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并且把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提出了教师在课堂上预设和积极调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几点措施,旨在给同仁带来帮助。
关键词: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具体措施
当代心理学家罗杰斯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两个方面。两者同时发生、同时发展、相伴相随、贯穿始终。认知和情感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前者主要解决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而学生在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心理态度、情绪体验的参与,产生愿不愿学、喜不喜欢学、信不信能学好等情感。有些学生不喜欢学习、不主动学习,这同我们教师没有及时关注其积极的学习心理有很大关系。因此,“忽视情感,是忘了教育的另一半”。把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是课堂教学中关注学情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在课堂上如何预设和积极调控学生的心理发展呢?在此,笔者简要地来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课前作好心理预设,为课堂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双方情感交融的前提,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课堂上学生是否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教师首先要作好上课前的心理预设。
1.把微笑与耐心带进课堂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抱有的期望与要求,是通过态度、表情、行为等方式传递给学生的,微笑是这些方式中的一个,也是最优秀的一个。教师坚持“学生无错原则”,用微笑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信息,学生会受到更大的鼓励,从而更加相信教师,以最佳的主体精神投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给予教师积极主动的反馈。微笑还能帮助学困生克服畏惧心理,一同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这里的微笑也包括教师亲切的笑脸、优美的语言、宽容的眼神、和蔼的举止等等。对待不服管的学生,需要教师拿出更多的耐心,付出较大的努力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研究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其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实施教育。
2.把民主与竞争带进课堂
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双方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感情、有智慧、有性格、有人格。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民主与竞争的机制,有利于帮助全班学生形成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例如,笔者在每节课的巩固练习之后,经常设计一道“聪明题”。这种题难度不大,常常为下节课或下一单元的学习起铺垫作用,但趣味性浓。一般都是在笔者稍有提示后,很多学生都争着要做,而笔者又以能回答出聪明题作为这节课练习的最高加分,所以,学生们都以能做“聪明题”为荣,常常出现师教生、生教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生动场面。
3.把鼓励与表扬带进课堂
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欲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一般来说,恰当地鼓励与表扬能强化自我效能感,这不仅对鼓励和表扬的人如此,对同环境的其他人也具有相同的作用。随着自我效能的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得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愈加浓厚。因此,在三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随意批评学生,不用过多的时间处理不良问题,表扬激励的话语不离口,要对学生任何积极的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评价:“好棒!”、“×××,今天的表现真好!”、“同学们,鼓励他(她)!”等等。即使学生理解有误,出了错,也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鼓励、启发学生,让其在改正错误中得到进步,万不可给学生留下一丁点受伤害的阴影。
二、课中调节学习情绪,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学习情绪影响较大的因素有:认知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调节学生的学习心理实质就是做好这三方面因素的调控。
1.认知因素的调控
主要是通过挖掘教材内在的因素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学习。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j q x 和u相拼去掉两点这一规律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自编儿歌记忆。这时,学生的心理因通过自身努力有了新的发现而无比兴奋。这种积极的学习心理一方面使他们迫切想知道为什么,想学下去,达到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得到了自我表现欲望的满足,自我效能激增,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
2.环境因素的调控
没有良好的环境氛围,实施科学教学就是一句空话。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创设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一氛围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教师的期待与宽容,二是学生情感的激发、保持与升华。例如,在学生注意力基本集中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有较自由的坐姿,不强求学生个个正襟危坐,以免打断他们的学习思维;又如当个别学生回答不出笔者的提问时,笔者就允许他(她)主动请求其他同学来帮助他(她)。这样,既满足了其他学生的表现欲,又培养了学生“有困难大家一起来克服”的群体意识。
3.生理因素的调控
俗语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对学生生理因素的调控包括二大方面:一是群体的,如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低年级学生迥然不同,男生与女生的性格、情感差异较大等等;二是个体的,如学生在智能水平上的高低,教师在挑选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根据学生智能水平的不同层次灵活提问,一般要使指名的学生都能作出正确的回答,既满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真正发挥了学生个人的主体能动作用。
总之,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关注学生心理的发展及变化,多途径、多形式地实施合理的情感调控,使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流通畅、和谐,将有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效率及心理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具体措施
当代心理学家罗杰斯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两个方面。两者同时发生、同时发展、相伴相随、贯穿始终。认知和情感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前者主要解决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而学生在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心理态度、情绪体验的参与,产生愿不愿学、喜不喜欢学、信不信能学好等情感。有些学生不喜欢学习、不主动学习,这同我们教师没有及时关注其积极的学习心理有很大关系。因此,“忽视情感,是忘了教育的另一半”。把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是课堂教学中关注学情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在课堂上如何预设和积极调控学生的心理发展呢?在此,笔者简要地来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课前作好心理预设,为课堂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双方情感交融的前提,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课堂上学生是否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教师首先要作好上课前的心理预设。
1.把微笑与耐心带进课堂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抱有的期望与要求,是通过态度、表情、行为等方式传递给学生的,微笑是这些方式中的一个,也是最优秀的一个。教师坚持“学生无错原则”,用微笑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信息,学生会受到更大的鼓励,从而更加相信教师,以最佳的主体精神投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给予教师积极主动的反馈。微笑还能帮助学困生克服畏惧心理,一同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这里的微笑也包括教师亲切的笑脸、优美的语言、宽容的眼神、和蔼的举止等等。对待不服管的学生,需要教师拿出更多的耐心,付出较大的努力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研究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其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实施教育。
2.把民主与竞争带进课堂
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双方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感情、有智慧、有性格、有人格。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民主与竞争的机制,有利于帮助全班学生形成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例如,笔者在每节课的巩固练习之后,经常设计一道“聪明题”。这种题难度不大,常常为下节课或下一单元的学习起铺垫作用,但趣味性浓。一般都是在笔者稍有提示后,很多学生都争着要做,而笔者又以能回答出聪明题作为这节课练习的最高加分,所以,学生们都以能做“聪明题”为荣,常常出现师教生、生教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生动场面。
3.把鼓励与表扬带进课堂
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欲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一般来说,恰当地鼓励与表扬能强化自我效能感,这不仅对鼓励和表扬的人如此,对同环境的其他人也具有相同的作用。随着自我效能的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得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愈加浓厚。因此,在三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随意批评学生,不用过多的时间处理不良问题,表扬激励的话语不离口,要对学生任何积极的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评价:“好棒!”、“×××,今天的表现真好!”、“同学们,鼓励他(她)!”等等。即使学生理解有误,出了错,也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鼓励、启发学生,让其在改正错误中得到进步,万不可给学生留下一丁点受伤害的阴影。
二、课中调节学习情绪,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学习情绪影响较大的因素有:认知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调节学生的学习心理实质就是做好这三方面因素的调控。
1.认知因素的调控
主要是通过挖掘教材内在的因素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学习。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j q x 和u相拼去掉两点这一规律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自编儿歌记忆。这时,学生的心理因通过自身努力有了新的发现而无比兴奋。这种积极的学习心理一方面使他们迫切想知道为什么,想学下去,达到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得到了自我表现欲望的满足,自我效能激增,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
2.环境因素的调控
没有良好的环境氛围,实施科学教学就是一句空话。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创设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一氛围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教师的期待与宽容,二是学生情感的激发、保持与升华。例如,在学生注意力基本集中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有较自由的坐姿,不强求学生个个正襟危坐,以免打断他们的学习思维;又如当个别学生回答不出笔者的提问时,笔者就允许他(她)主动请求其他同学来帮助他(她)。这样,既满足了其他学生的表现欲,又培养了学生“有困难大家一起来克服”的群体意识。
3.生理因素的调控
俗语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对学生生理因素的调控包括二大方面:一是群体的,如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低年级学生迥然不同,男生与女生的性格、情感差异较大等等;二是个体的,如学生在智能水平上的高低,教师在挑选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根据学生智能水平的不同层次灵活提问,一般要使指名的学生都能作出正确的回答,既满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真正发挥了学生个人的主体能动作用。
总之,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关注学生心理的发展及变化,多途径、多形式地实施合理的情感调控,使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流通畅、和谐,将有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效率及心理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