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无心之过”成为孩子心中的“结”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晚上吃完饭,我在厨房收拾碗筷,女儿则在客厅用无绳电话煞有介事地给我“打电话”,这是我们之间经常玩的一个小游戏。我有一句没一句地和她对着话,正说得起劲时,忽然听到“啪”地一声。我从厨房冲出来一看,原来是电话掉到地上了。我赶紧把电话捡起来,边检查边说:“这部电话是新换的,千万别摔坏了。”在确定电话没被摔坏后,我把电话放了回去,然后回厨房继续忙去了。
  等我从厨房出来时,发现女儿不在客厅,卧室的门紧关着,不晓得她在里面做什么。我有些累,没顾上管她,便坐下来看电视。过了一会儿,卧室门开了一条缝,女儿站在门边,很委屈地呜呜大哭。我连忙跑过去,问她怎么了。“妈妈,对不起,我把电话摔到地上了,我不是故意的。”她诚恳而且充满自责地向我道歉。“没关系,电话又没有摔坏。再说,我没骂你,你干嘛躲在屋里哭呢?”我困惑地问道。“妈妈,我错了,你说过,做错了事就得受惩罚!”女儿边哭边解释说。
  我大为吃惊,女儿只是个5岁的孩子,“惩罚”这个词是从哪里学到的呢?是从我这里吗?记得女儿小时候比较任性,常常因为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耍赖哭闹。每当她闹得厉害时,我就将她关在小卧室里,由着她去闹,并告诉她,她可以哭闹,但那些无理的要求爸爸妈妈是不会答应的。可能这种情景在女儿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她现在很自然地认为,犯了错误就要被关禁闭,就要受惩罚,即使我们没要求,她也要自己惩罚自己。
  女儿的这句“做错了事就得受惩罚”让我既感慨,又不安。感慨的是,女儿懂事了,她已经有了是非对错观念;令我不安的是,作为一个孩子,她的这种自责行为是不是太过了?仔细反省后,我发现问题出在我身上。主观上,我希望给女儿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不做一个苛刻的妈妈,可事实上我常会为她的一个小错误或一点小过失而吹毛求疵,甚至给予惩罚。在我的严厉要求下,女儿产生了恐惧心理,生怕自己犯一点点错误。看来,我对孩子的要求已经超出了她的承受力。
  大人尚且不能避免犯错,何况一个5岁的孩子?我决定试着改变自己对待女儿犯错的态度。
  几天后的一个早上,女儿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碗,她很慌乱,沮丧地说:“妈妈,对不起,我把碗弄碎了。唉,我总是给你添麻烦。”我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早上时间紧,宝贝是担心我上班迟到,想赶紧吃完饭去幼儿园,才着急碰掉了碗的吧!妈妈不会怪你的,再说,我早就不想用这几只碗了。这样吧,下午从幼儿园回来,你陪妈妈去超市买几只漂亮的碗,咱们换新碗用,好不好?”女儿一扫刚才的沮丧,兴奋地说:“妈妈,我们买画着绿色葡萄的碗吧,我上次看到了,特别漂亮!”
  后来,女儿还是经常会犯一些小错。但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过失,我摆出一副豪不在意的样子,以减轻她的内疚。我对女儿说:“谁都会出错,大人也会,你不必为一件错事而责备自己,意识到错了,下次注意就可以了。”慢慢地,女儿变得豁达大度起来,如果因为疏忽犯了错,她就会主动对我说:“妈妈,对不起,下次我一定小心。”尽管语气里没有了深深的自责和内疚,但我相信她是诚恳的。
  对于孩子来说,只要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足够了,家长不要太过关注孩子犯的错误或过失本身,这才是家长对孩子无心犯错最恰当的处理态度。
其他文献
本期选题定下来后,我们通过对少年宫的孩子进行访问的形式,展开了就“孩子是否在兴趣班得到了有效学习”这一话题的调查,内容主要围绕“学习意愿”、“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快乐指数”4个部分进行。  选择兴趣班的主要依据:  自己兴趣:36.6%  家长意见:63.4%    你在兴趣班的学习状态:  主动乐意:21.8%  需要监督:78.2%    你觉得兴趣班的学习效果:  增进兴趣:34.7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父母有技巧、有耐心地付出心血栽培训练。在培养儿子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我逐渐总结出一套比较有效的方法,用6个字来概括就是:放手、指导、监督。       放手树立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识  每个孩子都有自主的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这种自主的愿望就会越来越强烈。因此,父母应该顺应孩子的愿望和需要,适时放手,让孩子做他能够做、应该做的事,从点滴小事
要不要亲自陪着孩子写作业,这是很多家长无所适从的问题。不陪着孩子写作业,孩子的作业丢三落四,错漏百出,甚至干脆不做。陪着孩子写作业,孩子又缺乏独立性,不肯自己动脑筋去解决问题,对父母形成依赖心理。到底应不应该陪孩子一起写作业?针对这个话题,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冯夏婷教授谈了自己的看法。    Q:怎么样的情况下或什么样的孩子父母可以陪同写作业呢?  A:一般来说,当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比如刚进
“春捂秋冻”是人们为了适应春秋气候的变化,从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实践经验中诞生的卫生谚语。此外还有民间流传的“春不忙脱衣”、“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等有关“春捂”俗语,这些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春捂”的好处  冬去春来,天气由寒逐渐转温,人的阳气也从冬季的闭藏状态开始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然而,“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春季气候多变、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谭女士的儿子出生才7个月,之前宝宝的身体一直非常健康。可最近几天,熟睡中的宝宝却突然出现了异样:宝宝的头上、脸上都是汗,脸色发黄,嘴巴发紫,眼睛往上翻。心急火燎的谭女士迅速将宝宝送到了儿童医院。经过医生的诊断后得知,原来谭女士的儿子患上了“宝宝捂热综合征”。  惊奇:冬季也会中暑?  小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健全,但是他们的代谢旺盛,身体产热比散热快,如果穿衣或盖被过多过厚,且室内过暖,就会因
衡量孩子是否能适应学校生活有三个标准:一看孩子是否对学习感兴趣,二是活动是否合群,三是生活有条理、能自理。根据以上标准,家长的衔接教育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    端正教育心态  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孩子是去受教育,不是上战场打仗,家长应让孩子觉得上学是件快乐的事,使其心生向往。与其过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如提前带孩子到学校走走逛逛,让孩子看看新环境和哥哥姐姐们的学习状态,或者将成长进步的意
乐观是一种性格倾向,使人能看到事态比较有利的一面,期待更有利的结果。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乐观的孩子通常更能看到希望,比如:   ☆好不容易摆好的积木倒了,他不着急、也不哭,重新搭一个更好的。  ☆突然下雨了但没带雨伞,他会笑着说:“妈妈,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把小书包顶在头上当雨伞。”   ☆即使遭到拒绝,他也总是笑眯眯的,主动跟别的小朋友打招呼。  ☆摔了一跤,他自己爬起来自豪地说:“妈妈,是我自
由于工作繁忙,双职工家长平时都没有太多时间过问孩子的情况,于是每日三餐,尤其是晚餐时分,便被相当多的家长认为是教育孩子的好时机。孩子一坐到餐桌旁,还没吃上几口,家长就开始进行“餐桌教育”,从学业、功课,到活动、交友都喋喋不休;有时甚至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厉声批评指责,孩子一反驳,双方说得僵了,便酿成吵架,摔碗筷拍桌子……结果通常是令孩子感到难受和厌烦,没有胃口,草草结束用餐,既影响心情又影响健康。 
第一站:家长  小鱼儿妈:春季插班入园的孩子不怎么哭闹  刚开始,我选择了让小鱼儿9月份上幼儿园。不过,小鱼儿去了两天我就改变主意了。那两天里孩子们哭成一片,小鱼儿更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很心疼。于是我改变了主意,今年春天才送小鱼儿插班入园。由于大部分孩子都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不再哭闹。小鱼儿看到别的小朋友不哭闹、开开心心玩耍,也很快就融入其中。我觉得让孩子春季插班入园这一招挺管用。  豆豆妈:春
这顿圣诞大餐的分量适合全家大小,特别选择了多道美味可口的菜肴,并且烘焙了玛芬糕,除了适合家庭party以外,也适合各种外出、郊游时大家分享。  菜肴部分(左盘):三色煮鸡肉卷、西芹芝士烤肉丸、煎鲑鱼、蟹味糕蛋卷、香肠、果酱红薯、盐水毛豆、炸咖喱馄饨。  主食、副菜和点心部分(右盘):小兔饭团(鱼子酱)、小熊饭团(青豆)、鱼松海苔饭团、炸烧卖、蟹味蛋卷、火腿花卷、西兰花、圣女果、生菜、胡萝卜、玛芬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