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细节与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取样的方式,从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08月收治的失眠患者中,择取实验对象100例,临床资料完备。以双色球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2组,其中,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的为对照组,包含50例;采取耳穴压豆治疗的为观察组,包含5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睡眠质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从实验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入睡所需时间、每日睡眠时间、夜晚苏醒次数等指标上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耳穴压豆来治疗失眠患者,能够帮助其快速入眠,改善其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耳穴压豆;失眠;效果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状况下,个体所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加。精神的高度紧绷会对睡眠造成一定的限制,失眠也成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1]。失眠的诱发会对患者造成睡眠质量较低、入睡困难、早醒或者醒后无法入睡、睡眠时间缩短等临床现象。这种疾病本身不会对患者的生理造成直接影响,但是由于其反复发作,且睡眠直接影响个体的精神状态,将会降低患者的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在这种状况下,临床对于失眠的治疗较为重视。我院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以耳穴压豆的方式来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具体资料阐述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取样的方式,从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08月收治的失眠患者中,择取实验对象100例,临床资料完备。以双色球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失眠的诊断标准,即入睡困难、睡而不稳、晨醒过早、睡眠时间<5小时等症状[2];患者无严重的器质性缺损;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
对照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介于26~68岁之间,平均年龄(45.29±2.34)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8.32±2.19)年;
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介于25~69岁之间,平均年龄(45.19±2.54)岁,病程1~19年,平均病程(8.18±2.34)年。
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患者进行艾司唑仑片口服,剂量为1mg,每日1次于睡前服用即可。
观察组患者采取耳穴压豆治疗。(1)取穴。根据中医经络学的引导,来对对患者进行穴位的选择,其主要包含神门、皮质下、失眠穴、交感等四个主穴,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选择脏器配穴。(2)压穴。将王不留行籽贴附于胶布的中央,其胶布大小为0.6cm*0.6cm;然后,以乙醇(75%)来对耳部进行棉球清洁消毒,使用镊子夹住王不留行籽贴,贴敷于耳穴之上。然后,以拇指和食指对耳部内外两侧进行一压一松式的按压,在患者耳部存在温热感后,即可。同时,对患者进行按压耳豆穴位的手法教学,确定其能够自行进行按摩,每日3~5次,每次30~60s。
1.3 评价指标
1.3.1 显效:患者睡眠状况明显改善,晨起后精神状况较好;有效:患者睡眠状况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的睡眠状况无变化。
1.3.2 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其主要包含患者平均入睡所需时间、每日睡眠时间、夜晚苏醒次数三项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实验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入睡所需时间、每日睡眠时间、夜晚苏醒次数等指标上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看,失眠多是因阴阳失调、思虑过度、情志失调、体虚劳倦等因素所致,与脏腑具有一定的关联性[3]。而耳部與脏腑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中医治疗中,也以耳作为主要的干预区域。耳穴压豆作为常见的中医外治方案,采取王不留行籽来对耳部穴位进行刺激,达到干预效果[4]。在穴位的选择上,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选取失眠要穴与脏腑配穴,即主要包含:神门穴、皮质下穴、失眠穴、交感穴、心穴、肝穴、肾穴、脾穴等。在对其进行刺激后,能够达到疏通精气血运的效果,使得大脑皮层功能得以调节,脏腑阴阳得以平衡,自然有镇静安神的效果[5]。从本次实验来看,观察组的干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睡眠质量得到了优化。
综上所述,以耳穴压豆来治疗失眠患者,能够帮助其快速入眠,改善其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涂卫萍,彭夏红,陈卫东.耳穴压豆联合腹式呼吸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8,15(20):45-47.
[2]王丽娟,高燕鲁.耳穴压豆辅助治疗老年失眠40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04):75-78.
[3]涂长英.耳穴压豆联合艾条灸治疗失眠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7):122-124.
[4]赵辉,柯昌玲,王玉丽.耳穴压豆治疗不寐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04):25-26.
[5]候娜娜.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02):89-90+92.
关键词:耳穴压豆;失眠;效果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状况下,个体所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加。精神的高度紧绷会对睡眠造成一定的限制,失眠也成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1]。失眠的诱发会对患者造成睡眠质量较低、入睡困难、早醒或者醒后无法入睡、睡眠时间缩短等临床现象。这种疾病本身不会对患者的生理造成直接影响,但是由于其反复发作,且睡眠直接影响个体的精神状态,将会降低患者的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在这种状况下,临床对于失眠的治疗较为重视。我院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以耳穴压豆的方式来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具体资料阐述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取样的方式,从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08月收治的失眠患者中,择取实验对象100例,临床资料完备。以双色球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失眠的诊断标准,即入睡困难、睡而不稳、晨醒过早、睡眠时间<5小时等症状[2];患者无严重的器质性缺损;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
对照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介于26~68岁之间,平均年龄(45.29±2.34)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8.32±2.19)年;
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介于25~69岁之间,平均年龄(45.19±2.54)岁,病程1~19年,平均病程(8.18±2.34)年。
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患者进行艾司唑仑片口服,剂量为1mg,每日1次于睡前服用即可。
观察组患者采取耳穴压豆治疗。(1)取穴。根据中医经络学的引导,来对对患者进行穴位的选择,其主要包含神门、皮质下、失眠穴、交感等四个主穴,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选择脏器配穴。(2)压穴。将王不留行籽贴附于胶布的中央,其胶布大小为0.6cm*0.6cm;然后,以乙醇(75%)来对耳部进行棉球清洁消毒,使用镊子夹住王不留行籽贴,贴敷于耳穴之上。然后,以拇指和食指对耳部内外两侧进行一压一松式的按压,在患者耳部存在温热感后,即可。同时,对患者进行按压耳豆穴位的手法教学,确定其能够自行进行按摩,每日3~5次,每次30~60s。
1.3 评价指标
1.3.1 显效:患者睡眠状况明显改善,晨起后精神状况较好;有效:患者睡眠状况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的睡眠状况无变化。
1.3.2 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其主要包含患者平均入睡所需时间、每日睡眠时间、夜晚苏醒次数三项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实验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入睡所需时间、每日睡眠时间、夜晚苏醒次数等指标上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看,失眠多是因阴阳失调、思虑过度、情志失调、体虚劳倦等因素所致,与脏腑具有一定的关联性[3]。而耳部與脏腑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中医治疗中,也以耳作为主要的干预区域。耳穴压豆作为常见的中医外治方案,采取王不留行籽来对耳部穴位进行刺激,达到干预效果[4]。在穴位的选择上,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选取失眠要穴与脏腑配穴,即主要包含:神门穴、皮质下穴、失眠穴、交感穴、心穴、肝穴、肾穴、脾穴等。在对其进行刺激后,能够达到疏通精气血运的效果,使得大脑皮层功能得以调节,脏腑阴阳得以平衡,自然有镇静安神的效果[5]。从本次实验来看,观察组的干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睡眠质量得到了优化。
综上所述,以耳穴压豆来治疗失眠患者,能够帮助其快速入眠,改善其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涂卫萍,彭夏红,陈卫东.耳穴压豆联合腹式呼吸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8,15(20):45-47.
[2]王丽娟,高燕鲁.耳穴压豆辅助治疗老年失眠40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04):75-78.
[3]涂长英.耳穴压豆联合艾条灸治疗失眠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7):122-124.
[4]赵辉,柯昌玲,王玉丽.耳穴压豆治疗不寐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04):25-26.
[5]候娜娜.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02):89-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