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是数学学科的心脏,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离不开问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问题有助于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推动学生又好又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加突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当前,山区初中阶段的大部分学生缺少问题意识,加上部分教师较于重视优等生,以致班级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没有得到均衡发展。对此,本文对初中数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和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新课标强调,教师不但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然而问题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积极探究、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不断培养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这对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1.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意识,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主动探究与怀疑的一种心理状态。可以说良好的问题意识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导向、调控等积极作用。学生一旦形成浓厚的问题意识,就能够进一步彰显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助推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形成自主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欲望。
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极富想象力的重要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有进取精神。因此,数学教学应让学生亲身体验研究问题的过程,更加注重培养、挖掘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促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活动状态,并展开有目的的联想、回忆、试探、分析等。实践表明,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他们的注意力有着较强的选择性与指向性,对持续有目的的探索活动和思维有明显的导向、激励功能。可以说学生问题意识越强烈,说明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就高,他们的思维状态就会更加活跃,进而实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3.有利促进建构式教育。在现阶段,仍有不少数学教师还采取满堂罐的教学模式,一堂课基本上是教师的讲解为主,然后把现成结论告知给学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却与此相反,认为学生是有思维活动的个体,并非单纯地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而是要引导学生对各种问题产生不同的理解与看法,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建构式学习,进一步打破传统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培养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1.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长期以来,我们的师生观一直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度强调教师的权威,致使很多学生没有胆量向教师提问,在现实中这种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由此表明,像此类胆小的学生群体中,他们的问题意识还比较薄弱,或者说他们产生问题的动力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积极创设一种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关爱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逐渐消除紧张与害怕的心理,鼓励他们放开思想包袱大胆质疑,大力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真正让他们在课堂上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因为学生只有在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才能有胆量提出问题来。比如有两个教学业务水平相当的教师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节的内容,其中一个教师比较严肃,不拘言笑,整节课堂氛围比较压抑,从头至尾都由他一个在扮演独角戏,以致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当教师要求学生谈一些收获或有什么问题时,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说出来。另外一个教师上课虽然算是严格,但是相对民主一些,其教学氛围总体比较轻松愉悦,所以该班的学生都能够乐于接受其观点,而且学生的提问也表现得比较积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向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我刚才试过了,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但是我却没有找到反例”的问题。首先,这个教师肯定了学生积极提问的态度,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会积极思考、善于提问。接着,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耐心满意地解答。于是,这堂课既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从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来看,显然是后者的教学模式比较受欢迎。
2.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数学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举措。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学生活动的针对性越强,那么其行为产生的效率就会越高。换句话说,当学生学习目的相当明确时,往往会为了实现这个学习目的而主动去探究。比如对 “截去正方体的一个角时,还剩下多少个角”的问题,有很多学生刚开始都会认为还剩下七个角。这时,教师微笑着说不一定,学生们都会着急地追问原因。假如学生在认识方面出现了好奇心,他们就会产生主动探究地欲望,希望能得到尽快地解决。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就能够促使他们努力地去思考和研究问题的答案。接着,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联想一下正方形截去一个角以后,会出现哪些情况的有关问题。这时,很多学生都拿出了纸和笔,开始积极认真地思考起来,并自己动手动脑,很快得出了正方形截去一个角以后,会出现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三种情况的结论。就这样,学生们自己带着疑问,通过动手实践去解答问题,并得到了心目中的答案。因此学生的问题意识产生以后,其思维活动就会进一步展开,并促进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
3.营造积极的问题情境。营造积极的问题情境是初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手段。众所周知,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数学与现实生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教师能否精确找准初中数学知识的日益生活化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数学化之间的切入点,已经成为摆在当前数学教师身上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把日常生活实践中有用的东西融入到数学知识中,这就是初中數学生活化的目的与要求。比如在讲授《过三点的圆》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如果能够引用“破镜重圆”这个成语,接着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块破损的镜片,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设计一种“破镜重圆”的方案。教师通过这样的事例开展课堂教学,有助于让学生真正觉得数学知识是源于日常生活,而且对数学知识感到亲切、有趣,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气氛。
4.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和猜想。初中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主要阵地。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养成积极探索的态度,肯定能让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新的提升。当学生们升到新的年级时,面对崭新的课本、新的章节知识,乃至一个新的定理和公式时,对学生来说,就是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比如课本中的引言部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平面几何是什么类型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与代数有什么关系?平面几何将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实际中有何作用?学习平面几何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鼓励学生去探索和猜想一些数学问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养成好学的学习习惯和不断探索的求知精神。
总之,学生如果自己能够提出一个问题,肯定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一个答案更有价值和意义。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而达到有疑、质疑和解疑,这对他们今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有莫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吴彩丽.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考试周刊,2017(66).
[2]朱立功.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J].新课程导学,2016(14).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新课标强调,教师不但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然而问题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积极探究、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不断培养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这对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1.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意识,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主动探究与怀疑的一种心理状态。可以说良好的问题意识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导向、调控等积极作用。学生一旦形成浓厚的问题意识,就能够进一步彰显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助推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形成自主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欲望。
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极富想象力的重要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有进取精神。因此,数学教学应让学生亲身体验研究问题的过程,更加注重培养、挖掘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促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活动状态,并展开有目的的联想、回忆、试探、分析等。实践表明,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他们的注意力有着较强的选择性与指向性,对持续有目的的探索活动和思维有明显的导向、激励功能。可以说学生问题意识越强烈,说明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就高,他们的思维状态就会更加活跃,进而实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3.有利促进建构式教育。在现阶段,仍有不少数学教师还采取满堂罐的教学模式,一堂课基本上是教师的讲解为主,然后把现成结论告知给学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却与此相反,认为学生是有思维活动的个体,并非单纯地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而是要引导学生对各种问题产生不同的理解与看法,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建构式学习,进一步打破传统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培养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1.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长期以来,我们的师生观一直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度强调教师的权威,致使很多学生没有胆量向教师提问,在现实中这种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由此表明,像此类胆小的学生群体中,他们的问题意识还比较薄弱,或者说他们产生问题的动力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积极创设一种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关爱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逐渐消除紧张与害怕的心理,鼓励他们放开思想包袱大胆质疑,大力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真正让他们在课堂上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因为学生只有在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才能有胆量提出问题来。比如有两个教学业务水平相当的教师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节的内容,其中一个教师比较严肃,不拘言笑,整节课堂氛围比较压抑,从头至尾都由他一个在扮演独角戏,以致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当教师要求学生谈一些收获或有什么问题时,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说出来。另外一个教师上课虽然算是严格,但是相对民主一些,其教学氛围总体比较轻松愉悦,所以该班的学生都能够乐于接受其观点,而且学生的提问也表现得比较积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向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我刚才试过了,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但是我却没有找到反例”的问题。首先,这个教师肯定了学生积极提问的态度,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会积极思考、善于提问。接着,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耐心满意地解答。于是,这堂课既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从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来看,显然是后者的教学模式比较受欢迎。
2.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数学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举措。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学生活动的针对性越强,那么其行为产生的效率就会越高。换句话说,当学生学习目的相当明确时,往往会为了实现这个学习目的而主动去探究。比如对 “截去正方体的一个角时,还剩下多少个角”的问题,有很多学生刚开始都会认为还剩下七个角。这时,教师微笑着说不一定,学生们都会着急地追问原因。假如学生在认识方面出现了好奇心,他们就会产生主动探究地欲望,希望能得到尽快地解决。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就能够促使他们努力地去思考和研究问题的答案。接着,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联想一下正方形截去一个角以后,会出现哪些情况的有关问题。这时,很多学生都拿出了纸和笔,开始积极认真地思考起来,并自己动手动脑,很快得出了正方形截去一个角以后,会出现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三种情况的结论。就这样,学生们自己带着疑问,通过动手实践去解答问题,并得到了心目中的答案。因此学生的问题意识产生以后,其思维活动就会进一步展开,并促进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
3.营造积极的问题情境。营造积极的问题情境是初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手段。众所周知,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数学与现实生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教师能否精确找准初中数学知识的日益生活化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数学化之间的切入点,已经成为摆在当前数学教师身上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把日常生活实践中有用的东西融入到数学知识中,这就是初中數学生活化的目的与要求。比如在讲授《过三点的圆》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如果能够引用“破镜重圆”这个成语,接着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块破损的镜片,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设计一种“破镜重圆”的方案。教师通过这样的事例开展课堂教学,有助于让学生真正觉得数学知识是源于日常生活,而且对数学知识感到亲切、有趣,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气氛。
4.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和猜想。初中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主要阵地。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养成积极探索的态度,肯定能让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新的提升。当学生们升到新的年级时,面对崭新的课本、新的章节知识,乃至一个新的定理和公式时,对学生来说,就是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比如课本中的引言部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平面几何是什么类型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与代数有什么关系?平面几何将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实际中有何作用?学习平面几何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鼓励学生去探索和猜想一些数学问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养成好学的学习习惯和不断探索的求知精神。
总之,学生如果自己能够提出一个问题,肯定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一个答案更有价值和意义。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而达到有疑、质疑和解疑,这对他们今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有莫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吴彩丽.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考试周刊,2017(66).
[2]朱立功.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J].新课程导学,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