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城市的不断进步,随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学习的子女也充斥着大多数校园,由于他们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学习环境也经常变换,美术方面的知识学得不系统,尤其是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直接受到影响,如何培养新市民子女的美术欣赏能力,成为我们美术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美术作品;欣赏;知识面;理解
培养新市民子女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应该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究性欣赏和创造性欣赏,拓宽他们美术知识面,增加他们美术作品的见识,加深对美的理解和体验,从而学会思考,对美术作品有所感悟,产生情感的共鸣,获得思想的启迪,真正享受审美的乐趣。
一、拓宽美术知识,激发欣赏兴趣
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因为新市民子女的特殊生活环境,导致他们的美术欣赏水平有限,为了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就必须要他们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他们才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之中,才能增强他们对美术鉴赏的兴趣。
在四年级上册第1课《四季的色彩》这一课中,通过生动的导入,我带领学生进入了画面的欣赏阶段,在最初的画面欣赏中我让学生分别分析《早春之路》、《夏》、《金秋》和《冬猎》这四幅作品,学生因为对绘画的知识掌握的不多,只能告诉我:“《早春之路》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用了好多蓝、绿的颜色;《夏》是夏天的景色,所以一片深绿色;《金秋》画出了秋天的景色,用了红、黄、橙几种颜色;《冬猎》描绘了冬天的情境,一片白色和灰色。”听了学生的这些描述,我问,你们能够说出这几幅作品给你们带来的感受吗?学生们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于是,我给学生讲叙了关于色彩的色调、邻近色以及色彩的情感表达等美术知识,随后,我让学生结合色彩的知识说一下《春》的感受。学生结合色彩知识能够说出:“春在色调上用了邻近色对比,黄绿色的嫩草和蓝色的树干给人以清新的感觉,看起来生机勃勃的。”随后,我又让学生重新说了对其它三幅作品的评述,学生结合美术知识,表达得很好。
丰富的美术知识能够为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让他们在美术作品欣赏中正确地运用美术术语对作品进行分析,并在这个过程中感悟作品,从而产生共鸣,增加他们欣赏美术作品的信心,激发他们美术作品欣赏的乐趣,让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去欣赏美术作品。
二、运用比较方法,提升欣赏能力
欣赏、感悟美术作品,需要学生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在作品的观察中进行画面的比较,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主题、艺术手法、艺术特点和风格流派进行比较分析,再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对美术作品的感悟,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思维,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在五年级上册第1课《肖像艺术》一课中,我将罗中立的《父亲》这幅油画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优秀的肖像画重在传神,要“以形写神”。为了加强学生对这一特点的印象,我同时展示了国画《张卿子像》和版画《藏族少女》这两幅作品让学生欣赏,在欣赏中考虑以下问题:“这两幅作品分别属于哪两个画种?在对人物的表现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国画和版画在表现形式上有哪些不同?”学生们通过对画面的观察,能够说出:“《张卿子像》属于国画人物,《藏族少女》是利用版画的形式塑造的;这两幅作品都着重刻画了人物的神态和面部表情,能够突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在表现形式上国画用线造型,感觉细腻、严谨,色彩高雅明快;版画线条粗犷,画面清晰,结构严谨,色彩强烈、鲜明。”随后,我又让学生分别欣赏了雕塑《白求恩》和油画《青年女歌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能够分析得比较到位。
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同一画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能够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加深对每一幅作品的印象,在对美术作品的比較当中,学生了解了不同画家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并将这种比较的方法运用到对其他作品的欣赏当中,能够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结合网络资源,提高欣赏效果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我们的美术作品欣赏提供了广博的天地。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查阅美术作品的相关资料,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效率。美术作品欣赏中,大量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美术作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提高了美术作品的欣赏效率。
在六年级上册第1课《建筑艺术的美》这一课中,我利用网络资源将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建筑艺术进行剪辑,制作了视频,通过视频播放,带领学生欣赏这些建筑艺术的美。在欣赏我国古建筑故宫时,我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的见解。学生通过视频从各个角度欣赏了故宫的建筑群,又通过局部放大看到了故宫的云龙大石雕。在回答对故宫的感觉时,能够说出:“故宫的主色调是红色和黄色,给人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和石雕上的龙代表了皇族,红色象征喜庆。整个故宫为木质结构,多采用了直线造型,给人稳重、古朴、庄严的美感。”接着,我们又分别欣赏了印度的泰姬陵,法国的凡尔赛宫和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学生们通过直观的视频播放,表述得都非常深刻。
通过网络视频,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美术作品的魅力,对于美术作品的细节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具体,也更加细致。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去探究和美术作品相关的资料,挖掘这些美术作品的内涵,提高了审美效果。
对于新市民子女来说,让他们在美丽的图案,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线条中感受美术作品的美,利用丰富的美术知识正确的评析美术作品,能够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提高新市民子女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让他们在美术欣赏活动中逐渐的深入、剖析绘画作品,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涵养,陶冶他们的情操。
【参考文献】
[1]朱志刚.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浅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4(33)
[2]王峥如.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途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02)
[3]刘贤忠.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2016(35)
【关键词】 美术作品;欣赏;知识面;理解
培养新市民子女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应该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究性欣赏和创造性欣赏,拓宽他们美术知识面,增加他们美术作品的见识,加深对美的理解和体验,从而学会思考,对美术作品有所感悟,产生情感的共鸣,获得思想的启迪,真正享受审美的乐趣。
一、拓宽美术知识,激发欣赏兴趣
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因为新市民子女的特殊生活环境,导致他们的美术欣赏水平有限,为了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就必须要他们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他们才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之中,才能增强他们对美术鉴赏的兴趣。
在四年级上册第1课《四季的色彩》这一课中,通过生动的导入,我带领学生进入了画面的欣赏阶段,在最初的画面欣赏中我让学生分别分析《早春之路》、《夏》、《金秋》和《冬猎》这四幅作品,学生因为对绘画的知识掌握的不多,只能告诉我:“《早春之路》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用了好多蓝、绿的颜色;《夏》是夏天的景色,所以一片深绿色;《金秋》画出了秋天的景色,用了红、黄、橙几种颜色;《冬猎》描绘了冬天的情境,一片白色和灰色。”听了学生的这些描述,我问,你们能够说出这几幅作品给你们带来的感受吗?学生们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于是,我给学生讲叙了关于色彩的色调、邻近色以及色彩的情感表达等美术知识,随后,我让学生结合色彩的知识说一下《春》的感受。学生结合色彩知识能够说出:“春在色调上用了邻近色对比,黄绿色的嫩草和蓝色的树干给人以清新的感觉,看起来生机勃勃的。”随后,我又让学生重新说了对其它三幅作品的评述,学生结合美术知识,表达得很好。
丰富的美术知识能够为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让他们在美术作品欣赏中正确地运用美术术语对作品进行分析,并在这个过程中感悟作品,从而产生共鸣,增加他们欣赏美术作品的信心,激发他们美术作品欣赏的乐趣,让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去欣赏美术作品。
二、运用比较方法,提升欣赏能力
欣赏、感悟美术作品,需要学生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在作品的观察中进行画面的比较,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主题、艺术手法、艺术特点和风格流派进行比较分析,再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对美术作品的感悟,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思维,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在五年级上册第1课《肖像艺术》一课中,我将罗中立的《父亲》这幅油画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优秀的肖像画重在传神,要“以形写神”。为了加强学生对这一特点的印象,我同时展示了国画《张卿子像》和版画《藏族少女》这两幅作品让学生欣赏,在欣赏中考虑以下问题:“这两幅作品分别属于哪两个画种?在对人物的表现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国画和版画在表现形式上有哪些不同?”学生们通过对画面的观察,能够说出:“《张卿子像》属于国画人物,《藏族少女》是利用版画的形式塑造的;这两幅作品都着重刻画了人物的神态和面部表情,能够突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在表现形式上国画用线造型,感觉细腻、严谨,色彩高雅明快;版画线条粗犷,画面清晰,结构严谨,色彩强烈、鲜明。”随后,我又让学生分别欣赏了雕塑《白求恩》和油画《青年女歌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能够分析得比较到位。
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同一画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能够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加深对每一幅作品的印象,在对美术作品的比較当中,学生了解了不同画家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并将这种比较的方法运用到对其他作品的欣赏当中,能够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结合网络资源,提高欣赏效果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我们的美术作品欣赏提供了广博的天地。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查阅美术作品的相关资料,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效率。美术作品欣赏中,大量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美术作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提高了美术作品的欣赏效率。
在六年级上册第1课《建筑艺术的美》这一课中,我利用网络资源将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建筑艺术进行剪辑,制作了视频,通过视频播放,带领学生欣赏这些建筑艺术的美。在欣赏我国古建筑故宫时,我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的见解。学生通过视频从各个角度欣赏了故宫的建筑群,又通过局部放大看到了故宫的云龙大石雕。在回答对故宫的感觉时,能够说出:“故宫的主色调是红色和黄色,给人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和石雕上的龙代表了皇族,红色象征喜庆。整个故宫为木质结构,多采用了直线造型,给人稳重、古朴、庄严的美感。”接着,我们又分别欣赏了印度的泰姬陵,法国的凡尔赛宫和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学生们通过直观的视频播放,表述得都非常深刻。
通过网络视频,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美术作品的魅力,对于美术作品的细节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具体,也更加细致。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去探究和美术作品相关的资料,挖掘这些美术作品的内涵,提高了审美效果。
对于新市民子女来说,让他们在美丽的图案,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线条中感受美术作品的美,利用丰富的美术知识正确的评析美术作品,能够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提高新市民子女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让他们在美术欣赏活动中逐渐的深入、剖析绘画作品,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涵养,陶冶他们的情操。
【参考文献】
[1]朱志刚.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浅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4(33)
[2]王峥如.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途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02)
[3]刘贤忠.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