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丽艳
【摘要】力学问题一直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把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可就是不会做题。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下面的几个方面。一、认真精确审题、明确各个对象、联想过程图景、启动关联思维;二、弄清各个物理量的概念和相关的定理、定律;三、运用各个定理定律规律、网络题目信息、感知题意范围、展开逻辑思维;四、做题完后要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深化思维、归纳类型方法。
【关键词】力学问题 不会做题 启动关联思维 感知题意范围 深化思维
力学问题一直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把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可就是不会做题。这就要加强力学解题思维能力的训练。特别是高三的第一轮复习要在加强力学解题思维能力的训练中形成一定的解题思维能力。这样在茫茫题海中以不变应万变,很快找到解题的方向进行分析,解题思路也清晰。即使分析中有些错漏,也能在考试中得到一定的步骤分数。
什么样做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下面的几个方面。
一、认真精确审题、明确各个对象、联想过程图景、启动关联思维
高中物理的力学习题通常是有的给出一个物体,有的给出两个或多个相关联的物体。从物理过程看,有的给出部分,有的给出全部。有的条件直接给出,有的隐含在某个文字或句子中,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清楚。认真审题应要实现几个方面: 1.由个别向一般转化。所有的力学解题开始应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列受力方程。代入运算时统一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解题结束应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分析判断。2.明确物体的物理过程图景。 宏观物体有做匀速运动的,也有做变速运动的;有个体的,也有相关联群体的。对题目给定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形成一定条件下的清晰的物理过程图景。 3.通过物理过程明确物体的状态 。在力学范畴内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速转动)和非平衡状态(有加速度并能了解其方向等)。物体处于何种状态由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矩决定。学生对物理过程和物体所处状态的了解,对所列方程给出了依据,减少了解题的盲目性。
二、弄清各个物理量的概念和相关的定理、定律。
在分析过程中要紧扣物理概念或定理或定律.它们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概念有严格的科学界定。同一物理概念在不同的物理学识水平阶段严密的程度不同。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定理、定律的界定模糊不清,思维混乱,解题注意分配不合理就会出现分析错误而得不到相应的方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强化以下几方面意识: 1.增强物理概念的物质意识。每引入一个力学概念,应充分利用实验或学生生活积累的已有经验,把物理概念建立在充实的物质基础上。2.强化物理概念的界定意识。如:速度与加速度二者仅一字之差,都是力学中的重要物理量。一些认知策略较差的学生把速度与加速度关系混淆,认为速度大则加速度就大、速度为零则加速度必为零。主要是在这里描述物体运动快慢与运动状态变化快慢是速度与加速度的界定不清楚。又如速度和速率、功和功率、动能和动量、重量和质量等也是一字之差,它们的物理意义却不相同。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前者是过程量,后者是状态量,它们也有严格的界定。学生树立界定意识可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有利于增强解题分析的准确性。
三、运用各个定理定律规律、网络题目信息、感知题意范围、展开逻辑思维
中学学习的力主要有: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一些能力中下的学生把物理规律成立的条件及适用范围模糊不清,需要对已建立的解题信息加以选择。所以在选择列方程依据时要注意形成以下的思维:1.根据物理过程寻找符合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规律和实际生活中的逻辑性规律。2.从已知条件寻找规律。(特别是隐含在题目中的条件规律) 3.从解题结果检验合理性规律等。
四、做题完后要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深化思维、归纳类型方法
物理教材课本上的力学习题是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从中获取了探求知识的方法,思维敏捷,能举一反三。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解题思维停滞单一,需要点拨才能展开。所以要培养他们通过对做完的题目进行拓展:通过对已经解完的题目再设疑→探究→解惑,让他们能举一反三使思维进入新的层次。在力学解题中增强解题思维的自我调控意识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必要条件。在力学解题全过程中有计划、有目标、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反复多次地引导学生自己实践,是提高力学解题效益的充分条件,是排除中学生力学习物理难的心理障碍的主要渠道。
总的来说,在解力学题时的常规步骤可大概的归纳为:
力学解题步骤一般包括:A、根据题意画出研究对象的示意图。在图上进行受力分析(不能遗漏所受到的每一个力,也不能凭空增加力,特别是这个物体对另外的物体的力),B、在根据题意义画出的图上标明受力情况(按重力、弹力、摩擦力顺序思考)和运动过程。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状态,也用符号标出。C、由受力情况和运动的关系联系符合的物理规律、公式。(主要从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律三个方向)找出要求的物理量和所给的已知量的关系等。列出相应的方程和解方程。D、对得出的结果加以分析看是否符合规律。这样学生通过画图对物理图景有了直观了解,相应的关系也就能很快的找到,增强了解题的信心。也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
【摘要】力学问题一直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把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可就是不会做题。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下面的几个方面。一、认真精确审题、明确各个对象、联想过程图景、启动关联思维;二、弄清各个物理量的概念和相关的定理、定律;三、运用各个定理定律规律、网络题目信息、感知题意范围、展开逻辑思维;四、做题完后要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深化思维、归纳类型方法。
【关键词】力学问题 不会做题 启动关联思维 感知题意范围 深化思维
力学问题一直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把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可就是不会做题。这就要加强力学解题思维能力的训练。特别是高三的第一轮复习要在加强力学解题思维能力的训练中形成一定的解题思维能力。这样在茫茫题海中以不变应万变,很快找到解题的方向进行分析,解题思路也清晰。即使分析中有些错漏,也能在考试中得到一定的步骤分数。
什么样做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下面的几个方面。
一、认真精确审题、明确各个对象、联想过程图景、启动关联思维
高中物理的力学习题通常是有的给出一个物体,有的给出两个或多个相关联的物体。从物理过程看,有的给出部分,有的给出全部。有的条件直接给出,有的隐含在某个文字或句子中,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清楚。认真审题应要实现几个方面: 1.由个别向一般转化。所有的力学解题开始应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列受力方程。代入运算时统一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解题结束应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分析判断。2.明确物体的物理过程图景。 宏观物体有做匀速运动的,也有做变速运动的;有个体的,也有相关联群体的。对题目给定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形成一定条件下的清晰的物理过程图景。 3.通过物理过程明确物体的状态 。在力学范畴内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速转动)和非平衡状态(有加速度并能了解其方向等)。物体处于何种状态由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矩决定。学生对物理过程和物体所处状态的了解,对所列方程给出了依据,减少了解题的盲目性。
二、弄清各个物理量的概念和相关的定理、定律。
在分析过程中要紧扣物理概念或定理或定律.它们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概念有严格的科学界定。同一物理概念在不同的物理学识水平阶段严密的程度不同。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定理、定律的界定模糊不清,思维混乱,解题注意分配不合理就会出现分析错误而得不到相应的方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强化以下几方面意识: 1.增强物理概念的物质意识。每引入一个力学概念,应充分利用实验或学生生活积累的已有经验,把物理概念建立在充实的物质基础上。2.强化物理概念的界定意识。如:速度与加速度二者仅一字之差,都是力学中的重要物理量。一些认知策略较差的学生把速度与加速度关系混淆,认为速度大则加速度就大、速度为零则加速度必为零。主要是在这里描述物体运动快慢与运动状态变化快慢是速度与加速度的界定不清楚。又如速度和速率、功和功率、动能和动量、重量和质量等也是一字之差,它们的物理意义却不相同。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前者是过程量,后者是状态量,它们也有严格的界定。学生树立界定意识可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有利于增强解题分析的准确性。
三、运用各个定理定律规律、网络题目信息、感知题意范围、展开逻辑思维
中学学习的力主要有: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一些能力中下的学生把物理规律成立的条件及适用范围模糊不清,需要对已建立的解题信息加以选择。所以在选择列方程依据时要注意形成以下的思维:1.根据物理过程寻找符合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规律和实际生活中的逻辑性规律。2.从已知条件寻找规律。(特别是隐含在题目中的条件规律) 3.从解题结果检验合理性规律等。
四、做题完后要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深化思维、归纳类型方法
物理教材课本上的力学习题是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从中获取了探求知识的方法,思维敏捷,能举一反三。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解题思维停滞单一,需要点拨才能展开。所以要培养他们通过对做完的题目进行拓展:通过对已经解完的题目再设疑→探究→解惑,让他们能举一反三使思维进入新的层次。在力学解题中增强解题思维的自我调控意识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必要条件。在力学解题全过程中有计划、有目标、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反复多次地引导学生自己实践,是提高力学解题效益的充分条件,是排除中学生力学习物理难的心理障碍的主要渠道。
总的来说,在解力学题时的常规步骤可大概的归纳为:
力学解题步骤一般包括:A、根据题意画出研究对象的示意图。在图上进行受力分析(不能遗漏所受到的每一个力,也不能凭空增加力,特别是这个物体对另外的物体的力),B、在根据题意义画出的图上标明受力情况(按重力、弹力、摩擦力顺序思考)和运动过程。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状态,也用符号标出。C、由受力情况和运动的关系联系符合的物理规律、公式。(主要从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律三个方向)找出要求的物理量和所给的已知量的关系等。列出相应的方程和解方程。D、对得出的结果加以分析看是否符合规律。这样学生通过画图对物理图景有了直观了解,相应的关系也就能很快的找到,增强了解题的信心。也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