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生在感动中学好语文之我见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angel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上,需要面对多个不同的个体,包括学生、教师、以及文章的作者,他们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都各不相同,因此,老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找到一个切入点,以增强语文教学的活力。本文从感动层面介绍了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 语文课堂 感动 教学
  一、前言
  语文教学体现了课堂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语文课堂和其他课堂不同,不能离开感动的情感教育。教师的感动使课堂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工作,而成为一种生命体验,体现了一种人生价值。由于感动,语文知识变得不再枯燥,点燃了学生的心灵火花,语文课堂也不再是低沉的牢笼,而变成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精神乐园。因此,感动能够使教师更加的热爱教学活动,为语文教学倾注更多的汗水和心血;感动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珍惜和热爱现在的生活。所以说,感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只有使用感动教学,才能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二、语文课堂上的感动教学
  1.学生被课文的描绘感动。人的审美感包括主体对对象外在特征的感知和对对象内在情感和意蕴的感知能力。学生大多喜欢言情、武打类的文章,而不喜欢高雅的经典名著,这主要是由学生对快感的追求决定的。快感和美感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快感来自于实际的需求,而美感则和实际的活动无关。美感是精神方面的追求,快感则和生理反应有关。显然,语文教学的境界,是一种高层次的感受,是精神层面的活动。教师要教育学生放弃低级兴趣,提升个人的精神素养,这是每个教育者的重要责任。
  2.学生被课文的真情感动。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部分是作者的真情体现,无论是文天祥的忠君爱国精神,还是张若虚对人生的理解;无论是杨绛先生对苦难中的底层人物的赞美,还是法布尔悲天悯人的情怀。
  3.基于职业特点和率真本性的感动。美丽只有被感受、被旁观才叫做美,美不能少了评价和赞扬,而教师就是评价美、赞扬美、唤醒美的人。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而学生则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去认真体会课程中的美:听老师的课程是一种美,对问题的解决也是一种美。只有感动才能触动人们去发现美。
  4.学生为文章的哲理而感动。“不平则鸣”中的“不平”就是一种感动,只有触动学生心弦的地方,才能真正的让人去感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绵延不绝,这是我们华夏民族智慧和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为文章的缜密而感动,会为文章的平实朴素而感动,这些感动都是作者对真理追求的努力。语文的课堂上,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在感动中吸收消化,在文明的吸收中继承和传承文明。
  5.感动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对语文课内容的理解,教师就能够快速发现文章的感动所在,发现文章的情感波动点,从而在课堂上潜移默化,感染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把握文章,去感受文章中的感动。由于老师具有丰富的阅历和人生体验,因此,在阅读很多文章时,老师自身就能够产生颤栗和疼痛,产生莫名的冲动,并且,教师在课程中将这种感动悄悄传递给自己的学生,这是多么美好的体验啊!只有这种感动,才能触发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
  6.教师因学生的感动而感动。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文章中的哲理、美景和真情形成了对学生的感染,而老师的感动则引发了学生的共鸣,使学生的纯真天性得到发挥。教师面对学子们,面对天真无邪的对知识充满欲望的学生们,面对只要付出就会得到回报的喜悦,教师会因为学生的感动而更加兴奋。因而更投入的工作,更深入的理解文章,更加忘我的进行讲解。这样,老师和学生就能够在感动中逐渐深化教和学的内容,并逐渐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的升华状态。
  学生和老师会因为一段对话而感动,会因为一个微笑或一个默契而感动,在这种状态下的语文课堂,将是多么让人向往啊。但是,现实中有很多无奈,很多学生受到了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得他们对现实漠然,对本该感动的生活无动于衷。平淡的文本无法触动学生们粗糙的心灵。只有加强学生的感动教育、审美教育,打磨学生的情感载体,熏陶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负起老师的责任。除此之外,从教师的层面来说,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如何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求教师改变自我,而感动教学则是教师改变教学形式的重要部分。没有感动,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生命活力,而教师这一职业也只能成为一种谋生手段,是一种不得已的苦差。那么,人的一生就会注定是无聊的、烦恼的和痛苦的。只有教师充满了工作的激情,课堂才能给人以感动。老师要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去。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将每一堂课都当作是一种美的体验,全身心的投入到对感动的追求境界中去。让师生在共同的学习中享受感动,在感动中追求发展。
  通过对语文课堂的教学研究发现,感动教学能够使教学要素更加鲜活,更加富有生命,让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的沟通过程。所以,感动使教学充满魅力,语文课堂的感动教育在于让学生在感动中感悟语文的爱、美、情,感悟生命,感悟一直追求的理念。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涌动感动之情、流淌感动之美、激荡感动之爱,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充满感动的课堂,最终让语文课堂感动教师和学生,让语文教学成为师生飞翔的翅膀。
其他文献
【摘要】一切数学知识、技能、思想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学生主体感知的消化、改造,使之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能被理解与掌握。学生主体参与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前提,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成败。  【关键词】主体参与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 学习环境 合作  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其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该活动的能动性。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
【摘要】古典诗词教学必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要走出应试教学的误区,忽视了古诗词教学的特点,就没有了古诗词教学的“味道”。本文旨在让学生通过诵读诗词、捕捉意象、品味意境、激发想象、丰富联想、解读文本,感悟人生、陶冶情操。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典诗词 有效教学 实施  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它有着最纯粹、最精炼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含蓄隽永的情感,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古典诗词
农村教育该向哪里去?农村教育该如何办?怎样使农村教育成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百年来,多少有理想、有抱负的仁人志士在不懈地探索着、实践着。新中国成立后,
站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精髓上,着实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实践探索,我校立足于阅读教学三维目标的培养,挖
人们经常把教学课堂比作舞台,把教师比作教学艺术家,教师如何能在教学舞台上分析判断学生的表现状态,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深刻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及教学规律,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从而表演出高质量的成功剧作。做为一名语文教师,这一点更加重要。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教学艺术这一概念已获得人们的普遍承认和接受。  教学艺术的特点指的是教学艺术区别于教育科学与其他门类艺术的特殊性质。凡是称
【摘要】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任重而道远,我们作为初中物理教师理应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以创新的勇气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实验教学改革的洪流,为初中物理基础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意义 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验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物理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字】课堂教学 教学有效性  有这么一则笑话,很能说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发现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他们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博士后组建了一个十几
【摘要】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内容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教学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体育教学已经从单纯的生物观逐渐向注重对人的思想和意志品质、智力和能力、完善人格等培养的全面教育观转化。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渗透  一、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1.体育教学的复杂性。由于学生
【摘要】当前政治课教学面临“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等误区,教师应从转变教育观念、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掌握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等方面入手,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政治课 学生创新 思维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最高标准。在新形势下,中学政治教学如何实现由传授知识型向创造型教学转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中学政治教师应着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学情发生变化时,预设的目标实施过程需要开放的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及始料未及的生成,要鼓励师生和生生之间互动中的即兴创新,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