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且抽象枯燥的学科。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地理学科的教学注入了新血液,带来了蓬勃生机。地理教师要赋予地理学科新的面貌,让学生充分领略地理学科的实际价值,体验“有用地理”,“生活地理”的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新课标 地理教学 策略研究
1.精心设计课堂引言
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如在讲地震是,可用低沉的语言说:“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场空前的惨绝人寰的地震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无辜的唐山人民正沉浸在甜蜜的睡梦之中,却毫无察觉地陷入了这场劫难。仅仅几十秒钟,地震释放的能量使24.2万多人罹难,16.4万人终生伤残。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人民币。”这时,学生们动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怎样才能预报地震并把地震带来的灾害降低到最小限度?
2.巧借诗词,活跃课堂气氛
地理内容庞大,枯燥乏味,难以激起学生感情火花。而我国古今不少诗词描绘了祖国河山的壮美风光,反映了各种地理现象,对地理教学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若能灵活穿插到课堂教学中,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如在介绍《常见天气系统》时,分别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优美形象的诗句来介绍夏季风影响情况及各种锋面系统,使抽象而枯燥的知识鲜活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
3.结合身边的科学现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
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地理,觉得是在听天书!对学生来说,掌握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弄清其发展演变规律是比较困难的。原因何在?学生最有发言权:“那些东西离我们鬼那么远,谁知道它怎么回事哦!十二级台风都吹不来的管它呢!”因此把地理拉回我们的身边,让地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成了地理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教学中,尽量结合实际,使学生感到身边有很多地理现象孕育着地理原理。如讲到环境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对现在周围的环境跟其小时候对比,得出环境问题!这样学生身边如塑料等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水质变坏空气质量下降等都能从学生口中总结出来,老师只要稍加点拨一下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兴趣也浓,学起来也记得快记得牢!又如针对许多居民在自家楼台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实例,让学生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出合理的太阳能热水器倾角,以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在当前情况下,只有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学习、生活具有意义,才能产生学习地理的欲望,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我们要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地理知识、规律和原理,从地理视角去观察、分析身边熟悉地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思考对策,学以致用,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地理“对生活有用”、“对社会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如结合去年全球石油价格攀升、全国性“油荒”现实,让学生从能源、政治、经济及全球战略等方面分析石油短缺的原因及解决途径,从而认识到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适当引用资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是以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为基础的。在课堂上如果适当引用一些平时搜集的资料, 就会促进知识的理解,提高趣味性。在讲生态平衡时,引用三类事实资料,一类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体数量变化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的实例,如棉花 、蚜虫、蜻蜓与瓢虫的关系;第二类是在一定限度内,建立适合人类需要的生态平衡实例,如澳大利亚引进专食牛粪的屎克螂,把压在草原上的牛粪推进土洞,使草原重新茂盛,促进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新的 生态平衡;第三类列举国内外破坏生态平衡而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的事实资料,如日本水俣湾出现猫集体自杀的事例,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追问其原因,是由于猫吃了被污染的鱼导致神经错乱,人吃了被污染的鱼,精神受损伤,行动失控,以至死亡。这也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危及人类本身,可见保护环境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5.把兴趣培养贯彻始终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这也是中学生心智特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特别是现在要求一专多能的社会,提高教学成绩固然是当前的重点,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是不可或缺的。新课标注入了乡土地理的教学,作为教师可以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乡土地理的调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也助于学生加深对其它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与记忆,可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形象、直观、具体、扎实,并结合乡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前面讲到的河道污染,以及交通拥挤,住房、供水供电、入学就业困难,医疗卫生条件不足等对学生进行环境观、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通过调查使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操。总之,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只有潜移默化地把它運用到教学中去,时间一长,学生们才能在上地理课时感到轻松愉快,觉得既能学到知识,又是一种享受,从而形成爱好地理的良好学习风气。
总之,新课标下的地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让学生充分领略地理学科的实际价值,体验“有用地理”,“生活地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策略,学生易于掌握基础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地理空间观念,同时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与学往往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崔金波. 浅谈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J].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2011.
【2】任金丹.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5.
(惠州市惠东县大岭中心学校 广东省 惠州市 516300)
关键词:新课标 地理教学 策略研究
1.精心设计课堂引言
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如在讲地震是,可用低沉的语言说:“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场空前的惨绝人寰的地震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无辜的唐山人民正沉浸在甜蜜的睡梦之中,却毫无察觉地陷入了这场劫难。仅仅几十秒钟,地震释放的能量使24.2万多人罹难,16.4万人终生伤残。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人民币。”这时,学生们动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怎样才能预报地震并把地震带来的灾害降低到最小限度?
2.巧借诗词,活跃课堂气氛
地理内容庞大,枯燥乏味,难以激起学生感情火花。而我国古今不少诗词描绘了祖国河山的壮美风光,反映了各种地理现象,对地理教学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若能灵活穿插到课堂教学中,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如在介绍《常见天气系统》时,分别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优美形象的诗句来介绍夏季风影响情况及各种锋面系统,使抽象而枯燥的知识鲜活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
3.结合身边的科学现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
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地理,觉得是在听天书!对学生来说,掌握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弄清其发展演变规律是比较困难的。原因何在?学生最有发言权:“那些东西离我们鬼那么远,谁知道它怎么回事哦!十二级台风都吹不来的管它呢!”因此把地理拉回我们的身边,让地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成了地理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教学中,尽量结合实际,使学生感到身边有很多地理现象孕育着地理原理。如讲到环境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对现在周围的环境跟其小时候对比,得出环境问题!这样学生身边如塑料等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水质变坏空气质量下降等都能从学生口中总结出来,老师只要稍加点拨一下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兴趣也浓,学起来也记得快记得牢!又如针对许多居民在自家楼台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实例,让学生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出合理的太阳能热水器倾角,以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在当前情况下,只有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学习、生活具有意义,才能产生学习地理的欲望,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我们要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地理知识、规律和原理,从地理视角去观察、分析身边熟悉地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思考对策,学以致用,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地理“对生活有用”、“对社会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如结合去年全球石油价格攀升、全国性“油荒”现实,让学生从能源、政治、经济及全球战略等方面分析石油短缺的原因及解决途径,从而认识到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适当引用资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是以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为基础的。在课堂上如果适当引用一些平时搜集的资料, 就会促进知识的理解,提高趣味性。在讲生态平衡时,引用三类事实资料,一类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体数量变化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的实例,如棉花 、蚜虫、蜻蜓与瓢虫的关系;第二类是在一定限度内,建立适合人类需要的生态平衡实例,如澳大利亚引进专食牛粪的屎克螂,把压在草原上的牛粪推进土洞,使草原重新茂盛,促进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新的 生态平衡;第三类列举国内外破坏生态平衡而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的事实资料,如日本水俣湾出现猫集体自杀的事例,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追问其原因,是由于猫吃了被污染的鱼导致神经错乱,人吃了被污染的鱼,精神受损伤,行动失控,以至死亡。这也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危及人类本身,可见保护环境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5.把兴趣培养贯彻始终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这也是中学生心智特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特别是现在要求一专多能的社会,提高教学成绩固然是当前的重点,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是不可或缺的。新课标注入了乡土地理的教学,作为教师可以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乡土地理的调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也助于学生加深对其它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与记忆,可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形象、直观、具体、扎实,并结合乡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前面讲到的河道污染,以及交通拥挤,住房、供水供电、入学就业困难,医疗卫生条件不足等对学生进行环境观、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通过调查使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操。总之,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只有潜移默化地把它運用到教学中去,时间一长,学生们才能在上地理课时感到轻松愉快,觉得既能学到知识,又是一种享受,从而形成爱好地理的良好学习风气。
总之,新课标下的地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让学生充分领略地理学科的实际价值,体验“有用地理”,“生活地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策略,学生易于掌握基础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地理空间观念,同时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与学往往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崔金波. 浅谈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J].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2011.
【2】任金丹.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5.
(惠州市惠东县大岭中心学校 广东省 惠州市 51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