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儿美术作品展览中渗透德育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儿美术展览是少儿美术教学的重要活动。但是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少儿美术教育出现各种急功近利的问题,出现了只注重培养学生应试技能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品质及综合素养的培养问题。这些问题也明显地体现在少儿美术展览的作品上。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少儿美术作品同样也应该首先体现正确的社会价值观。2016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了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提出,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符合小学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少儿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许多学校开始打造自己的美术教育特色,而少儿美术作品展览就是体现美术特色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很多学校每个学期都有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展,如小型的班级和校级展览,还有镇级、市级、省级的大型展览。展览的内容和形式也是百花齐放,如手工、绘画、综合材料、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美术作品展览让少儿美术教育得以弘扬和发展,但我们参观展览时发现了一些问题,譬如学生作品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作品技法水平一般,却让人感觉充满正能量;有些作品虽水平不错,但让人感觉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并非积极向上的,原因是没有把德育题材很好地渗透在美术作品中。本文试图通过分享在少儿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希望让更多孩子的综合素养得到更大的提高,促进少儿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德育的核心内涵
  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德育应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二是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三是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理想教育等。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及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基所在。把德育渗透在少儿美术教育之中,就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美术核心素养的教育方式。
  二、少儿美术作品展览存在的问题
  1. 重趣味,轻德育
  有些美术作品只为吸引人眼球,却忽略了作品的德育意义。有些作品体现的是一些无聊的题材,“把无知当可爱,把肉麻当有趣”,让大家感觉认识肤浅,没有内涵。譬如有些作品表现的是血腥的打斗场面,对观众的价值观产生误导,这样的作品就失去了它的展览价值。
  2. 重技术,轻艺术
  有些美术作品注重技法的表现,而忽略了画面的艺术内涵,体现不出作品的真情实感和学生的童趣,使美术作品显得概念化和成人化。譬如有些作品画的是一些僵硬、呆板的卡通动漫形象,这样的作品或许可以体现出较高的技法,却体现不出作品的德育内涵和艺术内涵。
  3. 重效果,轻过程
  有些展览虽然展示出了作品画面的效果,却忽略了其制作的过程,让观众对作品“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清楚这些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也不清楚创作这些作品的意义是什么,整个展览显得急功近利,没有充分体现展览的成效和教育意义。
  三、在少儿美术作品展览中渗透德育的对策
  1. 选择优秀的创作题材,让展览的主题充满正能量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这些信息对学生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到学生美术创作题材的选择。但有很多题材是不适合创作的,这就需要教师策划有社会价值的美术展览主题,站在德育的高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关注和表达“正能量”。譬如举办“世界和平”主题海报创作展览,让学生感受人类和平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生命,热爱和平,从小在心中种下和平的种子;舉办环保综合材料作品展览,让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懂得“变废为美”。
  2. 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让德育教育融入美术课堂
  想让学生画出生动有趣的美术作品,就必须有生动有趣的课堂。譬如,想让学生画好月饼,如果只是讲解月饼的结构,或只提供一些月饼的图片给学生看,那么学生画出来的月饼就会概念化,缺乏真情实感。如果教师设置情景,把课堂变成一个“节日聚会”,让学生带来月饼和大家一起分享,看一看、摸一摸、吃一吃,再一起谈谈中秋的由来和趣事,那么这种情景之下画出来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月饼了,而是充满了温馨的亲情和童年的趣味。在这节课中,学生既可以学习美术知识,又可以得到别开生面的德育教育。
  3. 把美术创作的过程可视化,让创作过程成为展览成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美术展览的目的不是为了展示教学有多么厉害,技法有多么娴熟,取得了多大的成果,而是通过展览,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对观众而言,观看展览不仅仅是欣赏美术作品最后的效果,更需要了解作品创作的方法、步骤及作品蕴含的情感、意义。为了使创作过程可视化,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创作的过程记录下来,在展览时播放创作过程的录像、图片、学生的心得体会等文字资料,这也是美术教育和德育的重要成果。
  4. 丰富作品展览的内容和形式,让德育之花开遍每个角落
  由于场地和时间的限制,通常在美术馆展览只有一个多星期,许多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很多观众还没来得及参观,展览就撤了。因此,为了让观众有更多的收获,展览不一定每次都要放在高大上的场馆当中,可以把美术展览和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展示结合起来,让作品出现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如校园橱窗、涂鸦墙,等等;表现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如手工、绘画、综合材料等。美术作品由此融入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校园由此变成了一个立体的美术馆,德育之花由此开遍了整个校园。我们还可以丰富作品展览的内容和形式,把美术作品展览办成一个教研系列主题活动,包括作品展、才艺展示、公开课、专题讲座、研讨会等,让更多的人参与。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把德育渗透在少儿美术教育中,让德育之花在少儿美术作品展览中绽放,可以让参与创作的作者和参观的观众提升道德修养,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创作欲望,培养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德育的种子从小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重视让学生亲自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法则、和公式的推导及归纳过程,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能让他们在“体验中思考、思考中学习、学习中创新”,这是学好数学,拓展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充分珍视;经历;体验知识;形成过程  俗话说:“听见了,就忘记了;看见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
2017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颁布,这为学校如何抓好德育工作作出了明确指导。在《指南》中,详细提出了小学低段和中高段分别应该实现的目标和德育内容,最重要的是指出了落实学校德育的一系列途径,这其实为学校更好地落实德育工作提供了支持和指导。如何落实社会主义核o价值观、如何在学校教育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德育内容?如何培养健康、文明、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些都与学校德育工作息息相
【摘要】小學音乐课堂互动教学依托互联网能够获得更加多元化的突破。课题从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出发,利用互联网的软件设备、硬件设备、师资资源、专家资源等,用最为常见的技术手段如视频直播、变声软件、电子钢琴软件等展开教学互动活动,将音乐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堂授课、课堂考核环节都变成了可以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元化互动活动的大“舞台”,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增添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色彩。  【关键词】小学音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教学本课时,学生兴致甚浓,笔者也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笔者结合本课谈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吃透教材,抓住重点  本文围绕题眼“富饶”展开,行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准确、生动、形象。在备课中,笔者认真分析教材,抓目标、抓重点,紧扣课后题进行备课,文中的课后练习题是这样的:1.有感情地朗读
【摘要】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新课标新课改,给初中生物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激发创新的兴趣、创设创新的情境、放飞创新的想象,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高效课堂,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初中生物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地球
【摘要】词语作为语言最基本的单位,其积累量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力水平有着直接影响。但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其词语的教学往往不到位且学生词语积累过程是低效的。基于这种的现状,笔者试图立足小学教学实践,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借助主题式的词语教学策略来开展小学低段词语教学的实践研究。通过锁定重点、精心设计、巩固强化、吸收内化这四大板块来推进主题式词语教学的展开,力求提高学生词语掌握、词语积累的有效
【摘要】相比于城区的小学来说,城乡结合的小学在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生源、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留守儿童等方面的原因,给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增加更多的难度。然而,德育教育又是学校教育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加强城乡结合小学的德育管理工作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城乡结合;德育管理;德育活动;創新方法  现如今,中国城乡结合小学的德育管理工作成效总体较低,其缘由是多方面的,诸如
《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班级管理中,同样也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来管理班级,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人人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人人在班级管理中都处于主动地位,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既轻松又有序。  一、建立小组合作机制,以小组合作管理班级  1.科学建立小组  小组合作管理是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关键。首先把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组, 
【摘要】最新编辑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为“新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而使学生进行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一规定表明,数学教学不仅与学生认知和思维有关,而且与学生情感、
【摘要】德育情境资源开发与利用被重视至今实践尚短,情境资源中充分利用社区德育资源研究内容开发德育资源有助于合力育人,这在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有效性方面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其中社区德育情境资源是合力育人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尝试在校园德育教育工作中,从社区德育情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角度,更好地融合学校实际,助推社区德育情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家校合力育人的更好发展,开辟更多德育方式,积累更多德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