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需要阅读。阅读是儿童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阅读对儿童成长的作用毋庸置疑。儿童时期是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发展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如何在小学阶段,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有效开展阅读活动,这对儿童的成长显得尤其重要。
儿童需要儿童文学阅读。“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主体,关注儿童心灵世界并着眼于儿童精神成长的文学。”儿童文学的阅读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最有效的方式。同时,儿童文学的阅读,还能让儿童沉浸在儿童文学的世界里,感受生活的乐趣,享受心灵的自由,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美,使自己更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儿童需要儿童文学阅读教育。儿童阅读不能仅从趣味出发的,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帮助的。如何在小学阶段更好地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教育活动呢?以下是本人两年小学儿童文学阅读教育实践的体会:
一、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阅读教育最重要的实践者
根据调查显示,儿童文学素养不足、教育的功利性促使家长忽视甚至于鄙视孩子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绝大多数家长知道中国“四大名著”以及几本外国文学名著,却不知道儿童也有儿童的文学精品;他们知道安徒生、格林,却不知道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品。家长阅读视野的狭窄,对儿童文学的无知与偏见,导致他们对儿童文学阅读的价值认识不足,家长普遍认为儿童文学是可看可不看的“闲书”,是毫无实际意义可言的。读奥数、读英语往往比儿童文学的阅读更值得提倡。这严重影响家长对儿童文学阅读的支持度。
而小学教师,作为专业的儿童教育工作者,终日与儿童为伴,更懂得儿童心理,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明白儿童需要儿童文学。尤其是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与社会上的其他职业的家长相比,对儿童文学具有更天然、更真切的理解与感悟,对实施儿童文学阅读教育具有专业优势。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开发和利用儿童文学资源、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教育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职责之一,因此,有责任感的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是儿童文学教育最重要的实践者。
二、正确的儿童文学阅读观:小学有效实施儿童文学阅读教育的支撑
1、 儿童文学阅读教育:不是“教”阅读,而是分享阅读
虽然,儿童文学阅读作为一种教育行为出现时,必然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它承载着成人对儿童阅读儿童文学的功效的一种期望。但是理智告诉我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我们操之过急,刻意追求儿童阅读的功效,有可能会以牺牲儿童阅读兴趣作为代价,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
试想,如果在捧起书阅读之前,我们就要求孩子,读完书后,要知道这本书写什么内容,要说得出读了书懂得什么道理,要记住书中的好词好句,要能背诵书中的好段落,并且读了书还要能自己写出好文章……那么,谁还会愿意读书呢?
儿童的天性是追求快乐。是否有趣,是一个孩子能够喜欢一本书,因此变得喜欢起阅读最简单与直接的理由。在儿童文学阅读教育过程中,兴趣应该摆在前位,儿童文学的阅读首先是一种愉快的游戏活动,一种轻松的休息活动。并在愉快和轻松的氛围中,教师和儿童不以学习为外显目的,脱下包袱,捧起书本,共同阅读,享受阅读本身带来的快乐,这对于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激发儿童的阅读动机有着独特的作用。
当儿童把阅读当作一种享受时,阅读的需要也会随之产生,而阅读的其他功利性的目标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因此,在小学实施儿童文学阅读教育,教师要转变观念。儿童阅读应该首先把阅读本身当成目的,为享受阅读而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去获得阅读兴趣,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并逐渐发展阅读能力。
儿童文学阅读教育,不是“教”阅读,是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分享阅读的经验和阅读的快乐。
2、儿童文学阅读教育:不仅仅是课外阅读,而要积极纳入课程体系,在课程框架中进行
课外阅读,随意性较大,又难以进行过程监控,因此,所期望的往往要落空。如果把儿童文学的阅读仅停留在课外阅读的层面上,停留在教师口头的倡导上,是难以收到成效的。
儿童文学的阅读教育要落实在实际的教育行动中。这行动也不只是搞几次儿童文学推广活动,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纳入课程体系,在课程的框架中进行。这样,既保证了孩子基本的阅读质量,又引导了孩子更广泛自主的课外阅读,以课内带动课外,课内外融合,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儿童文学阅读教育:要突破教材中的单篇、短篇作品的阅读,积极引入整本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
儿童文学阅读教育要有成效,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要有145万字阅读量,要使我们的孩子达到这个阅读量,必须突破语文教材,拓展阅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文学阅读教育可以看作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补充。但儿童文学阅读教育又区别于一般的语文教学。它不是语文课堂的简单加长与拓宽。
在小学实施儿童文学阅读教育,一定要突破教材中单篇、短篇作品的阅读,积极地引进整本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孩子接触“整本的书”,以孩子更自主的方式,在更持久的阅读中,在更大的阅读量下,享受阅读的乐趣,持续这种乐趣,并逐渐发展成阅读兴趣、能力……
三、持之以恒的行动:促使儿童文学阅读教育有所成效的关键
在小学实施儿童文学阅读教育,本身并不困难,难在持之以恒。但是,行动,就一定要有所改变。持之以恒的行动,是儿童文学阅读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
1、坚持为孩子们大声朗读:让孩子从听读中享受
对于低年级尚没有培养起阅读兴趣的孩子来说,教师坚持为孩子们大声朗读,是吸引孩子们阅读的好办法,也是孩子们轻松享受阅读的开始。
阅读课上,我常选择一些有吸引力的故事,通过我的朗读展现出来,来吸引孩子们,带动孩子们最初的阅读。我坚持为孩子们读了很多书:日本矢玉四郎的《晴天有时下猪》、德国迪米特尔·茵可夫的《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毕尔格的《吹牛大王历险记》、意大利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法国埃克多·马洛的《苦儿流浪记》、中国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等等。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十分注意调动孩子的阅读期待,让他们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某个人物,注意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鼓励他们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把阅读过程处理为游戏的过程,或是一种探索与发现的过程,能让孩子感受更多的阅读的乐趣。
2、不断地做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推荐工作:把孩子引向“书”的世界
好书自有它的魅力,能自然而然能吸引孩子的视线,并让孩子从中品尝到读书的乐趣。整本的好书,因其故事的连贯性及情节的曲折性,往往能激起孩子的阅读期待,让孩子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沉浸到书的世界中,并由此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不断地向孩子推荐书,推荐整本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加大孩子阅读量,是持续孩子阅读兴趣,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3、积极进行阅读评价:尊重阅读个性,不断拓展孩子的阅读视野
在阅读的推荐指导上,我的阅读喜好可以影响孩子们,但我并不希望,他们以我的阅读喜好为唯一的喜好;我非常欣赏孩子们有与我不一般的阅读兴趣,有比我更宽广的阅读面。有儿童文学阅读教育中,我在尊重阅读个性的基础上,也着力引导孩子读更多作品,鼓励孩子超越我的阅读视野。
积极的评价是一种促进。在儿童文学阅读教育中,我的评价策略是:一方面,我以“阅读积分评价策略”鼓励孩子多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我采用“好书互荐互读互评策略”,让孩子把读到的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推荐给其他孩子,接受其他孩子对此书的评价。同时,通过评出“最受欢迎的图书”、“最佳推荐人”,鼓励孩子将读到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积极地推荐给他人,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得到传播,拥有更多的读者,也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读到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4、经常向孩子们借阅,分享孩子们的阅读快乐
随着儿童文学阅读教育活动的深入,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会选书了,他们挑选书还挺有一套:选获奖书,选原著不选改编的,选大型出版社出版的,尤其是专门出版儿童读物的出版社,选作者,选译者,比较各种版本……
我所读的、所了解的毕竟有限,有的孩子已经超越了我所能涉及的范围,于是,我经常向他们借书看。我的借阅,对他们是一种激励。我阅后的意见,对他们也是一种引导。在这种借阅中,我们彼此分享着阅读的快乐。
行动,就一定会有改变!两年来,凭着我的热忱,执著与努力,我和孩子们一起创造了一个书香世界。孩子们也因此有了可喜的变化:
——孩子们阅读兴趣明显浓了。很多孩子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而且,他们选择好书有方法,推荐好书有热情,阅读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阅读量大增,整个班级表现得书香浓浓。
——孩子变得更爱学语文,更爱写日记了,文章越写越活泼了。去年,我们出了班级作文集《嘻哈童年》,受到同事及家长好评,不少家长看了作文集,惊喜于孩子的变化,纷纷表示支持孩子阅读。有位位学生家长还主动捐资2000元,用于购买图书,以充实班级图书资源,支持班级儿童文学阅读教育。
——孩子变得越来越可爱了。他们知识面广,想象力丰富,活泼且富有幽默感,平时变得爱思考也更善于思考,言语、举止也表现得不一般,更细致,更善解人意,有人情味,让人感觉更温暖。
四、思考:如何使儿童文学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虽然,儿童文学教育给班里的孩子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也是喜人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如何在儿童文学教育之路上走得更宽,走得更好,还是值得我们冷静思考的:
1、 教师的阅读广度和深度是制约小学儿童文学阅读教育的瓶颈。如果教师对儿童文学缺少应有的关注,没有较高的鉴赏水平,也没有较强的审美判断能力,他就不能为孩子推荐好书,引领孩子开展儿童文学阅读。如何提高教师自身儿童文学素养,让自己站得更高,更好地在小学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教育,是教师要思考和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2、儿童文学的阅读无疑提高了儿童的阅读兴趣,促使儿童读书从被动走向了主动,极大地改善了儿童阅读的现状。但儿童文学阅读并不等于儿童阅读的全部。在小学实施儿童文学教育,是否会导致儿童阅读偏颇,导致儿童阅读视野的狭窄与单一?如何辅以其他阅读材料,相互补充,扩展阅读视野,丰富阅读体验,满足不同的阅读需求,也是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儿童需要儿童文学阅读。“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主体,关注儿童心灵世界并着眼于儿童精神成长的文学。”儿童文学的阅读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最有效的方式。同时,儿童文学的阅读,还能让儿童沉浸在儿童文学的世界里,感受生活的乐趣,享受心灵的自由,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美,使自己更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儿童需要儿童文学阅读教育。儿童阅读不能仅从趣味出发的,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帮助的。如何在小学阶段更好地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教育活动呢?以下是本人两年小学儿童文学阅读教育实践的体会:
一、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阅读教育最重要的实践者
根据调查显示,儿童文学素养不足、教育的功利性促使家长忽视甚至于鄙视孩子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绝大多数家长知道中国“四大名著”以及几本外国文学名著,却不知道儿童也有儿童的文学精品;他们知道安徒生、格林,却不知道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品。家长阅读视野的狭窄,对儿童文学的无知与偏见,导致他们对儿童文学阅读的价值认识不足,家长普遍认为儿童文学是可看可不看的“闲书”,是毫无实际意义可言的。读奥数、读英语往往比儿童文学的阅读更值得提倡。这严重影响家长对儿童文学阅读的支持度。
而小学教师,作为专业的儿童教育工作者,终日与儿童为伴,更懂得儿童心理,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明白儿童需要儿童文学。尤其是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与社会上的其他职业的家长相比,对儿童文学具有更天然、更真切的理解与感悟,对实施儿童文学阅读教育具有专业优势。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开发和利用儿童文学资源、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教育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职责之一,因此,有责任感的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是儿童文学教育最重要的实践者。
二、正确的儿童文学阅读观:小学有效实施儿童文学阅读教育的支撑
1、 儿童文学阅读教育:不是“教”阅读,而是分享阅读
虽然,儿童文学阅读作为一种教育行为出现时,必然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它承载着成人对儿童阅读儿童文学的功效的一种期望。但是理智告诉我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我们操之过急,刻意追求儿童阅读的功效,有可能会以牺牲儿童阅读兴趣作为代价,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
试想,如果在捧起书阅读之前,我们就要求孩子,读完书后,要知道这本书写什么内容,要说得出读了书懂得什么道理,要记住书中的好词好句,要能背诵书中的好段落,并且读了书还要能自己写出好文章……那么,谁还会愿意读书呢?
儿童的天性是追求快乐。是否有趣,是一个孩子能够喜欢一本书,因此变得喜欢起阅读最简单与直接的理由。在儿童文学阅读教育过程中,兴趣应该摆在前位,儿童文学的阅读首先是一种愉快的游戏活动,一种轻松的休息活动。并在愉快和轻松的氛围中,教师和儿童不以学习为外显目的,脱下包袱,捧起书本,共同阅读,享受阅读本身带来的快乐,这对于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激发儿童的阅读动机有着独特的作用。
当儿童把阅读当作一种享受时,阅读的需要也会随之产生,而阅读的其他功利性的目标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因此,在小学实施儿童文学阅读教育,教师要转变观念。儿童阅读应该首先把阅读本身当成目的,为享受阅读而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去获得阅读兴趣,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并逐渐发展阅读能力。
儿童文学阅读教育,不是“教”阅读,是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分享阅读的经验和阅读的快乐。
2、儿童文学阅读教育:不仅仅是课外阅读,而要积极纳入课程体系,在课程框架中进行
课外阅读,随意性较大,又难以进行过程监控,因此,所期望的往往要落空。如果把儿童文学的阅读仅停留在课外阅读的层面上,停留在教师口头的倡导上,是难以收到成效的。
儿童文学的阅读教育要落实在实际的教育行动中。这行动也不只是搞几次儿童文学推广活动,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纳入课程体系,在课程的框架中进行。这样,既保证了孩子基本的阅读质量,又引导了孩子更广泛自主的课外阅读,以课内带动课外,课内外融合,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儿童文学阅读教育:要突破教材中的单篇、短篇作品的阅读,积极引入整本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
儿童文学阅读教育要有成效,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要有145万字阅读量,要使我们的孩子达到这个阅读量,必须突破语文教材,拓展阅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文学阅读教育可以看作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补充。但儿童文学阅读教育又区别于一般的语文教学。它不是语文课堂的简单加长与拓宽。
在小学实施儿童文学阅读教育,一定要突破教材中单篇、短篇作品的阅读,积极地引进整本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孩子接触“整本的书”,以孩子更自主的方式,在更持久的阅读中,在更大的阅读量下,享受阅读的乐趣,持续这种乐趣,并逐渐发展成阅读兴趣、能力……
三、持之以恒的行动:促使儿童文学阅读教育有所成效的关键
在小学实施儿童文学阅读教育,本身并不困难,难在持之以恒。但是,行动,就一定要有所改变。持之以恒的行动,是儿童文学阅读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
1、坚持为孩子们大声朗读:让孩子从听读中享受
对于低年级尚没有培养起阅读兴趣的孩子来说,教师坚持为孩子们大声朗读,是吸引孩子们阅读的好办法,也是孩子们轻松享受阅读的开始。
阅读课上,我常选择一些有吸引力的故事,通过我的朗读展现出来,来吸引孩子们,带动孩子们最初的阅读。我坚持为孩子们读了很多书:日本矢玉四郎的《晴天有时下猪》、德国迪米特尔·茵可夫的《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毕尔格的《吹牛大王历险记》、意大利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法国埃克多·马洛的《苦儿流浪记》、中国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等等。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十分注意调动孩子的阅读期待,让他们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某个人物,注意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鼓励他们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把阅读过程处理为游戏的过程,或是一种探索与发现的过程,能让孩子感受更多的阅读的乐趣。
2、不断地做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推荐工作:把孩子引向“书”的世界
好书自有它的魅力,能自然而然能吸引孩子的视线,并让孩子从中品尝到读书的乐趣。整本的好书,因其故事的连贯性及情节的曲折性,往往能激起孩子的阅读期待,让孩子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沉浸到书的世界中,并由此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不断地向孩子推荐书,推荐整本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加大孩子阅读量,是持续孩子阅读兴趣,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3、积极进行阅读评价:尊重阅读个性,不断拓展孩子的阅读视野
在阅读的推荐指导上,我的阅读喜好可以影响孩子们,但我并不希望,他们以我的阅读喜好为唯一的喜好;我非常欣赏孩子们有与我不一般的阅读兴趣,有比我更宽广的阅读面。有儿童文学阅读教育中,我在尊重阅读个性的基础上,也着力引导孩子读更多作品,鼓励孩子超越我的阅读视野。
积极的评价是一种促进。在儿童文学阅读教育中,我的评价策略是:一方面,我以“阅读积分评价策略”鼓励孩子多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我采用“好书互荐互读互评策略”,让孩子把读到的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推荐给其他孩子,接受其他孩子对此书的评价。同时,通过评出“最受欢迎的图书”、“最佳推荐人”,鼓励孩子将读到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积极地推荐给他人,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得到传播,拥有更多的读者,也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读到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4、经常向孩子们借阅,分享孩子们的阅读快乐
随着儿童文学阅读教育活动的深入,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会选书了,他们挑选书还挺有一套:选获奖书,选原著不选改编的,选大型出版社出版的,尤其是专门出版儿童读物的出版社,选作者,选译者,比较各种版本……
我所读的、所了解的毕竟有限,有的孩子已经超越了我所能涉及的范围,于是,我经常向他们借书看。我的借阅,对他们是一种激励。我阅后的意见,对他们也是一种引导。在这种借阅中,我们彼此分享着阅读的快乐。
行动,就一定会有改变!两年来,凭着我的热忱,执著与努力,我和孩子们一起创造了一个书香世界。孩子们也因此有了可喜的变化:
——孩子们阅读兴趣明显浓了。很多孩子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而且,他们选择好书有方法,推荐好书有热情,阅读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阅读量大增,整个班级表现得书香浓浓。
——孩子变得更爱学语文,更爱写日记了,文章越写越活泼了。去年,我们出了班级作文集《嘻哈童年》,受到同事及家长好评,不少家长看了作文集,惊喜于孩子的变化,纷纷表示支持孩子阅读。有位位学生家长还主动捐资2000元,用于购买图书,以充实班级图书资源,支持班级儿童文学阅读教育。
——孩子变得越来越可爱了。他们知识面广,想象力丰富,活泼且富有幽默感,平时变得爱思考也更善于思考,言语、举止也表现得不一般,更细致,更善解人意,有人情味,让人感觉更温暖。
四、思考:如何使儿童文学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虽然,儿童文学教育给班里的孩子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也是喜人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如何在儿童文学教育之路上走得更宽,走得更好,还是值得我们冷静思考的:
1、 教师的阅读广度和深度是制约小学儿童文学阅读教育的瓶颈。如果教师对儿童文学缺少应有的关注,没有较高的鉴赏水平,也没有较强的审美判断能力,他就不能为孩子推荐好书,引领孩子开展儿童文学阅读。如何提高教师自身儿童文学素养,让自己站得更高,更好地在小学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教育,是教师要思考和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2、儿童文学的阅读无疑提高了儿童的阅读兴趣,促使儿童读书从被动走向了主动,极大地改善了儿童阅读的现状。但儿童文学阅读并不等于儿童阅读的全部。在小学实施儿童文学教育,是否会导致儿童阅读偏颇,导致儿童阅读视野的狭窄与单一?如何辅以其他阅读材料,相互补充,扩展阅读视野,丰富阅读体验,满足不同的阅读需求,也是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