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文章在对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独特见解。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
Realistic Poet's Romantic Writing Technique
—— New Research of Bai Juyi's "Song of Eternal Sorrow" Subject
LUO Xuan
( Baoj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Baoji, Shaanxi 721016)
AbstractThe subject of Bai Juyi's "Song of Eternal Sorrow" has been the focal point which people have been arguing.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several representative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the author advances his unique views to the poem.
Key wordsSong of Eternal Sorrow, subject
《长恨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一篇千古佳作。尽管经历了几千年岁月的淘洗,但至今仍然光彩夺目。关于这首诗歌的主题,历来有争论,或曰批判“汉皇重色”误国,警醒后人不要重蹈覆辙;或云歌咏李杨恒久不渝的爱情;或云二者兼而有之。笔者也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关于传统的“三说”
1.1 讽谕说
坚持讽谕说的人认为,这首诗是借李、杨二人之情事,讽刺李隆基作为一个皇帝,贪色误国,告诫后人要引以为戒,以免重蹈覆辙。他们的证据是长诗一开头的“汉皇重色思倾国”是全诗的总纲,为全诗定下了一个讽谕的基调,同时,陈鸿《长恨歌传》的相关语句也可以作为佐证等。对此,笔者有几点不同意见:首先,从这首诗歌的类别看,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等几大类。而这首《长恨歌》被划归为感伤诗之列。“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谓之感伤诗。”(《与元九书》)。尽管讽谕是白居易诗歌主题的重要形式,但这首诗恰恰是一个例外。倘若诗人有意表现讽刺、批判的主题,那么何不将这首诗直接归为讽谕诗之列呢?显然,从这一点上,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是“讽谕”是于理不通的。其次,从诗歌的篇幅来看,全诗的绝大部分笔墨都是用来刻画铺排李隆基对杨玉环绵绵不尽的思恋。从最初的“尽日君王看不足”到后来白日睹物思人、夜晚孤灯难眠、甚至春夏秋冬魂牵梦绕,以至于请人为杨玉环招魂等,诗人可以说已经将这种思恋抒写到了极致。即使在叙事诗创作过程中不需要惜墨如金,也不至于为了表现对李隆基本人的讽刺而如此大费周折吧?第三,坚持讽谕说观点的人认为,李、杨二人之间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爱情,其原因在于,二人的阶级地位悬殊,李对杨是“重色”。本人窃以为这种观点过于绝对,如果说,婚姻的建立是需要一定阶级条件的,但爱情却并非如此。人们常说,爱是盲目的。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条件下,偶然相遇,便有可能不由自主的成就一段奇迹。爱情的产生与恋爱双方的经济、政治地位没有太大的直接联系。更何况,李、杨二人皆精通音律,共同的爱好与追求也为他们之间的交往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第四,在对诗歌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诗人在选材方面有意识地省去了一些李杨二人之间不好的经历,取原诗为例,“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很显然,此句与史实严重不符,我们可以肯定,诗人绝非无知而是有意这样写的,那么,除了“为君者讳”这个基本的因素之外,作者是否在有意美化二人之间的感情呢?还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一句,作者有意隐去了李隆基在恩宠杨玉环期间,推恩分爱给其姐姐的史实。那么,如果作者的最终目的是想要表现“讽谕”,何不直接将这二人之间的“丑事”公诸于众,何必还要遮遮掩掩,有意隐藏甚至是美化呢?最后,我们承认,陈鸿的《长恨歌传》是理解《长恨歌》的一个辅助材料。但仅凭借陈鸿对于白居易创作动机的揣测之语就断定这首诗歌的主题是“讽谕”未免有些武断,二人虽然创作的素材相同,但创作动因以及最终意欲表现的主题上可能存在较大的分歧。
1.2 双重主题说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这首诗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明显的批判,也有着深切的同情与歌颂。这种观点同时兼顾了事物的两个方面,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但笔者认为,尽管诗人创作的动机可能是综合性的,但其主要目的或是最终要表现的主题却是单一的。并且,双重主题说,很有可能给人造成一种误解,那就是作者在诗歌创作以及主题表现过程中,对同情与批判施予了等量的关注度与笔墨,而事实并非如此。另外,双重主题说,还颇有些在“讽谕说”与“爱情说”之间“调停”的“中庸”味道,因而失却了自身的独特魅力。
1.3 爱情说
持爱情说观点的人认为,本诗歌颂了李杨二人之间恒久不变的爱情。虽然其间有批判、讽刺的因素,但并非诗歌的主旨。二人虽然身份特殊,但却有着与一般普通大众共有的感情向往与追求。这个观点,因为割裂了李、杨二人爱情生活与其社会责任、社会影响之间的联系而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议。笔者的观点与“爱情说”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些许不同,在下文中将一一阐述。
2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新探
在谈《长恨歌》主题的之前,搞清楚几个问题十分必要:
首先,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把李隆基当作一个皇帝来写,还是更多的当作一个普通人来写?
这一点是认识诗歌主题的关键点之一。倘若诗人重在写李隆基作为一个皇帝的一面,那么,即使有前半生的勤勉辛劳,在离开皇位之前,他必须兢兢业业的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是他作为一个天下之主的宿命。那么,李隆基在后半生渴望拥有像普通人一样地闲适,渴望尽情享受爱与生活,以至于荒废政事,引起天下动荡,生灵涂炭,最终也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便是不可原谅甚至是颇值得谴责一番并让后来人引以为戒了。但是,除了是一个皇帝之外,从根本上看,他更是一个人,一个像普通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有欲望的人。因此,他对于闲适生活的渴望,他对于爱与美的追寻也是自然而然的。他对杨玉环的迷恋与思念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情感,而这种情感不仅仅存在于他自身,更是人们共有情感的典型体现。因为他是皇帝,而否定他作为一个人的本性,恐怕有些不恰当。
其次,与其说本诗作为一首叙事诗是诗人作为一个旁观者在向读者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还不如把本诗看做主人公李隆基的自白与自悔。
尽管文中从头至尾都未曾明显出现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但仔细阅读全诗,我们会有这样一个发现,那就是诗人始终都是站在李隆基的角度对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进行完整的描述。无论是最初的迷恋还是难舍的诀别直至最终无尽的思念,李隆基都在其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杨玉环则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即使是诗歌最后海上仙山杨玉环的出场,也不能说是完全主动的。尽管诗人在诗歌叙事过程中有意识地淡化了对杨玉环之死的描述,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作为整个事件的被动参与者,杨玉环是代人受过,而代价便是交付自己的全部生命。对于这一点,李隆基心知肚明。因此,从杨玉环死的那一刻起,李隆基便陷入了深重的悔恨与思念中。这种悔恨让他睹物思人、让他夜不能寐,他渴望再次见到杨玉环,哪怕是虚幻的。他渴望与杨玉环重续前缘,而他更渴望得到杨玉环发自内心的宽恕与谅解,因为只有这样,他的那颗心,才可能真正的平静下来。但是,这后一层的渴望他却只能深深的埋藏于心底。
第三, 诗人在对《长恨歌》的创作过程中,是否有“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嫌疑?
尽管我们在创作中力求客观,但还会在不自觉间加入自己对某件事的独特见解,或是把自己在生活中对类似事件的感悟掺杂其间。白居易与邻家女子湘灵的故事虽没有诗人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那样流传甚广、荡气回肠,但也同样哀婉动人。二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但他们的爱情却遭遇了门第观念极重的母亲的强烈反对,最终未能如愿。直到37岁时,白居易才因母亲以死相逼,与同僚的妹妹成婚。白居易一生中,曾几度写诗表达对湘灵的思念与爱恋以及不能与湘灵在一起的遗恨。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留给了他太多的伤痛与思索。我们很难想象,在《长恨歌》的诗歌创作中,白居易会联想不到自己坎坷的感情经历?如果有,那么,建立在对自己爱情悲剧的认识和感受基础上,并结合史实创作出来的《长恨歌》便有可能于不经意间打上了诗人自己的深刻而独特的烙印。
第四,这首诗的主导风格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
毫无疑问,白居易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诗人。但是,具体到这首诗歌中,主导风格还是现实主义吗?诗中的确有写实的部分。但无论从篇幅的长短还是着力的大小上看,写实都似乎无法成为贯穿本诗的主旋律。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现实主义风格是他诗歌创作的主导,但却绝非全部。李隆基对杨玉环的迷恋、思念,尤其是在海山仙山,使着与杨玉环的会面无不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在这种浪漫主义的笔法之下,隐藏的是诗人发自内心的同情、感动与憧憬。
第五,白居易的《长恨歌》流传甚广、经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历史已悄然走过了几千年,但是,人们对李隆基与杨玉环二人的故事却仍充满了持久不息的热情。而每当谈起这二人,我们便绕不开白居易的《长恨歌》。我们不知道是李隆基与杨玉环成就了白居易的《长恨歌》,还是白居易的《长恨歌》成就了他们。这一点其实并不重要。但细想白居易的《长恨歌》流传甚广、经久不衰的原因,除语言优美、人物身份特殊等因素之外,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为,诗人所刻画描写的人与事物是美的,诗歌所表达的内涵是典型而有缺憾的。爱而不得、美而有缺憾,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向往追寻并最终接纳的共有情感。
明了了以上几个问题的答案,《长恨歌》的主题便一目了然了。 也许在诗歌创作之初,或是最终,诗人心中一直存有一份纠结与疑虑。但是,他更愿意在诗歌中保有更多爱与美的东西。记住过错固然重要,但珍视美、肯定爱与美的永恒,并让自己与更多人从中感受到温暖与慰藉,这也许更贴近诗人的创作初衷吧。
参考文献
[1]王用中.白居易初恋悲剧与《长恨歌》的创作[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7):54.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
Realistic Poet's Romantic Writing Technique
—— New Research of Bai Juyi's "Song of Eternal Sorrow" Subject
LUO Xuan
( Baoj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Baoji, Shaanxi 721016)
AbstractThe subject of Bai Juyi's "Song of Eternal Sorrow" has been the focal point which people have been arguing.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several representative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the author advances his unique views to the poem.
Key wordsSong of Eternal Sorrow, subject
《长恨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一篇千古佳作。尽管经历了几千年岁月的淘洗,但至今仍然光彩夺目。关于这首诗歌的主题,历来有争论,或曰批判“汉皇重色”误国,警醒后人不要重蹈覆辙;或云歌咏李杨恒久不渝的爱情;或云二者兼而有之。笔者也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关于传统的“三说”
1.1 讽谕说
坚持讽谕说的人认为,这首诗是借李、杨二人之情事,讽刺李隆基作为一个皇帝,贪色误国,告诫后人要引以为戒,以免重蹈覆辙。他们的证据是长诗一开头的“汉皇重色思倾国”是全诗的总纲,为全诗定下了一个讽谕的基调,同时,陈鸿《长恨歌传》的相关语句也可以作为佐证等。对此,笔者有几点不同意见:首先,从这首诗歌的类别看,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等几大类。而这首《长恨歌》被划归为感伤诗之列。“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谓之感伤诗。”(《与元九书》)。尽管讽谕是白居易诗歌主题的重要形式,但这首诗恰恰是一个例外。倘若诗人有意表现讽刺、批判的主题,那么何不将这首诗直接归为讽谕诗之列呢?显然,从这一点上,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是“讽谕”是于理不通的。其次,从诗歌的篇幅来看,全诗的绝大部分笔墨都是用来刻画铺排李隆基对杨玉环绵绵不尽的思恋。从最初的“尽日君王看不足”到后来白日睹物思人、夜晚孤灯难眠、甚至春夏秋冬魂牵梦绕,以至于请人为杨玉环招魂等,诗人可以说已经将这种思恋抒写到了极致。即使在叙事诗创作过程中不需要惜墨如金,也不至于为了表现对李隆基本人的讽刺而如此大费周折吧?第三,坚持讽谕说观点的人认为,李、杨二人之间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爱情,其原因在于,二人的阶级地位悬殊,李对杨是“重色”。本人窃以为这种观点过于绝对,如果说,婚姻的建立是需要一定阶级条件的,但爱情却并非如此。人们常说,爱是盲目的。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条件下,偶然相遇,便有可能不由自主的成就一段奇迹。爱情的产生与恋爱双方的经济、政治地位没有太大的直接联系。更何况,李、杨二人皆精通音律,共同的爱好与追求也为他们之间的交往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第四,在对诗歌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诗人在选材方面有意识地省去了一些李杨二人之间不好的经历,取原诗为例,“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很显然,此句与史实严重不符,我们可以肯定,诗人绝非无知而是有意这样写的,那么,除了“为君者讳”这个基本的因素之外,作者是否在有意美化二人之间的感情呢?还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一句,作者有意隐去了李隆基在恩宠杨玉环期间,推恩分爱给其姐姐的史实。那么,如果作者的最终目的是想要表现“讽谕”,何不直接将这二人之间的“丑事”公诸于众,何必还要遮遮掩掩,有意隐藏甚至是美化呢?最后,我们承认,陈鸿的《长恨歌传》是理解《长恨歌》的一个辅助材料。但仅凭借陈鸿对于白居易创作动机的揣测之语就断定这首诗歌的主题是“讽谕”未免有些武断,二人虽然创作的素材相同,但创作动因以及最终意欲表现的主题上可能存在较大的分歧。
1.2 双重主题说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这首诗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明显的批判,也有着深切的同情与歌颂。这种观点同时兼顾了事物的两个方面,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但笔者认为,尽管诗人创作的动机可能是综合性的,但其主要目的或是最终要表现的主题却是单一的。并且,双重主题说,很有可能给人造成一种误解,那就是作者在诗歌创作以及主题表现过程中,对同情与批判施予了等量的关注度与笔墨,而事实并非如此。另外,双重主题说,还颇有些在“讽谕说”与“爱情说”之间“调停”的“中庸”味道,因而失却了自身的独特魅力。
1.3 爱情说
持爱情说观点的人认为,本诗歌颂了李杨二人之间恒久不变的爱情。虽然其间有批判、讽刺的因素,但并非诗歌的主旨。二人虽然身份特殊,但却有着与一般普通大众共有的感情向往与追求。这个观点,因为割裂了李、杨二人爱情生活与其社会责任、社会影响之间的联系而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议。笔者的观点与“爱情说”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些许不同,在下文中将一一阐述。
2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新探
在谈《长恨歌》主题的之前,搞清楚几个问题十分必要:
首先,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把李隆基当作一个皇帝来写,还是更多的当作一个普通人来写?
这一点是认识诗歌主题的关键点之一。倘若诗人重在写李隆基作为一个皇帝的一面,那么,即使有前半生的勤勉辛劳,在离开皇位之前,他必须兢兢业业的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是他作为一个天下之主的宿命。那么,李隆基在后半生渴望拥有像普通人一样地闲适,渴望尽情享受爱与生活,以至于荒废政事,引起天下动荡,生灵涂炭,最终也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便是不可原谅甚至是颇值得谴责一番并让后来人引以为戒了。但是,除了是一个皇帝之外,从根本上看,他更是一个人,一个像普通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有欲望的人。因此,他对于闲适生活的渴望,他对于爱与美的追寻也是自然而然的。他对杨玉环的迷恋与思念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情感,而这种情感不仅仅存在于他自身,更是人们共有情感的典型体现。因为他是皇帝,而否定他作为一个人的本性,恐怕有些不恰当。
其次,与其说本诗作为一首叙事诗是诗人作为一个旁观者在向读者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还不如把本诗看做主人公李隆基的自白与自悔。
尽管文中从头至尾都未曾明显出现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但仔细阅读全诗,我们会有这样一个发现,那就是诗人始终都是站在李隆基的角度对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进行完整的描述。无论是最初的迷恋还是难舍的诀别直至最终无尽的思念,李隆基都在其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杨玉环则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即使是诗歌最后海上仙山杨玉环的出场,也不能说是完全主动的。尽管诗人在诗歌叙事过程中有意识地淡化了对杨玉环之死的描述,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作为整个事件的被动参与者,杨玉环是代人受过,而代价便是交付自己的全部生命。对于这一点,李隆基心知肚明。因此,从杨玉环死的那一刻起,李隆基便陷入了深重的悔恨与思念中。这种悔恨让他睹物思人、让他夜不能寐,他渴望再次见到杨玉环,哪怕是虚幻的。他渴望与杨玉环重续前缘,而他更渴望得到杨玉环发自内心的宽恕与谅解,因为只有这样,他的那颗心,才可能真正的平静下来。但是,这后一层的渴望他却只能深深的埋藏于心底。
第三, 诗人在对《长恨歌》的创作过程中,是否有“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嫌疑?
尽管我们在创作中力求客观,但还会在不自觉间加入自己对某件事的独特见解,或是把自己在生活中对类似事件的感悟掺杂其间。白居易与邻家女子湘灵的故事虽没有诗人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那样流传甚广、荡气回肠,但也同样哀婉动人。二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但他们的爱情却遭遇了门第观念极重的母亲的强烈反对,最终未能如愿。直到37岁时,白居易才因母亲以死相逼,与同僚的妹妹成婚。白居易一生中,曾几度写诗表达对湘灵的思念与爱恋以及不能与湘灵在一起的遗恨。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留给了他太多的伤痛与思索。我们很难想象,在《长恨歌》的诗歌创作中,白居易会联想不到自己坎坷的感情经历?如果有,那么,建立在对自己爱情悲剧的认识和感受基础上,并结合史实创作出来的《长恨歌》便有可能于不经意间打上了诗人自己的深刻而独特的烙印。
第四,这首诗的主导风格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
毫无疑问,白居易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诗人。但是,具体到这首诗歌中,主导风格还是现实主义吗?诗中的确有写实的部分。但无论从篇幅的长短还是着力的大小上看,写实都似乎无法成为贯穿本诗的主旋律。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现实主义风格是他诗歌创作的主导,但却绝非全部。李隆基对杨玉环的迷恋、思念,尤其是在海山仙山,使着与杨玉环的会面无不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在这种浪漫主义的笔法之下,隐藏的是诗人发自内心的同情、感动与憧憬。
第五,白居易的《长恨歌》流传甚广、经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历史已悄然走过了几千年,但是,人们对李隆基与杨玉环二人的故事却仍充满了持久不息的热情。而每当谈起这二人,我们便绕不开白居易的《长恨歌》。我们不知道是李隆基与杨玉环成就了白居易的《长恨歌》,还是白居易的《长恨歌》成就了他们。这一点其实并不重要。但细想白居易的《长恨歌》流传甚广、经久不衰的原因,除语言优美、人物身份特殊等因素之外,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为,诗人所刻画描写的人与事物是美的,诗歌所表达的内涵是典型而有缺憾的。爱而不得、美而有缺憾,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向往追寻并最终接纳的共有情感。
明了了以上几个问题的答案,《长恨歌》的主题便一目了然了。 也许在诗歌创作之初,或是最终,诗人心中一直存有一份纠结与疑虑。但是,他更愿意在诗歌中保有更多爱与美的东西。记住过错固然重要,但珍视美、肯定爱与美的永恒,并让自己与更多人从中感受到温暖与慰藉,这也许更贴近诗人的创作初衷吧。
参考文献
[1]王用中.白居易初恋悲剧与《长恨歌》的创作[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