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满族音乐厚重古朴、历史悠久,其艺术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随着是待定发展和岁月的流失,承德的满族音乐也会跟着是待定脚步不断与时俱进,向前发展,成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保护和传承。只有了解满族音乐的发展状况、承德地区满族音乐的一些特点,才可以更好地让满族音乐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满族音乐;承德;继承发展
前言
承德在清朝时期属于全国的第二个政治文化中心,也因此而成为了当时全国性的一个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成果,其中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化流传下来,成为艺术珍品。而在承德众多多种多样的传承下来的艺术文化中,满族音乐是最具有代表性、最为闪光的可以称之为宝藏的文化遗产。从传承、研究以及以后的发扬光大来说,满族音乐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目前它是民族音乐最有特色的一种之一。社会各领域要采取综合措施,努力传承和保护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形式,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保留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而地区高校从保护、抢救和开发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出发,也可以考虑将满族音乐融入到高校音乐教育的工作内容当中。这样,不但能发挥最佳效果来利用个别地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促进高等教育的传播和发扬光大。同时,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开发利用等工作也具有积极意义。
1.满族音乐具有充实高校音乐教学内容的作用
满族音乐的发展过程既融合了本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多种文化因素,也不断吸收着其他民族的文化、音乐及艺术营养,最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音乐艺术体系、音乐形式内容,以及独具魅力的民族音乐风格。“从热河二人转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满族音乐形式融合了民族舞蹈、表演、演唱、民族乐器等多种具有强烈满族风格的音乐要素,同时也明显融合了其他民族的音乐艺术成分”。满族音乐的发展既融入了本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文化要素,也吸收了其他民族音乐、艺术等方面的优秀文化成分。在承德高校中加强满族音乐教育,能够极大丰富高校音乐教学的内容,促进满族音乐中的優秀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当前,有一些高校将“东北二人转”设为一个学习专业,吸引了很多学生来学习。在高校中设立这种具有浓郁满族音乐特点的专业,一方面可以培养一批专业的民族音乐人才,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专业表演人员,让他们将优秀的民族音乐带到更广阔的舞台,从而提高满族音乐等民族音乐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播。
2.满族音乐可以丰富音乐教学的乐器种类
作为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乐器在满族音乐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具有代表性的二弦、八角鼓等乐器。八角鼓是一种满族传统的打击乐器,可以在唱曲伴奏中用来伴奏。八角鼓是在满族先民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满族先民在渔猎之余,经常围着篝火周围说、唱、舞蹈,并且以自制的八角鼓伴奏,长期发展就形成了一种结合说、唱、舞蹈在内的独特艺术形式,即“八角鼓戏”。随着满族政权的建立,满族的传统乐器也随着满族人民在全国的扩散而传播开来,逐渐与传统的音乐文化相融合。承德地区对满族音乐以及满族乐器有很好的继承,在满族音乐艺术的传播工作中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如果将满族音乐与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相结合,既可以让满族音乐中的民族乐器得到更好的传承,丰富我国传统乐器种类;同时也将极大丰富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乐器类别,推动高校音乐教育在乐器表现形式上实现多样化发展。
3.满族音乐能够影响音乐教育中的基本价值观念
在承德地区推动满族音乐和高校音乐教育的结合,不仅可以在音乐内容、民族乐器以及音乐表现形式上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而且会更大程度的体现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将满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育是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各种民族音乐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融入了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历史文化特点,是一个民族独特精神文化的一种有效表现方式”。[12]满族音乐作为民族音乐的一种,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也是适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了自身独特的文化表现和传承方式在高校教育中加强满族音乐教学,能够更好地保存和发展这一音乐形式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同时,满族音乐发展中体现的对各民族优秀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也会对高校教育的文化传承理念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加强满族音乐和高校教育的融合能够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音乐对于创建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可以维系和推动社会的发展。满族音乐在形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当中的社会关系特点。许多满族艺术形式,例如隆兴舞、莽式舞、庆隆舞等都需要多人合作表演,突出表现出了满族人民之间的合作、和谐精神。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满族音乐教学,能够有效继承发扬这种优秀文化精神,充分发挥音乐文化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
结论
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古老的满族音乐文化已处于濒临绝迹的境地。对于这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是抢救、保护、开发利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是文化部门,个人作为社会、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高校教育部门肩负着培养教育高素质社会成员的历史重任,应该注意将满族音乐等民族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以实际工作促进满族音乐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论[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02.
[2]尚晶,何钧宇.满族音乐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J]戏剧文学,2008(5)
[3]卢肃.八角鼓源流初识[J].中国音乐. 1997(01)
[4]试论满族音乐历史发展的三大文化圈[J].中国音乐学. 1996(01)
[5]孙铭悦.满族音乐文化走向融合与衰落的社会学视角研究——满族音乐文化的社会运动轨迹探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9(02)
style='? R - i ? ?3? > 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 1987年 第14页
[1]
[2]
[3]
关键词:满族音乐;承德;继承发展
前言
承德在清朝时期属于全国的第二个政治文化中心,也因此而成为了当时全国性的一个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成果,其中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化流传下来,成为艺术珍品。而在承德众多多种多样的传承下来的艺术文化中,满族音乐是最具有代表性、最为闪光的可以称之为宝藏的文化遗产。从传承、研究以及以后的发扬光大来说,满族音乐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目前它是民族音乐最有特色的一种之一。社会各领域要采取综合措施,努力传承和保护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形式,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保留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而地区高校从保护、抢救和开发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出发,也可以考虑将满族音乐融入到高校音乐教育的工作内容当中。这样,不但能发挥最佳效果来利用个别地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促进高等教育的传播和发扬光大。同时,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开发利用等工作也具有积极意义。
1.满族音乐具有充实高校音乐教学内容的作用
满族音乐的发展过程既融合了本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多种文化因素,也不断吸收着其他民族的文化、音乐及艺术营养,最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音乐艺术体系、音乐形式内容,以及独具魅力的民族音乐风格。“从热河二人转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满族音乐形式融合了民族舞蹈、表演、演唱、民族乐器等多种具有强烈满族风格的音乐要素,同时也明显融合了其他民族的音乐艺术成分”。满族音乐的发展既融入了本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文化要素,也吸收了其他民族音乐、艺术等方面的优秀文化成分。在承德高校中加强满族音乐教育,能够极大丰富高校音乐教学的内容,促进满族音乐中的優秀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当前,有一些高校将“东北二人转”设为一个学习专业,吸引了很多学生来学习。在高校中设立这种具有浓郁满族音乐特点的专业,一方面可以培养一批专业的民族音乐人才,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专业表演人员,让他们将优秀的民族音乐带到更广阔的舞台,从而提高满族音乐等民族音乐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播。
2.满族音乐可以丰富音乐教学的乐器种类
作为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乐器在满族音乐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具有代表性的二弦、八角鼓等乐器。八角鼓是一种满族传统的打击乐器,可以在唱曲伴奏中用来伴奏。八角鼓是在满族先民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满族先民在渔猎之余,经常围着篝火周围说、唱、舞蹈,并且以自制的八角鼓伴奏,长期发展就形成了一种结合说、唱、舞蹈在内的独特艺术形式,即“八角鼓戏”。随着满族政权的建立,满族的传统乐器也随着满族人民在全国的扩散而传播开来,逐渐与传统的音乐文化相融合。承德地区对满族音乐以及满族乐器有很好的继承,在满族音乐艺术的传播工作中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如果将满族音乐与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相结合,既可以让满族音乐中的民族乐器得到更好的传承,丰富我国传统乐器种类;同时也将极大丰富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乐器类别,推动高校音乐教育在乐器表现形式上实现多样化发展。
3.满族音乐能够影响音乐教育中的基本价值观念
在承德地区推动满族音乐和高校音乐教育的结合,不仅可以在音乐内容、民族乐器以及音乐表现形式上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而且会更大程度的体现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将满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育是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各种民族音乐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融入了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历史文化特点,是一个民族独特精神文化的一种有效表现方式”。[12]满族音乐作为民族音乐的一种,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也是适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了自身独特的文化表现和传承方式在高校教育中加强满族音乐教学,能够更好地保存和发展这一音乐形式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同时,满族音乐发展中体现的对各民族优秀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也会对高校教育的文化传承理念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加强满族音乐和高校教育的融合能够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音乐对于创建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可以维系和推动社会的发展。满族音乐在形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当中的社会关系特点。许多满族艺术形式,例如隆兴舞、莽式舞、庆隆舞等都需要多人合作表演,突出表现出了满族人民之间的合作、和谐精神。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满族音乐教学,能够有效继承发扬这种优秀文化精神,充分发挥音乐文化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
结论
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古老的满族音乐文化已处于濒临绝迹的境地。对于这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是抢救、保护、开发利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是文化部门,个人作为社会、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高校教育部门肩负着培养教育高素质社会成员的历史重任,应该注意将满族音乐等民族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以实际工作促进满族音乐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论[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02.
[2]尚晶,何钧宇.满族音乐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J]戏剧文学,2008(5)
[3]卢肃.八角鼓源流初识[J].中国音乐. 1997(01)
[4]试论满族音乐历史发展的三大文化圈[J].中国音乐学. 1996(01)
[5]孙铭悦.满族音乐文化走向融合与衰落的社会学视角研究——满族音乐文化的社会运动轨迹探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9(02)
style='? R - i ? ?3? > 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 1987年 第14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