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三十年,我通过二十多年的观察发现:在幼儿时期表现出天赋极高、智力超群的孩子长大之后几乎都未能成才。我所说的成才并不是指成为大科学家、大政治家、大艺术家、大企业家这样的人才,而是说他们后来没有进入大学学习,有些甚至连高中都没有上。这些孩子也没有像爱迪生那样虽然没有上大学而成为了发明家、成为某个领域的特殊人才。
他们后来怎么样了?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在上完了初中、高中之后就没有继续上学了。
一个个优秀的孩子就这样荒废了学业。
我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三十年,这种在幼儿时期表现出天赋极高、智力超群的孩子并不多见、屈指可数。按照“从小看大,三岁看老”的说法,他们应该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人才。
为什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荒废了学业呢?
通过对这些孩子的成长经历的分析总结,他们未能成才的原因有两个:
一、家庭因素
我所观察的孩子都是曾经在我们幼儿园就读过的孩子。根据我的统计,这些天赋极高、智力超群的孩子的父母文化都不高。作为教师,我懂得: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对孩子的教育有影响,但是并不绝对。准确地说,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观念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更大,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更大。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没有文化而孩子能够成才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什么他们能够成才而我身边的这些孩子不能成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孩子的父母缺乏自己应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观念,他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太低。
在这些孩子受教育的黄金时期,他们的父母也知道自己的孩子聪明,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但是他们从来就没有思考过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天赋,更没有想过应该怎样引导孩子朝着他天赋的方向去发展。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读书不成问题,他们把对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给了学校、完全依赖于学校,基本上不管孩子的教育。一个个优秀的孩子就在父母的放任自流下荒废了学业。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几乎所有的天才儿童都比较好动、好奇、好学、调皮,所以很多家长就存在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聪明的孩子都好动、调皮,认为不好动、不调皮就不聪明,所以他们对孩子因好动、调皮而影响学习甚至惹出祸端的情况没有警觉,导致孩子逃学、打架、抽烟、喝酒、赌博、进酒吧、进网吧、早恋等情况的发生,荒废了学业,浪费了天赋,直到有一天,大学未考上、高中未考上,家长才如梦初醒、悔之晚矣。
案例一:
任海翔,男。4岁能读报,5岁时能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能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我们按照书中的问题对他进行提问,他的回答与书中答案基本一致。学习其他学科接受能力很强。其能力表现与幼儿园的所有孩子相比非常突出。比较调皮,性格比较倔强。上小学之后,更加调皮,父母经常被老师请到学校。初中毕业后未再上学。
如果说这些父母不了解自己孩子有什么特点,没有很好地引导孩子按照他的特点去发展是一种失职,那么那种只顾自己玩乐、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而导致孩子荒废学业的父母就是一种犯罪,他们输掉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金钱、自己的时间,他们还输掉了自己孩子的未来。看着这些孩子一个个地被他们的父母荒废掉,我感到自己应该承担一项义务,我们设计了一项活动,我们给每一个孩子的家长一份儿童成长规划意见书,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阶段观察,根据观察找到孩子的特点,写出家庭教育规划,定期进行总结。通过这项工作,家长们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懂得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不仅仅是对孩子的学龄前负责,我们还应该为孩子的一生着想。
二、社会因素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对儿童成长影响最大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社会因素。孩子在家庭之外所接触的环境就是社会环境,学校、同学、其他环境、其他人员。由于儿童具有接受力强、分辨力差的特点,儿童在与社会、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是见什么学什么,其中必然有对孩子生理、心理、健康、教育不利的东西,这就需要父母仔细观察、仔细了解才能发现,发现问题之后不能掉以轻心、听之任之,要及时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有益的疏导,在问题的萌芽阶段、在孩子还没有形成习惯的时候进行纠正。家长对孩子的观察、了解、引导、纠正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为人父母需要有对孩子、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教子必须有方。
人的行为是有惯性的,当他关注某种事物之后,如果没有其他事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那么他就会对原来的事物继续关注,直到他对这一事物失去兴趣。孩子尤其如此。如:孩子对网吧产生了兴趣,他每天放学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网吧,上课的时候也想着网吧。如果没有其他东西来转移他的兴趣,那么在一段时间内,他会继续保持对网吧的兴趣,直到有一天他对网吧失去興趣,而这一天的来到可能是几年、十几年以后了,这个孩子的一生就被网吧耽误了、他的聪明才智和黄金时光就被网吧浪费了。
生活中,由于受社会环境影响而荒废一生的例子俯拾皆是。作为父母,怎样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有益的方面来,这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孩子都喜欢玩,要转移他的注意力,用一种玩法取代另一种玩法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如:旅游、下棋、唱歌等方法潜移默化地转移他的注意力,然后再让他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业余时间也要让孩子放松一下,让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逐渐融洽、密切,便于父母了解孩子的情况,便于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
案例二:
周瑾,女。幼儿时期语言表达能力极强,主持节目能够自编台词,学习能力极强、反应力极强。上初中之后学习开始不专注,开始追求时尚,并且早恋。高中毕业之后考上三本。
生活中,不乏父母不管孩子教育而孩子照样成才的例子,但这是极少数现象。更多的现象是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孩子是否成才。
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的成长环境,父母可以不教孩子知识,但是不能不教孩子品行;父母可以不懂科学,但是不能不懂自己孩子的特点。
多一个有责任心的父母,就多让一个孩子成才,就多一个幸福的家庭。
如果每一个孩子的父母都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如果每一个孩子的父母都能够根据孩子的特点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果每一个孩子的父母都有对孩子和社会强烈的责任心,就不会再有一个孩子被荒废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孩子的未来就是父母的未来,孩子的成功就是父母的成功,孩子的幸福就是父母的幸福。
为了孩子,我们和所有的父母一起努力。
他们后来怎么样了?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在上完了初中、高中之后就没有继续上学了。
一个个优秀的孩子就这样荒废了学业。
我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三十年,这种在幼儿时期表现出天赋极高、智力超群的孩子并不多见、屈指可数。按照“从小看大,三岁看老”的说法,他们应该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人才。
为什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荒废了学业呢?
通过对这些孩子的成长经历的分析总结,他们未能成才的原因有两个:
一、家庭因素
我所观察的孩子都是曾经在我们幼儿园就读过的孩子。根据我的统计,这些天赋极高、智力超群的孩子的父母文化都不高。作为教师,我懂得: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对孩子的教育有影响,但是并不绝对。准确地说,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观念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更大,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更大。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没有文化而孩子能够成才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什么他们能够成才而我身边的这些孩子不能成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孩子的父母缺乏自己应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观念,他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太低。
在这些孩子受教育的黄金时期,他们的父母也知道自己的孩子聪明,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但是他们从来就没有思考过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天赋,更没有想过应该怎样引导孩子朝着他天赋的方向去发展。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读书不成问题,他们把对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给了学校、完全依赖于学校,基本上不管孩子的教育。一个个优秀的孩子就在父母的放任自流下荒废了学业。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几乎所有的天才儿童都比较好动、好奇、好学、调皮,所以很多家长就存在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聪明的孩子都好动、调皮,认为不好动、不调皮就不聪明,所以他们对孩子因好动、调皮而影响学习甚至惹出祸端的情况没有警觉,导致孩子逃学、打架、抽烟、喝酒、赌博、进酒吧、进网吧、早恋等情况的发生,荒废了学业,浪费了天赋,直到有一天,大学未考上、高中未考上,家长才如梦初醒、悔之晚矣。
案例一:
任海翔,男。4岁能读报,5岁时能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能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我们按照书中的问题对他进行提问,他的回答与书中答案基本一致。学习其他学科接受能力很强。其能力表现与幼儿园的所有孩子相比非常突出。比较调皮,性格比较倔强。上小学之后,更加调皮,父母经常被老师请到学校。初中毕业后未再上学。
如果说这些父母不了解自己孩子有什么特点,没有很好地引导孩子按照他的特点去发展是一种失职,那么那种只顾自己玩乐、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而导致孩子荒废学业的父母就是一种犯罪,他们输掉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金钱、自己的时间,他们还输掉了自己孩子的未来。看着这些孩子一个个地被他们的父母荒废掉,我感到自己应该承担一项义务,我们设计了一项活动,我们给每一个孩子的家长一份儿童成长规划意见书,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阶段观察,根据观察找到孩子的特点,写出家庭教育规划,定期进行总结。通过这项工作,家长们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懂得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不仅仅是对孩子的学龄前负责,我们还应该为孩子的一生着想。
二、社会因素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对儿童成长影响最大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社会因素。孩子在家庭之外所接触的环境就是社会环境,学校、同学、其他环境、其他人员。由于儿童具有接受力强、分辨力差的特点,儿童在与社会、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是见什么学什么,其中必然有对孩子生理、心理、健康、教育不利的东西,这就需要父母仔细观察、仔细了解才能发现,发现问题之后不能掉以轻心、听之任之,要及时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有益的疏导,在问题的萌芽阶段、在孩子还没有形成习惯的时候进行纠正。家长对孩子的观察、了解、引导、纠正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为人父母需要有对孩子、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教子必须有方。
人的行为是有惯性的,当他关注某种事物之后,如果没有其他事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那么他就会对原来的事物继续关注,直到他对这一事物失去兴趣。孩子尤其如此。如:孩子对网吧产生了兴趣,他每天放学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网吧,上课的时候也想着网吧。如果没有其他东西来转移他的兴趣,那么在一段时间内,他会继续保持对网吧的兴趣,直到有一天他对网吧失去興趣,而这一天的来到可能是几年、十几年以后了,这个孩子的一生就被网吧耽误了、他的聪明才智和黄金时光就被网吧浪费了。
生活中,由于受社会环境影响而荒废一生的例子俯拾皆是。作为父母,怎样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有益的方面来,这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孩子都喜欢玩,要转移他的注意力,用一种玩法取代另一种玩法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如:旅游、下棋、唱歌等方法潜移默化地转移他的注意力,然后再让他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业余时间也要让孩子放松一下,让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逐渐融洽、密切,便于父母了解孩子的情况,便于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
案例二:
周瑾,女。幼儿时期语言表达能力极强,主持节目能够自编台词,学习能力极强、反应力极强。上初中之后学习开始不专注,开始追求时尚,并且早恋。高中毕业之后考上三本。
生活中,不乏父母不管孩子教育而孩子照样成才的例子,但这是极少数现象。更多的现象是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孩子是否成才。
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的成长环境,父母可以不教孩子知识,但是不能不教孩子品行;父母可以不懂科学,但是不能不懂自己孩子的特点。
多一个有责任心的父母,就多让一个孩子成才,就多一个幸福的家庭。
如果每一个孩子的父母都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如果每一个孩子的父母都能够根据孩子的特点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果每一个孩子的父母都有对孩子和社会强烈的责任心,就不会再有一个孩子被荒废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孩子的未来就是父母的未来,孩子的成功就是父母的成功,孩子的幸福就是父母的幸福。
为了孩子,我们和所有的父母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