓励他们,对他们恰当地使用情感激励,让真爱拨动学生的心弦,施以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真正发挥着课堂主人的作用。“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信一定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要情真意切
课堂口头评价不仅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点金石。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融入情感教育,做到心诚意切。奖励学生最好的办法是真诚的评价语言。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握手,一个竖起的大拇指等等,都会让学生久久难以忘怀。
(三)要把握时机
把握评价时机是实施成功口头评价的关键。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把握学生瞬息万变的思维主线,捕捉学生回答问题中隐含的知识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利用及时到位的口头评价进行巧妙的引导,开拓学生的思维,做到知识的内化。用富有情感的口头评价适时拨开学生思维的迷雾,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帮助其唤起探索知识的信心和勇气。
(四)要巧用延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是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采取延时评价,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只在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才适时给予点拨。
五、结束语
新课程倡导新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使每一个学生具有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持续学习语文的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有什么样的评价,就出现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正确地评价学生,呵护学生的自信心,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评价过程中不断反思对学生的评价,从而真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作者简介:
焦腊梅(1980-)女,汉族,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隆兴镇柑甜完小小学语文教师,多次被评为县级和镇级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