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常听到一些历史教师苦恼地抱怨:"学生不喜欢历史"。我为此在学校也搞过调查,结果确实另人可叹,初中学生对历史科地兴趣在各学科中仅占第六位。由此,便引发出一个颇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难道果真是那跃动着金戈铁马,激扬着旌旗号角的历史在学生心目中黯然失去了诱人的光彩了么?答案似乎并不那么简单。倘若对我们的历史教学现状深入地透视一下,便不能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缺乏魅力的是我们的历史教学方法,而决非历史本身。由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主动参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教学思路,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具体操作策略如下:
一、主动参于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控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则特别强烈。但是如果不给它提供食物(与事实和现象进行生动的接触,体验到认识的欢乐),这种需要就会萎谢,而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基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去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于掌握知识的成功的欢乐。
1、巧设提问,引发思考。
创设问题实质上就是创设一种以激趣为前提,以思考为核心,以获得知识并形成创造个性的目的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驱使学生去回忆,想像和创造。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两点:(1)问题设计。一要新颖有趣。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中有关香港问题时,我引用了庆祝香港回归时一首歌中的一句:"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我而去",设问:"为什么会出现'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我而去'的局面?"然后发挥设问:"为什么会出现'一百年后你怀着激动与喜悦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怨'这种结局?""一百年前,一百年后,香港不同的命运,你可得到哪些认识?"这种设问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似懂非懂就会激起思维的波澜,真正参于到教学过程中来。二要难易适度。问题过易,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过难,则会使学生束手无策,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学情绪。(2)要求教师的设疑要"开而弗达、引而不发"以留给学生思考空间,不要轻意的下结论,要让学生运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猜测,判断,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这样,便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于、积极思考的品质。
2、自主问答,自我创造。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实践中,我针对部分内容适当的采取"生问生答"的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中,如果问题不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就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大胆地变教师设计课堂程序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努力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升华,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对选定的内容采用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上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精选重组--学生再自主地解决问题的教学程序。预习旨在寻找疑难;提出意在抛出问题;精选重组旨在去粗取精,抓住本质,纯化思维,精化思路;解决问题中发现自我,自我创造。例如,学习中国历史《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中"鸦片输入"内容时,我先后在六个教学班分别运用了不同的问答方式:一种方式是进行同桌或前后桌合作,以"结对子"方式进行问答;另一种方式是进行扩大问题者的范围,变换成每个学习小组互问互答;最后,又变换成全体同学之间敢问敢答,抢问抢答。结果发现以全体同学之间"抢问抢答"这种方式,同学们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最热闹。实践证明,在这种自主问答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及解决的问题有很多超过了习题资料上的题目及答案的质量。学生自主的课堂,真正焕发出学生的创造力。
二、乐于探究
离开讲台,多一些融洽,少一些距离;放下架子,多一些亲近,少一些威严;放松肌肉,多一些微笑,少一些冷漠;放宽胸怀,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这是我在实践中对"乐于探究"的体会。走下讲台,让融洽代替距离,更多的把讲台让给学生,把老师的"权威教学"变换成师生、学生"共同探索",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用自己的微笑和宽容创建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就能积极探索、积极思考,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逐步形成一种乐于思考问题,善于应用知识的性格特征。
"乐于探究"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先致力于学生间的相互开放,发挥其思路开阔、敏捷灵活、热情奔放、充满好奇、勇于探索的优势,以群体的智慧,合作的方式,集体的创造力,在撞击中相互启悟、交相开拓,弥补其占有资料的贫乏和经验的不足。为此,我除特设讨论课和辩论课两种课型来帮助完成教学内容外,更多的是每节课都适时地进行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意见而进行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例如,讲授中国历史《全面内战的爆发》中"虽然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方针早就定了,但是为什么他还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呢?假如你是当时的中共领导人,你觉得该去还是不去?为什么?"同学们就此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想到"抗战前十年内战,抗战中八年磨擦,抗战后磨刀霍霍……"简直连老师都没想到他们能分析得如此透彻。此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去探究。因为在教学中,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所以我始终认为这是诱使学生乐于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学生的探究热情正旺盛时,他们就能把思维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不会受课堂常规的束缚抑制创造的欲望。比如,让学生分组讨论"重庆谈判"时,有的同学想领略伟人的风彩,也有的同学想过把"记者瘾",也有的……最后,采取了"毛泽东答记者问"的方式来表演。一位同学走上讲台,表演毛泽东。台下有三名同学分别表演重庆日报的记者、外国记者、新华日报的记者。结果中英文交错运用,同学们都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了历史的真谛。分角色表演的同学更是获得了成功的快感,满足了探究的欲望。老师及时地赞美他们--灵感飞现,新意叠出,思维敏捷,语言准确……学生们仿佛一下子接触了历史博大丰富魅力无穷的一面,无不为之吸引。他们从中真正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创造了学习的乐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我平时在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中常提到这样几句话:
1、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2、嫉妒是愚昧的,模仿只会毁了自己。
3、热情、大胆、会学、创新。
4、我是课堂的主人,走上讲台,就是我的胜利。
5、尽管说,对错无妨,与昨天比,今天的我是最好的。
6、改变习惯,提出问题,自己走路。
这些"行动的语言"我反复提到,讲解,直至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因此,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结果"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内光点","经常被难住"。因而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
三、勤于动手
对同类、同时期或同地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归类识记,并在此基础上对同类事件、人物或现象进行比较,比如:将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百日维新"进行对比,可动手制成比较简表。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在当今信息时代,书刊、影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都可以向学生传播多元化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点。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指导学生正确地加以利用,让学生把准确的历史史实搜集整理出来,通过独立思考,对其他的历史现象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认识、判断。
针对适当的内容可让学生们采访老英雄、老模范,动手写成访问录或革命故事。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我告诉学生可以去了解"渊子崖抗日的故事"。课下,由两个小组的学生到渊子崖村去搜集有关的抗日材料。然后,一组在班上为大家讲他们亲耳从村民那儿听来的抗日故事;另一组将材料整理后,办了一期黑板报,让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了"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另外,也可成立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史料建成谈古论今室,在写好提纲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表演说,互相交流观点和看法,拓展视野,使自己的看法更接近真实与客观,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我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活动,而不是几个分体活动的简单组合,我在实践中是本着"主动参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思路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为搞形式,把"导演"角色扮成了"陪衬",而我认为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应将教师同样视为教学的主体,具有突出的相对合理性。因为就教学过程而言,教师和学生所要达到的是同一个终点,目标是一致的;而在通向教学终点,达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又是不同的,其应该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这应该是我们当前处理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相互关系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一、主动参于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控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则特别强烈。但是如果不给它提供食物(与事实和现象进行生动的接触,体验到认识的欢乐),这种需要就会萎谢,而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基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去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于掌握知识的成功的欢乐。
1、巧设提问,引发思考。
创设问题实质上就是创设一种以激趣为前提,以思考为核心,以获得知识并形成创造个性的目的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驱使学生去回忆,想像和创造。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两点:(1)问题设计。一要新颖有趣。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中有关香港问题时,我引用了庆祝香港回归时一首歌中的一句:"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我而去",设问:"为什么会出现'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我而去'的局面?"然后发挥设问:"为什么会出现'一百年后你怀着激动与喜悦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怨'这种结局?""一百年前,一百年后,香港不同的命运,你可得到哪些认识?"这种设问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似懂非懂就会激起思维的波澜,真正参于到教学过程中来。二要难易适度。问题过易,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过难,则会使学生束手无策,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学情绪。(2)要求教师的设疑要"开而弗达、引而不发"以留给学生思考空间,不要轻意的下结论,要让学生运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猜测,判断,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这样,便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于、积极思考的品质。
2、自主问答,自我创造。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实践中,我针对部分内容适当的采取"生问生答"的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中,如果问题不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就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大胆地变教师设计课堂程序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努力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升华,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对选定的内容采用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上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精选重组--学生再自主地解决问题的教学程序。预习旨在寻找疑难;提出意在抛出问题;精选重组旨在去粗取精,抓住本质,纯化思维,精化思路;解决问题中发现自我,自我创造。例如,学习中国历史《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中"鸦片输入"内容时,我先后在六个教学班分别运用了不同的问答方式:一种方式是进行同桌或前后桌合作,以"结对子"方式进行问答;另一种方式是进行扩大问题者的范围,变换成每个学习小组互问互答;最后,又变换成全体同学之间敢问敢答,抢问抢答。结果发现以全体同学之间"抢问抢答"这种方式,同学们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最热闹。实践证明,在这种自主问答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及解决的问题有很多超过了习题资料上的题目及答案的质量。学生自主的课堂,真正焕发出学生的创造力。
二、乐于探究
离开讲台,多一些融洽,少一些距离;放下架子,多一些亲近,少一些威严;放松肌肉,多一些微笑,少一些冷漠;放宽胸怀,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这是我在实践中对"乐于探究"的体会。走下讲台,让融洽代替距离,更多的把讲台让给学生,把老师的"权威教学"变换成师生、学生"共同探索",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用自己的微笑和宽容创建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就能积极探索、积极思考,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逐步形成一种乐于思考问题,善于应用知识的性格特征。
"乐于探究"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先致力于学生间的相互开放,发挥其思路开阔、敏捷灵活、热情奔放、充满好奇、勇于探索的优势,以群体的智慧,合作的方式,集体的创造力,在撞击中相互启悟、交相开拓,弥补其占有资料的贫乏和经验的不足。为此,我除特设讨论课和辩论课两种课型来帮助完成教学内容外,更多的是每节课都适时地进行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意见而进行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例如,讲授中国历史《全面内战的爆发》中"虽然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方针早就定了,但是为什么他还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呢?假如你是当时的中共领导人,你觉得该去还是不去?为什么?"同学们就此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想到"抗战前十年内战,抗战中八年磨擦,抗战后磨刀霍霍……"简直连老师都没想到他们能分析得如此透彻。此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去探究。因为在教学中,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所以我始终认为这是诱使学生乐于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学生的探究热情正旺盛时,他们就能把思维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不会受课堂常规的束缚抑制创造的欲望。比如,让学生分组讨论"重庆谈判"时,有的同学想领略伟人的风彩,也有的同学想过把"记者瘾",也有的……最后,采取了"毛泽东答记者问"的方式来表演。一位同学走上讲台,表演毛泽东。台下有三名同学分别表演重庆日报的记者、外国记者、新华日报的记者。结果中英文交错运用,同学们都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了历史的真谛。分角色表演的同学更是获得了成功的快感,满足了探究的欲望。老师及时地赞美他们--灵感飞现,新意叠出,思维敏捷,语言准确……学生们仿佛一下子接触了历史博大丰富魅力无穷的一面,无不为之吸引。他们从中真正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创造了学习的乐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我平时在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中常提到这样几句话:
1、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2、嫉妒是愚昧的,模仿只会毁了自己。
3、热情、大胆、会学、创新。
4、我是课堂的主人,走上讲台,就是我的胜利。
5、尽管说,对错无妨,与昨天比,今天的我是最好的。
6、改变习惯,提出问题,自己走路。
这些"行动的语言"我反复提到,讲解,直至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因此,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结果"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内光点","经常被难住"。因而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
三、勤于动手
对同类、同时期或同地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归类识记,并在此基础上对同类事件、人物或现象进行比较,比如:将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百日维新"进行对比,可动手制成比较简表。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在当今信息时代,书刊、影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都可以向学生传播多元化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点。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指导学生正确地加以利用,让学生把准确的历史史实搜集整理出来,通过独立思考,对其他的历史现象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认识、判断。
针对适当的内容可让学生们采访老英雄、老模范,动手写成访问录或革命故事。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我告诉学生可以去了解"渊子崖抗日的故事"。课下,由两个小组的学生到渊子崖村去搜集有关的抗日材料。然后,一组在班上为大家讲他们亲耳从村民那儿听来的抗日故事;另一组将材料整理后,办了一期黑板报,让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了"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另外,也可成立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史料建成谈古论今室,在写好提纲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表演说,互相交流观点和看法,拓展视野,使自己的看法更接近真实与客观,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我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活动,而不是几个分体活动的简单组合,我在实践中是本着"主动参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思路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为搞形式,把"导演"角色扮成了"陪衬",而我认为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应将教师同样视为教学的主体,具有突出的相对合理性。因为就教学过程而言,教师和学生所要达到的是同一个终点,目标是一致的;而在通向教学终点,达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又是不同的,其应该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这应该是我们当前处理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相互关系的基本思路和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