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优化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管理,以提高输液室的护理质量。方法:对原来输液流程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对改进输液流程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优化改进输液流程和管理后,输液室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护理差错发生率下降,护理投诉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优化改进的输液流程提高了患者输液的安全性,创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值得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输液;优化输液流程;护理质量。
为了提高输液室的护理质量,自 2014年3月份起,对照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分标准,对原来输液流程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改进的方法与内容
1.1 人力资源与班次安排的改进
1.1.1 人力资源的改进
输液室原有护士 20 人,平均年龄32.5岁。每天平均输液患者 1000 例,其中日班约 620 例、中午值班约120 例、夜间中班约 200 例、夜班约 60 例。护理部根据输液室的实际工作情况陆续调入 6 名年轻护士,使输液室现有固定护士26人,并且规定工作1~3年的护士每月到输液室轮转一天,由输液室护士长统一排班,这样每天就有6~7名轮转护士在输液室工作。固定护士中主管护师9人、护师11人、 护士6人,年龄最大的42岁,最小的20岁,平均年龄27.1岁,实现了老、中、青的合理搭配,提高了技术水平,同时也培养了年轻护士。
1.1.2 班次安排的改进
实行弹性排班,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由于季节不同, 高峰时段也不相同, 夏季 07:00 ~ 10:00 为高峰期,安排中午值班护士早上 07:00上班,与夜班护士一起战高峰。冬季 09:30 ~ 14:00为高峰期,安排倒值班护士,上班时间为 09:30~17:00。夜间 18:00~21:00为高峰,安排帮班护士,工作时间为 17:00 ~23:00,帮班护士主要负责排气、接瓶和巡视工作。针对不同的高峰期,实行弹性排班后大大缩短了病人排队等候的时间,稳定了患者情绪,减少了护患纠纷
1.2 输液流程的改进
1.2.1 改进收药流程
收药是整个输液流程的第一道关口,把好第一道关,能有效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所有办公班护士由年资较高、工作经验丰富和工作认真细致的护士承担。一名护士负责核对患者的病历卡、治疗卡和药物(核对内容为患者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治疗时间、使用方法和药物有效期,并初步鉴定药物质量)。如有疑问立即联系医生,及时更改,无疑问则将病历卡、治疗卡和药物放在专用输液篓内,然后发放票号及座位号,票号为一式三份,白、蓝、黄三色,白色交给病人,并注明注射窗口,蓝、黄色放在输液篓内,交给另一名办公班护士抄写输液单。在输液单上根据医嘱标好输液瓶数及瓶次,例如某患者需要输注 3 瓶液体,其中第一瓶写法为 3-1,以此类推为 3-2、3-3。抄好后再次核对药物名称、剂量与治疗卡是否相符,无误后经窗口传递给加药护士。一收一抄不仅加快了收药速度,缩短了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还增加了核对次数,减少差错的发生。
1.2.2 改进加药流程
配药护士拿到输液篓后先核对病历卡、治疗卡与输液单上的转抄医嘱是否相符,检查药物与液体的质量,将输液单贴在输液瓶上,交给加药护士。加药护士核对液体种类、剂量与输液单无误后方可进行配制。配制时要求做到一人一针一筒; 使用两个针尖,避免反复穿刺;且不能使用大于12号的针尖,避免输液瓶皮塞等其他物质进入液体,造成微粒污染;粉剂要充分溶解,药物剂量要准确,小于 1 mL 的剂量要使用1 mL 注射器;配制的过程中注意配伍禁忌。配制好的液体递送到相应的注射窗口,避免二次分类,简化递送流程。
1.2.3 改进注射流程
注射护士自专用窗口取到药后,先核对治疗卡上的瓶数与实际瓶数是否相符,液体种类和剂量与治疗卡上是否相符。再核对患者姓名与票号,均相符方能给患者注射。儿童统一在专用的窗口注射,便于给患儿制动,提高穿刺成功率,注射完毕回到自己座位 ; 成人在座位上注射,体现人性化服务,增加了满意度。
1.2.4 重视输液巡视
以前设立了专职巡视护士,其工作单一,同时由于工作压力小,经济收入也比其他护士少,容易产生懈怠情绪。改进后巡视班由全体护士轮流做,她们因为了解小儿静脉穿刺困难,为了减少再穿刺,护士们会认真巡视输液大厅,及时指导婴幼儿家长保持正确的抱姿,引导小儿不要乱动穿刺侧肢体,及时排查输液问题,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适时进行健康宣教,避免重复注射,减轻工作量,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护患矛盾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输液完毕将座位号还给收药护士,使输液前后期的衔接更为紧密,有利于团结协作。
2. 结果
输液流程改进后,输液环境明显改善、患者输液等候时间缩短、护理纠纷明显下降、护理差错减少、患者满意度显著上升。将改进后的 2014年3月-12月与改进前的2009年同期的患者等候时间、护理差错、护理投诉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1。
3.讨论
流程再造促进了护理人员观念转变,流程再造后护士对患者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表现为:(1)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在流程再造过程中,重新设计以患者为中心的简便、快捷的护理服务。(2)以护理质量为核心,打破、缩减不必要的环节,重建完整和高效的新流程,使护理品质不断向高级目标迈进。(3)以价值为导向,护理流程再造的最终目的是降低医院运行成本, 提高护理质量, 达到零缺点的管理目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4)以人为本, 流程再造过程不是个人行为,而是整体团队共同努力进行整合的结果, 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团队式管理。(5)促进了护理管理观念的转变,遵循规范-创新-再规范-再创新的管理思路,使管理者的价值观从传统型变为开拓型, 从保守型到人人具有创新意识; 护理人员的价值观亦发生变化, 从被动型变为主动型,从墨守陈规到具有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许燕玲,朱瑞雯.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13,37(8):612-613.
[2]陆小英.门诊移动输液系统在三级医院的应用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29(3A):62-63.
【摘要】目的:优化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管理,以提高输液室的护理质量。方法:对原来输液流程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对改进输液流程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优化改进输液流程和管理后,输液室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护理差错发生率下降,护理投诉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优化改进的输液流程提高了患者输液的安全性,创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值得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输液;优化输液流程;护理质量。
为了提高输液室的护理质量,自 2014年3月份起,对照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分标准,对原来输液流程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改进的方法与内容
1.1 人力资源与班次安排的改进
1.1.1 人力资源的改进
输液室原有护士 20 人,平均年龄32.5岁。每天平均输液患者 1000 例,其中日班约 620 例、中午值班约120 例、夜间中班约 200 例、夜班约 60 例。护理部根据输液室的实际工作情况陆续调入 6 名年轻护士,使输液室现有固定护士26人,并且规定工作1~3年的护士每月到输液室轮转一天,由输液室护士长统一排班,这样每天就有6~7名轮转护士在输液室工作。固定护士中主管护师9人、护师11人、 护士6人,年龄最大的42岁,最小的20岁,平均年龄27.1岁,实现了老、中、青的合理搭配,提高了技术水平,同时也培养了年轻护士。
1.1.2 班次安排的改进
实行弹性排班,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由于季节不同, 高峰时段也不相同, 夏季 07:00 ~ 10:00 为高峰期,安排中午值班护士早上 07:00上班,与夜班护士一起战高峰。冬季 09:30 ~ 14:00为高峰期,安排倒值班护士,上班时间为 09:30~17:00。夜间 18:00~21:00为高峰,安排帮班护士,工作时间为 17:00 ~23:00,帮班护士主要负责排气、接瓶和巡视工作。针对不同的高峰期,实行弹性排班后大大缩短了病人排队等候的时间,稳定了患者情绪,减少了护患纠纷
1.2 输液流程的改进
1.2.1 改进收药流程
收药是整个输液流程的第一道关口,把好第一道关,能有效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所有办公班护士由年资较高、工作经验丰富和工作认真细致的护士承担。一名护士负责核对患者的病历卡、治疗卡和药物(核对内容为患者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治疗时间、使用方法和药物有效期,并初步鉴定药物质量)。如有疑问立即联系医生,及时更改,无疑问则将病历卡、治疗卡和药物放在专用输液篓内,然后发放票号及座位号,票号为一式三份,白、蓝、黄三色,白色交给病人,并注明注射窗口,蓝、黄色放在输液篓内,交给另一名办公班护士抄写输液单。在输液单上根据医嘱标好输液瓶数及瓶次,例如某患者需要输注 3 瓶液体,其中第一瓶写法为 3-1,以此类推为 3-2、3-3。抄好后再次核对药物名称、剂量与治疗卡是否相符,无误后经窗口传递给加药护士。一收一抄不仅加快了收药速度,缩短了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还增加了核对次数,减少差错的发生。
1.2.2 改进加药流程
配药护士拿到输液篓后先核对病历卡、治疗卡与输液单上的转抄医嘱是否相符,检查药物与液体的质量,将输液单贴在输液瓶上,交给加药护士。加药护士核对液体种类、剂量与输液单无误后方可进行配制。配制时要求做到一人一针一筒; 使用两个针尖,避免反复穿刺;且不能使用大于12号的针尖,避免输液瓶皮塞等其他物质进入液体,造成微粒污染;粉剂要充分溶解,药物剂量要准确,小于 1 mL 的剂量要使用1 mL 注射器;配制的过程中注意配伍禁忌。配制好的液体递送到相应的注射窗口,避免二次分类,简化递送流程。
1.2.3 改进注射流程
注射护士自专用窗口取到药后,先核对治疗卡上的瓶数与实际瓶数是否相符,液体种类和剂量与治疗卡上是否相符。再核对患者姓名与票号,均相符方能给患者注射。儿童统一在专用的窗口注射,便于给患儿制动,提高穿刺成功率,注射完毕回到自己座位 ; 成人在座位上注射,体现人性化服务,增加了满意度。
1.2.4 重视输液巡视
以前设立了专职巡视护士,其工作单一,同时由于工作压力小,经济收入也比其他护士少,容易产生懈怠情绪。改进后巡视班由全体护士轮流做,她们因为了解小儿静脉穿刺困难,为了减少再穿刺,护士们会认真巡视输液大厅,及时指导婴幼儿家长保持正确的抱姿,引导小儿不要乱动穿刺侧肢体,及时排查输液问题,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适时进行健康宣教,避免重复注射,减轻工作量,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护患矛盾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输液完毕将座位号还给收药护士,使输液前后期的衔接更为紧密,有利于团结协作。
2. 结果
输液流程改进后,输液环境明显改善、患者输液等候时间缩短、护理纠纷明显下降、护理差错减少、患者满意度显著上升。将改进后的 2014年3月-12月与改进前的2009年同期的患者等候时间、护理差错、护理投诉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1。
3.讨论
流程再造促进了护理人员观念转变,流程再造后护士对患者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表现为:(1)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在流程再造过程中,重新设计以患者为中心的简便、快捷的护理服务。(2)以护理质量为核心,打破、缩减不必要的环节,重建完整和高效的新流程,使护理品质不断向高级目标迈进。(3)以价值为导向,护理流程再造的最终目的是降低医院运行成本, 提高护理质量, 达到零缺点的管理目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4)以人为本, 流程再造过程不是个人行为,而是整体团队共同努力进行整合的结果, 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团队式管理。(5)促进了护理管理观念的转变,遵循规范-创新-再规范-再创新的管理思路,使管理者的价值观从传统型变为开拓型, 从保守型到人人具有创新意识; 护理人员的价值观亦发生变化, 从被动型变为主动型,从墨守陈规到具有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许燕玲,朱瑞雯.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13,37(8):612-613.
[2]陆小英.门诊移动输液系统在三级医院的应用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29(3A):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