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創新人才必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捕捉和判断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国际对话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竞争已经前移到基础教育领域,高中阶段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基于此,以高中政治为例,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运用发现教学法,培养学生捕捉和判断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运用任务设计法,培养学生国际对话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教学方法;创新能力;创新人才
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主办的“创新人才?基础教育”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工作委员会颁发聘书仪式上指出,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竞争已经前移到基础教育领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较量,这就要求基础教育顺应时代的要求,加快推进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四种能力的创新人才,这四种能力是“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捕捉和判断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国际对话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是集知识性、能力性、思想性、政治性、社会性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可以连接自然、社会、思维、生活等方方面面,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知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认识各种现象,更利于渗透创造能力的培养。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所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立足课堂,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到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激发出灵感的火花,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基于此,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1 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袁振国先生认为:“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万条,起点一个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教育的本质特征。思想政治课教师一方面要巧妙地设计问题,使问题与学生的思维过程紧密相联;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猜测、判断,并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例如,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增值税改革试点,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的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辅助和鉴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逐步将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据此我设计辨题:有人认为,增值税的改革对企业发展有利,但会减少财政收入。请谈谈你的看法。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生产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从短期来看,增值税改革会导致财政收入的减少。但减税会提升企业活力,也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终会使税源增加。长远来看,增值税改革不会减少财政收入。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独立思考、敢于挑战的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面对要解决的现实和理论问题,教师不应设置标准答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寻找答案,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使思想政治课堂充满民主的气氛。让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能只做顺从的奴隶。教师应充分驾驭课堂,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善于发问、求疑思维、不断创新;充分发表自己的思想见解,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例如,从政府和居民的的角度,就如何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如何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只要言之有理,就应充分肯定和赞扬,以激励其创新热情。
2 运用发现教学法,培养学生捕捉和判断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认为:“人具有非常优异的先天‘潜能’,教育无须也不应该用指导性的方式向学生灌输什么,这样会压抑‘潜能’的自然实现,适得其反。教育要为学生潜能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和睦的心理环境,使之能在内驱力的本能驱动下自动形成,充分形成。”“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何晓文认为,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教育过度地强调了接受学习,忽视了发现学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提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皮亚杰亦说:“每次你告诉孩子一条知识,都是阻碍了他对世界的发现。”因此,教育要启动学生内心的动力。高中学生在身心发展状况、知识能力基础、社会生活经验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他们的个性品质也逐渐稳定和成熟,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已经能用书本理论作指导去发现、分析解决各种问题,学生完全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在做的过程中悟出理性知识,培养探究技能和探究气质。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不理解学生的内心发展需求,不能把自己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内心世界发展上,自然也就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得把知识用于实践,独立地去获得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当简单地将知识全盘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善于创造问题环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指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从中得到锻炼,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应把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基础,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复习经济生活时,我请了一位民营企业老板给学生讲述目前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一些困境,包括在贷款上与国有企业不对等,不易获得银行贷款,而且融资渠道少、成本高、难度大;产品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弱;管理不规范,体制不健全,妨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另外,一些垄断性行业由于设置的“门槛”过高,导致中小企业无法进入,等等。听了这些,学生们兴奋起来,我紧接着就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中小企业如何摆脱困境出谋划策?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目前成长中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一些困境,企业发展一定要有思路,有思路才有出路。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拓展对问题的深度设想。我接着引导学生从存在的具体困境逐层分析出路: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小企业提供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中小企业要面向市场,优化产品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样学生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创新能力也在课堂上得到了培养。
3 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采用合作性学习教学方法的课程教学,必须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重视教师主导为更重视学生主体,让学生在主体作用发挥的过程中自觉完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项目与同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变政治课教师的“讲台”为学生积极参与、双向交流、学生之间多向交流的“论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
(1)模拟“老师”上课。有计划的安排、指导学生进行集体备课,在备课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处理教材,搜集材料,强调学生要在解决“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两个问题时,除了按照教材讲述之外还要继续追问“还因为什么”、“还应该怎么样”,让学生在课本外进行再思考。每节课给学生10——20分钟的上课机会。通过模拟“老师”上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处理教材能力和协作能力,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深刻。
(2)开展小组竞赛。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具体的案例,例如讲市场经济时,我让学生为一个曾濒临倒闭的小企业出谋献策,看哪个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的“拯救方案”最切合实际,最具有科学性与操作性,同时要求学生对提出的各种方案进行讲解、评析。通过这种竞赛式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热情中认真思考市场经济中的有关问题,从而对市场经济具有激发企业经济活力的功能等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这一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市场意识等心理素质,激发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辩论。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互相交流切磋甚至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我结合“‘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顺利对接”这一时事热点,设置辨题“从‘两弹一星’到‘神州八号’升空,民族精神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联系教材知识,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中,有的同学“赞同”,有的同学“反对”,陈述的理由,都符合教材内容,在充分肯定学生的讨论分析之后,我又说,答案可以是“赞同”,也可以是“反对”,只要言之有理。通过辩论,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新性。
4 运用任务设计法,培养学生国际对话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化高科技时代,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是其主要特点。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市场需要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国际化人才。具体地说,应具备较高水平的外语能力、能准确无误地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和更好融入国际社会的能力、跨文化沟通和异文化理解的能力。在我國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各领域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合作交流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为此,各科教师应根据学科内容和特点,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实现“开放式”人才的培养目标。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国际对话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例如,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如何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提高开放经济水平?面对“数字鸿沟”、“绿色壁垒”、反倾销等,我们应该怎么办?对此,通过《经济生活》的学习,我让学生知道“我们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结合实际,认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有助于增强我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本领,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政治生活》学习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让学生懂得:“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离开世界而单独存在和发展,国际社会的竞争与合作对每个国家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当代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应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也就成为我们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合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 2012土耳其“中国文化年”等,我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准确理解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号召我们的学生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在中国由“本土型国家”转变为“国际型国家”的今天,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努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中国灵魂和民族气质的中国公民,是各级各类学校共同的使命。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教学方法;创新能力;创新人才
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主办的“创新人才?基础教育”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工作委员会颁发聘书仪式上指出,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竞争已经前移到基础教育领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较量,这就要求基础教育顺应时代的要求,加快推进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四种能力的创新人才,这四种能力是“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捕捉和判断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国际对话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是集知识性、能力性、思想性、政治性、社会性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可以连接自然、社会、思维、生活等方方面面,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知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认识各种现象,更利于渗透创造能力的培养。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所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立足课堂,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到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激发出灵感的火花,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基于此,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1 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袁振国先生认为:“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万条,起点一个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教育的本质特征。思想政治课教师一方面要巧妙地设计问题,使问题与学生的思维过程紧密相联;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猜测、判断,并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例如,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增值税改革试点,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的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辅助和鉴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逐步将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据此我设计辨题:有人认为,增值税的改革对企业发展有利,但会减少财政收入。请谈谈你的看法。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生产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从短期来看,增值税改革会导致财政收入的减少。但减税会提升企业活力,也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终会使税源增加。长远来看,增值税改革不会减少财政收入。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独立思考、敢于挑战的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面对要解决的现实和理论问题,教师不应设置标准答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寻找答案,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使思想政治课堂充满民主的气氛。让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能只做顺从的奴隶。教师应充分驾驭课堂,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善于发问、求疑思维、不断创新;充分发表自己的思想见解,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例如,从政府和居民的的角度,就如何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如何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只要言之有理,就应充分肯定和赞扬,以激励其创新热情。
2 运用发现教学法,培养学生捕捉和判断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认为:“人具有非常优异的先天‘潜能’,教育无须也不应该用指导性的方式向学生灌输什么,这样会压抑‘潜能’的自然实现,适得其反。教育要为学生潜能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和睦的心理环境,使之能在内驱力的本能驱动下自动形成,充分形成。”“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何晓文认为,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教育过度地强调了接受学习,忽视了发现学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提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皮亚杰亦说:“每次你告诉孩子一条知识,都是阻碍了他对世界的发现。”因此,教育要启动学生内心的动力。高中学生在身心发展状况、知识能力基础、社会生活经验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他们的个性品质也逐渐稳定和成熟,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已经能用书本理论作指导去发现、分析解决各种问题,学生完全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在做的过程中悟出理性知识,培养探究技能和探究气质。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不理解学生的内心发展需求,不能把自己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内心世界发展上,自然也就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得把知识用于实践,独立地去获得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当简单地将知识全盘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善于创造问题环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指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从中得到锻炼,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应把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基础,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复习经济生活时,我请了一位民营企业老板给学生讲述目前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一些困境,包括在贷款上与国有企业不对等,不易获得银行贷款,而且融资渠道少、成本高、难度大;产品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弱;管理不规范,体制不健全,妨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另外,一些垄断性行业由于设置的“门槛”过高,导致中小企业无法进入,等等。听了这些,学生们兴奋起来,我紧接着就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中小企业如何摆脱困境出谋划策?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目前成长中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一些困境,企业发展一定要有思路,有思路才有出路。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拓展对问题的深度设想。我接着引导学生从存在的具体困境逐层分析出路: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小企业提供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中小企业要面向市场,优化产品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样学生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创新能力也在课堂上得到了培养。
3 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采用合作性学习教学方法的课程教学,必须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重视教师主导为更重视学生主体,让学生在主体作用发挥的过程中自觉完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项目与同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变政治课教师的“讲台”为学生积极参与、双向交流、学生之间多向交流的“论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
(1)模拟“老师”上课。有计划的安排、指导学生进行集体备课,在备课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处理教材,搜集材料,强调学生要在解决“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两个问题时,除了按照教材讲述之外还要继续追问“还因为什么”、“还应该怎么样”,让学生在课本外进行再思考。每节课给学生10——20分钟的上课机会。通过模拟“老师”上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处理教材能力和协作能力,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深刻。
(2)开展小组竞赛。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具体的案例,例如讲市场经济时,我让学生为一个曾濒临倒闭的小企业出谋献策,看哪个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的“拯救方案”最切合实际,最具有科学性与操作性,同时要求学生对提出的各种方案进行讲解、评析。通过这种竞赛式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热情中认真思考市场经济中的有关问题,从而对市场经济具有激发企业经济活力的功能等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这一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市场意识等心理素质,激发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辩论。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互相交流切磋甚至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我结合“‘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顺利对接”这一时事热点,设置辨题“从‘两弹一星’到‘神州八号’升空,民族精神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联系教材知识,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中,有的同学“赞同”,有的同学“反对”,陈述的理由,都符合教材内容,在充分肯定学生的讨论分析之后,我又说,答案可以是“赞同”,也可以是“反对”,只要言之有理。通过辩论,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新性。
4 运用任务设计法,培养学生国际对话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化高科技时代,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是其主要特点。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市场需要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国际化人才。具体地说,应具备较高水平的外语能力、能准确无误地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和更好融入国际社会的能力、跨文化沟通和异文化理解的能力。在我國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各领域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合作交流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为此,各科教师应根据学科内容和特点,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实现“开放式”人才的培养目标。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国际对话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例如,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如何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提高开放经济水平?面对“数字鸿沟”、“绿色壁垒”、反倾销等,我们应该怎么办?对此,通过《经济生活》的学习,我让学生知道“我们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结合实际,认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有助于增强我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本领,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政治生活》学习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让学生懂得:“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离开世界而单独存在和发展,国际社会的竞争与合作对每个国家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当代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应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也就成为我们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合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 2012土耳其“中国文化年”等,我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准确理解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号召我们的学生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在中国由“本土型国家”转变为“国际型国家”的今天,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努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中国灵魂和民族气质的中国公民,是各级各类学校共同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