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曹禺先生的《雷雨》是我国在我国戏剧文学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周朴园这个人物身上有着复杂的性格特征,是曹禺先生所着力刻画的形象,周朴园的形象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本文借助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来重新解读这一经典形象
关键词:雷雨;周朴园;三重人格
《雷雨》由剧作家曹禺创作,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雷雨》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作者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在雷雨中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贯穿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正是由于他的错综发杂的矛盾性格造成了这雷雨中一幕幕让人叹惋的悲剧。通过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来对这一形象进行精神层面的分析
一、自私的本我——以情欲追求为目的
故事发生在周公馆,三十年前当时周朴园还是的年轻的少爷,大概就二十四五岁的样子,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的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求取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 也就是说被压制的本我一旦找到某种时机或者受到某种刺激,就会自动释放,被激发为某种冲动。周朴园是出生在封建社会有钱人家的少爷,并有出国留学的经历,长期接受的教育使他的思想行动中牢牢印下了等级观念、要想享受阶级的特权就要严于律己,言行符合要求。就是这长期以来的对其人性的“享乐本我”的压抑使得他在见到善良淳朴身上又有一股坚韧的劲儿的鲁侍萍时被深深地吸引,正值青春年少的周朴园在鲁侍萍身上找到了自己爱情欲望的承接点,他们之间的爱情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此外鲁侍萍是自家仆人的女儿,但周朴园内心深处萌动的情欲以及他作为少爷的优越感使他不再考虑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而是一味的渴求自己情欲的满足,于是单纯的鲁侍萍很快成了周朴园的情人,并先后为其生下两个孩子,但是一旦事情败露,在鲁侍萍生完孩子的第三天,周朴园就不要她了,逼得鲁侍萍在年三十夜里投河寻死。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构中本我是最深层部分,由本能冲动及欲望构成,以追求快乐和满足为目的。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基本上由性本能组成,按“快乐原则”活动。若干年后鲁侍萍再一次出现在周公馆周朴园确认其身份时第一反应就是严厉地说“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然后假惺惺的说着自己为其保留的习惯,直到最终妄想以钱来来打发这个昔日的情人。由此,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更多的出于自私的情欲的满足,停留在享乐主义的追求而非真正的爱情的层面。
二、虚伪的自我——以生活体面为准则
自我处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结构的表层,也就是说本我是人格状态最普遍的呈现形态。弗洛伊德指出:“自我功能的重要性表现在能动性的控制,有理性参与调节,它既感受外界影响,也一定程度上满足本能要求,按“现实原则”活动并调节本我。在了结与鲁侍萍的情感纠葛的同时周朴园迎娶了17岁的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蘩漪,首先蘩漪年轻貌美能够满足周朴园在本我层面的情欲方面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蘩漪的出身能够与周朴园所处的阶层相匹配,这样的门当户对就符合了当时社会的礼法观念,这样的婚姻是光宗耀祖的,会被人们津津称赞的婚姻。这样一份看似体面的因缘也没能维持很久,就在表面的和谐美满下各种矛盾的暗流在不安的躁动着。
没过多久当蘩漪发现了周朴园酒后吐出的秘密后,蘩漪绝望了,她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情感被欺骗了,于是她变得冷漠、阴郁,直至后来和周萍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此时的周朴园退去了年轻的热血冲动依然成为了封建礼教的代名词,他将自己本我的享乐追去封存在与鲁侍萍在一起的日子,现实中用一个虚假的自我来求得生活的体面。为此他将蘩漪软禁在家中的楼上。利用蘩漪对周萍的爱来伤害约束蘩漪。他假意关心蘩漪的身体想要彰显夫妻之间的情深,其实际是逼迫蘩漪作为一个精神病人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他得知真相后将四风一家赶出周公馆,为了维护自己的体面甚至不认鲁大海这个亲儿子,知道雷雨的前夜周朴园都是以封建教条为准则想顾全自己的体面,此时的周朴园对封建准则的尊崇已经超越了早期对“享乐主义”的本我的追求,但他各种作假的行为已经暴露了他虚伪的自我的本质。也正是由于他的虚伪的本我造成了最终的雷雨之夜的悲剧。
三、孤独的超我——悲剧后的反思救赎
超我是由于社会规范而内化形成的道德良心和自我理想等。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本能冲动,按“至善原则”活动。曹禺先生在戏剧开始的序幕中就为我们展示了若干年后周公馆的场景,当初见证着一幕幕悲剧的周公馆变成了医院,医院的一楼住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是鲁侍萍,医院的二楼也住着一位老太太是蘩漪,两个跟周朴园关系最为密切的人,也是周朴园伤害最深的两个人。两个受苦最多的人在灾难中活了下来,可是她们的精神世界已经崩塌了。没有什么可庆幸的,经历了那样的人生变故,活着对她们来说可能是更大的不幸。此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年人走了进来,眼睛平静而忧郁,下颌有苍白的短须,脸上满是皱纹。这个老人就是周朴园,他一次一次的亲手摧毁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也摧毁了下一代人的幸福。历经了人生的波折后,作为唯一一个清醒者。他不得不饮下自己亲手酿下的苦酒。活着对他来说就是折磨。后来的周朴园有了道德良心的回归,此处的他用以规范自身的不是封建社会的吃人礼教而是关于人性层面的“至善原则”,一位孤独的老人对他曾经做过的错事是有反思的,他对鲁侍萍和蘩漪都是有责任的,周公馆成为教会的附属医院,曹禺先生没有具体写后来的事,只是一个细节描写,周朴园在寒冷的雪天来到医院看望,他心里惦念的鲁侍萍,看望他有实名夫妻关系的蘩漪。此时的他应该看透了什么是值得珍惜的,也意味着他人性的回归吧,他以自己的方式救赎她们同时也在救赎自己。
周朴园是戏剧《雷雨》中的中心人物,他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影响甚至决定其他人物命运的发展,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对周朴园形象的解读使我们更能理解事件发展的因果联系,更深刻的体会人物悲剧命运背后的深意。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M].吉林出版社,2011.
[2]朱立元.当代西方西方文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韩美娟,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在读研究生。
摘 要:曹禺先生的《雷雨》是我国在我国戏剧文学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周朴园这个人物身上有着复杂的性格特征,是曹禺先生所着力刻画的形象,周朴园的形象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本文借助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来重新解读这一经典形象
关键词:雷雨;周朴园;三重人格
《雷雨》由剧作家曹禺创作,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雷雨》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作者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在雷雨中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贯穿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正是由于他的错综发杂的矛盾性格造成了这雷雨中一幕幕让人叹惋的悲剧。通过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来对这一形象进行精神层面的分析
一、自私的本我——以情欲追求为目的
故事发生在周公馆,三十年前当时周朴园还是的年轻的少爷,大概就二十四五岁的样子,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的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求取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 也就是说被压制的本我一旦找到某种时机或者受到某种刺激,就会自动释放,被激发为某种冲动。周朴园是出生在封建社会有钱人家的少爷,并有出国留学的经历,长期接受的教育使他的思想行动中牢牢印下了等级观念、要想享受阶级的特权就要严于律己,言行符合要求。就是这长期以来的对其人性的“享乐本我”的压抑使得他在见到善良淳朴身上又有一股坚韧的劲儿的鲁侍萍时被深深地吸引,正值青春年少的周朴园在鲁侍萍身上找到了自己爱情欲望的承接点,他们之间的爱情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此外鲁侍萍是自家仆人的女儿,但周朴园内心深处萌动的情欲以及他作为少爷的优越感使他不再考虑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而是一味的渴求自己情欲的满足,于是单纯的鲁侍萍很快成了周朴园的情人,并先后为其生下两个孩子,但是一旦事情败露,在鲁侍萍生完孩子的第三天,周朴园就不要她了,逼得鲁侍萍在年三十夜里投河寻死。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构中本我是最深层部分,由本能冲动及欲望构成,以追求快乐和满足为目的。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基本上由性本能组成,按“快乐原则”活动。若干年后鲁侍萍再一次出现在周公馆周朴园确认其身份时第一反应就是严厉地说“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然后假惺惺的说着自己为其保留的习惯,直到最终妄想以钱来来打发这个昔日的情人。由此,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更多的出于自私的情欲的满足,停留在享乐主义的追求而非真正的爱情的层面。
二、虚伪的自我——以生活体面为准则
自我处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结构的表层,也就是说本我是人格状态最普遍的呈现形态。弗洛伊德指出:“自我功能的重要性表现在能动性的控制,有理性参与调节,它既感受外界影响,也一定程度上满足本能要求,按“现实原则”活动并调节本我。在了结与鲁侍萍的情感纠葛的同时周朴园迎娶了17岁的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蘩漪,首先蘩漪年轻貌美能够满足周朴园在本我层面的情欲方面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蘩漪的出身能够与周朴园所处的阶层相匹配,这样的门当户对就符合了当时社会的礼法观念,这样的婚姻是光宗耀祖的,会被人们津津称赞的婚姻。这样一份看似体面的因缘也没能维持很久,就在表面的和谐美满下各种矛盾的暗流在不安的躁动着。
没过多久当蘩漪发现了周朴园酒后吐出的秘密后,蘩漪绝望了,她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情感被欺骗了,于是她变得冷漠、阴郁,直至后来和周萍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此时的周朴园退去了年轻的热血冲动依然成为了封建礼教的代名词,他将自己本我的享乐追去封存在与鲁侍萍在一起的日子,现实中用一个虚假的自我来求得生活的体面。为此他将蘩漪软禁在家中的楼上。利用蘩漪对周萍的爱来伤害约束蘩漪。他假意关心蘩漪的身体想要彰显夫妻之间的情深,其实际是逼迫蘩漪作为一个精神病人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他得知真相后将四风一家赶出周公馆,为了维护自己的体面甚至不认鲁大海这个亲儿子,知道雷雨的前夜周朴园都是以封建教条为准则想顾全自己的体面,此时的周朴园对封建准则的尊崇已经超越了早期对“享乐主义”的本我的追求,但他各种作假的行为已经暴露了他虚伪的自我的本质。也正是由于他的虚伪的本我造成了最终的雷雨之夜的悲剧。
三、孤独的超我——悲剧后的反思救赎
超我是由于社会规范而内化形成的道德良心和自我理想等。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本能冲动,按“至善原则”活动。曹禺先生在戏剧开始的序幕中就为我们展示了若干年后周公馆的场景,当初见证着一幕幕悲剧的周公馆变成了医院,医院的一楼住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是鲁侍萍,医院的二楼也住着一位老太太是蘩漪,两个跟周朴园关系最为密切的人,也是周朴园伤害最深的两个人。两个受苦最多的人在灾难中活了下来,可是她们的精神世界已经崩塌了。没有什么可庆幸的,经历了那样的人生变故,活着对她们来说可能是更大的不幸。此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年人走了进来,眼睛平静而忧郁,下颌有苍白的短须,脸上满是皱纹。这个老人就是周朴园,他一次一次的亲手摧毁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也摧毁了下一代人的幸福。历经了人生的波折后,作为唯一一个清醒者。他不得不饮下自己亲手酿下的苦酒。活着对他来说就是折磨。后来的周朴园有了道德良心的回归,此处的他用以规范自身的不是封建社会的吃人礼教而是关于人性层面的“至善原则”,一位孤独的老人对他曾经做过的错事是有反思的,他对鲁侍萍和蘩漪都是有责任的,周公馆成为教会的附属医院,曹禺先生没有具体写后来的事,只是一个细节描写,周朴园在寒冷的雪天来到医院看望,他心里惦念的鲁侍萍,看望他有实名夫妻关系的蘩漪。此时的他应该看透了什么是值得珍惜的,也意味着他人性的回归吧,他以自己的方式救赎她们同时也在救赎自己。
周朴园是戏剧《雷雨》中的中心人物,他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影响甚至决定其他人物命运的发展,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对周朴园形象的解读使我们更能理解事件发展的因果联系,更深刻的体会人物悲剧命运背后的深意。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M].吉林出版社,2011.
[2]朱立元.当代西方西方文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韩美娟,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