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对教学的评价也应从学生发展来审核。下面结合笔者近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新课标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读的能力不强,会影响分析理解能力;读的任务完不成,也谈不上语言的积累和感悟。
1、选择方式,自读课文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可以自告奋勇起来汇报朗读,个人朗读,比比谁读得好,对读,跳读,分角色读,齐读,小组选喜欢的部分研读,让学生一步步地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注重精读,学会评议
学生在读读,议议中了解语言信息,思考,揣摩语言中所蕴含的意思,并学会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如:学习《穷人》一文,写桑娜心理活动部分,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读之后,一学生请一位朗读能力强的同学读一遍听听。学生评价,吸取优点,指出其不足。朗读能力得以提高。还有的鼓励读书能力差的同学说“我觉得他今天虽然没有将文中感情充分朗读出来,但是声音宏亮 ,希望大家给点掌声。”
学习〈〈矛与盾〉〉这则寓言故事时,有学生当小老师指导:“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描述了楚人的“盾”坚硬无比,“矛”锋利无敌,两个“誉”写出了他的自夸。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语气,要读出夸张之意。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摇头晃脑,辅以微笑,闭目,以表现出卖矛、盾人那夸张的语气,得意的样子。从而在相互读、议中提高朗读能力。有的同学还觉得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要求用文言文与白话穿插的语言来表演一遍,学生兴味盎然。
3、就问促读,品味“精神”
朗读是声音响亮且富有感情的一种读书方法。正确指导学生朗读,可以把学生引进作品中去,成为作品中的角色。比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紧扣课题“舍身”一次提问:敌人狡猾、疯狂,给董存瑞炸暗堡带来了重重困难,但暗堡又必炸不可。这预示董存瑞可能怎么样?哪个地方最使你感动?学生读一读,注入情感抑扬顿挫地朗读出了英雄董存瑞的高大形象,同时表达了英雄的坚强意志,学生也从中悟出了他之所以“伟大”的意义。受到了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教学难点也被突破。
当学生具有一定的读书能力之后,还要训练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学生通过课前查阅有关总理的生平事迹等资料,联系课文内容,深入感受人民对总理的忠心爱戴和无比怀念。
二、采用多种方法,激活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可以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兴奋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想象可以使学生把知识学得生动活泼;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1、培养学生情感,激活想象力
“感于心者,莫先于情。”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在培养感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崇尚真、善、美,鞭打假丑恶,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爱什么,恨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我在教《狼和小羊》时,从朗读缺入,用饱含爱憎感情的语调去朗读课文,学生从那轻重缓急的语调中,一下子就分清谁是“善”,谁是“恶”。接着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报,把学生的爱憎感情充分调动起来。最后,当童话的结尾讲到狼不等小羊分辩,就露出凶相,向小羊扑去,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我提出:“小羊被狼吃掉了吗?”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去填补这个空间。有的说可怜的小羊身小力弱,打不过凶恶的狼,让狼给吃了;有的说小羊藏在一块大大的石头后面,狼直扑过来,小羊一闪,狼撞到石上死了;还有的说羊妈妈赶来,用角把狼撞到溪水中去了。
2、启发学生思维,激活学生想象力
有的科学小品文,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需要不断诱发其想象。如:《琥珀》一文是科学小品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把学生引进一万年前那个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领略动、植物世界那惊险又有趣的一幕。学习最后一节说明部分时,把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向逻辑思维,启发学生思考:一万年前的事,科学家是何以推测出来?再回过头来看哪个故事讲述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是否合情合理。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和必然性。也可以为学生重新想象一个故事,从而进行对比,让学生对科学家丰富的想象力产生由衷的敬意,并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总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独特的感悟是教学中应达到的境界。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生活当中的途径。让学生去探究,去创新,将课堂变成学生的“讨论场”“表现场”从而获得最大的自我发展。
(作者单位:443100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第三完全小学)
一、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新课标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读的能力不强,会影响分析理解能力;读的任务完不成,也谈不上语言的积累和感悟。
1、选择方式,自读课文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可以自告奋勇起来汇报朗读,个人朗读,比比谁读得好,对读,跳读,分角色读,齐读,小组选喜欢的部分研读,让学生一步步地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注重精读,学会评议
学生在读读,议议中了解语言信息,思考,揣摩语言中所蕴含的意思,并学会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如:学习《穷人》一文,写桑娜心理活动部分,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读之后,一学生请一位朗读能力强的同学读一遍听听。学生评价,吸取优点,指出其不足。朗读能力得以提高。还有的鼓励读书能力差的同学说“我觉得他今天虽然没有将文中感情充分朗读出来,但是声音宏亮 ,希望大家给点掌声。”
学习〈〈矛与盾〉〉这则寓言故事时,有学生当小老师指导:“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描述了楚人的“盾”坚硬无比,“矛”锋利无敌,两个“誉”写出了他的自夸。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语气,要读出夸张之意。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摇头晃脑,辅以微笑,闭目,以表现出卖矛、盾人那夸张的语气,得意的样子。从而在相互读、议中提高朗读能力。有的同学还觉得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要求用文言文与白话穿插的语言来表演一遍,学生兴味盎然。
3、就问促读,品味“精神”
朗读是声音响亮且富有感情的一种读书方法。正确指导学生朗读,可以把学生引进作品中去,成为作品中的角色。比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紧扣课题“舍身”一次提问:敌人狡猾、疯狂,给董存瑞炸暗堡带来了重重困难,但暗堡又必炸不可。这预示董存瑞可能怎么样?哪个地方最使你感动?学生读一读,注入情感抑扬顿挫地朗读出了英雄董存瑞的高大形象,同时表达了英雄的坚强意志,学生也从中悟出了他之所以“伟大”的意义。受到了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教学难点也被突破。
当学生具有一定的读书能力之后,还要训练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学生通过课前查阅有关总理的生平事迹等资料,联系课文内容,深入感受人民对总理的忠心爱戴和无比怀念。
二、采用多种方法,激活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可以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兴奋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想象可以使学生把知识学得生动活泼;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1、培养学生情感,激活想象力
“感于心者,莫先于情。”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在培养感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崇尚真、善、美,鞭打假丑恶,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爱什么,恨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我在教《狼和小羊》时,从朗读缺入,用饱含爱憎感情的语调去朗读课文,学生从那轻重缓急的语调中,一下子就分清谁是“善”,谁是“恶”。接着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报,把学生的爱憎感情充分调动起来。最后,当童话的结尾讲到狼不等小羊分辩,就露出凶相,向小羊扑去,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我提出:“小羊被狼吃掉了吗?”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去填补这个空间。有的说可怜的小羊身小力弱,打不过凶恶的狼,让狼给吃了;有的说小羊藏在一块大大的石头后面,狼直扑过来,小羊一闪,狼撞到石上死了;还有的说羊妈妈赶来,用角把狼撞到溪水中去了。
2、启发学生思维,激活学生想象力
有的科学小品文,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需要不断诱发其想象。如:《琥珀》一文是科学小品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把学生引进一万年前那个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领略动、植物世界那惊险又有趣的一幕。学习最后一节说明部分时,把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向逻辑思维,启发学生思考:一万年前的事,科学家是何以推测出来?再回过头来看哪个故事讲述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是否合情合理。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和必然性。也可以为学生重新想象一个故事,从而进行对比,让学生对科学家丰富的想象力产生由衷的敬意,并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总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独特的感悟是教学中应达到的境界。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生活当中的途径。让学生去探究,去创新,将课堂变成学生的“讨论场”“表现场”从而获得最大的自我发展。
(作者单位:443100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第三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