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与社会》是开放的课程。其主要特点是: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现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社会生活。“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个人生活,使知识不再局限于教科书。”因此,本课程的教学不是事实与原理知识的传授,也不是提供确定的、规范的答案,而是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进行概念系统和具体技能的教学。本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构建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实践中,要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适时地联系社会现实、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使他们领悟人生的意义,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命的崇高,使精神世界日益丰富起来。
一、充分挖掘教材,提炼生活教育资源
新课程强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即“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深挖教材,帮助学生找到课本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讲清知识点的同时,通过生活实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讲到地图三要素中的“方向”要素时,引导学生思考:以北半球为例,在野外如何确定方向?在此,让学生讨论并结合生活实际,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或阅读课外书,知道“立竿见影”可判断方向,冬季候鸟南飞,向日葵早上花朵向东而下午朝西,树叶通常南面密集而北面稀疏,民居习惯“坐北朝南”等,这些来源于生活的答案让师生耳目一新,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学生接受,同时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把大社会引入小课堂,提炼社会教育资源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中,学生尽管能记住所学的知识,但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性思维的认识和收获,是一种单一的、静止的、孤立的抽象认识。如何将思维中的抽象还原为具体,使之从直接经验中真正掌握理论的精髓?只有通过实践,只有将课本的知识和社会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或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把大社会引入小课堂,把课本的抽象概念、观点和原理还原为具体生动的现实生活,并利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爱学、善学;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培养学生关心时局、学以致用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在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上发挥一些作用;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显示时代气息和生命活力,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如:在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民当家作主”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适时地引用两会专题、价格听证会等时事材料,创设材料情境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共同关注时事,提出想了解的问题以开启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既能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投身于教学活动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难点,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让学生在社会环境及其周围事件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在走进社会、走进现实生活的过程中,明白真假、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而且分析近年来命题的特点之一,就是时政热点与教材的结合,既体现学科的时代性,又能考查学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进恰当的材料、热点,开发课外教学资源,利用社会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不断挖掘教材,进行导学、导疑,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这样做既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即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又有利于提高认知水平,从而达到教书育人、学生求知的教学目标。
三、运用乡土实例,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乡土实例是本乡本土发生的事实,具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独到优点,让人感到非常真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创设材料情境和问题情境,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会有不寻常的体验和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运用时政材料时要注意配合适当,把握正确方向,多弘扬正义,用积极的例子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要注意时效性,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收集整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鲜活素材,将新的方针、政策,新的技术、成果等引进课堂,切不可“老生常谈”,远离时代脉搏。当然,我们也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亲自收集和了解社会生活实际和热点、焦点问题,将其带到课堂,会在情感上更亲切,在理性上更容易产生认同感。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既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习质量,陶冶了情操,启迪了智慧,又提高了分析、领悟、创造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实践中,要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适时地联系社会现实、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使他们领悟人生的意义,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命的崇高,使精神世界日益丰富起来。
一、充分挖掘教材,提炼生活教育资源
新课程强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即“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深挖教材,帮助学生找到课本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讲清知识点的同时,通过生活实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讲到地图三要素中的“方向”要素时,引导学生思考:以北半球为例,在野外如何确定方向?在此,让学生讨论并结合生活实际,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或阅读课外书,知道“立竿见影”可判断方向,冬季候鸟南飞,向日葵早上花朵向东而下午朝西,树叶通常南面密集而北面稀疏,民居习惯“坐北朝南”等,这些来源于生活的答案让师生耳目一新,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学生接受,同时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把大社会引入小课堂,提炼社会教育资源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中,学生尽管能记住所学的知识,但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性思维的认识和收获,是一种单一的、静止的、孤立的抽象认识。如何将思维中的抽象还原为具体,使之从直接经验中真正掌握理论的精髓?只有通过实践,只有将课本的知识和社会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或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把大社会引入小课堂,把课本的抽象概念、观点和原理还原为具体生动的现实生活,并利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爱学、善学;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培养学生关心时局、学以致用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在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上发挥一些作用;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显示时代气息和生命活力,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如:在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民当家作主”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适时地引用两会专题、价格听证会等时事材料,创设材料情境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共同关注时事,提出想了解的问题以开启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既能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投身于教学活动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难点,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让学生在社会环境及其周围事件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在走进社会、走进现实生活的过程中,明白真假、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而且分析近年来命题的特点之一,就是时政热点与教材的结合,既体现学科的时代性,又能考查学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进恰当的材料、热点,开发课外教学资源,利用社会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不断挖掘教材,进行导学、导疑,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这样做既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即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又有利于提高认知水平,从而达到教书育人、学生求知的教学目标。
三、运用乡土实例,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乡土实例是本乡本土发生的事实,具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独到优点,让人感到非常真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创设材料情境和问题情境,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会有不寻常的体验和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运用时政材料时要注意配合适当,把握正确方向,多弘扬正义,用积极的例子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要注意时效性,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收集整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鲜活素材,将新的方针、政策,新的技术、成果等引进课堂,切不可“老生常谈”,远离时代脉搏。当然,我们也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亲自收集和了解社会生活实际和热点、焦点问题,将其带到课堂,会在情感上更亲切,在理性上更容易产生认同感。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既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习质量,陶冶了情操,启迪了智慧,又提高了分析、领悟、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