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沉默,走出阴霾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混沌中的沉默 |


  我必须将以下内容说出口。20年前,我就读的研究生院为了保住某位教员的名声,给了我一笔钱。作为交换,我从此不能再提起那段不堪的往事,并同意不追究对方的责任,永远保持沉默。
  当时,头脑混沌的我已经无暇考虑自己在做什么,签了什么文件。我只求让那个男人快点从我的生命中消失。只要能让我逃脱他的魔掌,无论付出什么,我都心甘情愿。
  L曾是我的指导教授,同时也是一名神父。他本该为我的读研生活指引方向,帮助我确定未来的道路。起初受到他的关注令我感到自豪,可后来,我们的关系却急转而下。
  L对我施以虐待。他不仅侵入我的私生活,还从精神上虐待我。而我要想取得博士学位并在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就必须得到他这位导师的支持。于是,他对我施压,甚至向我提出性要求。
  起初,我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快。我试图让自己相信,教授的行为只是对学生不掺恶意的关怀,是正当的。然而,当他越来越不加掩饰地以“性”为目的接近我时,我无法再以这种方式来说服自己。我向学校投诉,那时的我坚信他一定会受到制裁。
  可是,校方却采取了回避态度。依据美国禁止性别歧视的《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条》,距离法律措施的实施还足有180天。加之校方还要求我对此事保持沉默,最终我放弃了发声。我的律师取得了校方许可,让我得以在不再接触L的条件下毕业。
作家弗雷塔斯曾遭受來自导师的性骚扰。

  L呢?他继续做他的教员。毕业后,我在参加专业会议时还曾见过他。为此,我辞去了教师的工作,将工作重心放在写作和演讲上,因为我不想再见到他。

| 被剥夺的女性之声 |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未意识到校方在我身上施加的罪行。当时的我还不明白,在学校人事办公室,我面对的实际上是牺牲学生、保住大学和教师的一伙人。
  这样的事并非只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在全国各地的大学、职场或宣称遵纪守法的公司里,女性发声多被扼制。他们剥夺我们发声的权力,甚至对我们受到的伤害不以为意。
  大学、机关单位和公司历来知道放任女性自由发声是危险的,他们往往会提前扼住女性的喉咙,让我们不能自由发表言论,甚至用金钱换取我们的沉默。

| 割裂的头脑和内心 |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你现在要将这段回忆公布?因为我认为继续沉默是有害的,我要夺回属于我自己的声音。实际上,直到现在我都对言论自由的概念感到陌生。
  我对L的怀疑始于他的不请自来。当时,我住在一间半地下室,房间窗户的高度与道路齐平。我正要出门取邮件,猛然间看到了俯视着我的L,着实吓了一跳。但他既没有笑,也没有向我挥手打招呼。他就这样走进了我的房间并解释道:“我刚好来这边办点事。”
  后来我想起自己其实从未将住处告诉过他,他一定是翻看了我的个人信息表,才查到了我的住址。作为我的导师和校内负责人,他可以获取任何关于我的信息。
  研究生的第一年很快就过去了,我搬到了新的住处。他有时会给我打电话,而我也从未告知过他我的电话号码。他到底是如何知晓我的新住址,又是如何掌握我的行程的呢?我将这些疑问压在心底。
  那年夏天,他常常给我写信、打电话。信件的数量也在增多,最多的时候一天三封。我从未打开过那些信,它们原封不动地堆在我的窗台。终于有一天,我对小山一样的信件感到厌恶,将它们一股脑丢进从办公室搬回的大纸箱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段时间我体内存在着两个人,她们共用一具躯体、一个大脑、一颗心和一个灵魂。她们互无交集,过着不同的生活。表面上呈现的“我”充满自信,措辞有条理,是一名有能力的研究者,发表过许多论文。而在内心深处,还隐藏着另一个“我”,这个“我”精神不稳定,对二十几岁的遭遇感到羞耻,并认为这些事的发生和持续都是自己的错。

  针对女性的性骚扰和虐待事件频频发生,部分女性会因创伤而精神分裂。为了正常地生活下去,她们不得不学习用演技和谎言掩盖真相。我们应该对此予以理解。
弗雷塔斯在《性与沉默:那些本不该承受的关注》一书中讲述了读研时被教授骚扰的经历。

  L给隐藏的“我”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他毫无理性与自制力,而当时的我也不具备拒绝的能力。

| 我没有错 |


  针对女性的性骚扰和虐待事件频频发生,部分女性会因创伤而精神分裂,为了正常地生活下去,她们不得不学习用演技和谎言掩盖真相。我们应该对此予以理解。要知道,她们可能带着割裂的头脑与内心,在工作与生活上饱受折磨;可能长年封闭自己的记忆,怀揣着秘密;可能陷入“错的是我自己”的执念。
  我是一名幸存者,也是一名受害者。虽然我不能替与我有相同经历的人伸张正义,但我希望自己能克服那些受侵害时的不堪回忆,有所成长。
  今天,我要勇敢地说,我不愿再做虐待事件的牺牲者。即便事情已过去20年,但现在站出来依然有意义。我知道我应该大声向世界说出我的经历,我要让痛苦的自己了解真相:“差劲的是他,是他伤害了我,我并没有做错什么。”
  有同事和朋友问我:“如果你的学生遭遇了相同的事并向你倾诉,你会如何回应?你是否会说她本人也有一些过错?”我的回答当然是“不”。我决不会指责受侵害的女性有错。我确信,这些女性完全无辜。
  [编译自日本版《新闻周刊》]
  编辑:侯寅
其他文献
去年七月,墨西哥卫生部副部长洛佩斯–加特利在访问南部贫困州恰帕斯时提出,碳酸饮料是“瓶装毒药”,是致使人们死于新冠病毒的罪魁祸首。这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他提到,每年有约4万名墨西哥人死于过量饮用碳酸饮料,与当时记录在案的新冠病毒受害者人数相当。这些产品让人们觉得“碳酸饮料就是快乐”,加特利称,如果人们没有被这些营销套路欺骗,那么整个墨西哥的健康状况“会截然不同”。截至今年一月中旬,墨西哥新冠肺炎
美军占领伊拉克城市费卢杰三年后,当地儿科医生萨米拉·阿拉尼开始注意到产科病房中的奇怪现象:女人们生下内脏露在肚皮外,或是全身就像裹着一层蛇皮,又或是像美人鱼一样双腿粘连在一起的孩子。没有人知道这些小婴儿到底怎么了,当然也几乎没人费力去寻找原因。那是2007年,正值伊拉克的政治和宗派暴力达到顶峰之时。阿拉尼生活和工作的费卢杰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城市之一。关于这些婴儿的新闻从医院走廊传播到城市庭院
| 殖民地的孤儿院 |1944年4月,在科特迪瓦蒂亚萨莱市,亨利耶特背着刚满周岁的让娜从辖区执行官夫人面前走过。夫人叫住了她,语气生硬地问道:“你为什么背着一个白人孩子?”“这是我的女儿,她的爸爸是法国人,叫雷纳克。”亨利耶特答道。随后,她被监禁了48小时,以便辖区通过电报核实她的话。因为在当时,一个像雷纳克这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白人与一个非洲女人有孩子是件太不可思议的事了。在法国曾经的殖民地科特迪
不久前的一個深夜,在塞内加尔的渔镇姆布尔,阿卜杜·阿齐兹和马里克·尼昂两兄弟挤进了一只破旧的木船。与其他50人一样,他们希望避开警方的巡逻艇,并在1500公里的航程中幸存下来,抵达西班牙加那利群岛——一旦到达了那里,就能继续前往欧洲。几周后,他们的母亲阿米玛接到了一个电话,阿卜杜到达了目的地,但马里克在航海途中去世了。这个消息使她的声音颤抖了起来,她喃喃道:“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母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儿
在美国人看来,凯伦已成为极端自私的白人女性的同义词,表征包括名为“叫你们经理出来跟我说话”的波波头发型。在美国,有1107736个人叫凯伦(Karen),但绝不会有第1107737个。原因很简单:“凯伦”成为了一个贬称,渐渐套用在利用白人特权为自己获取权利的中年白人女性身上。凯伦因此被打入了与负面特质相关或和千古罪人挂钩的名字行列,心怀善意的父母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顶着这些名字长大。| 不可取的
由于遭受到严重的网络暴力,“德国超模新秀”大赛选手利加娜·卡格瓦不得不退出节目录制。去年,利加娜·卡格瓦在150万电视观众前登上舞台。那之后没几周,她站在了卡塞尔市一所小学的健身房中。该小学4a班的17个孩子坐在黄色地垫上,睁大眼睛望着她。卡格瓦参加了综艺选秀节目“德国超模新秀大赛”。她成为了明星,但并不是因为赢得了选秀比赛,而是因为她失败了。在决赛的直播中,她决定退出比赛,原因是她无法继续承受在
去年四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凌晨三点左右,科林·巴克–克吕格尔爬上停在奥斯纳布吕克火车站的一辆火车。16岁的他并未接触架空导线,但是几千度高温的电流还是突然击中了他。火车上方的高压电线,就算不直接接触,也可能放电。电流将车厢顶部烧了一个洞,科林从车顶跌落。他20岁的朋友在试图帮助他时被活活烧死。急救员赶来时,科林还有意识。他的右脚几乎烧成了碳。医生为他做了膝盖以下截肢手术,对头、胸和腹部的烧焦皮肤进行了
洛依丝·琼斯20来岁就开始在麦当劳工作了。“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很喜欢。”那时她说,“将食物迅速变成一顿周日晚餐的过程,总是让我感到开心。”如今,20年过去了,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一天,一名男同事从她背后贴上来用胯部摩擦她。“我大吃一惊,”她说,“感觉那么怪异、恶心和害怕。”自那以后,这一幕不断重演。几乎每次见到她,这个同事都会出言骚扰,比如说她的屁股很大,还动手动脚,扯她裤子,她每次都成功逃离了
“垃圾堆里的门”是圣彼得堡库尔良茨基大街一家工作室的名称,这家工作室设在原卡林金啤酒厂催芽室的砖楼里。那些被欧式装修爱好者弃之不顾的老旧门窗和家具在这里重获新生。这些破烂物件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但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去听,而瓦连京娜、安德烈和亚历山大三位热血青年却痴迷于此。尽管他们不是当地人,所学专业也跟修复工作无甚关系,但对圣彼得堡及其历史的热爱将他们联系在了一起,让他们懂得了什么才是值得去做的。
可利用人体热能的斯德哥尔摩中央火车站在巴黎市中心,一座乳白色外墙的七层转角建筑与波堡大街的其他建筑融为一体。而距它几步之遥的蓬皮杜艺术中心,一座有着20世纪奢华建筑风格的當代博物馆,让这里闻名于世。相比之下,这座位于波堡大街2号的建筑显得十分不起眼,从外面也看不出有何特别之处,但它却有着非比寻常的设计。2015年以来,这座建筑一直通过吸收附近地铁站内来往乘客的体热为整栋大楼供暖。地铁隧道内的温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