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为了更好的教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spark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是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评价方式之一的考试,其目的必然就是:促进师生这一“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引领有效教学的方向,让教师更好地教,让学生更好地学。
  这是来自基层学校小学语文试卷中的一组关于古诗文考查的复习试题:
  考题一
  联系学过的古诗填空:
  1.爱国,是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吟诵着爱国的诗篇——陆游在《示儿》中以“悲愤”表达爱国情感:“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以“狂喜”抒发爱国情怀:“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王昌龄在《出塞》中以“希冀”流露爱国情思:“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
  2.梅花,多少诗人吟咏过你!你是诗人笔下高洁者的化身——王冕在《墨梅》中这样赞美:“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在《梅花》中这样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诗人眼中谦逊者的代表——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这样刻画:“________,_________。”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这样描写:“_______,________。”
  考题二
  根据提供的情境。调动课内外积累,填写合适的诗句:
  1.联系课文情境,灵活运用。(1)巴迪沐浴着父母不同形式的爱健康成长,谨慎地把握生活的小舟,“______,_____”,在人生的海洋里扬帆远航。(2)渣滓洞中的革命者,面对敌人的毒刑拷打,抱定“_____,_____”的坚定信念,坚强不屈
  诗歌(二)______用________的方式送别好
  (2)渣滓洞中的革命者,面对敌人的毒刑拷打,抱定“________,_______”的坚定信念,坚强不屈友_____。
  2.联系学习情境。灵活运用。
  (1)同学敏敏的作文言之无物,常常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烦恼。你可以告诉他:“生活是写作的源泉。‘______,______’。要写出清新鲜活的作文,就得投身于生活实践活动。”
  (2)文学社的杨老师正在教大家写文章的技巧:“同学们。表达和选材是写好作文的两个重要的方面。于表达而言,语言要力求简洁明了;于选材而言,要力求富有新意。诗句‘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们明白了吗?”
  3.联系生活情境,灵活运用。
  (1)为了打造“节约型校园”,请给学校推荐一个关于节俭的古诗名句,作为餐厅里的宣传语吧!
  (2)教师节快到了,在给老师的纪念卡上,写上一个古诗名句,赞美一下老师对你的潜移默化的启蒙教育吧!
  考题三
  你能感悟生活中的古诗文化吗?请试一试:
  1.学校的宣传橱窗里,给反映学校德育工作情况、展示学校德育工作成果的展板取名为“德育之花别样红”,这借用了诗句“______”,寓意_______。
  2.班级给同学们的优秀习作集取名为“小荷尖尖”这来源于诗句“_________”。
  考题四
  你能品味内容相关的诗歌吗?请认真阅读提供的诗歌。完成练习:
  (一)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歌,都是描写友人送别。诗歌(一)_______用________的方式送别好友_________;生活中,人们还常常用_______、________等方式_______送别好友。
  (2)这两首诗歌,都洋溢着真挚的情。
  诗歌(一)用“____,_____”赞美送别情;
  诗歌(二)用“_______”劝勉老朋友。
  我还能引用诗句“_____,_____”描写友人相送。
  (3)从这两首诗歌中。任选一首,展开想象,设计一个简短的小剧本。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布景:________人物:________台词设计(空白处依次填人物、提示语、台词)
  考题五
  你会阅读内容相关的课文内容吗?请认真阅读提供的语段,完成练习:
  (一)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晰。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乎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这两个语段有一个共同点,都描写了时光的一去不复返。在语段中分别用横线画出时光一去不复返的句子。
  2.这两个语段还有一个共同点:看起来写的是时光的一去不复返、实际上还表达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
  语段(一)借描写时光的一去不复返,表达了对别人的劝勉________。表明这一思想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 ’语段(二)借描写时光的一去不复返,表达了对自己的激励:_____。表明这一思想感情的语句是:________
  3.读了这两个语段,我的脑海里跳出了许多成语:时间多么珍贵_________时间来去匆匆_________有人浪费时间:________我要珍惜时间:________
  4.邻居家的小弟弟只知道贪玩,学习总搞不上去。你能恰到好处地用上语段中的一些句子,来劝劝这位小弟弟吗?
  古诗文复习与测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古诗文的学习,更积极地积累,更深刻地感悟,更灵活地运用,在积累、感悟、运用的过程中感受学习古诗文的无穷魅力,加深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强化学习古诗文的主动意识。这组关于古诗文的复习试题。改变了传统的古诗文复习测试的面孔。不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很好地引领了古诗文有效教学的方向。
  引领一:积极积累,让古诗文教学更有效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l~6年级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 目共70篇。这70首古诗文的背诵,是小学阶段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何发挥考试的引领作用,一方面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另一方面又尽量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过重的课业负担?考题一作出了很好的尝试:考题一,分别以“爱国”、“梅花”构建主题鲜明的专题性学习板块。并用洋溢着浓浓诗意和深刻哲理的语言,对学生既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有机重组。在答题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感受,升华了学生的精神境界。实现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跨越,收获了“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意外惊喜。
  引领二:灵活运用,让古诗文教学更有效
  于小学生而言,运用,应该是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如果我们精心创设一些具体可感的情境,学生就会充分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尝试解决相关问题。在情境中灵活运用古诗文的过程,也是他们在古诗文学习的道路上跨越发展的过程。考题二在命题时,匠心独运地精心创设了多种情境,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
  第1题坚持“两手抓”:一手紧紧抓住课本中的古诗,一手牢牢依托课本中的课文,所提供的情境分别以所学课文的思想内容为依托,所填写的古诗名句也均出自学过的课本内古诗,两者相得益彰。实现了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古诗名句的运用两者的“双赢”。
  第2题有机沟通了古诗学习和写作实践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方面,必然会调动起学生的浓厚兴趣。的确。我国诗坛上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都对学生的写作实践不无启示。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巩固了古涛学习,而且领悟了写作方法,真可谓一举两得。
  第3题贴近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实际,努力通过考查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引领三:深刻感悟。让古诗文教学更有效
  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丰富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去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去体味诗歌的情感之美,去揣摩诗歌的表达之美。恰到好处地精心设计考查的试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题三引领着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去进行更高层次的古诗文的感悟学习。如果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产生了这样的顿悟:原来,“德育之花别样红”有着文化的渊源——来源于诗句“映日荷花别样红”;原来,“德育之花别样红”有着深刻的内涵——寓意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并且独树一帜,卓有成效。那么,学生一定增强了在生活中去关注语文、去感受语文的意识和能力。这样,就增强了古诗文教学的情趣和魅力。
  考题四把两首送别诗进行同步拓展阅读设计。并有意识地通过练习把学生引入更为广阔的诗歌学习天地中去,真可谓“兄弟一家亲”。可见。以课内古诗为依托,开展主题、内容或诗人相同或相关的诗歌同步拓展阅读,是丰富学生诗歌阅读量、提升诗歌阅读质量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考题五充分打通了教材的前后联系,选取了内容相关(都与时间有关)、形式迥异(一个是精读古诗、一个是精读课文中的精彩片段)的两个语段,充分挖掘语段的内涵,有机整合,从而使相关材料有机相融,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主题阅读训练。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感悟能力,在这样的整合性的训练中得到了提升。
  考,为了更好地教;考,为了更好地学。一组关于古诗文的复习试题,让我们在课改征程上拨云见日:考试,引领有效教学的方向!
其他文献
贺仲明在《文学的边界》里说:“只有具备了自己不可取代性的独特个性,文学才能在任何时代都体现出自己的存在价值,酝酿出其不朽的生命力。而边界的确定是具有独特性的重要前提……”并认为文学最需要明确的边界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对人类精神的关注,其次是美,最后是理想主义。这种对文学本色的审慎坚守对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把握“教学内容创生”的自由度,也是颇有启示意义的。  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荣生博
走进课堂,您遇到过下面的情景吗?  镜头一:公开课上,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老师准备了很多小奖品,在教学过程中一一发给了同学们,拿到奖品的同学在其他同学羡慕的眼光中兴奋不已。下课铃响了,老师大声对同学们说:“请刚才拿到奖品的同学把奖品还给老师,老师下节课还要用。”  镜头二:语文课上。老师眉飞色舞地对学生说:“同学们,学校的红领巾电视台要招聘小记者了。今天,每位同学可以写一件你在校园中看到的让
[校长档案]  董健:男,中学高级教师,姜堰市第二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他为人朴实但不乏激情与时尚,,工作务实但不乏灵活与机智。他抢抓机遇,善于思考,讲究策略,勇于争先,竭力扒进学校自主、跨越式发展,创造了“第二中学”“普通生源,一流质量”的业绩。他主持“本真教育:高中素质教育的校本探索”等省、国家级课题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他是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省星级学校专家评委和泰
深入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思维活动应当被看作改进数学教学乃至建立科学的数学教学理论的关键所在。只有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数学教学研究才可能在科学的基础上得到健康发展。下面就一位青年教师对“面积的含义”的三次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第一次教学实践:  教师先准备一个材料袋,里面一张纸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还有剪好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各一个。  师:(课
学习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某一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它的设定既要考虑学习主题内隐的教育目标,又要考虑学生对于学习的准备状态,照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学习目标的研究应重视:从研究学生在某一数学学习领域的发展可能(前研)出发,进行三维学习目标的设定与分层细化(分解)。    一、研究学生的发展可能    卢梭说:“你必须了解了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面对一个新的学习主题,学生进行数学学
一、学科整合:异彩纷呈。关注形式,忽视本质,语言的听说读写训练缺失。    新课程强调学科整合,但根本任务应是学习语言,艺术走进英语课堂值得探讨。  1 辅以表演。达到目标。课堂教学要围绕让学生充分领悟语言与激发学习情感这一目标展开,而不是借助学科整合展示学生才艺。如果教师切实引领学生朗读、感悟语言,交流运用语言,在充实的语言表述与交流中,辅以才艺表演形式,获取满足与体会成功,才会感受语言的魅力。
[摘 要] 文章以抽象模型——模型使用——拓展提升为路径,展示“圆的拓展应用”教学片段,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认为基于问题驱动,立足变式训练,能帮助学生掌握几何模型的基本解题策略,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能促进其数学思维水平步步提高,数学核心素养自然生成.  [关键词] 问题驱动;变式训练;数学思维;核心素养;圆的拓展应用  近期,笔者主讲了“圆的拓展应用”一课,教学中,笔者首先抽象基本的几何
[摘 要] 通过观摩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研究课《从问题到方程》,感受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的独特优势:①课前借助微课学习,使学生对新授知识理解透彻;②尽情探讨的课堂,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 翻转课堂;微课学习;信息反馈;尽情探讨;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
案例描述    在“圆的周长”练习课上,当练习了一些常规的基础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绕地球赤道一周架设若干个3米高的电线杆并架上电线,那么所用的电线比直接铺在地球表面一圈用的电线长多少米?(假设地球赤道是个完美的圆)顿时,教室“炸开了锅”,有的说至少也得几万米吧!有的说地球的半径又不知道,根本无法计算……同学们议论纷纷。“难道真的无法知道结果吗?”我故作疑惑地说:“请同学们冷静下来认真思考。” 
[摘 要] 教师如果认为“题目简单”而不太重视课本习题,则易陷入“为做题而做题”的误区. 课本中会有一些“小题目”,教师借助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难点的突破点,还可以让自己更深入地挖掘题目本身的内在价值,让“小题目”产生“大发现”的美妙变化,有利于师生的解题思维提升.  [关键词] 波利亚“解题表”;内在价值;通性通法  问题缘起:一道课本习题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