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儒家生命教育思想的价值评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yi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全面而又深刻的变革,在这变革的进程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尖锐,工具理性凸起膨胀,而传统文化的脉络却日益纤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整个社会乃至校园出现生命的困惑、焦虑和迷失的生命问题,诸如黄洋事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宿射命案事件等诸多高校的生命安全事件。为此,传统的生命伦理思想又重新被人们所正视。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虽然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有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所蕴含的许多有关生命教育的理念和思想,仍需我们不断探索挖掘,仍然穿越时空具有其时代价值。
  【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生命教育;价值评析
  近代以来,作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社会正统思想的儒家思想文化,受到了极大地批判和压制。特别是在以五四运动为高潮的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科学、民主”旗峡的“先进”知识分子更是将其视为全盘西化的“绊脚石”,由此,儒家正统思想被打入了历史的樊笼,其历史地位也被彻底动摇颠覆。及至文化大革命时期,激进的民主人士更是将其被视为代表封建君主社会的“四旧”之一,通过“打倒孔家店”等一系列“破旧”文化运动,儒家思想及其精华完全粉碎一地。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科学本位”逐渐暴露了其固有的缺点和不足,如工具理性至上、价值观分裂、功利主义抬头等等,这些都是科学和市场自身所无法避免和解决的。由此,呼吁复兴儒家传统思想文化的人士越来越多,尤以新儒家学派为代表。他们试图复兴和弘扬儒家思想的精髓,并将其与时代相连接,实现创造性的时代转换,使之为国家和时代的发展发挥重要意义。诚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在不断更新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而为封建君主社会所衍生的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因其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具体背景都有了质的根本性变化,其衰败也是不可避免,有其历史必然性。
  正如山大的葛荃教授所认为的那样,“思想的形成固然离不开其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但是这些条件并不是唯一的,其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也不是绝对定向的。”存在决定意识,但是意识的发展又有其相对独立性,故所有的思想观念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1]。因此,之于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的价值,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辨证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从其所具有的时代价值与时代局限两个方面进行审视,特别是分析和探究其所具有的个体生命价值意义,从而形成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之于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意义所在。其时代价值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于引导人们珍惜生命
  “贵生”是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的起点,是其他所有文化生命(包括家庭生命、道德生命、社会生命以及精神生命)的必要条件,为高校大学生生死观问题做出了明确回应,要求大学生要学会珍惜爱护生命。
  先秦儒家历来就注重对学生进行“贵生”的教育。在其看来,生命是宝贵的,它之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每个生命都是宇宙间一独特的存在,“生”是天地之大德,荀子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生命的可贵。先秦儒家主张“贵生”的同时也反对苟且偷生,主张以生载“道”,注重生命存在与生命价值的结合,故孔子认为“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孟子则认为人必须死得其所,做到“尽其道而死”“舍生取义”。在先秦儒家看来,生的意义在于其有“称名”、“弘道”、“尽道”的使命。为了“道”、“义”,生是可以勇敢的面向死亡的。因此,只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做到持之以恒,意志坚定,平凡的生命之中也能孕育圣贤。
  谈生的问题必要论及死亡的问题,在先秦儒家看来,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生命的终结,生命的有限性就在于其终将归于“死亡”,但因死后的世界是人们所不知的,无从体验论证的,故其坚持的是一种“存而不论”的理性的死亡态度,注重引导人们关注并回归现实,要求人们要在现实世界中,在珍惜生命的基础上来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意义,是一种强调有所作为的生死观。另外,还倡导对逝者要“慎终追远”,是家庭生命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主张通过仪式化的葬礼和祭祀来追思先人,把生命连接起来,使其超越时空,實现永恒。
  在这个科技网络日新月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越演越烈的时代背景下,各种各样的压力扑面而来,使得高校许多大学生难以适应和面对,甚至逐渐对生活感到恐惧和不安,出现生命的焦虑和困惑,从而导致高校中出现一系列荒废学业的不思进取的现象,也出现了一些“片面人”,甚至出现一系列的诸如复旦投毒案等生命残害事件。而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先秦儒家倡导的 “贵生”、“弘道”等有关生死探讨的思想,有利于鼓励并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比较准确的定位自己的生命使命;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关注现实生命问题,着眼当下,奋发图强以实现生命价值,并能够正确认识当前所处的生活状态以及生存状况,使其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中都能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
  二、有利于提升生命境界
  “内圣外王”是先秦儒家所追求的生命理想境界,“内圣外王”思想强调的是生命道德的内外双修,是知行合一的必然要求。它以生命个体的自我完善和造福社会的统一为最高的生命境界。由此可以看出,其所追求的“内圣外王”思想,不仅仅是从个体生命完善的角度提出的,更是从群体性的角度和社会性的角度来谈的,强调的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生命价值统一,更偏重于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完善自我生命价值。这就很好地为当代大学生的生命境界追求指明了方向。[2]
  在先秦儒家看来,“内圣外王”理想境界的实现离不开具体的生命实践活动,也就是其所强调的“躬身力行”的思想,着重于生命实践之于生命境界提升的必要性,一切生命境界的实现都离不开个体的生命体验和具体实践,生命实践是“内圣外王”境界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其整个过程是有个体的生命实践为一个个的具体环节所组成的。这重强调实践的思想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注重“力行”实践,从而能够做到身体力行,付诸实践,不断修正改善自己的行为,进而实现生命境界的不断提升,最终能够获得完善的自我。
  參考文献:
  [1]王静.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2]杨结秀.孔子的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D].广西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教育一直是国内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英语的学习之上。但是在英语的教学以及学习过程中,处理好中国文化与其的冲突一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以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为例,近些年很多英语老师都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他们不具备向外宣传本民族文化以及跨国交流的能力,这已经影响到了高校英语教育的课程质量。所以说正确剖析这一现象的原
期刊
【摘要】:在东汉末年是一个动乱的年代,道家、佛教的兴起,对儒学的地位产生了强烈冲击,儒家思想的地位已经不如西汉那样稳固。《古诗十九首》受道家影响颇深,道家关注生命,追求精神自由,这些思想在《古诗十九首》之中都有所体现,其中对于生命的关注和追求及时行乐表现的最为深刻,也最為频繁。儒与道两种思想交织于诗歌之中,也必然存在着冲突与矛盾。  【关键词】:生命意识,及时行乐,儒道矛盾  (一)强烈的生命意识
期刊
【摘要】: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幸福观“包含着人的价值渴望与价值追求,构成人的内在动机,是一个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认识结果。人们对幸福的认识是可以塑造、培养与提升的,幸福观体现、展示并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他们的幸福观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和未来,也对我国的进步和发展起到直接的作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相关学科,对大学生幸福观的
期刊
【摘要】:民国由满清过渡而来,它的官僚阶层当然要以清末的官僚为基础。而处于清末民国时期的士大夫阶层,面对天下大乱的形式,审时度势,于历史浮沉中或退或进,自有抉择,他们的抉择既可以反映时代更替的历史,也反映了各自之间不同的心理。  【关键词】:民国;清吏;态度;行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议和一直绵延至1912年,直到2月,清帝退位,后来袁世凯成为大总统,满清民国的鼎革才逐渐完成。民国由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对五代孟知祥修筑成都羊马城的事件进行了考述,并通过考察五代羊马城的形制、方位等,指出了当时的政治、军事背景以及孟知祥筑城的用心。  【关键词】:成都;羊马城;方位;原因  之前,由于相关文献对成都羊马城的记载有差异,许多史料包括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只是对成都羊马城笼统以“成都城”概括之。由于资料不足,以及成都羊马城城址尚无考古发现,所以前人所做的专门研究较少。本文拟在
期刊
【摘要】:福州船政局是我国最早的近代造船工业,是洋务运动中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办者左宗棠等人,是当时中国精英阶层典型代表。通过分析福州船政局在创办思想上对西学东渐思潮的继承与发展,介绍船政局重要人物的思想,研究近代史上中国精英阶层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心态;西学东渐;福州船政局  一.船政局创办的社会心态背景  (一)救亡图存的迫切需要  晚清时的中国在日新月异的近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的今天,资本已经成为主体性存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马克思资本的主体性质。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对资本的内涵、资本的主体性特征、资本获得主体性的原因和资本主体的目的进行分析,并引申出资本主体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主体性  一、资本的内涵及其主体性特征  (一)资本的内涵  在物质实体上,是过去劳动的凝结和物化,是可以用货币衡量的物质财富。资本不
期刊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在内容上,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把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成中国的民族形式。即根据中国的民族特点,运用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
期刊
【摘要】:孔子的美善关系思想是一个充满矛盾对立的,多層次、多侧面的复杂体系。其美善关系的主导观念上重善轻美,他认识到了美、善在一定层面上的矛盾对立性,但最终他追求美善和谐统一的理想。  【关键词】:孔子;美;善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大量的对于美善关系的言论,尽管孔子并没有刻意的讨论美与善的关系,但在他的这些言论以及行为中,其美善关系却以直接、间接地方式表现出来。  一、孔子之美善  在人类的早期
期刊
【摘要】: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决定了近代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首先,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其次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另外,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