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之情《牡丹亭》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牡丹亭》的情
  晚明戏剧家汤显祖,一生创作的戏剧有四,合称“玉茗堂四梦”,其中《牡丹亭》最为深入人心,连汤显祖自己也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作者对于这部剧的偏爱,源于剧中人的可爱。《牡丹亭》的男女主角柳梦梅、杜丽娘最可爱之处在于,他们完成着各自的一份至情至性,尤其是杜丽娘,被汤显祖赞作“天下女子有情,宁如杜丽娘者乎!”因为他在杜丽娘的身上寄托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那是对“情”的最高理想:“情不知何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情之至,这就是此剧的灵魂。汤显祖打造出一个神话般可生可死的杜丽娘,并非为了渲染“情”的缠绵悱恻,而是为了探讨“至”的最大可能性。对“情”的向往,是每个人本性中都固有的渴望,所以言情并不稀奇,贵重的是为了“情”,人们能尽多大可能。
  杜丽娘因为一场梦结缘柳梦梅,而在现实中又不可求,竟为了这段无关现实的、无迹可寻的、纯纯粹粹的情,郁郁而终。三年后,当柳梦梅果真与杜丽娘的魂魄相爱时,为了能使心上人复活,柳梦梅不惜私自掘坟——按照大明律法,开人棺椁是斩首的死罪。因着柳梦梅不畏人鬼殊途和不计承担罪责的敢爱敢为,杜丽娘起死回生。所以,虽然从情节推动的明线上看,杜丽娘重返人间,是缘于阎罗殿的冥判、缘于姻缘簿上未了的情缘、缘于命运的未完结,但其实情感隐线中传达了更为深刻的推动力:杜丽娘的不死,是缘于柳梦梅不顾一切的深情。情不死、心不死,“至情”的状态,无关生死。所以与很多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剧情不同,《牡丹亭》里是一份彼此平衡均等的、各自生死交托的情,杜丽娘的深情使“生者可以死”,柳梦梅的深情使“死可以生”,他们共同成就了一份“情之至”,不犹疑、不动摇、不畏缩、不保留。
  其实,情之至,就真的能可生可死、逆转生命吗?当然不可能。《牡丹亭》不是写一个虚幻的童话让人们麻痹现实和愚弄心智,而是给出一个理想的榜样让人们超拔烦嚣、抓取真谛。生死,不需要战胜,需要的是超越。当人们领悟到真情远比功名利禄、礼教伦理更宝贵的时候,情的结局和人的生死就不再重要。有了向善向美的情,生死都是情的不终结;为了情之至,彼此交付得毫无怨尤。而不怨尤,正是生命的满足。
  《牡丹亭》表达的“至情”,是向当时社会“至理”的挑战。汤显祖对情欲进行正面积极的肯定,他说“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耶?”在剧作中以情抗理。这也是《牡丹亭》中杜丽娘等人与杜父之流的价值观对抗,以“至情”的夸张表现,质疑着“至理”的绝对权威。
  诞生《牡丹亭》的晚明时期,是一个难得的思想相对开放、精神空间较大的时代,而同时期的欧洲,也恰好进入了自由解放思想的文艺复兴时期。因此,同卒于1616年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就有着惊人相似的戏剧影响力:他们都是觉醒文人的代表,都以剧中的悲喜人生唤醒着人的个体意识。即使汤显祖的戏剧作品数量远低于莎士比亚,可他们的成就堪称东西方两大戏剧高峰。否则怎可能直到今天,《牡丹亭》塑造的梦依然时尚而充满生命力、依然优雅而充满吸引力、依然细腻而充满发掘力、依然浪漫而充满梦想力?这个梦,叩问着情与理如何相安,成为整个民族四百年不醒的梦。
  ◎ 《牡丹亭》的梦
  同样堪称民族之梦的,还有在一百多年后、深受《牡丹亭》影响而艰苦诞生的《红楼梦》。一个是红楼中的梦,一个是牡丹亭畔的梦,这两个梦,是中国文艺史上的两朵奇葩,而且它们都以梦的形式引发故事。梦,代表的是一种寄托,一种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理想,无论是剧情表面上看起来对于自由恋爱的寄托,还是更广义地对于人性自主、制度变革的寄托,作者都深知只是一个绮丽的梦而已,人间难实现,梦中可期待。这两个梦不务实而务虚,不重功利而重性情,不颂群体而颂个体,带中国人的精神难得的暂时飞离了沉重的现实主义枷锁。
  而这两个关于“情”的千古之梦又大不相同,一个以喜剧收尾,一个以悲剧告终。《红楼梦》开篇就讲前世之缘,这样的故作障目之笔,让读者以为今生所见的得失都是由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前缘引发,宿命根源在前世——但其实,它通篇关注的都是现世,真正的浓墨重彩是对于现实社会形形色色的观察与反思。而《牡丹亭》看似写现世分合,以曲折之笔写尽柳梦梅与杜丽娘在梦境两端、阴阳两界的奋力相搏、争取今生,其实因果都归结为了前世之约,他们的反叛之举,作者给出了“姻缘簿”这样一个名正言顺的挡箭牌,于是也就削减了这部作品对社会的抗争性。所以《牡丹亭》用前世姻缘庇佑了现实矛盾,它更为理想化;而《红楼梦》用现实问题超越前世传说,它更为写实化。
  但《牡丹亭》以情的圆满,有力感召着人们对理想信念的追寻、对本心愿望的坚持。汤显祖感叹:“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梦,是一种理想国的构建,它不是催眠、反而是唤醒。所以,有梦的人不会老去,有梦的剧作不会褪色。
其他文献
汉初,曾产生过一股十分强劲的“过秦”思潮,即批判秦之暴政,这对当时西汉王朝的现实发展及走向影响深远。在这股思潮中,《淮南子》推波助澜,作用独特,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与陆贾、贾谊等人一样,《淮南子》也从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着眼,深刻省思秦政,认为其“不知治乱之本”,严厉批判其内在的根本弊端。但《淮南子》并未单纯局限于政治事件,而是秉持“非循一迹之路,守一隅之指”的政治理性,立足黄老思想,从“治道”与“
期刊
编者按:身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术副编审,鹿耀世老师在设计领域声名显赫。老师虽以设计而知名,却是为诗、为文、为画、为书,四处涉足,乐此不疲。鹿老师家学渊源,他深知,为书之道,除了苦学之外,贵在用心感悟。上追秦汉碑刻、法帖,下觅明清以及今人墨迹,可谓博览精研。他的作品,多见真、隶、行,并自成一格,可约略见其苦习礼器碑、史晨碑、华山庙碑的影子,但结构益见严整,却也不拘泥于“八分”的“蚕头雁尾”,该放则
期刊
一部《西游记》使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世代流传。于是,人们便认为“唐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去西天取经的人。名著中的“唐僧”原型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公元627年,玄奘法师西行天竺(今印度),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经回国,为弘扬东方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并不是西天取经的第一人,获此殊荣者是东晋的法显大师。  法显俗姓龚,东晋平阳郡武阳(今山西襄垣)人。法显兄弟四人,三个哥哥幼年夭亡,父母
期刊
昆曲那种优雅的品格与它原生地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更加得益于它的文学底蕴特别深厚。曲牌达到两千多种,十分丰富、富于变化,唱词则主要来自当时文人的创作,用诗一样的语言去抒发情感,在昆腔音乐中的那种温软寄托,那种典雅情怀,多么让人心动。
期刊
昆曲的美学是“抽象、写意、抒情、诗化”。  明代大作家汤显祖说:“人世总关情”,而“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在昆曲的迤逦悠扬里,我们究竟期待怎样一个世界?我们到底追求一种怎样的生活?  ◎昆曲是明清时中国的“礼乐风景”  从她的诞生到发展已近六百年,至魏良辅对过去两百年间的昆曲演唱技巧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方建立了昆腔的歌唱体系,委婉
期刊
江南的风情,江南的财富,江南的雅致,催生了有着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苏州,六百多年前,昆曲就诞生在苏州的昆山地区,并因此而得名。  ◎问世  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地区。明朝嘉靖年间,昆曲的前身昆腔逐渐在吴中地区流行开来。以“乐圣”魏良辅为代表,众多民间歌唱家潜心钻研这一新声。魏良辅对过去两百年间的昆曲演唱技巧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建立了昆腔的歌唱体系,昆曲“水磨调”由此问世。公元1543年,是昆曲发展
期刊
◎晚明文化  晚明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在中国文化变迁上是个大转折的时代,也是了解全球经济文化重心转移到欧洲的关键时刻。  十九世纪的时候,中国落后了,西方强盛了。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在十九世纪后半叶接触的时候,突然,中国传统文化处于劣势,变成一个弱势文化,而西方强势文化处处都比中国文化传统优越。这怎么发生的?我们若是把时间往前推,推到十六世纪,也就是从晚明时期,当欧洲文化与中国文化初次有了相当规模的
期刊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元好问十六岁写下这首诗,他去考试时碰到一个捕雁的人,得知那人抓了一只大雁把它杀了,另一只雁一直悲鸣不肯走,竟自投于地而死,元好问买了这雁,为它做了一个大雁丘,初初被这故事打动亦是年少时,凭空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石破天惊。  一如当年汤显祖辞别官场回乡后,
期刊
昆曲究竟是什么?六百年的昆曲史又经历了怎样的百转千回?是什么赋予它穿越时空的力量?昆曲又沉淀着我们怎样的民族审美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他们对自己民族的“雅乐”都极端引以为傲。我们中国人的“雅乐”是什么?是昆曲。诞生于明朝嘉靖年间的昆曲至今已有六百年多历史,被誉为世界戏剧的三大源头之一
期刊
◎《长生殿》的主题与开始  洪昇创作于清早期的《长生殿》,演绎唐明皇与杨贵妃因安史之乱而终结的恋情。因为当时明亡清兴朝代更迭的时代背景,使这部剧作超越了很多昆曲中着重的男女情怀,而成为具有家国兴亡的历史剧。《长生殿》的成功,又影响了随后诞生的《桃花扇》,进一步通过微观的男女之情,放大出历史变革产生的阵痛与思索。所以,《长生殿》的主题虽然是一个爱情故事,而且为了与众不同,作者还精心重塑了唐明皇与杨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