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关于新刑诉法适用下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完善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_ak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整个社会都在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也针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在新刑诉法中做了进一步的规定与完善。
  一、关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新规定
  1、建立品格证据调查制度
  根据新刑诉法第268条的规定,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要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以及是否属于初犯,归案后是否悔罪,成长经历、一贯表现和监护教育条件等因素,即对未成年犯罪人实施品格证据调查。在执法实践中,品格证据调查既是对未成年人采取强制性措施的重要参考,也是检察机关决定是否起诉、法院进行定罪量刑的考量依据。新刑诉法明确品格证据调查的主体为公安、检察、法院三家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应当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品格证据调查的监督上面。即对于公安机关,如果在提请批捕、移送审查起诉时,卷宗中没有品格证据的调查材料时,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检察机关在对品格证据真实性进行审查的基础上,做出是否批捕、起诉、建议从轻处罚等决定;对于人民法院,检察机关要审查法院判决依据品格调查证据从重、从轻处罚是否适当等。
  2、建立羁押必要性审查及分押、分案处理等制度
  结合新刑诉法第269条和第93条的规定,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和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在操作性上,建立未成年人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可以采取如下程序:首先,根据法律的规定,在审查批捕、审查起诉时,认真听取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关于是否应予羁押的意见;其次,建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申请重新审查的机制,告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在检察机关做出逮捕决定后,可以依法向同级检察机关或上级检察机关控申、未成年人案件办理机构等申诉,要求进行重新审查;其次,建立羁押复审制度。新刑诉法93条为检察机关依职权复审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于已经批准逮捕的案件,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或者提起公诉后受到被告人方复查申请的,仍然需要对其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发现没有羁押必要的依法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最后,做好羁押必要性书面说理。检察机关依法做出逮捕决定或认为被告人方复查申请理由不能成立的,要对逮捕必要性应进行充分说理,以解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的疑虑。
  此外,为充分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减少关押带来的弊端,使未成年人能顺利回归社会,根据新刑诉法第269条的规定,还应当建立分别羁押、分案处理等制度。即,对于未成年犯罪人要与成年犯罪人分开羁押,没有分开羁押的检察机关应当及时建议侦查机关予以纠正;对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案件,原则上也应当依法分案处理。
  3、建立讯问时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
  新刑诉法第270条扩大了原刑诉法第14条第2款讯问未成年人时到场成年人的范围,确立了合适成年人制度,并将 “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改成“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
  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可以对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程序进行更加详细的列举。例如检察人员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第一次讯问时,发现其法定代理人有无法通知、有碍侦查、身份不明、已亡故或下落不明、监护能力丧失或不足、无法及时到场等情形,提出是否需要合适成年人的意见,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送达《征求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并作必要的口头解释。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同意,再由检察机关决定委托一或二名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并向合适成年人送达《合适成年人权利义务告知书》。合适成年人接受委托后,在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也要及时通知合适成年人到场并向合适成年人送达《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合适成年人到场通知书》,告知其享有的各项权利和应履行的各项义务。因故不能参加的应及时告知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可以另行通知。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必须听取合适成年人的意见,向他们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生活、学习、就业、家庭以及帮教等情况,填写《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情况表》,在此基础上向法院提出量刑建议。
  4、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修改后的刑诉法第275条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也叫前科消灭制度),针对新刑诉法的这项规定,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行使这项权利。一是制作《未成年人污点限制公开权利义务告知书》,对于检察机关在作相对不起诉或法院对未成年被告人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以《告知书》的形式,及时告知涉案未成年人有申请污点限制公开的权利。二是建立专门的未成年人犯罪档案,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统一归档,由专人进行管理,管理人员不得泄露档案内容。除司法机关外,任何人不得借阅、复制、摘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档案。
  5、建立法律援助制度
  新刑诉法第267条专门规定了强制辩护制度,即只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公安、司法机关就必须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辩护。
  鉴于司法实践中指定辩护与委托辩护在辩护质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别,而辩护权又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因此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当首先征求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是否愿意为其委托辩护,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没有经济能力或不愿意为其委托辩护时,再为其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辩护。新刑诉法第33条第2款对此作出了相关规定,具体到检察工作实际,就是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通过审查案件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人,如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在一定期限内表示不会为其委托辩护时,再为其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辩护。
  6、设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1)建立健全附条件不起诉审查决定机制
  新刑事诉讼法第271条至273条对附条件不起诉的规定充分体现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非刑罚化的处理原则。为此我们要根据条文规定准确把握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审查决定程序、监督程序、撤销程序。   (2)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帮教考察机制
  检察院、公安机关、基层组织(包含学校、单位、居住地的村委会、居委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要建立“三位一体”的帮教考察体系,组成帮教小组,签订帮教协议,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间的表现加以监督考察和综合评估;并由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写出保证书,其法定代理人或保证人出具担保书,共同落实帮教措施。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出现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情形的,考验期满后,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3)建立健全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救济机制
  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后,应当制作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公安机关、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决定有错误的,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复议、提请复核。被害人不服不起诉决定的,可以在收到不起诉决定书七日以内申诉。上级检察机关发现下级检察机关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发现确有错误的,应当予以撤销或者指令下级检察机关纠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
  二、完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
  1、成立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咨询机构
  了解犯罪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及犯罪原因,为检察官审查案件提供了依据,能够更好地有针对性地教育、感化、挽救犯罪未成年人。从事实情况来看,有很大比例的少年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矫正机构,以更好地帮助有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
  2、建立完善的社区矫正制度
  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在司法行政系统内组建以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为主,社区学校、社区基层组织、志愿者机构为辅,或以这些机关的主要工作人员与律师、心理专家等组成专门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执行机构, 统一负责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执行, 使社区矫正工作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3、建立回访制度,开展犯罪预防
  为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在办案过程中对其成长经历、犯罪原因、教育改造条件等进行调查了解,并在结案后对其定时回访,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开展后期帮教工作。拟在近期与共青团、关工委、妇联、教育机构等单位和社区矫正组织建立长效机制,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律宣传教育,开展犯罪预防工作。
  (五)结语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我们检察机关要严格执行法律,严格依照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办案,并深入思考新刑诉法适用下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完善,使新刑诉法能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作者通讯地址:沛县人民检察院,江苏 徐州 221600)
其他文献
摘要:翻译制度是刑事诉讼当中一项重要的保障性制度,其在保障参与人员平等、顺畅的参与诉讼程序和充分表达意志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司法实践中,该项制度还存在很多待完善之处;受传统的“重实体、轻程序”思想的影响,加之司法实践当中需要翻译人员参与的案件比例较小,导致我们对对翻译人员参与刑事诉讼的程序重视不够,研究不深,规定不细,这不仅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多问题,也损害了参与人员的诉讼权利;因此,致力于
期刊
摘要:检察机关在拆迁过程中,预防职务犯罪针对的是国家工作人员,目的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因此在拆迁工作中如何预防职务犯罪尤为重要。  关键词:城镇规划;专项预防;职务犯罪;公平公正  拆迁是指在重大工程建设和城镇规划建设以及旧区改造过程中,对工程建设所需土地上的原有建筑物进行拆除、搬迁所实施的行为。根据实施这种行为的主体不同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由国家投资的拆迁;二
期刊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又是当前贯彻中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法定要求,更是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坚持党的执政为民宗旨的本质要求。新形势下代表如何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是代表更好履行职责
期刊
摘要:我国刑事诉讼翻译制度规定过于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翻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同一翻译人员无限制参与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翻译过程缺乏监督、翻译费用收取混乱等,严重影响了司法活动的权威性。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对本地区翻译人员进行摸底调查、组织考核培训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翻译人才库,并与公、检、法三部门联合出台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对翻译人员参与刑事诉讼活动进行规范系解决问题的明智之举。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增设了强制医疗程序的规定,就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范围、决定主体、启动程序、审理程序、救济程序、解除和制约机制等做出了全面的规定,首次将强制医疗程序纳入了法治轨道,为刑事司法处理精神病人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程序性保障。结合刑事司法实践,立法在程序上所做出的有益的探索仍然略为粗浅,不能完全应对司法实践中所面临的实体性和程序性问题,需要在立法规定的框架下做出进一步的完善,以适用刑事司法
期刊
摘要:加强行政补偿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行政补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已成为行政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宪法没有规定行政补偿的基本原则,又缺少统一的《行政补偿法》,单行法律规定零乱不成体系,加上行政补偿范围狭窄,行政补偿经费来源没有明确规定,行政补偿执行难等等,我国当前的行政补偿制度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要尽快解决好这些问题,以期完善我国的行政补偿制度,使其应有的作用得以更好发挥。  关键词:行政补偿;
期刊
摘要: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队伍建设事关检察事业发展的方向。当前,新刑诉法、民诉法的实施,给检察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成了摆在我们面前头等重要的大事。本文通过分析两大诉讼法修改对检察职能、人才管理、队伍建设带来的影响,探讨两法实施背景下加强检察机关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新诉讼法;队伍建设;检察机关;对策  当前,新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
期刊
1997年新修订的刑法中,将合同诈骗罪从一般诈骗罪中单列出来,置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中,对于该罪认定特别是非法占有目的认定,一直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笔者将以一案例为切入点,就此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4月,被告人张某以某小区建设为名与某钢管租赁站王某签订租赁钢管、钢扣合同,双方约定了相应的权利义务,后被告人张某于4月至1
期刊
新刑诉法第五编第二章设计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其可以简单概括为“刑事和解程序”。该程序共有三个条款,大致确定了和解的范围、对象、条件以及方式等基本问题。其内容可以视为理论界及实务界对刑事和解探索的一种阶段性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大亮点。然而,这一亮点的光芒可能掩盖了一些深层次的法律乃至法治层面的问题,笔者对于刑事和解程序进入刑事诉讼法还是持保留态度。  刑事和解
期刊
摘要:  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河南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信息化技术的融入,我省农业产业结构在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盘活农村经济,信息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10月1日,《河南省信息化条例》正式施行,河南省应以信息化为契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发展,促进中原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