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童时期的教育必定影响到一个人的终生,于是我们就这样怀着“不完美小孩”的心理暗示(其实已到了明示地步)渐渐长大与老去。当下对教育失败的讨论众说纷纭,其实大半原因就在这里。幾米最新的绘本《我不是完美小孩》,不光会成为少儿读者的课间乐读秘籍,也适合生理早已成熟的成年人回头补上幼小时所缺的那一瓶奶,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本书献给放弃追求完美的小孩和大人。”当然,那5%的完美小孩大可不必了,以免图书资源浪费。
《我不是完美小孩》是《镜子里的小孩》之后又一部以儿童为题材的作品,它与传统上的儿童绘本有着本质的区别,特点在于幾米这一类以儿童为题材的作品既可以让孩子共鸣,也一样让成人回味,它打破了阅读人群的界限,从小学生到中学生,从大学生到都市青年,从中年到老年读者,不同的人可以体会到属于自己的会心一笑,或收获朝花夕拾的迟到欣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是完美小孩》恰可作为各年龄段读者补奶之用,譬如精制奶片,一日三次,一次两到六页。
幾米的书总是可以给人共鸣——“我不是完美小孩/ 追求完美不是我的责任/ 虽然在很多情况下/ 我们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 成了不堪承受的负担/ 然而有时还是想对着镜子里的那个人说:/ ‘你不完美/ 所以才会更快乐。’”
幾米的作品让人懂得如何去触摸我们孩子善良的心——我们总听大人这样告诫,“想要快乐的话, 千万不要跟比你悲观的人做朋友。那,悲观的人到哪里去交朋友呢?”正被迫以沉迷状诵读“国学”的小朋友们读到孔子名言“无友不如己者”那一段,该怎么办?也简单,当然是看谁说得合理,或者哪一边是自己心性所向,凭着本性去定夺就是了。
幾米作品风行江湖十几年,林林总总已出版35大本,人们习称为“绘本”。 幾米的绘画诚然用足了笔功与心意,但与画相配的那些分行的文字,在我这样吸收文字更甚于画面的中年人看来,却更显新意与不一般的修为。拿《我不是完美小孩》来说,书中分行的文字完全可做儿童诗来念,比现行语文书里选收的中外名诗更能应合青少年成长的节拍,与这庞大群体的需求和品味比起来,恰恰适销对路。
尽管这些年中小学语文教材在不停地修改,在因一些著名作家或文豪的名篇在课本中时隐时现、时增时减的热闹与争执声中,我一直很难让自己完全赞同于哪一边,原因很简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我心里一直有个秘而未宣的感觉,中国的语文课本里最应当增添上的一家,是幾米的作品,哪怕因印刷成本限制,只收入成行的文字也成,只将彩图改黑白印刷也成。
就拿《我不是完美小孩》这个最新的绘本来说,以孩子日常所处的学习、生活场景中的角色和视角,表达出了在家长和老师、同学眼里不够“完美”的三年级小女生郝完美在现实中特别是与大人相处中的诸多困惑与烦恼,而小主角在表达了太多的“不明白”之后而抒发出来的第一人称自己的看法,对平素大脑早就不主动运转的成年俗众却能一下击碎思维的程式化旧壳,而将清新绿色的空气灌进每一颗大脑细胞。也有读者称幾米的绘本为“视觉诗剧”,这本书基于完美与不完美之间的小孩式的思考与追问,不妨看作一幕幕课间的短剧,不复杂的构图,平平常常的文字,但反映到读者的脑子里却总能带着脆生生的童声一样,天籁一般,极简单,却醍醐灌顶促人清醒。语文及思品类课本多选进几篇幾米的作品和图画,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一直有一个感觉:一个走红的作家,最多在持续两三本书走红之后,便不可避免地开始走下坡路。幾米的好处,在于他每一本新书出来,虽然画风文风还是原来的路数,也难突现大幅度的提高,但作为他的粉丝,也完全不用担心会突呈颓势。换言之,作为幾米的读者,注定会被套牢,在越套越牢中会顺由他笔头所指引而一路向前,体悟更多的人生新境界。
《我不是完美小孩》是《镜子里的小孩》之后又一部以儿童为题材的作品,它与传统上的儿童绘本有着本质的区别,特点在于幾米这一类以儿童为题材的作品既可以让孩子共鸣,也一样让成人回味,它打破了阅读人群的界限,从小学生到中学生,从大学生到都市青年,从中年到老年读者,不同的人可以体会到属于自己的会心一笑,或收获朝花夕拾的迟到欣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是完美小孩》恰可作为各年龄段读者补奶之用,譬如精制奶片,一日三次,一次两到六页。
幾米的书总是可以给人共鸣——“我不是完美小孩/ 追求完美不是我的责任/ 虽然在很多情况下/ 我们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 成了不堪承受的负担/ 然而有时还是想对着镜子里的那个人说:/ ‘你不完美/ 所以才会更快乐。’”
幾米的作品让人懂得如何去触摸我们孩子善良的心——我们总听大人这样告诫,“想要快乐的话, 千万不要跟比你悲观的人做朋友。那,悲观的人到哪里去交朋友呢?”正被迫以沉迷状诵读“国学”的小朋友们读到孔子名言“无友不如己者”那一段,该怎么办?也简单,当然是看谁说得合理,或者哪一边是自己心性所向,凭着本性去定夺就是了。
幾米作品风行江湖十几年,林林总总已出版35大本,人们习称为“绘本”。 幾米的绘画诚然用足了笔功与心意,但与画相配的那些分行的文字,在我这样吸收文字更甚于画面的中年人看来,却更显新意与不一般的修为。拿《我不是完美小孩》来说,书中分行的文字完全可做儿童诗来念,比现行语文书里选收的中外名诗更能应合青少年成长的节拍,与这庞大群体的需求和品味比起来,恰恰适销对路。
尽管这些年中小学语文教材在不停地修改,在因一些著名作家或文豪的名篇在课本中时隐时现、时增时减的热闹与争执声中,我一直很难让自己完全赞同于哪一边,原因很简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我心里一直有个秘而未宣的感觉,中国的语文课本里最应当增添上的一家,是幾米的作品,哪怕因印刷成本限制,只收入成行的文字也成,只将彩图改黑白印刷也成。
就拿《我不是完美小孩》这个最新的绘本来说,以孩子日常所处的学习、生活场景中的角色和视角,表达出了在家长和老师、同学眼里不够“完美”的三年级小女生郝完美在现实中特别是与大人相处中的诸多困惑与烦恼,而小主角在表达了太多的“不明白”之后而抒发出来的第一人称自己的看法,对平素大脑早就不主动运转的成年俗众却能一下击碎思维的程式化旧壳,而将清新绿色的空气灌进每一颗大脑细胞。也有读者称幾米的绘本为“视觉诗剧”,这本书基于完美与不完美之间的小孩式的思考与追问,不妨看作一幕幕课间的短剧,不复杂的构图,平平常常的文字,但反映到读者的脑子里却总能带着脆生生的童声一样,天籁一般,极简单,却醍醐灌顶促人清醒。语文及思品类课本多选进几篇幾米的作品和图画,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一直有一个感觉:一个走红的作家,最多在持续两三本书走红之后,便不可避免地开始走下坡路。幾米的好处,在于他每一本新书出来,虽然画风文风还是原来的路数,也难突现大幅度的提高,但作为他的粉丝,也完全不用担心会突呈颓势。换言之,作为幾米的读者,注定会被套牢,在越套越牢中会顺由他笔头所指引而一路向前,体悟更多的人生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