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文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它的艺术美是多姿多彩的。从课文中,我们就能领略到:“口技”表演的精湛;戏剧的完美;景物描写的细腻,人物描写的夸张……课文将我们带到“苏州园林”,带到“故宫”,带到“石拱桥”,带到“岳阳楼”。那么教师应如何带领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树立学生对艺术的追求,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去,并从中获得审美体验,然后让学生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去感受作品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使他们用自己的情感编织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得到心灵的陶冶、智慧的启迪、个性的张扬呢?下面就谈谈我的看法:
一、感受艺术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则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阅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如《口技》一文中的绘声美.课文作者用文字塑造声音,描写的三个场景由静到动,由动到静;声音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缓慢到急快,由简单到纷繁。声音“善”在有大小,有内外,有高低,有动静,有远近,有分合,有疏密,有点面,有张弛,有明暗,把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描写深夜火警这一场景时,“忽一人大呼‘火起’”,声音突如其来,文字奇峰突起,恰似平地惊雷,情势步步紧逼。一家人又喧闹骚动起来,夫妇“大呼”,“两儿齐哭”,四口之家突然感到大祸临头,措手不及的情状可掬。作者接着用五个“百千”,浓墨重彩地描摹了火场的各种声响:“大呼声”“求救声”、“抢夺声”和“泼水声”,呼号交加。声响越来越复杂,情势越来越危急。作者并非就此搁笔,而是又用“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和“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两组整句极力夸张,纵情摹写声响的纷繁,盛赞口技艺人技艺之“善”。
我首先是激发美的情趣,让学生听一听口技表演的这三个情意的声音,再让他们看看一些口技表演的片段,这样学生美的情趣是就在听和看中激发出来了。教师就是在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同时要让学生增强美的感受, 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體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中学生正值青春萌动期,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升发美感。
二、鉴赏艺术美
在文学审美方面,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其中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有魅力的,它的美通过语言表现在了形式、画面、声音的组合效果上,换句话说诗歌的美学特征和美学构成,是通过情感、声韵、建筑等多种形式来表现的,这样的统一才使诗歌有了美学价值,以其形象、清晰的美而长盛不衰,历久弥新。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生活中有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而唯有文学作品兼具了这三种美。《再别康桥》无疑就充分体现了这三种美,所以,要领略这首诗的语言美,就不妨从它的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说起。
(1)绘画美。《再别康桥》一诗语言运用上注意了词藻的色彩感,多选用色彩明丽的词语,如夕阳映照的“金柳”,波光里荡漾的“艳影”,水底软泥上的“青荇”,潭中倒影的“彩虹”,以及“云彩”、“夕阳”、 “星辉斑斓”等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全诗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和油画般的感受。
(2)音乐美。《再别康桥》一诗节奏和谐,流畅而带有轻微的弹跳。音乐美主要来源于节奏,节奏则是由音组有规律的重复所形成的。《再别康桥》每一诗行基本上都由三个音组组成,其中一个音组再由两至三个音节构成,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既严谨而又不拘一格,既有强烈的节奏感,又有着诗行语流的灵活变化,构成了一支完整的乐曲。
(3)建筑美。《再别康桥》在节式、章法、句法上匀整而又有变化。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成有规律的参差错落的序列,保持了诗形的均衡、对称和多样统一,但又避免了诗形过于方整而产生的那种板滞、单调的缺点,而给人以清新的感受;同时首尾回环呼应,给人以美感。
三、创造艺术美
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用心去体味作品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蕴,以美的眼睛去寻觅美,并且通过各种形式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如在进行《春》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领会作者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风格,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作者的语句结合平时生活中的观察体会,各小组分别构思画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学生边读课文边欣赏寻味,边构思作画,可热闹了。
我看着学生的画,挑选画得好的同学上来复述画的内容,适当展开想象。让学生边看画边听复述,渐渐进入文章意境,让学生在艺术的殿堂中自由驰骋、邀游。从文字到画面,再从画面到语言,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美好春光,热爱自然和生活。然后,教师再分析朱自清的散文,领悟作者的诗情画意也就顺理成章了。在教学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教材的文字美、形象美、节奏美和语言美。
四、表现、评价艺术美
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范读和讲析去代替学生的朗读和理解,用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如,在教《茶馆》时,我就试着让学生把它的艺术典型表演表演。特别是王利发,他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他接续了父辈遗留下来的生意,也承继了父亲的经营办法和处世哲学。在第一幕里,他才二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这时的裕泰茶馆,顾客盈门,生意兴旺。上至宫廷太监总管、吃洋教的恶霸、社会上的流氓头目,下至吃官饷钱粮(俗称“铁杆庄稼”)的清闲市民、卖儿卖女的贫苦百姓,都是王利发的应酬对象。
学生能把他的谈吐、作派,既不失买卖人的身份,又顾全了自己的得失,充分显示了一个小商人的精明、干练、巧于处世的特点表演出来。让我们看到了王利发在不同身份的茶客面前,巧妙地采用互不相同的应酬态度与方式。或卑躬屈膝、奉承施礼;或善意相待,多说好话;或冷漠处之,不屑一顾,甚至连对茶客的迎送,都做得极有分寸,恰到好处的一面。
然后让学生去评价.从学生的表演和评价中,我们知道了王利发的悲剧一生,是旧社会广大小商人、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老舍通过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真实地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社会制度的吃人本质,反映了旧时代的残酷、黑暗、不合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追求一种知情结合,文质兼美的艺术境界,才能使学生在知识的王国里缀饮知识甘露,在美的领域里,成为审美的人。
一、感受艺术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则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阅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如《口技》一文中的绘声美.课文作者用文字塑造声音,描写的三个场景由静到动,由动到静;声音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缓慢到急快,由简单到纷繁。声音“善”在有大小,有内外,有高低,有动静,有远近,有分合,有疏密,有点面,有张弛,有明暗,把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描写深夜火警这一场景时,“忽一人大呼‘火起’”,声音突如其来,文字奇峰突起,恰似平地惊雷,情势步步紧逼。一家人又喧闹骚动起来,夫妇“大呼”,“两儿齐哭”,四口之家突然感到大祸临头,措手不及的情状可掬。作者接着用五个“百千”,浓墨重彩地描摹了火场的各种声响:“大呼声”“求救声”、“抢夺声”和“泼水声”,呼号交加。声响越来越复杂,情势越来越危急。作者并非就此搁笔,而是又用“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和“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两组整句极力夸张,纵情摹写声响的纷繁,盛赞口技艺人技艺之“善”。
我首先是激发美的情趣,让学生听一听口技表演的这三个情意的声音,再让他们看看一些口技表演的片段,这样学生美的情趣是就在听和看中激发出来了。教师就是在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同时要让学生增强美的感受, 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體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中学生正值青春萌动期,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升发美感。
二、鉴赏艺术美
在文学审美方面,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其中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有魅力的,它的美通过语言表现在了形式、画面、声音的组合效果上,换句话说诗歌的美学特征和美学构成,是通过情感、声韵、建筑等多种形式来表现的,这样的统一才使诗歌有了美学价值,以其形象、清晰的美而长盛不衰,历久弥新。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生活中有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而唯有文学作品兼具了这三种美。《再别康桥》无疑就充分体现了这三种美,所以,要领略这首诗的语言美,就不妨从它的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说起。
(1)绘画美。《再别康桥》一诗语言运用上注意了词藻的色彩感,多选用色彩明丽的词语,如夕阳映照的“金柳”,波光里荡漾的“艳影”,水底软泥上的“青荇”,潭中倒影的“彩虹”,以及“云彩”、“夕阳”、 “星辉斑斓”等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全诗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和油画般的感受。
(2)音乐美。《再别康桥》一诗节奏和谐,流畅而带有轻微的弹跳。音乐美主要来源于节奏,节奏则是由音组有规律的重复所形成的。《再别康桥》每一诗行基本上都由三个音组组成,其中一个音组再由两至三个音节构成,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既严谨而又不拘一格,既有强烈的节奏感,又有着诗行语流的灵活变化,构成了一支完整的乐曲。
(3)建筑美。《再别康桥》在节式、章法、句法上匀整而又有变化。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成有规律的参差错落的序列,保持了诗形的均衡、对称和多样统一,但又避免了诗形过于方整而产生的那种板滞、单调的缺点,而给人以清新的感受;同时首尾回环呼应,给人以美感。
三、创造艺术美
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用心去体味作品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蕴,以美的眼睛去寻觅美,并且通过各种形式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如在进行《春》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领会作者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风格,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作者的语句结合平时生活中的观察体会,各小组分别构思画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学生边读课文边欣赏寻味,边构思作画,可热闹了。
我看着学生的画,挑选画得好的同学上来复述画的内容,适当展开想象。让学生边看画边听复述,渐渐进入文章意境,让学生在艺术的殿堂中自由驰骋、邀游。从文字到画面,再从画面到语言,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美好春光,热爱自然和生活。然后,教师再分析朱自清的散文,领悟作者的诗情画意也就顺理成章了。在教学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教材的文字美、形象美、节奏美和语言美。
四、表现、评价艺术美
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范读和讲析去代替学生的朗读和理解,用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如,在教《茶馆》时,我就试着让学生把它的艺术典型表演表演。特别是王利发,他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他接续了父辈遗留下来的生意,也承继了父亲的经营办法和处世哲学。在第一幕里,他才二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这时的裕泰茶馆,顾客盈门,生意兴旺。上至宫廷太监总管、吃洋教的恶霸、社会上的流氓头目,下至吃官饷钱粮(俗称“铁杆庄稼”)的清闲市民、卖儿卖女的贫苦百姓,都是王利发的应酬对象。
学生能把他的谈吐、作派,既不失买卖人的身份,又顾全了自己的得失,充分显示了一个小商人的精明、干练、巧于处世的特点表演出来。让我们看到了王利发在不同身份的茶客面前,巧妙地采用互不相同的应酬态度与方式。或卑躬屈膝、奉承施礼;或善意相待,多说好话;或冷漠处之,不屑一顾,甚至连对茶客的迎送,都做得极有分寸,恰到好处的一面。
然后让学生去评价.从学生的表演和评价中,我们知道了王利发的悲剧一生,是旧社会广大小商人、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老舍通过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真实地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社会制度的吃人本质,反映了旧时代的残酷、黑暗、不合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追求一种知情结合,文质兼美的艺术境界,才能使学生在知识的王国里缀饮知识甘露,在美的领域里,成为审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