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正衬,又叫陪衬,它是同类事物或相类似事物的并举映衬。如以空旷衬孤寂,以萧瑟衬悲凉,以繁华衬繁荣,以新绿衬生机,以勇衬勇,以美衬美等。总之,要么以喜的气氛烘托喜的心情,要么以悲的气氛烘托悲的心情。所谓反衬,就是运用矛盾的一个方面去映衬另一方面。如以敌衬我,以动衬静,以丑衬美,以恶衬善,以乐衬悲,以月小衬山高,这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技巧。写人描景,正反映衬,烘云托月,是诗人的惯用笔法,掌握这一技法是鉴赏诗歌的捷径。
关键词:诗歌鉴赏;正衬;反衬;烘云托月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突出所要表明的主体,因此,烘托也叫映衬,也叫衬托,是诗歌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从烘托主客体的角度,可以分作三类。
一是以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一是以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从烘托效果的角度,则可分作两类。
一是正衬。所谓正衬,又叫陪衬,它是同类事物或相类似事物的并举映衬。如以空旷衬孤寂,以萧瑟衬悲凉,以繁华衬繁荣,以新绿衬生机,以勇衬勇,以美衬美等。总之,要么以喜的气氛烘托喜的心情,要么以悲的气氛烘托悲的心情。
一是反衬。所谓反衬,就是运用矛盾的一个方面去映衬另一方面。如以敌衬我,以动衬静,以丑衬美,以恶衬善,以乐衬悲,以月小衬山高,这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技巧。
诗歌里面反衬的运用相当多,最常见的反衬有“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以静衬动”“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以乐景衬哀情。用热闹的场景衬托悲凉的感情。
李白《越中览古》一诗云:“越王勾践破吴归,将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身着锦衣的将士,到处如花的宫女,这是乐景;殿上飞动的鹧鸪,已然笼罩上一层忧愁悲凉的色彩,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家国之悲顿生心头,这就是以乐景衬哀情。又如,欧阳修《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和静这对矛盾,在诗歌中常表现为相反相成、互相转化、对立统一。诗人往往追求一种“动中有静,寂处有音”的审美境界。
这种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十分广泛,王维《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等诗句,都是典型的例子。
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突出后者,强调后者。
例如,王昌龄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先写闺中少妇兴冲冲地登上翠楼欣赏春色,用“喜”铺垫;由一“忽”字过渡,转入因看到杨柳嫩绿之色,想起送别丈夫参军,现还未归,自己是孑然一身,不免产生孤寂落寞之感,又“怨”上心头。先扬后抑,情绪急转直下,悲不自胜。
诗歌中运用衬托需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衬托是以宾衬主,“主”才是作者着力描绘的对象。烘云托月,意不在云而在月,这是衬托手法的实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气势是为了衬托唐军将士英勇,详略主次一目了然。若双方平分笔墨,则喧宾夺主,形成对比,而不再是衬托手法。
二是从生活出发,注意事物间的联衷。《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先极写湖水浩荡,波涛汹涌,后重写欲出仕盼得援引的不平静的心情,两者在“不平静、激动”上有共同点,即事物的连接点。这样眼前之洞庭湖与孟浩然之“心湖”便流归一处,含蓄而又自然地表达了题旨。
三是根据表达需要,选择恰当的衬托形式。比如写人,清人毛宗冈云:“写国色者,以丑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白居易《长恨歌》写杨贵妃的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便是以美女衬国色的正衬法,它把杨贵妃的“美”和“媚”鲜明突出地展现了出来。
写人描景,正反映衬,烘云托月,是诗人的惯用笔法,掌握这一技法是鉴赏诗歌的捷径。
参考文献:
[1] 曹保平.中国古典诗词分类赏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
[2] 于绍卿,马祖熙.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3] 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中学)
关键词:诗歌鉴赏;正衬;反衬;烘云托月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突出所要表明的主体,因此,烘托也叫映衬,也叫衬托,是诗歌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从烘托主客体的角度,可以分作三类。
一是以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一是以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从烘托效果的角度,则可分作两类。
一是正衬。所谓正衬,又叫陪衬,它是同类事物或相类似事物的并举映衬。如以空旷衬孤寂,以萧瑟衬悲凉,以繁华衬繁荣,以新绿衬生机,以勇衬勇,以美衬美等。总之,要么以喜的气氛烘托喜的心情,要么以悲的气氛烘托悲的心情。
一是反衬。所谓反衬,就是运用矛盾的一个方面去映衬另一方面。如以敌衬我,以动衬静,以丑衬美,以恶衬善,以乐衬悲,以月小衬山高,这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技巧。
诗歌里面反衬的运用相当多,最常见的反衬有“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以静衬动”“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以乐景衬哀情。用热闹的场景衬托悲凉的感情。
李白《越中览古》一诗云:“越王勾践破吴归,将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身着锦衣的将士,到处如花的宫女,这是乐景;殿上飞动的鹧鸪,已然笼罩上一层忧愁悲凉的色彩,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家国之悲顿生心头,这就是以乐景衬哀情。又如,欧阳修《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和静这对矛盾,在诗歌中常表现为相反相成、互相转化、对立统一。诗人往往追求一种“动中有静,寂处有音”的审美境界。
这种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十分广泛,王维《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等诗句,都是典型的例子。
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突出后者,强调后者。
例如,王昌龄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先写闺中少妇兴冲冲地登上翠楼欣赏春色,用“喜”铺垫;由一“忽”字过渡,转入因看到杨柳嫩绿之色,想起送别丈夫参军,现还未归,自己是孑然一身,不免产生孤寂落寞之感,又“怨”上心头。先扬后抑,情绪急转直下,悲不自胜。
诗歌中运用衬托需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衬托是以宾衬主,“主”才是作者着力描绘的对象。烘云托月,意不在云而在月,这是衬托手法的实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气势是为了衬托唐军将士英勇,详略主次一目了然。若双方平分笔墨,则喧宾夺主,形成对比,而不再是衬托手法。
二是从生活出发,注意事物间的联衷。《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先极写湖水浩荡,波涛汹涌,后重写欲出仕盼得援引的不平静的心情,两者在“不平静、激动”上有共同点,即事物的连接点。这样眼前之洞庭湖与孟浩然之“心湖”便流归一处,含蓄而又自然地表达了题旨。
三是根据表达需要,选择恰当的衬托形式。比如写人,清人毛宗冈云:“写国色者,以丑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白居易《长恨歌》写杨贵妃的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便是以美女衬国色的正衬法,它把杨贵妃的“美”和“媚”鲜明突出地展现了出来。
写人描景,正反映衬,烘云托月,是诗人的惯用笔法,掌握这一技法是鉴赏诗歌的捷径。
参考文献:
[1] 曹保平.中国古典诗词分类赏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
[2] 于绍卿,马祖熙.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3] 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