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部门在绩效考评指标的设计上注重共性, 忽视差异性,评估指标不够科学、操作性较差。文章根据普遍性与差异性的特点,设计了公共部门绩效考评指标——5+N指标设计模式,对公共部门目前的绩效考评指标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共部门 绩效考评指标 “5+N”指标模式
良好的绩效是公共部门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升组织内部效率、回应公民权力的基础,而绩效评估是衡量公共部门运行“效率、效果、效益”的技术管理手段,而绩效评估的关键是绩效考评指标的设计。绩效考评指标是用于沟通和评估员工的定量化或行为化的标准体系,如何确定关键指标是绩效考评的核心步骤。
一、5+N指标模式
作为公共部门的人员,从宏观上来说,在行政级别上是按照国家行政机构的标准统一设置,具有相似之处;但是,从微观上来说,由于从事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作岗位,那么对组织产生的绩效也是不一样的。针对公共部门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特征,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指标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类指标是通用类指标,具有普遍性的特征,是所有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须参与考评的指标;另一类指标是专用性指标,主要是根据不同岗位群体的差异性,而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指标,是具有差异性的。因此,绩效考评指标设计主要采取“5+N”模式。一是通用类指标,主要是被考评者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是工作情景中个体的价值观、动机、个性或态度、技能、能力和知识等关键特征,主要是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要素进行考评,也就是所谓的“5”;另一类是专用性指标,主要是有岗位的特殊性来决定,根据其所胜任的工作责任和工作职责范围的大小,来决定其考评内容,具有针对性,因此为“N”。
二、5+N指标模式的设计
考评指标是整个绩效考评的核心,指标反映组织的工作方面和目标,指标设计的合理、科学与否,是绩效考评成败的关键。通过收集公共部门内部相关资料、咨询、座谈、相关专家意见、公共部门的实践经验,采用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绩效考评指标进行逐层的分解。以下以党政领导班子中党政正职的指标设计为例,德、能、勤、绩、廉、X,5+N个要素就构成了党政正职绩效考评的一级指标(见图1)。
在上述一级指标的设计中,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考评主要是从上述5+N个因素来进行,既有定性的指标,也有定量的指标,体现了指标设计的原则。
“德”,是伦理学上的概念,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德”的考评时,极少有关注个人的道德操守的,诚然,我国公共部门首先必须政治合格,但是政治不等于道德操守,不应把二者混为一谈,应将德与政治分开各自作为独立的考评指标,我国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德应当具有伦理学意义上的一般内容,如诚实、正义、爱心、责任感以及人文关怀等,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人民公仆在工作与生活中的一致性,个人职业道德等。
“勤”,对于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勤一般可以理解为工作态度、出勤情况等。我国公共部门工作人员考评的勤,在于正确评价其敬业精神,以勤勉为主要特征。然而,敬业精神毕竟是个人的一种内心信念,难以作客观化的考评。所以,把工作态度、出勤情况等作为评价我国公共部门工作人员敬业精神的主要依据。
“能”在考评中不仅指专业能力,“能”还应当包括社会工作和生活经验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绩”是指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一定时间里所完成的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果等。
“廉”是近年来才新增加的一项指标,随着公民社会的日益成熟,“廉”被前所未有的强调,从“德”的考评指标中独立出来。
“专用指标”主要是根据岗位的分工和特征来选择,不同的岗位要求,来确定其考评因素。比如分管物质建设的领导,作为一种领导职务,所赋予的特殊岗位职责与要求。“物质文明建设”是考察其政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包括地区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农民生活水平等。
然后进行二级指标的分解。在专用指标,以党政正职的“物质文明建设”考评指标为例,来进行分解(见图2)。
可以看出在二级指标中,仍有些指标比较笼统,需要进行再次分解,比如B12指标“团队协作性”,主要是指表现出对团体工作主动参与及配合的程度,并能带动其他成员维系团队的合作,可以分解为三个三级指标(见图3):C121=配合工作、C122=促进和谐、C123=鼓舞士气;配合工作,即按照工作分配,配合团队工作;促进和谐,即能诚心配合团队并与他人合作,会自愿及主动去促进团队的和谐;鼓舞士气,即会去创造及带领团队的气氛,并鼓舞其他成员的士气及提高团队工作情绪。
以类似的方法,对其它二级指标进行分解,依次类推,形成完整的绩效指标分解。
1、通用指标指标分解。通用指标包含一级指标5个(如图1),二级指标21个(如图2),通过对二级指标的分解,三级指标为44个,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实际考评指标总共为48个(44+4)。
二级指标中可以分解的17个指标,是从量化和细化的角度来进行分解。“奉献精神(B11)”,分解为“不计个人得失(C111)”、“爱岗敬业(C112)”、“乐于助人(C113)”三个指标,其中考评指标的信息来源主要是被考评者日常工作的表现,同事、直接领导是最熟悉的,信息比较准确。“团队协作性(B12)”,是工作中“德”的一项重要考评要素,因为一个组织的工作不是一个人可以单独完成,需要其他部门、同事的配合,讲究协作的意识,主要从“配合工作情况(C121)”、“促进和谐(C122)”两个方面来考查,一是具体的工作配合程度,二是在处理事情上的协作意识和大局观念。“组织纪律性(B13)”,作为“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从“遵守相关法律与制度(C131)”、“与组织保持一致(C132)”两方面来考评。把“职业道德(B14)”作为考评“德”的一个要素,是对“德”内涵的延伸,主要从“职业态度(C141)”、“职业技能(C142)”、“职业纪律(C143)”、“职业作风(C144)”四方面进行考评。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形象,对其考评不仅是工作中考评,也要深入其生活中,因此,把“生活作风(B15)”考评作为考评“德”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分解为“生活态度(C151)”、“生活行为(C152)”、“个人情趣爱好(C151)”三个方面。思想政治(B16)是“德”考评的首选要素,分解为:“政治立场(C161)”、“理论修养(C162)”、“政治素质(C163)”三个方面,“理论修养”主要是其对党的思想、政策方针的理解程度与学习程度,“政治素质”主要是考查其对政治理论的实践程度、以及自我思想觉悟。对“勤(A2)”的考评,也是分解为4个二级指标,逐步分解为8个三级指标,并从以下指标来进行考评:“出勤情况(C211)”、“周工作量(C212)”、“工作心态(C221)”、“工作行为表现(C222)”“坚持原则(C231)”、“服务意识(C232)”、“学习精神(C241)”、“刻苦意识(C242)”。对“能(A3)”,具体分解到各种能力的考评,分解为5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即:“内部日常工作(C321)”组织能力、“大型活动项目(C322)”组织能力、“与组织内部人际沟通(C331)”、“与组织外部人际沟通(C332)”、“创新能力(C341)”、“执行能力(C342)”、“学历层次(C351)”、“吸收新知能力(C352)”、“本职工作的专研(C353)”。对“绩(A4)”的考评历来是我们绩效考评重点,主要从以下9个三级指标进行考评:“完成工作率(C411)”、“工作进度率(C412)”、“工作重要性程度(C421)”、“成本率(C421)”、“合格率(C423)”、“工作收益率(C424)”、“顾客满意率(C424)”“嘉奖的总次数(B431)”、“嘉奖级别(B432)”。“廉(A5)”一直是作为“德”考评的一个组成部分,单列出来考评主要是从“以身作则(B51)”、“廉洁奉公(B52)”、“行为准则(B53)”,三个方面来进行考评。
在二级指标中,其中有4个指标:“分析能力(B31)”、“以身作则(B51)”、“廉洁奉公(B52)”、“行为准则(B53)”,是最后的分解,不必要进行再次量化和细化。“分析能力(B31)”指标主要是指个人思维方式和习惯,这与一个人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有极大的关系,不能够进行再次分解,只能根据上级领导和同事通过日常具体工作的接触,来主观的评价;在一级指标中,“廉(A5)”作为一个单一的一级指标单列出来,反映了它的现实意义,我们对它的分解形成了3个二级指标:“以身作则(B51)”、“廉洁奉公(B52)”、“行为准则(B53)”,然而这三个指标是从道德意识层面、制度层面进行分解,具有鲜明性,在实际考评中,容易执行,但是“廉”主要是从道德意识上自我约束。
2、专用指标分解。在专用指标,我们主要是以分管经济建设的党政领导为考评对象,来进行指标的设计,那么对其考评主要是“物质文明(A6)”的建设,对“物质文明(A6)”这个指标进行分解,形成4个二级别指标:“经济发展(B61)”、“招商引资(B62)”、“人民生活水平(B63)”、“生态环境(B64)”,对这四个指标我们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并进行了指标的量化,形成了11个三级别指标,那么对分管经济建设的领导的物质建设考评主要是从11个指标来考察,当然,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与特性,设计的指标也不同。例如:作为全面管理的党政领导,我们的“N”指标的设计也要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民主和党政建设”方面进行考评与分解。对“社会发展”这个指标可以分解为:科技发展情况、教育发展情况、文化发展情况、卫生发展情况、体育发展情况、社会保障工作六个主要指标;对“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标可以分解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环境资源保护、土地资源保护、绿化工作四个指标;对“民主和党政建设”指标可以分解为,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正建设、党的建设五个指标。因此,对“N”指标的设计具有针对性、专业性,视不同的岗位性质而定。
总之,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考评指标采取“5+N”设计模式,其中5个一级指标是缺一不可的,“N”具有针对性,试具体情况而定,这种模式的设计遵循了绩效考评指标设计的原则,也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公共管理部门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周凯:政府绩效评估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范伯乃: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务[M],人民出版社,2005.
[4]赵曼、陈全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莱瑟姆(加)韦克斯利:绩效考评致力于提高企事业组织的综合实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佛洛伦斯.斯通:绩效与奖励管理[M],华夏出版社,2004.
[7]郭庆松:党政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的有关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12).
【关键词】公共部门 绩效考评指标 “5+N”指标模式
良好的绩效是公共部门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升组织内部效率、回应公民权力的基础,而绩效评估是衡量公共部门运行“效率、效果、效益”的技术管理手段,而绩效评估的关键是绩效考评指标的设计。绩效考评指标是用于沟通和评估员工的定量化或行为化的标准体系,如何确定关键指标是绩效考评的核心步骤。
一、5+N指标模式
作为公共部门的人员,从宏观上来说,在行政级别上是按照国家行政机构的标准统一设置,具有相似之处;但是,从微观上来说,由于从事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作岗位,那么对组织产生的绩效也是不一样的。针对公共部门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特征,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指标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类指标是通用类指标,具有普遍性的特征,是所有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须参与考评的指标;另一类指标是专用性指标,主要是根据不同岗位群体的差异性,而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指标,是具有差异性的。因此,绩效考评指标设计主要采取“5+N”模式。一是通用类指标,主要是被考评者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是工作情景中个体的价值观、动机、个性或态度、技能、能力和知识等关键特征,主要是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要素进行考评,也就是所谓的“5”;另一类是专用性指标,主要是有岗位的特殊性来决定,根据其所胜任的工作责任和工作职责范围的大小,来决定其考评内容,具有针对性,因此为“N”。
二、5+N指标模式的设计
考评指标是整个绩效考评的核心,指标反映组织的工作方面和目标,指标设计的合理、科学与否,是绩效考评成败的关键。通过收集公共部门内部相关资料、咨询、座谈、相关专家意见、公共部门的实践经验,采用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绩效考评指标进行逐层的分解。以下以党政领导班子中党政正职的指标设计为例,德、能、勤、绩、廉、X,5+N个要素就构成了党政正职绩效考评的一级指标(见图1)。
在上述一级指标的设计中,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考评主要是从上述5+N个因素来进行,既有定性的指标,也有定量的指标,体现了指标设计的原则。
“德”,是伦理学上的概念,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德”的考评时,极少有关注个人的道德操守的,诚然,我国公共部门首先必须政治合格,但是政治不等于道德操守,不应把二者混为一谈,应将德与政治分开各自作为独立的考评指标,我国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德应当具有伦理学意义上的一般内容,如诚实、正义、爱心、责任感以及人文关怀等,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人民公仆在工作与生活中的一致性,个人职业道德等。
“勤”,对于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勤一般可以理解为工作态度、出勤情况等。我国公共部门工作人员考评的勤,在于正确评价其敬业精神,以勤勉为主要特征。然而,敬业精神毕竟是个人的一种内心信念,难以作客观化的考评。所以,把工作态度、出勤情况等作为评价我国公共部门工作人员敬业精神的主要依据。
“能”在考评中不仅指专业能力,“能”还应当包括社会工作和生活经验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绩”是指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一定时间里所完成的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果等。
“廉”是近年来才新增加的一项指标,随着公民社会的日益成熟,“廉”被前所未有的强调,从“德”的考评指标中独立出来。
“专用指标”主要是根据岗位的分工和特征来选择,不同的岗位要求,来确定其考评因素。比如分管物质建设的领导,作为一种领导职务,所赋予的特殊岗位职责与要求。“物质文明建设”是考察其政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包括地区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农民生活水平等。
然后进行二级指标的分解。在专用指标,以党政正职的“物质文明建设”考评指标为例,来进行分解(见图2)。
可以看出在二级指标中,仍有些指标比较笼统,需要进行再次分解,比如B12指标“团队协作性”,主要是指表现出对团体工作主动参与及配合的程度,并能带动其他成员维系团队的合作,可以分解为三个三级指标(见图3):C121=配合工作、C122=促进和谐、C123=鼓舞士气;配合工作,即按照工作分配,配合团队工作;促进和谐,即能诚心配合团队并与他人合作,会自愿及主动去促进团队的和谐;鼓舞士气,即会去创造及带领团队的气氛,并鼓舞其他成员的士气及提高团队工作情绪。
以类似的方法,对其它二级指标进行分解,依次类推,形成完整的绩效指标分解。
1、通用指标指标分解。通用指标包含一级指标5个(如图1),二级指标21个(如图2),通过对二级指标的分解,三级指标为44个,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实际考评指标总共为48个(44+4)。
二级指标中可以分解的17个指标,是从量化和细化的角度来进行分解。“奉献精神(B11)”,分解为“不计个人得失(C111)”、“爱岗敬业(C112)”、“乐于助人(C113)”三个指标,其中考评指标的信息来源主要是被考评者日常工作的表现,同事、直接领导是最熟悉的,信息比较准确。“团队协作性(B12)”,是工作中“德”的一项重要考评要素,因为一个组织的工作不是一个人可以单独完成,需要其他部门、同事的配合,讲究协作的意识,主要从“配合工作情况(C121)”、“促进和谐(C122)”两个方面来考查,一是具体的工作配合程度,二是在处理事情上的协作意识和大局观念。“组织纪律性(B13)”,作为“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从“遵守相关法律与制度(C131)”、“与组织保持一致(C132)”两方面来考评。把“职业道德(B14)”作为考评“德”的一个要素,是对“德”内涵的延伸,主要从“职业态度(C141)”、“职业技能(C142)”、“职业纪律(C143)”、“职业作风(C144)”四方面进行考评。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形象,对其考评不仅是工作中考评,也要深入其生活中,因此,把“生活作风(B15)”考评作为考评“德”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分解为“生活态度(C151)”、“生活行为(C152)”、“个人情趣爱好(C151)”三个方面。思想政治(B16)是“德”考评的首选要素,分解为:“政治立场(C161)”、“理论修养(C162)”、“政治素质(C163)”三个方面,“理论修养”主要是其对党的思想、政策方针的理解程度与学习程度,“政治素质”主要是考查其对政治理论的实践程度、以及自我思想觉悟。对“勤(A2)”的考评,也是分解为4个二级指标,逐步分解为8个三级指标,并从以下指标来进行考评:“出勤情况(C211)”、“周工作量(C212)”、“工作心态(C221)”、“工作行为表现(C222)”“坚持原则(C231)”、“服务意识(C232)”、“学习精神(C241)”、“刻苦意识(C242)”。对“能(A3)”,具体分解到各种能力的考评,分解为5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即:“内部日常工作(C321)”组织能力、“大型活动项目(C322)”组织能力、“与组织内部人际沟通(C331)”、“与组织外部人际沟通(C332)”、“创新能力(C341)”、“执行能力(C342)”、“学历层次(C351)”、“吸收新知能力(C352)”、“本职工作的专研(C353)”。对“绩(A4)”的考评历来是我们绩效考评重点,主要从以下9个三级指标进行考评:“完成工作率(C411)”、“工作进度率(C412)”、“工作重要性程度(C421)”、“成本率(C421)”、“合格率(C423)”、“工作收益率(C424)”、“顾客满意率(C424)”“嘉奖的总次数(B431)”、“嘉奖级别(B432)”。“廉(A5)”一直是作为“德”考评的一个组成部分,单列出来考评主要是从“以身作则(B51)”、“廉洁奉公(B52)”、“行为准则(B53)”,三个方面来进行考评。
在二级指标中,其中有4个指标:“分析能力(B31)”、“以身作则(B51)”、“廉洁奉公(B52)”、“行为准则(B53)”,是最后的分解,不必要进行再次量化和细化。“分析能力(B31)”指标主要是指个人思维方式和习惯,这与一个人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有极大的关系,不能够进行再次分解,只能根据上级领导和同事通过日常具体工作的接触,来主观的评价;在一级指标中,“廉(A5)”作为一个单一的一级指标单列出来,反映了它的现实意义,我们对它的分解形成了3个二级指标:“以身作则(B51)”、“廉洁奉公(B52)”、“行为准则(B53)”,然而这三个指标是从道德意识层面、制度层面进行分解,具有鲜明性,在实际考评中,容易执行,但是“廉”主要是从道德意识上自我约束。
2、专用指标分解。在专用指标,我们主要是以分管经济建设的党政领导为考评对象,来进行指标的设计,那么对其考评主要是“物质文明(A6)”的建设,对“物质文明(A6)”这个指标进行分解,形成4个二级别指标:“经济发展(B61)”、“招商引资(B62)”、“人民生活水平(B63)”、“生态环境(B64)”,对这四个指标我们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并进行了指标的量化,形成了11个三级别指标,那么对分管经济建设的领导的物质建设考评主要是从11个指标来考察,当然,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与特性,设计的指标也不同。例如:作为全面管理的党政领导,我们的“N”指标的设计也要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民主和党政建设”方面进行考评与分解。对“社会发展”这个指标可以分解为:科技发展情况、教育发展情况、文化发展情况、卫生发展情况、体育发展情况、社会保障工作六个主要指标;对“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标可以分解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环境资源保护、土地资源保护、绿化工作四个指标;对“民主和党政建设”指标可以分解为,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正建设、党的建设五个指标。因此,对“N”指标的设计具有针对性、专业性,视不同的岗位性质而定。
总之,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考评指标采取“5+N”设计模式,其中5个一级指标是缺一不可的,“N”具有针对性,试具体情况而定,这种模式的设计遵循了绩效考评指标设计的原则,也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公共管理部门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周凯:政府绩效评估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范伯乃: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务[M],人民出版社,2005.
[4]赵曼、陈全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莱瑟姆(加)韦克斯利:绩效考评致力于提高企事业组织的综合实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佛洛伦斯.斯通:绩效与奖励管理[M],华夏出版社,2004.
[7]郭庆松:党政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的有关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12).