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的高中学校里,存在着这样一种弱势群体,他们因为某一科成绩较落后,而被称为“学困生”,尤其以语文学困生居多。这样就导致他们还未来得及为社会做贡献,自身价值就遭到了否定。在“以人为本”的大潮流中,这些学困生急需被关注,其自身价值急需要被唤醒,学困等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关键词:学困生;高中语文;成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6-016-01
语文作为一门最基础学科,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与社会生存至关重要。作为中国人,如果连自己本土的语文都学不好的话,又如何能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如何去促进整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本文立足于最大化地解决语文学困生的问题,为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文学困生的教学与管理提供帮助与启示。自开设学校教育以来,学困生的现象就一直存在并困扰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以人为本的潮流的趋势下,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与教育问题,学困生现象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关注。在经过查阅各种资料,将国内外对学困生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国内外对学困生的研究有以下特点:第一,国外的研究起步早,研究理论较充实,研究资料较丰富,遵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更有说服力,理论体系比较完善。而国内对学困生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理论大多都是直接从国外引进过来,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第二,国外研究是从神经医学角度开始转向学校教育方面,范围比较广,没有具体到某一个领域的研究或者是某一个科目的研究。第三,国内外的研究比较笼统,没有具体到某一个年级段,对高中阶段的学困生的研究比较少。在此对我国普通高中语文学困生进行调查,分析造成高中语文学困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力求为当今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意见与工作思路。
二、高中语文学困生的表现及成因
1. 知识基础薄弱。对于现在的语文学困生来说,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知识的薄弱,薄弱的基础知识严重阻碍学困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与提高能力的基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是没有打好坚实的基础,就无法保证语文的学习能力更好的提升。
2. 知识架构不清晰。语文知识的积累讲究融会贯通,只有在基础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归类总结,构建清晰地知识构架,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从高中语文学困生的现状来看,除知识基础薄弱的问题外,知识架构不清晰也是其所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受基础知识积累及学习习惯的影响,学困生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点比较零散,没有找到知识内在的联系,做不到系统的学习与复习,知识的串联显得极为吃力。
3. 学习积极性不高。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升学的压力,父母的压力,老师的压力,都让学生感觉压抑,进一步导致了学生消极学习状态的产生。这一现象在学困生群体中表现更为明显。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无比繁重的工作要做,根本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同学。基于这样一种情况,就需要同学们自己要有极高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学生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久的耐力,是很难保持极高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学困生便失去了上进的信心,破罐子破摔。
三、新时期高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1. 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学困生并不是先天的,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演成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而逐渐慢慢形成的结果。其实,如果方法得当,任何一个落后的环节,都可以进行及时的补救。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实施者,在语文学困生转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教师应着手从学困生的个人具体特点及面临的困境来分析,转化的第一步应从教学的设计入手。传统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总是会对一些固定模式进行照抄照搬,除次之外还应考虑模式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兼容性。比如,如果是两极分化情况严重的班级,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最好优先考虑分层教学,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在照顾学困生基础学习要求的同时,兼顾学优生提升的需要。
2. 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开展。学困生现状的转化,还需要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优生与学困生之间进行互助互学。可以通过分组互助互学,在此模式中,学优生可以帮助学困生解决疑难问题,巩固知识基础,同时也可以巩固学优生知识能力基础,提高其语文素质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合作的学习模式下,不仅互帮互助促进同学间的友谊,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整体的学习氛围,更好的凝聚班集体,提高整体的学习水平。
四、结语
学困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及时弥补知识漏洞,逐步落后的结果。对此,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以及实施者,教师一定要对学困生问题引起高度重视,要从学困生产生的根源着手解决,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分层教学原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讲解,同时兼顾满足学困生与学优生各方的需求;开展积极有效的学习合作模式,积极倡导“优帮困”,促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积极策略,多对学困生加以表扬与鼓励,充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为学困生的自主转化提供足够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朱刚.论普高语文学习困难生的转化策略[D].苏州大学,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 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1.
[5] 默瑟(Mercer/C.D.),默瑟(Mercer/A.R.).学习问题学生的教学[M].胡晓毅,谭明华译.上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学困生;高中语文;成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6-016-01
语文作为一门最基础学科,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与社会生存至关重要。作为中国人,如果连自己本土的语文都学不好的话,又如何能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如何去促进整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本文立足于最大化地解决语文学困生的问题,为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文学困生的教学与管理提供帮助与启示。自开设学校教育以来,学困生的现象就一直存在并困扰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以人为本的潮流的趋势下,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与教育问题,学困生现象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关注。在经过查阅各种资料,将国内外对学困生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国内外对学困生的研究有以下特点:第一,国外的研究起步早,研究理论较充实,研究资料较丰富,遵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更有说服力,理论体系比较完善。而国内对学困生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理论大多都是直接从国外引进过来,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第二,国外研究是从神经医学角度开始转向学校教育方面,范围比较广,没有具体到某一个领域的研究或者是某一个科目的研究。第三,国内外的研究比较笼统,没有具体到某一个年级段,对高中阶段的学困生的研究比较少。在此对我国普通高中语文学困生进行调查,分析造成高中语文学困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力求为当今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意见与工作思路。
二、高中语文学困生的表现及成因
1. 知识基础薄弱。对于现在的语文学困生来说,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知识的薄弱,薄弱的基础知识严重阻碍学困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与提高能力的基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是没有打好坚实的基础,就无法保证语文的学习能力更好的提升。
2. 知识架构不清晰。语文知识的积累讲究融会贯通,只有在基础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归类总结,构建清晰地知识构架,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从高中语文学困生的现状来看,除知识基础薄弱的问题外,知识架构不清晰也是其所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受基础知识积累及学习习惯的影响,学困生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点比较零散,没有找到知识内在的联系,做不到系统的学习与复习,知识的串联显得极为吃力。
3. 学习积极性不高。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升学的压力,父母的压力,老师的压力,都让学生感觉压抑,进一步导致了学生消极学习状态的产生。这一现象在学困生群体中表现更为明显。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无比繁重的工作要做,根本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同学。基于这样一种情况,就需要同学们自己要有极高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学生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久的耐力,是很难保持极高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学困生便失去了上进的信心,破罐子破摔。
三、新时期高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1. 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学困生并不是先天的,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演成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而逐渐慢慢形成的结果。其实,如果方法得当,任何一个落后的环节,都可以进行及时的补救。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实施者,在语文学困生转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教师应着手从学困生的个人具体特点及面临的困境来分析,转化的第一步应从教学的设计入手。传统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总是会对一些固定模式进行照抄照搬,除次之外还应考虑模式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兼容性。比如,如果是两极分化情况严重的班级,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最好优先考虑分层教学,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在照顾学困生基础学习要求的同时,兼顾学优生提升的需要。
2. 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开展。学困生现状的转化,还需要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优生与学困生之间进行互助互学。可以通过分组互助互学,在此模式中,学优生可以帮助学困生解决疑难问题,巩固知识基础,同时也可以巩固学优生知识能力基础,提高其语文素质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合作的学习模式下,不仅互帮互助促进同学间的友谊,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整体的学习氛围,更好的凝聚班集体,提高整体的学习水平。
四、结语
学困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及时弥补知识漏洞,逐步落后的结果。对此,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以及实施者,教师一定要对学困生问题引起高度重视,要从学困生产生的根源着手解决,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分层教学原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讲解,同时兼顾满足学困生与学优生各方的需求;开展积极有效的学习合作模式,积极倡导“优帮困”,促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积极策略,多对学困生加以表扬与鼓励,充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为学困生的自主转化提供足够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朱刚.论普高语文学习困难生的转化策略[D].苏州大学,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 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1.
[5] 默瑟(Mercer/C.D.),默瑟(Mercer/A.R.).学习问题学生的教学[M].胡晓毅,谭明华译.上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