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教学本课时,学生兴致甚浓,笔者也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笔者结合本课谈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吃透教材,抓住重点
本文围绕题眼“富饶”展开,行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准确、生动、形象。在备课中,笔者认真分析教材,抓目标、抓重点,紧扣课后题进行备课,文中的课后练习题是这样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2.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3.小练笔。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课后练习是一个引导学生从理解课文到说话到写作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西沙群岛的美,同时,在感受美的过程中积累好词佳句。对学生渗透段、中心句的教学,为说话写话打下基础。依据这些要求,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1.让朗读课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读、个人读、表演读、比赛读、齐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在读中积累语言文字;2.小组读书交流,说说西沙群岛哪里的风景最美,西沙群岛海底的什么最吸引你,通过交流,感受西沙群岛之美丽、富饶;3.找一找,说一说,哪些段是围绕一句话的意思写具体的,进行中心句的教学,然后,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选择喜欢的部分,当小导游,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要求说几句话,使这几句话围绕一句话的意思来说,使学生说话更有条理。最后进行小练笔,做到读写结合。通过这次备课,笔者觉得,只有吃透教材,抓住目标、重点,才不至于在教学中产生“南辕北辙”那样的偏差。
二、给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
在教学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一节课,如果老师引得太多,统得太死,课堂将是一潭死水,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本课时,笔者努力把新的课改精神贯彻落实到教学中去,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学习。在教学本课时,设计了几个环节:1.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4自然段,边读边想,西沙群岛的什么最吸引你?2.四人小组交流:西沙群岛海底的什么最吸引你,为什么?3.四人小组进行说话练习。当小导游,选喜欢的片段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通过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留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适时地运用多媒体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一般人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更是缺乏感性认识。因此,要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必须要让学生获取一定的感观认识。所以,在课前,笔者积极搜集有关海洋风光、海底世界的视屏、图片,在几个关键的环节介入了多媒体。首先是導入部分,让学生观看有关海岛风光视屏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是学习3-4自然段时,先给学生观赏一组有关珊瑚、贝壳、龙虾、各种鱼的图片,感受海底的千奇百怪,神奇无边,再引导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学习课文。最后是学完2-4段后,让学生再次观看有关海岛风光的视屏,重温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欣赏了西沙群岛的风光,你想对西沙群岛说些什么?通过适时地介入多媒体,使学生对西沙群岛掌握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海疆的热爱之情,对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当然,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板书可引导学生上台写等。不管怎样,一节公开课下来,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多少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需要进行教学反思以提高教学水平。
一、吃透教材,抓住重点
本文围绕题眼“富饶”展开,行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准确、生动、形象。在备课中,笔者认真分析教材,抓目标、抓重点,紧扣课后题进行备课,文中的课后练习题是这样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2.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3.小练笔。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课后练习是一个引导学生从理解课文到说话到写作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西沙群岛的美,同时,在感受美的过程中积累好词佳句。对学生渗透段、中心句的教学,为说话写话打下基础。依据这些要求,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1.让朗读课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读、个人读、表演读、比赛读、齐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在读中积累语言文字;2.小组读书交流,说说西沙群岛哪里的风景最美,西沙群岛海底的什么最吸引你,通过交流,感受西沙群岛之美丽、富饶;3.找一找,说一说,哪些段是围绕一句话的意思写具体的,进行中心句的教学,然后,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选择喜欢的部分,当小导游,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要求说几句话,使这几句话围绕一句话的意思来说,使学生说话更有条理。最后进行小练笔,做到读写结合。通过这次备课,笔者觉得,只有吃透教材,抓住目标、重点,才不至于在教学中产生“南辕北辙”那样的偏差。
二、给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
在教学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一节课,如果老师引得太多,统得太死,课堂将是一潭死水,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本课时,笔者努力把新的课改精神贯彻落实到教学中去,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学习。在教学本课时,设计了几个环节:1.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4自然段,边读边想,西沙群岛的什么最吸引你?2.四人小组交流:西沙群岛海底的什么最吸引你,为什么?3.四人小组进行说话练习。当小导游,选喜欢的片段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通过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留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适时地运用多媒体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一般人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更是缺乏感性认识。因此,要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必须要让学生获取一定的感观认识。所以,在课前,笔者积极搜集有关海洋风光、海底世界的视屏、图片,在几个关键的环节介入了多媒体。首先是導入部分,让学生观看有关海岛风光视屏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是学习3-4自然段时,先给学生观赏一组有关珊瑚、贝壳、龙虾、各种鱼的图片,感受海底的千奇百怪,神奇无边,再引导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学习课文。最后是学完2-4段后,让学生再次观看有关海岛风光的视屏,重温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欣赏了西沙群岛的风光,你想对西沙群岛说些什么?通过适时地介入多媒体,使学生对西沙群岛掌握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海疆的热爱之情,对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当然,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板书可引导学生上台写等。不管怎样,一节公开课下来,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多少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需要进行教学反思以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