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鹤庆新华村白族银器手工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手工技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白族工匠在银器的制作过程中,制造出了有利于完成银器技艺的各种工具,并推动了技术的革新与进步。通过对白族银器工艺的梳理,来体现白族工匠对银器制作的熟练与把控能力,从而彰显白族的聪慧与勤劳。
关键词:新华村;白族;银器;手工技艺
一、新华村概况
银都水乡新华村原名石寨子,坐落于大理州西北部,处于大理至香格里拉黄金旅游线上,交通十分便利。新华村是一个典型的白族村落,白族人口占98%,早在唐代南诏国时期,石寨子匠人就开始从事金银铜等手工艺品的加工制作,世代相传,延续至今。沿着小锤敲过千年的痕迹,历史蕴育了誉满海内外的“鹤庆匠人”。独具特色、精美绝伦的新华银器手工艺制品,沿着茶马古道深入西藏、甘肃,远涉印度、尼泊尔等地,其手工艺制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还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因此新华村成为东南亚最大的手工艺旅游商品集散地,成为世界手工艺文化遗产的传承故园,也成为了世界闻名遐迩的银都。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凭借其丰富的银铜资源成为中国银铜业的重镇之一,银铜资源为大理鹤庆地区的银铜手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华石寨子银器”成为全国著名的银器手工艺品牌。
二、材料
银属于贵金属的一种,是产量较高的金属之一,其硬度较低,便于加工。其延伸性在金属中仅次于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加工制作银器时选择和辨别银毛料都至关重要,因为细微的差别会影响之后的加工流程和方法。在这个行业中,老银匠凭借着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能从观色、试硬度、摸光滑度和辨音上大体辨识银料成色,准确度大约是百分之五六十。辨识银料成色,首先可以用手触摸原料表面以感受其光滑程度。好的银料表面不是光滑的,但很柔软,像是摸泥鳅那种手感。其次可以用眼观察原料的光泽度。不切口的银料带有不锈钢的颜色,但又比不锈钢稍微柔和一些,是偏暖色的白色。如果把银子切口后则会呈现出柔和的石灰白色。民间银匠对银的观色有一首常用的口诀:“九九银,青细査,白口;九八银,细灰查,白口;九七银,猪肝查,微黄口;九六银,粗灰查,微黄口;九五银,炉灰查,微黄口;九四银,炉灰查,多红色,微黄口;九三银,青白査,黄口;九二银,青白查,黑宗眼,亮黄口;九一银,白查,黄口;九成银,酱黄查,黑宗眼;八九银,微黄查,黄口;八八银,微黄查,黑宗眼;八七银,老黄查,黄口;八六银,微黄査,微黑宗眼;八五银,微黄查,有红宗眼”。再次可以听原料扔到水泥地上发出的声音。一般纯度较高的银,声音相对很沉闷,像泥巴掉地上的声音,而纯度低的银,声音是脆亮的。最后可以通过用手折压或用牙咬原料感受其软硬度。一般纯度较高的银相对较软,折压时容易变形,而纯度较低的银相对较硬,很难变形。这些基本的识别方法是白族工匠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的专业经验,是工匠的基本功夫。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混合材料相继出现,凭过去的经验往往很难把握银料的成分。所以最准确的方法还是把银加热融化,稍微冷却后从色泽上辨别银的纯度高低。常用的九九银呈白色,九八银或九七银大部分呈白色有少量的灰色,九二五银里灰白色。最好的银子会出现叫青蛙皮的纹路,如同裂纹般横七竖八。过去少数民族地区比较穷,一般用的银料都是九二银以下的,改革开放后银料能自由流通买卖,才有较多的九九银出现在市场上。由于银的纯度不同会造成成型效果的差异,因此不同的产品需用不同纯度的银料。目前市面大多数银器都是九七和九三的银料,因为该银料易于成型又不易变形;而九九银虽然只能进行简单的造型,但却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三、加工
化银是传统的银铜加工中一项重要的程序,每次化银等于提炼一次,纯度会变高,杂质会减少。化银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的加工质量,而火候时间和温度是这个工序的关键。过去,白族工匠通常是加工单件或少量制作。他们首先把碎银放入具有保温作用的石棉碗中,之后把石棉碗放在火炉上,用木炭和柴火加热,通常银子溶化的温度只有870度左右,有杂质的银子融化温度相对要高。随着温度的升高,固体的银逐渐烧红,溶化形成红色的液体,碗中的银水开始像面红镜子,之后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银水就像不断脱落的树皮一样一层一层从中心向外翻涌。翻涌层次越清晰,速度越平缓,证明银的纯度越高。3-4分钟后,当翻涌的速度加快时,就马上用长铁夹子夹住石绵碗,迅速离开火炉。等翻涌平稳后,银不会再沾在石棉碗上时,就可以把碗中红彤彤的银水倒在铁槽中冷却;但如果银水会沾在碗上,就说明温度还不够,需要继续加热。银的冷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三四十斤银冷却十五分钟就可以。冷却时间太长银料会变硬,无法锻打成片状。当银冷却成固体的状态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锻打工序。
观察银水的细微形态变化是工匠把控火候时间和温度的重要依据。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银水可能会出现气泡,冒白烟,或波浪翻滚等现象,出现这些情况大体有两种原因,一种可能是加温时间太长,温度过高造成的。这时必须马上把石棉碗从火炉上移开,以免造成银料的耗损。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炼制的银料中含有过多杂质。这时必须视其杂质的多少加入一定比例的硝酸粉。硝酸粉具有提纯效果,但损耗较大;硼砂也具有去杂质的功效,但威力不及硝酸粉,所以白族工匠都用硝酸粉提纯。等碗中的银水有亮亮的东西出来,就证明杂质已经处理掉了。
白族工匠认为掌握火侯和温度是银器技艺中的基本功底,火候的掌握关系到银器产品的质量,而火候大小又与燃烧材料有关。最传统的燃料是木炭,后来则用焦炭和无烟煤。在白族工匠走夷方的时期,每到一个村寨,徒弟就负责到各家收集人家已经烧过的木炭、煤渣,并混合树枝一起作为燃燒材料使用。木炭易燃,火性温和、温度低,容易掌握火候,而煤渣耐烧,两者混烧能迅速提高温度。只有火候适宜,熔化的银料色泽才较为温润。目前新华村的工匠在制作少量的产品及进行边角余料的二次溶化时,仍然利用传统的木炭和煤渣来熔化银料。当然,随着市场上银器制品的增多和配套原料加工作坊的增加,工匠会把大块的银料拿到银料加工厂加工。加工厂一般用钢化炉,威力很强,可以一次熔化数量较多的银既提高效率又节约能源成本。 四、工具
(一)锤子
在银铜手工艺中锤子是最基本的工具之一,无论是银料的锻打,造型的收放,部件的修整,还是纹样雕刻,都需要锤子。白族工匠使用的锤子品种多,功能也多,他们能够因锤子功能的不同而对锤面进行改变,从圆形到方形,从平面到拱面,从长到短,从直角到斜角,甚至制出组合的锤型,可谓式样繁多。这些改进能够更方便的对银铜产品从不同角度进行加工。有时一把锤型有多种用途。掌握落锤的轻重是白族工匠的基本功。在初学银铜手工艺时,师傅就会用二至三个月的时间让徒弟学会控制落锤的轻重,让他们知道什么工序要重锤,什么工序要轻锤,什么情况要用什么形状的锤子才能产生什么效果等等,这些都是做工匠需要熟悉和精通的基本能力。
(二)剪子
剪子用来剪切银铜材料,包括下料剪和手剪等。主要是以厚度和长度为依据而定。其中手剪是最常用的,形状短而厚的手剪一般剪厚料或粗丝,长而薄的手剪一般剪薄料。
(三)钳子
钳子主要是用于夹镊银铜器物,在固定器物、退火或锻打时使用。有时也用于修正器型或扭曲铁丝等。钳子的种类很多,一般白族工匠经常用的是回火钳、尖嘴钳和其他普通钢丝钳等。
(四)錾子
錾子是白族银铜工匠用于雕刻的必备的重要工具。錾头刀刃可进行刻、铳、镂空纹样等加工。一般用质量好的钢材料做成大约8-9cm长的短杆。短杆长度随捶打次数的增多会越来越短,直到实在短得没办法用,就更换新的錾子。錾子分两端,两头窄而中间粗。一边的錾头刀刃有不同形状和大小,刀刃制作时需要淬火,淬火的把控决定了錾子质量好坏。通常刀刃有锐口和钝口之分,常见有跑錾、平錾、弯錾等多种类型;另一边是錾顶。短钢杆中间是手握的部位,比两头要粗,而且做成螺旋形的凹槽,主要用于錾子的旋转和防止手打滑,故而在雕刻时要承受一定的力度。每一个白族工匠都自己做錾子,随产品的需要,随时制作不同的錾刀刃,同时也按照各自握錾子的手法做出不同纹理的握錾部位。如果把錾子混在一起,每个工匠都能一眼认出自己的錾子,可见錾子工具与工匠之间的关系是何等密切。
五、流程
在白族银器手工技艺技术体系中,工艺流程是白族工匠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工艺技术规范和标准,是银产品成型的保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合理性和经验性。随着时代的变迁,白族工匠还在不断改良和完善工艺规范,使工艺流程更符合银铜产品的要求。从一开始的化银、开片开条到最后的清洗、抛光,一共有大大小小十五道工序,充分体现了白族银铜手工技艺的规范化。
(一)熔化银毛料
把银料放进石棉锅中,上火加温,达到一定的温度时,银料溶化为液体状,倒入银槽中冷却,形成银块。
(二)银料开片与开条
把银水倒在槽中几分钟后,银水就凝结成银块。用手锤凸弧面和长条锤面不断锻打使之成为需要的银片或银条。通过不断的锻打,银片会变得厚薄均匀,但这种均匀是相对的。之后工匠就用铁剪将银片剪成需要的形状。一般银片形状是先方后圆,常用大约厚度是0.5mm,需要浮雕效果的银片要厚点,具体厚度随产品的需要而定,如银碗大约厚度0.7mm,银壶大约厚度0.8-1.5mm等。
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手工锻打渐渐被机械所代替。如气锤机械大大的节省了人力,电动精轧机开片的机械程序可调节银片的厚薄,解决手工锻打厚薄不均的问题。在银料加工厂里,通常由人工夹住银块,先用气锤机械锻打到一定的厚度,然后用精轧机压制开片,厚薄程度由机械操控。开片最薄可达到0.1mm,可用作包边使用。现在工匠一般都是在加工厂加工银片,从而节省劳力和时间,效率高且成本低,因此受到工匠的推崇。
(三)拉银丝
丝线是制作银器的一种材料,一般用拉丝钳和拉丝板把银条拉成不同粗细的银丝,主要用于花丝产品中。如今新华村引进电动机械拉丝机,用电动机械程序调控银丝的粗细程度。只要把银条放入,设置银丝的直径,机械就能拉出绝对均匀的银丝,这样既能保证拉丝的质量,还极大的加快拉丝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银丝是制作花丝产品最基本的材形。拉丝制作也是白族工匠最拿手的绝活。在过去没有机器大生产时,拉丝全部是靠手工。工匠师傅说:“新华村曾经有个祖师级的师傅叫段成四,他的手艺很精致,小到制作小针,大到制作飞机,他都是一把好手。”拉丝的制作首先要把银块锻打到银片,如果需要的成品丝为2mm,那么银片的厚度则需要是4mm;然后用剪刀把银片剪成一条一条的方型条状,用锤子一边敲打,一边转动银条。在敲打中,银子要一直保持垂直的状态,力度要均匀,这就需要工匠自己体会锤子与手臂的协调关系。同时还要定时退火,退火时要防止温度过高,因为银料很软温度过高会影响成型效果。在不断转动敲打中变成粗细不同的银丝。这个工序很费时间,但也能展现工匠的耐心和技艺水平。第二个阶段是钨钢走银。在手工敲打银条的过程中,白族工匠发现银料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同时他们又在五金回收站发现带有不同大小洞眼的钨钢板,于是就尝试着把敲打成一定细度的四方形银条,放入比其小的洞眼中。银条顶头要先敲打的细点以便能穿过洞眼,之后需要两个工匠用一种特制的拉丝钳夹住穿过洞眼的银条头使劲拉动银条,在拉动时,要注意不要一下全都拉出来,需边拉边一点点的挪动钳子。四方形银条在小的洞眼中受到挤压变细变长。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加温退火,另一方面要找到更小的洞眼,并以此重复。这样不断的拉动银条,不断的换洞眼,不断的退火,就能制作相对均匀的银丝。在此需注意:1mm的银丝不能退火。相比手工敲,这种方法节约时间和劳力。于是白族工匠就根据自己的产品制作出不同洞眼的钨钢板。但是有时钨钢的质量较差,银丝在洞眼拉过几次后就会变大。当银丝不均匀时,工匠还需手工敲打进行修正,直到银丝均匀顺滑为止。
六、总结
云南鹤庆新华村白族传承了中国民间历史悠久的银器加工手工艺,并在新时期大胆革新,这是新华村白族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完美统一,也是新华村白族勤劳与智慧的品质体现。因此,长期的制作实践使得新华村白族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化、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并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和文化内涵,为民族工艺的复兴与发展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也为其他民族传统工艺的创新提供了技艺参考。
参考文献:
[1]曹毕飞.白族铜器锻造工艺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6.
[2]曹秉进.鹤庆新华村传统银器技艺及其现代设计创意[D].昆明:云南大学,2010.
[3]王青.鶴庆白族银器加工工艺[J].今日民族,2012(10):38.
[4]杨小林.《中国细金工艺与文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9.
作者简介:
朱青(1991.08—),男,汉族,河南许昌人,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潘芳芳(1992.09—),女,汉族,陕西旬邑人,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摘 要:鹤庆新华村白族银器手工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手工技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白族工匠在银器的制作过程中,制造出了有利于完成银器技艺的各种工具,并推动了技术的革新与进步。通过对白族银器工艺的梳理,来体现白族工匠对银器制作的熟练与把控能力,从而彰显白族的聪慧与勤劳。
关键词:新华村;白族;银器;手工技艺
一、新华村概况
银都水乡新华村原名石寨子,坐落于大理州西北部,处于大理至香格里拉黄金旅游线上,交通十分便利。新华村是一个典型的白族村落,白族人口占98%,早在唐代南诏国时期,石寨子匠人就开始从事金银铜等手工艺品的加工制作,世代相传,延续至今。沿着小锤敲过千年的痕迹,历史蕴育了誉满海内外的“鹤庆匠人”。独具特色、精美绝伦的新华银器手工艺制品,沿着茶马古道深入西藏、甘肃,远涉印度、尼泊尔等地,其手工艺制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还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因此新华村成为东南亚最大的手工艺旅游商品集散地,成为世界手工艺文化遗产的传承故园,也成为了世界闻名遐迩的银都。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凭借其丰富的银铜资源成为中国银铜业的重镇之一,银铜资源为大理鹤庆地区的银铜手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华石寨子银器”成为全国著名的银器手工艺品牌。
二、材料
银属于贵金属的一种,是产量较高的金属之一,其硬度较低,便于加工。其延伸性在金属中仅次于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加工制作银器时选择和辨别银毛料都至关重要,因为细微的差别会影响之后的加工流程和方法。在这个行业中,老银匠凭借着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能从观色、试硬度、摸光滑度和辨音上大体辨识银料成色,准确度大约是百分之五六十。辨识银料成色,首先可以用手触摸原料表面以感受其光滑程度。好的银料表面不是光滑的,但很柔软,像是摸泥鳅那种手感。其次可以用眼观察原料的光泽度。不切口的银料带有不锈钢的颜色,但又比不锈钢稍微柔和一些,是偏暖色的白色。如果把银子切口后则会呈现出柔和的石灰白色。民间银匠对银的观色有一首常用的口诀:“九九银,青细査,白口;九八银,细灰查,白口;九七银,猪肝查,微黄口;九六银,粗灰查,微黄口;九五银,炉灰查,微黄口;九四银,炉灰查,多红色,微黄口;九三银,青白査,黄口;九二银,青白查,黑宗眼,亮黄口;九一银,白查,黄口;九成银,酱黄查,黑宗眼;八九银,微黄查,黄口;八八银,微黄查,黑宗眼;八七银,老黄查,黄口;八六银,微黄査,微黑宗眼;八五银,微黄查,有红宗眼”。再次可以听原料扔到水泥地上发出的声音。一般纯度较高的银,声音相对很沉闷,像泥巴掉地上的声音,而纯度低的银,声音是脆亮的。最后可以通过用手折压或用牙咬原料感受其软硬度。一般纯度较高的银相对较软,折压时容易变形,而纯度较低的银相对较硬,很难变形。这些基本的识别方法是白族工匠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的专业经验,是工匠的基本功夫。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混合材料相继出现,凭过去的经验往往很难把握银料的成分。所以最准确的方法还是把银加热融化,稍微冷却后从色泽上辨别银的纯度高低。常用的九九银呈白色,九八银或九七银大部分呈白色有少量的灰色,九二五银里灰白色。最好的银子会出现叫青蛙皮的纹路,如同裂纹般横七竖八。过去少数民族地区比较穷,一般用的银料都是九二银以下的,改革开放后银料能自由流通买卖,才有较多的九九银出现在市场上。由于银的纯度不同会造成成型效果的差异,因此不同的产品需用不同纯度的银料。目前市面大多数银器都是九七和九三的银料,因为该银料易于成型又不易变形;而九九银虽然只能进行简单的造型,但却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三、加工
化银是传统的银铜加工中一项重要的程序,每次化银等于提炼一次,纯度会变高,杂质会减少。化银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的加工质量,而火候时间和温度是这个工序的关键。过去,白族工匠通常是加工单件或少量制作。他们首先把碎银放入具有保温作用的石棉碗中,之后把石棉碗放在火炉上,用木炭和柴火加热,通常银子溶化的温度只有870度左右,有杂质的银子融化温度相对要高。随着温度的升高,固体的银逐渐烧红,溶化形成红色的液体,碗中的银水开始像面红镜子,之后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银水就像不断脱落的树皮一样一层一层从中心向外翻涌。翻涌层次越清晰,速度越平缓,证明银的纯度越高。3-4分钟后,当翻涌的速度加快时,就马上用长铁夹子夹住石绵碗,迅速离开火炉。等翻涌平稳后,银不会再沾在石棉碗上时,就可以把碗中红彤彤的银水倒在铁槽中冷却;但如果银水会沾在碗上,就说明温度还不够,需要继续加热。银的冷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三四十斤银冷却十五分钟就可以。冷却时间太长银料会变硬,无法锻打成片状。当银冷却成固体的状态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锻打工序。
观察银水的细微形态变化是工匠把控火候时间和温度的重要依据。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银水可能会出现气泡,冒白烟,或波浪翻滚等现象,出现这些情况大体有两种原因,一种可能是加温时间太长,温度过高造成的。这时必须马上把石棉碗从火炉上移开,以免造成银料的耗损。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炼制的银料中含有过多杂质。这时必须视其杂质的多少加入一定比例的硝酸粉。硝酸粉具有提纯效果,但损耗较大;硼砂也具有去杂质的功效,但威力不及硝酸粉,所以白族工匠都用硝酸粉提纯。等碗中的银水有亮亮的东西出来,就证明杂质已经处理掉了。
白族工匠认为掌握火侯和温度是银器技艺中的基本功底,火候的掌握关系到银器产品的质量,而火候大小又与燃烧材料有关。最传统的燃料是木炭,后来则用焦炭和无烟煤。在白族工匠走夷方的时期,每到一个村寨,徒弟就负责到各家收集人家已经烧过的木炭、煤渣,并混合树枝一起作为燃燒材料使用。木炭易燃,火性温和、温度低,容易掌握火候,而煤渣耐烧,两者混烧能迅速提高温度。只有火候适宜,熔化的银料色泽才较为温润。目前新华村的工匠在制作少量的产品及进行边角余料的二次溶化时,仍然利用传统的木炭和煤渣来熔化银料。当然,随着市场上银器制品的增多和配套原料加工作坊的增加,工匠会把大块的银料拿到银料加工厂加工。加工厂一般用钢化炉,威力很强,可以一次熔化数量较多的银既提高效率又节约能源成本。 四、工具
(一)锤子
在银铜手工艺中锤子是最基本的工具之一,无论是银料的锻打,造型的收放,部件的修整,还是纹样雕刻,都需要锤子。白族工匠使用的锤子品种多,功能也多,他们能够因锤子功能的不同而对锤面进行改变,从圆形到方形,从平面到拱面,从长到短,从直角到斜角,甚至制出组合的锤型,可谓式样繁多。这些改进能够更方便的对银铜产品从不同角度进行加工。有时一把锤型有多种用途。掌握落锤的轻重是白族工匠的基本功。在初学银铜手工艺时,师傅就会用二至三个月的时间让徒弟学会控制落锤的轻重,让他们知道什么工序要重锤,什么工序要轻锤,什么情况要用什么形状的锤子才能产生什么效果等等,这些都是做工匠需要熟悉和精通的基本能力。
(二)剪子
剪子用来剪切银铜材料,包括下料剪和手剪等。主要是以厚度和长度为依据而定。其中手剪是最常用的,形状短而厚的手剪一般剪厚料或粗丝,长而薄的手剪一般剪薄料。
(三)钳子
钳子主要是用于夹镊银铜器物,在固定器物、退火或锻打时使用。有时也用于修正器型或扭曲铁丝等。钳子的种类很多,一般白族工匠经常用的是回火钳、尖嘴钳和其他普通钢丝钳等。
(四)錾子
錾子是白族银铜工匠用于雕刻的必备的重要工具。錾头刀刃可进行刻、铳、镂空纹样等加工。一般用质量好的钢材料做成大约8-9cm长的短杆。短杆长度随捶打次数的增多会越来越短,直到实在短得没办法用,就更换新的錾子。錾子分两端,两头窄而中间粗。一边的錾头刀刃有不同形状和大小,刀刃制作时需要淬火,淬火的把控决定了錾子质量好坏。通常刀刃有锐口和钝口之分,常见有跑錾、平錾、弯錾等多种类型;另一边是錾顶。短钢杆中间是手握的部位,比两头要粗,而且做成螺旋形的凹槽,主要用于錾子的旋转和防止手打滑,故而在雕刻时要承受一定的力度。每一个白族工匠都自己做錾子,随产品的需要,随时制作不同的錾刀刃,同时也按照各自握錾子的手法做出不同纹理的握錾部位。如果把錾子混在一起,每个工匠都能一眼认出自己的錾子,可见錾子工具与工匠之间的关系是何等密切。
五、流程
在白族银器手工技艺技术体系中,工艺流程是白族工匠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工艺技术规范和标准,是银产品成型的保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合理性和经验性。随着时代的变迁,白族工匠还在不断改良和完善工艺规范,使工艺流程更符合银铜产品的要求。从一开始的化银、开片开条到最后的清洗、抛光,一共有大大小小十五道工序,充分体现了白族银铜手工技艺的规范化。
(一)熔化银毛料
把银料放进石棉锅中,上火加温,达到一定的温度时,银料溶化为液体状,倒入银槽中冷却,形成银块。
(二)银料开片与开条
把银水倒在槽中几分钟后,银水就凝结成银块。用手锤凸弧面和长条锤面不断锻打使之成为需要的银片或银条。通过不断的锻打,银片会变得厚薄均匀,但这种均匀是相对的。之后工匠就用铁剪将银片剪成需要的形状。一般银片形状是先方后圆,常用大约厚度是0.5mm,需要浮雕效果的银片要厚点,具体厚度随产品的需要而定,如银碗大约厚度0.7mm,银壶大约厚度0.8-1.5mm等。
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手工锻打渐渐被机械所代替。如气锤机械大大的节省了人力,电动精轧机开片的机械程序可调节银片的厚薄,解决手工锻打厚薄不均的问题。在银料加工厂里,通常由人工夹住银块,先用气锤机械锻打到一定的厚度,然后用精轧机压制开片,厚薄程度由机械操控。开片最薄可达到0.1mm,可用作包边使用。现在工匠一般都是在加工厂加工银片,从而节省劳力和时间,效率高且成本低,因此受到工匠的推崇。
(三)拉银丝
丝线是制作银器的一种材料,一般用拉丝钳和拉丝板把银条拉成不同粗细的银丝,主要用于花丝产品中。如今新华村引进电动机械拉丝机,用电动机械程序调控银丝的粗细程度。只要把银条放入,设置银丝的直径,机械就能拉出绝对均匀的银丝,这样既能保证拉丝的质量,还极大的加快拉丝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银丝是制作花丝产品最基本的材形。拉丝制作也是白族工匠最拿手的绝活。在过去没有机器大生产时,拉丝全部是靠手工。工匠师傅说:“新华村曾经有个祖师级的师傅叫段成四,他的手艺很精致,小到制作小针,大到制作飞机,他都是一把好手。”拉丝的制作首先要把银块锻打到银片,如果需要的成品丝为2mm,那么银片的厚度则需要是4mm;然后用剪刀把银片剪成一条一条的方型条状,用锤子一边敲打,一边转动银条。在敲打中,银子要一直保持垂直的状态,力度要均匀,这就需要工匠自己体会锤子与手臂的协调关系。同时还要定时退火,退火时要防止温度过高,因为银料很软温度过高会影响成型效果。在不断转动敲打中变成粗细不同的银丝。这个工序很费时间,但也能展现工匠的耐心和技艺水平。第二个阶段是钨钢走银。在手工敲打银条的过程中,白族工匠发现银料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同时他们又在五金回收站发现带有不同大小洞眼的钨钢板,于是就尝试着把敲打成一定细度的四方形银条,放入比其小的洞眼中。银条顶头要先敲打的细点以便能穿过洞眼,之后需要两个工匠用一种特制的拉丝钳夹住穿过洞眼的银条头使劲拉动银条,在拉动时,要注意不要一下全都拉出来,需边拉边一点点的挪动钳子。四方形银条在小的洞眼中受到挤压变细变长。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加温退火,另一方面要找到更小的洞眼,并以此重复。这样不断的拉动银条,不断的换洞眼,不断的退火,就能制作相对均匀的银丝。在此需注意:1mm的银丝不能退火。相比手工敲,这种方法节约时间和劳力。于是白族工匠就根据自己的产品制作出不同洞眼的钨钢板。但是有时钨钢的质量较差,银丝在洞眼拉过几次后就会变大。当银丝不均匀时,工匠还需手工敲打进行修正,直到银丝均匀顺滑为止。
六、总结
云南鹤庆新华村白族传承了中国民间历史悠久的银器加工手工艺,并在新时期大胆革新,这是新华村白族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完美统一,也是新华村白族勤劳与智慧的品质体现。因此,长期的制作实践使得新华村白族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化、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并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和文化内涵,为民族工艺的复兴与发展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也为其他民族传统工艺的创新提供了技艺参考。
参考文献:
[1]曹毕飞.白族铜器锻造工艺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6.
[2]曹秉进.鹤庆新华村传统银器技艺及其现代设计创意[D].昆明:云南大学,2010.
[3]王青.鶴庆白族银器加工工艺[J].今日民族,2012(10):38.
[4]杨小林.《中国细金工艺与文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9.
作者简介:
朱青(1991.08—),男,汉族,河南许昌人,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潘芳芳(1992.09—),女,汉族,陕西旬邑人,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