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考起于问题,学习源于情境。创设情境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种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设置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效情境,花里胡哨为哪般?
听一年级的活动课《游园中的数学》,看课题,本课肯定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一位教师执教:“老师所在城市有一个著名的旅游乐园‘欢乐谷’。”点击课件,出现了多彩的画面和活泼热闹的视频:许多小朋友在“欢乐谷”尽情地玩乐,几分钟就把孩子们深深吸引住了。“今天老师当导游,带你们到‘欢乐谷’去玩一玩。”接着老师抛出第一个问题:“到了门口,你们会看到什么呢?”学生开始根据刚才看到的画面和对游乐园的印象猜测:“过山车。”“碰碰车。”“穿梭时空。”……学生猜各种有趣的活动项目,没想到老师让大屏幕出示的却是两排盆花。不少学生发出“哎”的叹息,听课老师哑然失笑。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花的摆放有什么特点?”然后引导学生研究盆花摆放的规律。师:“进入大门,你们知道有些什么?”学生又开始“兴奋”地猜测,当然还是意外地出现“一排排灯笼”,让学生找排放的规律。接着进入“卡通城”,一阵可爱的卡通出现了,孩子们多开心啊。但画面马上变成了一行大狗小狗,让学生找规律:再之后是动感十足的“完美风暴”、“太空穿梭”等活动场面,随即出现“完美风暴闯关题”、“太空穿梭闯关题”……
这就是“游园中的数学”?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占优势,音形并茂、活泼有趣的画面无疑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情境中“流连忘返”,但这种热闹似乎一次次打断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搅得他们心神不定。试问:这样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设计的“生活情境”课件,花里胡哨究竟为哪般?
二、蜻蜓点水式情境,有效果吗?
现在一些老师上课的时候总是过于追求新课程理念,但是对新课程的理念又把握不住。导致现在的公开课一开始的问题情景非常的隆重,越到后面就越没有味道,学生也回到了原始课堂。
虽然高喊着“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在回到情境中自主的建构知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忽视了真正的将学生带人情境,并且能够贯彻到底。例如,一位老师苦思冥想的想到在导入新课可以用买东西,可是买完了东西,就开始灌输式教学,根本就没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情境对于教学又有何意义!
三、现实生活削弱“数学味”
有些现实情境中的无关因素干扰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导致了课堂效率低下。如教学《找规律》一课,教者创设了杂乱无序选择饮料和点心的环节让学生体会找规律的重要性这一环节。为了创设情境,教者这样教学:师:“如果小明先选牛奶和饼干再选果汁和汉堡会怎样?”生:“身体会不好。”“会拉肚子。”“营养跟不上。”。学生的回答“众说纷纭”,但无论如何,都点击不到教者心中预设的答案,最后教者只好强行切入:“小明这样选择会不会遗漏呢?”绕了一圈,学生也没能从生活情境中学到应学的数学知识。这一现象的出现,体现了生活情境创设对数学知识学习既有效又干扰的辩证关系。有些时候,我们的老师还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情境”,自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其实,削弱“数学味”,既浪费时间,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
四、生活逻辑缺乏真实性
有些情境内容不符合实际生活中的基本事实,是为创设情境而随意捏造出来的。如教学“周长是多少”,教师设计一个情境:“秋天到了,小动物们正在举行秋季运动会呢?”小动物们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瓢虫第一,蜘蛛第二。蜗牛第三,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蜘蛛跑的最快,应该蜘蛛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最起码的生活逻辑,而不是教师随手捏来、信口开河。
五、媒体演示缺乏自主性
有些情境一味注重使用多媒体,看画面如此“精美”。而且有些实验操作给媒体一演示,简直是“分毫不差”。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首先媒体出示一幅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行走的情境图,然后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行走的情景⑤:先闪动两人走过的路程,接着闪动相距的路程,直到变为一点。揭示这种现象就是“相遇”。但我认为,如果这里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下,理解会更加深刻。可惜的是,媒体的使用替代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对于学生只能是“隔靴搔痒”。其实,情境创设不只局限于多媒体,语言、实物操作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都可以成为一种情境。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于用媒体。
以上出现的种种现象,表面上看是教师对教材挖掘不深,导致情境创设只流于形式。实质上,我们看到许多课堂都有这样的倾向:先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再“一针见血”地引出问题,然后就将情境抛到“九霄云外”,直接去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还是一个观念问题。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统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新任务,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来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所以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深入理解“教学情境”,作为一种理论,情境教学既有教育规律的科学性,又有教学的效果性。明确其情境教学的理论非常有必要:
(1)系统论原理。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它是具有确定的特性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情境教学法,是把教材实质性内容及相关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看待;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将探索能力与获得知识统一起来,将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统一起来。 (2)直观教学原理
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助于感性知识的形成,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情境教学最直接地体现了直观教学原理。它给教学带来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缩短了认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3)情知对称原理
情知教学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把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分为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这两类因素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揭示教育过程中的“情”“知”对称,才能真正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情境教学是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教学情境,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推动了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
教师明确了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后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环境了,在教学实践中也不容易造成偏颇。
当然明确教学情境创设的标准和要求,对于正确地实施教学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1)要有“真实性”
“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因为教学的需要而随意捏造情境。数学情境与现实情境二者应不相悖。如教学“周长是多少”,教师设计的情境如果改成:“秋天到了,小动物们正在举行秋季运动会呢?”小动物们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蜘蛛第一,瓢虫第二,蜗牛第三。这样的数学情境与现实生活才相吻合,才有意义。
(2)要有“数学味”
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了。”
首先,要区分清数学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如前例教学“找规律”,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
其次,要区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要有“问题性”
情境创设不仅要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活动导致了新矛盾的产生。对这个矛盾的深入探索,使儿童学生认识到了直观感觉的局限性,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超越直观走向逻辑。
我有幸听了另一节《七的乘法口诀》,没有这么“生动活泼”的开场,黑板出示:
师:“看哪位小朋友最会动脑筋,能猜出小红花后面的数字,教师就把小红花奖给他。”老师话音刚落,好多小手纷纷举起,“28”“你是怎么想的?”“因为第一个空格里的数字是7,第二个是14,第三个是21,都相隔7,所以28。”“同意吗?”“同意。”“小红花属于你。”回忆6的乘法口诀后自编7的乘法口诀,交流各种肯创意的编法,并进行择优。……不仅目标明确,而且增加了思维力度,突出凸现了学生原有认知方式的不足和新认知方式作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巨大力量,从而使学生实现对原有认知方式的不断反思和超越。
(4)要有“自主性”
选择恰当地、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方式。学生缺乏主观感受的可以多用录像、动画等形式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的认识。学生需要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的’决不简单替代,创设操作情境。
结合教学内容与情境的内在联系创设情境,如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可让学生亲身感受什么是“相遇”,如让学生“实地”走走或用“物代人走”,学生完全有这个基础,而不是一段媒体“广告”——这就是相遇。
综上所述,面对情境创设的利与弊,我们必须有清醒的头脑,不能因为情境创设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滥用情境,更多的是需要我们以“真实性”为前提条件,“数学味”为实质内容。“问题性”为价值导向。而“自主性”为发展需求,结合四方面要求去创设情境,才能创设出符合学生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让学生在真实、自主、具有数学味和问题性的情境中快乐的学习。
那么为了有效地进行情境教学。教师应掌握哪些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通过引起学生的新奇、愤悱等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恰如其分地全面把握学生学情及心态变化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主动的学习,或让他们体味到数学的美和趣味。方法如下:
1.联系实际法
用学生平时耳闻目睹的事实来联系教学内容,创设一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感受和接纳的感性教学情境。《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组织讨论法
设计某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创造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和谐的气氛。课堂实践中,我发现合作讨论确实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情境。外向的和内向的学生在四人小范围中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组讨论给了他们表现的机会。每次学生开展讨论前,教师一般先作必要的指导或把问题分解,以便学生在讨论中正确把握方向,小步子挺进:讨论中,教师深入小组进行点拨或参与讨论:讨论后,小组选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3.实验操作法。
通过设计观察、演示,进行小实验、小操作等方法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媒体或实物演示,组织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抽象、概括、分析、推理。
4.运用游戏法。
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或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的一种教学情境。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说过“数学好玩”,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趣化教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5.美、音配合法。
利用音乐、图片美感作用来配合生动的讲授,创设一种学生乐学地教学情境。人们往往认为数学是抽象的、枯燥的,与音乐、美术靠不着边。其实数学有着无以伦比的美妙,有些教学课堂配上美术音乐并非总有牵强、喧宾夺主之嫌。相反却能展示数学所蕴涵的美奂美仑的艺术风采。
参考文献:
[1]G·波利亚.怎样解题[J].
[2]涂荣豹.数学教学认知论[J].(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个建议[J].
[4]张晓斌.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J].(《数学通报》2003年第2期)
[5]付海伦.课题情境与数学问题解决[J].(《数学通报》1994年第10期)
[6]方金秋.数学发现学习中的学习情境及其创设[J].(《中国数学教育论文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6)
一、无效情境,花里胡哨为哪般?
听一年级的活动课《游园中的数学》,看课题,本课肯定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一位教师执教:“老师所在城市有一个著名的旅游乐园‘欢乐谷’。”点击课件,出现了多彩的画面和活泼热闹的视频:许多小朋友在“欢乐谷”尽情地玩乐,几分钟就把孩子们深深吸引住了。“今天老师当导游,带你们到‘欢乐谷’去玩一玩。”接着老师抛出第一个问题:“到了门口,你们会看到什么呢?”学生开始根据刚才看到的画面和对游乐园的印象猜测:“过山车。”“碰碰车。”“穿梭时空。”……学生猜各种有趣的活动项目,没想到老师让大屏幕出示的却是两排盆花。不少学生发出“哎”的叹息,听课老师哑然失笑。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花的摆放有什么特点?”然后引导学生研究盆花摆放的规律。师:“进入大门,你们知道有些什么?”学生又开始“兴奋”地猜测,当然还是意外地出现“一排排灯笼”,让学生找排放的规律。接着进入“卡通城”,一阵可爱的卡通出现了,孩子们多开心啊。但画面马上变成了一行大狗小狗,让学生找规律:再之后是动感十足的“完美风暴”、“太空穿梭”等活动场面,随即出现“完美风暴闯关题”、“太空穿梭闯关题”……
这就是“游园中的数学”?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占优势,音形并茂、活泼有趣的画面无疑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情境中“流连忘返”,但这种热闹似乎一次次打断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搅得他们心神不定。试问:这样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设计的“生活情境”课件,花里胡哨究竟为哪般?
二、蜻蜓点水式情境,有效果吗?
现在一些老师上课的时候总是过于追求新课程理念,但是对新课程的理念又把握不住。导致现在的公开课一开始的问题情景非常的隆重,越到后面就越没有味道,学生也回到了原始课堂。
虽然高喊着“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在回到情境中自主的建构知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忽视了真正的将学生带人情境,并且能够贯彻到底。例如,一位老师苦思冥想的想到在导入新课可以用买东西,可是买完了东西,就开始灌输式教学,根本就没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情境对于教学又有何意义!
三、现实生活削弱“数学味”
有些现实情境中的无关因素干扰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导致了课堂效率低下。如教学《找规律》一课,教者创设了杂乱无序选择饮料和点心的环节让学生体会找规律的重要性这一环节。为了创设情境,教者这样教学:师:“如果小明先选牛奶和饼干再选果汁和汉堡会怎样?”生:“身体会不好。”“会拉肚子。”“营养跟不上。”。学生的回答“众说纷纭”,但无论如何,都点击不到教者心中预设的答案,最后教者只好强行切入:“小明这样选择会不会遗漏呢?”绕了一圈,学生也没能从生活情境中学到应学的数学知识。这一现象的出现,体现了生活情境创设对数学知识学习既有效又干扰的辩证关系。有些时候,我们的老师还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情境”,自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其实,削弱“数学味”,既浪费时间,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
四、生活逻辑缺乏真实性
有些情境内容不符合实际生活中的基本事实,是为创设情境而随意捏造出来的。如教学“周长是多少”,教师设计一个情境:“秋天到了,小动物们正在举行秋季运动会呢?”小动物们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瓢虫第一,蜘蛛第二。蜗牛第三,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蜘蛛跑的最快,应该蜘蛛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最起码的生活逻辑,而不是教师随手捏来、信口开河。
五、媒体演示缺乏自主性
有些情境一味注重使用多媒体,看画面如此“精美”。而且有些实验操作给媒体一演示,简直是“分毫不差”。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首先媒体出示一幅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行走的情境图,然后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行走的情景⑤:先闪动两人走过的路程,接着闪动相距的路程,直到变为一点。揭示这种现象就是“相遇”。但我认为,如果这里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下,理解会更加深刻。可惜的是,媒体的使用替代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对于学生只能是“隔靴搔痒”。其实,情境创设不只局限于多媒体,语言、实物操作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都可以成为一种情境。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于用媒体。
以上出现的种种现象,表面上看是教师对教材挖掘不深,导致情境创设只流于形式。实质上,我们看到许多课堂都有这样的倾向:先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再“一针见血”地引出问题,然后就将情境抛到“九霄云外”,直接去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还是一个观念问题。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统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新任务,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来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所以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深入理解“教学情境”,作为一种理论,情境教学既有教育规律的科学性,又有教学的效果性。明确其情境教学的理论非常有必要:
(1)系统论原理。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它是具有确定的特性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情境教学法,是把教材实质性内容及相关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看待;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将探索能力与获得知识统一起来,将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统一起来。 (2)直观教学原理
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助于感性知识的形成,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情境教学最直接地体现了直观教学原理。它给教学带来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缩短了认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3)情知对称原理
情知教学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把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分为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这两类因素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揭示教育过程中的“情”“知”对称,才能真正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情境教学是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教学情境,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推动了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
教师明确了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后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环境了,在教学实践中也不容易造成偏颇。
当然明确教学情境创设的标准和要求,对于正确地实施教学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1)要有“真实性”
“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因为教学的需要而随意捏造情境。数学情境与现实情境二者应不相悖。如教学“周长是多少”,教师设计的情境如果改成:“秋天到了,小动物们正在举行秋季运动会呢?”小动物们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蜘蛛第一,瓢虫第二,蜗牛第三。这样的数学情境与现实生活才相吻合,才有意义。
(2)要有“数学味”
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了。”
首先,要区分清数学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如前例教学“找规律”,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
其次,要区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要有“问题性”
情境创设不仅要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活动导致了新矛盾的产生。对这个矛盾的深入探索,使儿童学生认识到了直观感觉的局限性,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超越直观走向逻辑。
我有幸听了另一节《七的乘法口诀》,没有这么“生动活泼”的开场,黑板出示:
师:“看哪位小朋友最会动脑筋,能猜出小红花后面的数字,教师就把小红花奖给他。”老师话音刚落,好多小手纷纷举起,“28”“你是怎么想的?”“因为第一个空格里的数字是7,第二个是14,第三个是21,都相隔7,所以28。”“同意吗?”“同意。”“小红花属于你。”回忆6的乘法口诀后自编7的乘法口诀,交流各种肯创意的编法,并进行择优。……不仅目标明确,而且增加了思维力度,突出凸现了学生原有认知方式的不足和新认知方式作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巨大力量,从而使学生实现对原有认知方式的不断反思和超越。
(4)要有“自主性”
选择恰当地、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方式。学生缺乏主观感受的可以多用录像、动画等形式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的认识。学生需要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的’决不简单替代,创设操作情境。
结合教学内容与情境的内在联系创设情境,如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可让学生亲身感受什么是“相遇”,如让学生“实地”走走或用“物代人走”,学生完全有这个基础,而不是一段媒体“广告”——这就是相遇。
综上所述,面对情境创设的利与弊,我们必须有清醒的头脑,不能因为情境创设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滥用情境,更多的是需要我们以“真实性”为前提条件,“数学味”为实质内容。“问题性”为价值导向。而“自主性”为发展需求,结合四方面要求去创设情境,才能创设出符合学生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让学生在真实、自主、具有数学味和问题性的情境中快乐的学习。
那么为了有效地进行情境教学。教师应掌握哪些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通过引起学生的新奇、愤悱等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恰如其分地全面把握学生学情及心态变化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主动的学习,或让他们体味到数学的美和趣味。方法如下:
1.联系实际法
用学生平时耳闻目睹的事实来联系教学内容,创设一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感受和接纳的感性教学情境。《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组织讨论法
设计某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创造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和谐的气氛。课堂实践中,我发现合作讨论确实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情境。外向的和内向的学生在四人小范围中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组讨论给了他们表现的机会。每次学生开展讨论前,教师一般先作必要的指导或把问题分解,以便学生在讨论中正确把握方向,小步子挺进:讨论中,教师深入小组进行点拨或参与讨论:讨论后,小组选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3.实验操作法。
通过设计观察、演示,进行小实验、小操作等方法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媒体或实物演示,组织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抽象、概括、分析、推理。
4.运用游戏法。
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或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的一种教学情境。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说过“数学好玩”,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趣化教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5.美、音配合法。
利用音乐、图片美感作用来配合生动的讲授,创设一种学生乐学地教学情境。人们往往认为数学是抽象的、枯燥的,与音乐、美术靠不着边。其实数学有着无以伦比的美妙,有些教学课堂配上美术音乐并非总有牵强、喧宾夺主之嫌。相反却能展示数学所蕴涵的美奂美仑的艺术风采。
参考文献:
[1]G·波利亚.怎样解题[J].
[2]涂荣豹.数学教学认知论[J].(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个建议[J].
[4]张晓斌.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J].(《数学通报》2003年第2期)
[5]付海伦.课题情境与数学问题解决[J].(《数学通报》1994年第10期)
[6]方金秋.数学发现学习中的学习情境及其创设[J].(《中国数学教育论文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