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 肇庆 526238)
摘 要:行政管理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行政管理体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因此本文对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
高校管理体系由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后勤管理组成,行政管理是联系上下、服务内外的桥梁和纽带,也是高校实现教育和科研功能的基础,因而在高校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然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沿袭科层制,呈现明显的行政化、官僚化特点,对高校教学思想的创新和学术水平的进步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对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进行了探讨。
一、现行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中的问题分析
1.机构设置繁杂,办事效率低下
许多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参照政府机构设置,存在机构臃腫、层级多、人员冗余的特点,办事程序复杂,管理职能不清,办事效率低下。而且容易沾染官本位思想,不利于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要逐级上报、层层下达才能解决,信息沟通和处理十分漫长;而且受到官本位的刺激,许多教师热衷于“教而优则仕”,对学术发展影响较大。
2.行政权力泛化,制约高校发展
行政权力无限扩张,凌驾于学术研究之上,学术事务决策缺乏民主性,学术资源由行政权力支配,纯学术人员的价值被忽视,严重影响教职工的积极性,也日渐形成学术研究服务于行政权力的局面,不但抑制学术的自由发展,而且造成高校资源低效使用,降低了高校整体竞争力。
3.管理方式僵化,组织效率不高
高校行政管理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组织成员必须服从领导指令和制度规定,而部门和基层管理者习惯于循规蹈矩,许多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例如某高校学生身体不适向辅导员请假,但该校规定学生请假须医生证明,否则以旷课论处,但该日校医不在,且校外医院又远,该生只得放弃请假。可见,这样的管理方式抑制了基层提高服务质量的热情,一切只对上级负责的方式也降低了组织效率。
4.专业化程度低,服务意识缺乏
高校行政管理岗位上教学、管理“双肩挑”模式与专业化背道而驰,因为教师肩负教学科研任务,很难有更多精力思考管理工作,如果偏重行政管理琐事,就无法专心于教学科研,两者常常顾此失彼,行政管理效率和教学科研都受影响。而且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地位偏低,在升职、评职称、继续教育等方面处于劣势,个人进取心不足,缺乏服务意识。
二、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途径与对策
1.创新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官本位”思想,不利于高校行政效率和管理质量的提升,要创建新型行政管理体制,首先要从观念上做出改变,以服务行政理念取代官本位行政思想,以服务教学、服务师生为工作宗旨。为此,应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师生第一”的观念,始终把满足师生需要作为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将“为人服务”作为行政工作的核心,以“同理心”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体验,从而增强服务意识,培育人文情怀。
2.优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内耗
目前高校的行政组织结构是按传统管理模式创建的,管理层级多,信息传递效率低,因此应打破部门界限,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减小中间层级,并将管理重心下移,直接面向服务对象及组织目标。例如招生人数不多的高校,学院直接管理班级,学生办事以班级名义向学院申请,这样效率明显提升。但在组织结构调整过程中,要把握好集权与分权的界限,一般性问题应尽量分权,以激发基层组织活力,但重大问题需经学校高层审批。
3.理顺权力关系,摆正学术地位
高校管理应形成“学术权力决策,行政权力服务”的模式,行政部门要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将行政工作定位为保障学术繁荣并为高校高效运转提供服务。为此,应划清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的职责界限,由高校学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学术事务,行政领导主要负责学校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制定,以协调学术与行政之间的权力分配,形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发挥学术权力在高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保证学术带头人在学校管理决策中的发言权。
4.提升人员素质,打造优秀团队
高校行政人员素质直接影响行政管理工作成效,所以加强行政队伍建设,提高行政人员素质成为高校行政管理的重点。高校应将行政人员培训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之中,制定培训计划,打造优秀管理团队。为此,高校应建立行政人员专业培训的平台,并在人、财、物等资源方面提供支持。同时,还应完善行政人员考评机制,激励行政人员加强理论学习,改善工作作风,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5.营造宽松氛围,发挥教职特长
高校教师思想活跃,独立性强,宽松、和谐的制度氛围有助于其创造性的发挥,所以高校行政管理制度的制定应体现这一需求。首先,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公开选拔、择优录用、科学管理”的原则,通过校际交流、岗位轮岗、挂职锻炼、脱产培训等方式,让人力资源合理流动起来,吸收勇于创新、工作能力强的人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其次,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创造公平竞争、以岗定薪、优劳优薪的工作环境,使行政人员个体发展融入学校共同进步之中。
6.利用网络优势,提升管理效率
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升行政管理效率是大势所趋。为此,应将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校园网结合,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但是最近比特币勒索病毒造成许多高校网络“中招”,说明高校必须提升网络的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这样在满足行政管理效率的同时,才不会因为网络瘫痪而无法提供服务。
三、结束语
为了适应高校新的发展形势,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除弊兴利,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高校行政管理更上一层楼,并充分利用高校各种资源达成发展目标,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协调有序地开展,发挥高校社会职能作用,实现其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曾文思.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S1):178-179.
[2]蔡伟毅.“去行政化”视角下的高校如何提升服务内部管理体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2(7):74-76.
摘 要:行政管理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行政管理体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因此本文对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
高校管理体系由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后勤管理组成,行政管理是联系上下、服务内外的桥梁和纽带,也是高校实现教育和科研功能的基础,因而在高校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然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沿袭科层制,呈现明显的行政化、官僚化特点,对高校教学思想的创新和学术水平的进步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对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进行了探讨。
一、现行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中的问题分析
1.机构设置繁杂,办事效率低下
许多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参照政府机构设置,存在机构臃腫、层级多、人员冗余的特点,办事程序复杂,管理职能不清,办事效率低下。而且容易沾染官本位思想,不利于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要逐级上报、层层下达才能解决,信息沟通和处理十分漫长;而且受到官本位的刺激,许多教师热衷于“教而优则仕”,对学术发展影响较大。
2.行政权力泛化,制约高校发展
行政权力无限扩张,凌驾于学术研究之上,学术事务决策缺乏民主性,学术资源由行政权力支配,纯学术人员的价值被忽视,严重影响教职工的积极性,也日渐形成学术研究服务于行政权力的局面,不但抑制学术的自由发展,而且造成高校资源低效使用,降低了高校整体竞争力。
3.管理方式僵化,组织效率不高
高校行政管理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组织成员必须服从领导指令和制度规定,而部门和基层管理者习惯于循规蹈矩,许多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例如某高校学生身体不适向辅导员请假,但该校规定学生请假须医生证明,否则以旷课论处,但该日校医不在,且校外医院又远,该生只得放弃请假。可见,这样的管理方式抑制了基层提高服务质量的热情,一切只对上级负责的方式也降低了组织效率。
4.专业化程度低,服务意识缺乏
高校行政管理岗位上教学、管理“双肩挑”模式与专业化背道而驰,因为教师肩负教学科研任务,很难有更多精力思考管理工作,如果偏重行政管理琐事,就无法专心于教学科研,两者常常顾此失彼,行政管理效率和教学科研都受影响。而且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地位偏低,在升职、评职称、继续教育等方面处于劣势,个人进取心不足,缺乏服务意识。
二、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途径与对策
1.创新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官本位”思想,不利于高校行政效率和管理质量的提升,要创建新型行政管理体制,首先要从观念上做出改变,以服务行政理念取代官本位行政思想,以服务教学、服务师生为工作宗旨。为此,应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师生第一”的观念,始终把满足师生需要作为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将“为人服务”作为行政工作的核心,以“同理心”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体验,从而增强服务意识,培育人文情怀。
2.优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内耗
目前高校的行政组织结构是按传统管理模式创建的,管理层级多,信息传递效率低,因此应打破部门界限,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减小中间层级,并将管理重心下移,直接面向服务对象及组织目标。例如招生人数不多的高校,学院直接管理班级,学生办事以班级名义向学院申请,这样效率明显提升。但在组织结构调整过程中,要把握好集权与分权的界限,一般性问题应尽量分权,以激发基层组织活力,但重大问题需经学校高层审批。
3.理顺权力关系,摆正学术地位
高校管理应形成“学术权力决策,行政权力服务”的模式,行政部门要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将行政工作定位为保障学术繁荣并为高校高效运转提供服务。为此,应划清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的职责界限,由高校学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学术事务,行政领导主要负责学校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制定,以协调学术与行政之间的权力分配,形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发挥学术权力在高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保证学术带头人在学校管理决策中的发言权。
4.提升人员素质,打造优秀团队
高校行政人员素质直接影响行政管理工作成效,所以加强行政队伍建设,提高行政人员素质成为高校行政管理的重点。高校应将行政人员培训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之中,制定培训计划,打造优秀管理团队。为此,高校应建立行政人员专业培训的平台,并在人、财、物等资源方面提供支持。同时,还应完善行政人员考评机制,激励行政人员加强理论学习,改善工作作风,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5.营造宽松氛围,发挥教职特长
高校教师思想活跃,独立性强,宽松、和谐的制度氛围有助于其创造性的发挥,所以高校行政管理制度的制定应体现这一需求。首先,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公开选拔、择优录用、科学管理”的原则,通过校际交流、岗位轮岗、挂职锻炼、脱产培训等方式,让人力资源合理流动起来,吸收勇于创新、工作能力强的人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其次,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创造公平竞争、以岗定薪、优劳优薪的工作环境,使行政人员个体发展融入学校共同进步之中。
6.利用网络优势,提升管理效率
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升行政管理效率是大势所趋。为此,应将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校园网结合,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但是最近比特币勒索病毒造成许多高校网络“中招”,说明高校必须提升网络的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这样在满足行政管理效率的同时,才不会因为网络瘫痪而无法提供服务。
三、结束语
为了适应高校新的发展形势,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除弊兴利,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高校行政管理更上一层楼,并充分利用高校各种资源达成发展目标,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协调有序地开展,发挥高校社会职能作用,实现其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曾文思.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S1):178-179.
[2]蔡伟毅.“去行政化”视角下的高校如何提升服务内部管理体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2(7):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